书城体育运动津门女排魂
9471100000018

第18章 小丫初长成(3)

这场比赛的经典瞬间出现在第四局的局末,即八一队与天津队战成25:25,而且大比分2比l领先似乎胜券在握,全场观众几乎以为比赛大局已定,心情渐趋平静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此时八一队一个角度刁钻、速度极快的球擦网而至,杨洁仓促之中垫了一下,球向天津队后场飞去,就在观众都认为天津队这一分丢定之际,只见李珊以一个按照常理几乎是完不成的反身鱼跃将球救起,张娜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身赶到,将球勾回,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精彩救球,让没有心理准备的八一队队员猝不及防,仓皇触网!

由此,场上战局开始逆转,观众心态开始变化。一位名叫鑫生的网友说,他从这时开始,“从欣赏一场势均力敌的技战术比赛升华为用自己的心去体验活生生的精神和意志的搏杀。不再是视觉的感受,而是心灵的震颤。此时的比赛,比分已不再重要,技术也退至次席,人们只感受到精神的力量。她使自己勇气倍增,使对手不寒而栗。她巨大的能量震动着亿万观战者的心。这种拼搏精神,正是二十年前老中国女排得以雄霸世界的源泉!”

比赛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天津市委书记张立昌,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戴相龙来到天津市人民体育馆,亲切接见天津女排全体将士,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天津女排再夺全国冠军表示热烈的祝贺。

张立昌说,去年天津女排夺得全国冠军后,市委号召全市人民向天津女排学习,并要求把女排精神体现到各项工作中去,一年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开展向女排学习活动,在全市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女排精神也得到了全市人民的认可和敬重。女排精神归纳起来:一是顽强拼搏精神,二是团结协作、发挥整体水平和集体荣誉精神,三是科学刻苦训练精神。学习天津女排不在于比分的高低,而是要倡导崇尚成功,包容失败,敢冒风险,勇于突破,敢打必胜的精神风貌。

张立昌指出,天津女排夺得全国冠军和创造的女排精神在天津的历史上再次写下了精彩一笔。他要求全市人民继续学习和弘扬女排精神,在实施“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目标中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勇夺单项冠军,提高整体水平,按照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的“整体推进,协调发展,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总要求,为实现第二步目标奋力拼搏,赢得胜利。最后他勉励女排将士,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女排精神不能丢,拼搏精神不能丢,勇争第一精神不能丢。

戴相龙说,刚才的比赛非常精彩、扣人心弦。你们的顽强拼搏精神令人敬佩,家乡人民感谢你们,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天津女排卫冕成功以后,北方网发表记者刘欣的评论《天津女排像中国女排一样去争冠》,指出:技术全面的天津女排无疑是中国排球联赛中最大的看点。中国排球联赛也在天津女排风格的引领下,开始逐步进入更为细腻的“技术流”时代。这两年,由于天津女排的逐步强大,使得原来由八一、辽宁两强把持的中国排坛逐渐进入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天津女排凭借自己细腻全面的技战术风格,成为各队前进道路中最难缠的和最不愿意碰到的对手。

评论指出: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指导中国女排训练时,曾经非常明确地提出“中国女排要向天津女排学习”。中国女排向天津女排学习什么?陈忠和回答:“全面的技战术风格和顽强的拼搏精神”。陈忠和意识到,中国女排不能只走大型化道路,全面、快速、多变的技战术风格仍然是中国女排必须坚持和追求的。与中国女排一样,国内排坛在那几年也逐渐开始出现了“强攻打天下”的局面,一大批身材高大的主攻手开始活跃在国内排坛的赛场上,但由于中国运动员在力量和弹跳等方面与欧美选手比较起来有先天的差距,因此这种片面强调“强攻打天下”的局面在国内赛场上也只是昙花一现。

评论还指出:在2003年中国女排夺取世界杯冠军后,主教练陈忠和曾经多次表示:“中国女排的冠军是靠一场一场拼下来的,没有全队上下的拼搏精神,中国女排是不可能获得冠军的”。同样顽强拼搏的精神也是天津女排的大特点,其主教练王宝泉的口头禅是“拼,一球球地拼,一场场地拼”,他告诫队员“你可以失误、失败,但不可以不拼”。这使天津队具有了一种“牛皮糖”的精神,不惧强手,不仅“打不死”,还能屡屡化险为夷,转败为胜。

赛后,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徐利和中国女排领队李全强分别对媒体谈了观感。徐利对当晚的巅峰对决给予高度评价:“天津队和八一队代表着全国女排联赛的最高水平,天津队防守固若金汤,八一队进攻凌厉凶狠,两种不同风格的激烈碰撞必然是扣人心弦的精彩好戏。事实证明正是如此,津军两队表现都可圈可点,天津队更胜一筹。”

李全强对两队国手的表现赞赏有加,他说虽然几名国手的状态都不是最好,但因参加国家队比赛而与队友疏于配合的她们能有这样的表现已经显示了自己的实力与水平,“天津队今天的斗志很高,精神面貌相当好,永不言败、绝不放弃的精神值得鼓励。现在天津队蝉联了联赛冠军,又是去年全国锦标赛的冠军,我祝愿天津女排再接再厉,争取夺得全运会的冠军,实现‘大满贯’!”

2005年1月15日,2004—2005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决赛第二场八一女排与天津女排的比赛在八一队主场湖南益阳进行。此前的1月9日,全国女排联赛决赛在天津进行了首回合较量,天津女排以3比l获胜,拔得头筹。经过第二场较量,最终天津女排3比l力克八一队,从而以2比0的总比分再次战胜老对手八一队,夺得全国联赛“三连冠”。

此役也是天津与八一两队连续三年在决赛中相遇,前两次天津女排都获得胜利,但取胜的过程极为艰辛。时过境迁,当两队第三次在决赛中交手的时候,两队的实力对比已经发生变化,天津队在实力上稍胜一筹,而八一队在决赛第一场已经显现了底气不足,决赛第二战是否会成为“闭幕式”,也成为赛前各界比较关心的一个话题。

前两局比赛,两队比分交替上升,天津队挟首回合获胜之勇,以惯有的技战术风格以25:23、25:21连下两局。第三局比赛,八一队似乎放下了思想包袱,以多点开花的攻势频频奏效,艰难地以25:22扳回一局。第四局天津队调整了心态,小将殷娜的四号位强攻和杨洁的三号位快球屡屡得手,张萍在二号位与丁红莹的配合也非常默契,而八一队则失去第三局时的气势,当进入第二次技术暂停时,天津队已经领先9分之多,冠军奖牌已经稳稳地揣在了兜里。此后八一队虽然做出顽强抵抗,但已无力阻挡天津队迈向胜利的步伐。最终天津队以25:18拿下第四局,并以总比分2比0力压八一队,获得联赛“三连冠”。

天津女排获胜的当天,正值腊月二十四,农历的小年刚过。捷报传到海河岸边,天津市民再次动用为过年储备的鞭炮,庆贺天津女排夺得“三连冠”。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代表全市人民给远在湖南的天津女排发来贺电:天津女排全体运动员、教练员:

获悉你们在2004—2005年步步高全国女子排球联赛中,一往无前,奋力拼搏,再次蝉联冠军,实现了我市女子排球运动“三连冠”的历史性突破,为天津赢得了荣誉,为天津人民争了光。在此,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慰问!

你们在本次全国联赛中,继续保持和发扬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天津女排精神,团结一心,竭尽全力,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你们出色的表现,显示了冠军队的水平和风采,展示了海河儿女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全市人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自信自强,勇夺冠军的精神,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奋力拼搏,适应新形势,抓住新机遇,实现天津发展再上新水平。

希望你们在成绩面前继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斗志,树立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继续顽强拼搏,努力超越自己,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力争在十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为促进中华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华大地传扬,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共天津市委员会

天津市人民政府

2005年1月15日

天津女排运动员、教练员收到来自家乡党政领导机关的贺电后十分兴奋,立即写出致天津全市人民的感谢信:

敬爱的天津父老乡亲:

2004—2005年全国女子排球联赛已经落下帷幕。我们全队在天津跨越发展形势的激励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市体育局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全市人民、球迷朋友和各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团结一心,拼搏奋斗,历经75天南征北战,终于再次夺得全国冠军,实现了“三连冠”。在这激动的时刻,我们全队将士脑海中萦回的是全市人民多年来对女排的特殊关爱和联赛期间那些寄予厚望、语重心长的话语,那鼓舞士气、充满豪情的助威呐喊。

海河水养育了我们,是全市人民思进求快的强烈愿望和阔步迈向国际大都市创造的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给了我们团结拼搏的勇气和意志,坚定了我们战胜强手,报效津门的信念和决心。在此,我们全体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衷心感谢多年来各级领导和全市人民的厚爱和支持!

虽然我们取得了期盼已久的胜利,但我们深深地知道,市委、市政府、全市各界给了我们很多荣誉,我们要对得起这些荣誉。冠军已成过去,我们要始终保持新起点的清醒,狠找不足、狠找差距,迎接新的更为残酷的竞争和挑战。

我们决心,在市委、市政府和体育局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支持鼓励下,继续坚持超常加快发展的“金牌战略”工作思路,刻苦训练,拼搏争先,在第十届全运会上力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全市人民。

再一次向津门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衷心地说一声:谢谢!并祝全市人民新春快乐!

天津女子排球队

2005年1月15日

天津女排的这次胜利确实来之不易,这不仅是因为在客场,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而且由于不适应南方气候,加上训练馆内温度过低,多名队员和教练员被感冒“击倒”,一度病号满营,对决赛极为不利。

自1月13日天津女排抵达益阳以后,当地虽是风和日丽,天气晴好,但一走进训练馆,发现这里竟比室外还要寒气逼人。由于没有暖气,没有阳光照耀,训练馆里又阴又冷。天津队进行对抗训练时,运动量较大,还不觉得如何,但改练一传时,队员们立刻觉得周身发冷,只得穿上绒衣、棉裤训练,有的队员冻得脸上通红,有的队员则是两手冰凉。

训练结束时,有记者发现王宝泉脸色偏黄,他打趣说:“防冷涂的蜡。”想不到下午再见到他时,他已经鼻音浓重,嗓子发紧。上午还生龙活虎的教练胡剑钊和队员张子茜已经发烧,李娟的咽喉肿痛,杨娅男去医院输液,李珊依然食不甘味,体温也超过正常值。

仿佛是天无绝人之路,关键时刻王宝泉在看当地电视时,发现电视台正在介绍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偏方——熬醋,王宝泉如获至宝,立刻安排人员到下榻宾馆的餐厅去找醋,找来马上给各个房间安置,顿时天津女排成员的住房发散出浓浓的醋酸味,这股醋酸味抵御了病毒蔓延,收到立竿见影之效,到比赛开始之时,大部分感冒患者已经脱离病境。

率领天津女排实现“三连冠”以后的王宝泉孕育着新的奋斗目标,他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到现在为止,天津女排已经获得全国联赛冠军、锦标赛冠军和大奖赛冠军,但我们还没有获得过全运会的金牌,而今年恰好是全运会年,因此,不论是球队领导还是天津的广大球迷,都对我们抱有非常高的期望,我们也一定会在全运会前加紧备战,力争为天津体育代表团在全运会上作贡献。

2005年1月25日,是一个让天津排球人激动不已的日子。新、老天津女排的教练员、运动员欢聚在一起,切磋交流,庆贺胜利,迎接未来。

有人说,老天津女排是新天津女排的起航源点,新天津女排是老天津女排的生命延伸。当天津女排实现“三连冠”的时候,老女排队长姚学文有了要让几代天津排球人聚集一堂的想法。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想法真的成为现实了。

在天津体育宾馆举行的这次聚会好热闹!领导的讲话、到会者的发言,大家不一定记得多么准确,但那一个个感人的瞬间却镌刻在人们的脑海。有过去心存芥蒂的教练与队员,有多年不相往来的新老成员,有互相牵挂却又无缘聚会的同期队友,而今,数十人聚集在一个大厅里,寒暄、问候、拥抱、合影,喜极而泣,老泪纵横,感人至深!

最有寓意的是老女排成员送给新女排成员的礼物:“中国结”!

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书写天津排球事业的更新辉煌而奋斗,选择红艳艳的“中国结”的策划寓意,被到会的所有人理解并牢记了。

大家同心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为国争光

天津女排在夺得全国女排联赛“三连冠”的时候,忠诚地履行着为国家效力的职责。王宝泉曾在中国女排任职的经历,使他对国家队的需要有着深切的理解,而他自幼涵养的国家情结,则让他尽忠报国,能让自己培养出的弟子走出津门,为国争光,是他的无上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