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津门女排魂
9471100000011

第11章 拼搏创辉煌(3)

出乎徐玉英意料的是,对于这样令人神往的话题,王宝泉的回答却过于低调:“是个好机会,不过我是干一天算一天。”

徐玉英当即感觉王宝泉跟平常不太一样,就问他最近的身体情况。王宝泉说,近来身体有些消瘦,自己胃口还行,就是不知道为嘛瘦了,体重降了几公斤。这个突如其来的新情况,让徐玉英隐约感到丈夫身体出现了变化,她觉得意外,顿时增加了心理压力。

两天后,更让徐玉英忧心的情况接踵而来。

7月15日上午,王宝泉给徐玉英打电话,说自己在医院输液。徐玉英忙问是什么情况,王宝泉说他发烧头疼。

徐玉英有点不相信,急着说:“怎么会呢,你有什么症状?”

电话那头传来王宝泉有气无力的声音:“我也不信啊,可我今天一起来就吐,头晕,躺着也晕,睁着眼也晕,闭着眼也晕……”

王宝泉告诉妻子,队伍就要出发参加世界女排大奖赛了,自己出现这个情况,很着急,队里送他到一家部队医院,医生至今没查出什么毛病。

闻此情况,远在天津的徐玉英无能为力,只好安慰丈夫配合医生,尽快查明病情,抓紧治疗。在接下来几天的电话里,徐玉英又听说王宝泉出现低烧,每天37度左右,最高是37.6度,医生按感冒治,输液一周后头晕症状减轻,王宝泉说队伍很快出征世界女排大奖赛,第一站在香港,他要跟着队伍出发。这让徐玉英觉得松了一口气,但担忧依然存在。

2001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于当年8月3日至26日举行,新组建的中国女排参加了这项代表世界女排运动最高水平的赛事。当时这支队伍的领队是李全强,主教练陈忠和,教练有郑宗源、王宝泉、赖亚文,队员有张静、冯坤、杨昊、刘亚男、吴咏梅、李珊、周苏红、赵蕊蕊、张越红、陈静、白云、宋妮娜、熊姿、李艳、诸韵颖、张娜、温媛、邱爱华、林汉英、尹琳。

与中国队一起参加这项大赛的另外七支队伍是古巴、巴西、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和德国。最终决赛结果,中国女排以1比3不敌美国队,获得本届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亚军,美国队获得冠军。悉尼奥运会女排亚军俄罗斯队和悉尼奥运会女排冠军古巴队分别获得二、四名。这足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历史上第二次获得亚军。此前1993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参加这项赛事时获得过亚军,从此就再也没有进入过决赛。

当年8月1日,中国女排从漳州飞抵香港,开始了本届大奖赛的征程。按照赛程规定,八支队伍将分别参加三站分站赛,然后根据各队分站赛的积分参加在澳门进行的前四名和后四名的总决赛。在三站分站赛中,中国女排8月3日至5日在香港与日本队、古巴队和巴西队进行首站比赛;8月10日至12日,中国女排在哈尔滨迎战日本队、德国队和巴西队;8月17日至19日,中国队留在哈尔滨与德国队、古巴队、美国队对阵。

当时的央视体育频道转播了中国女排参加的每场赛事,王宝泉随着队伍在前方征战,他在天津的亲人们则从荧屏上有限的画面里,注视着王宝泉的健康状况。8月中旬当大奖赛香港站打完之后,徐玉英到王宝泉的父亲和姐姐那里探望,父亲和姐夫都说,在电视里看不出宝泉的表面症状怎么样。徐玉英说他一到下午就开始发烧,到第二天早上就是37度。姐夫说是不是有结核,徐玉英说当时拍片子也没照出来,没检查出来什么病。

8月中旬,中国女排打完香港、哈尔滨站比赛,王宝泉一直跟着队伍。当时中国排协在哈尔滨安排了两站赛事,参赛队都有中国女排,两站之间从8月13日到16日有四天时间,中国女排留在哈尔滨训练。那几天队里很忙,除了正常的训练,还组织看录像、做阶段总结,王宝泉样样不落。

8月14日下午训练结束了,王宝泉像往常一样,跟队员们一起动手拾球,收拾训练场地。他是左撇子,当他用左手往球筐里掷球时,忽然觉得胳膊抬着费劲,投掷也不准了,他只以为这是偶尔失准,没把它当回事儿。到了晚上,陈忠和召集教练组开会,平时精力旺盛的王宝泉竟然眯眼睡着了,陈忠和以为他太累了,散会时叮嘱他晚上一定早点休息。

8月15日清晨,王宝泉起床,更觉得不对劲儿了。他要下床站起来,觉得有点费劲;想去卫生间,却走不了直线,围着床转;再想拿水杯,胳膊也不听使唤了。好强的王宝泉这时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再不敢大意了。他勉强支撑着自己,扶墙挪步到陈忠和的房间,对主教练说:“我的身体看来有情况了,我不想给队里添麻烦,能不能准我去看病?”说着,他眼圈红了。

一向以笑容待人的陈忠和,看到王宝泉的病恹恹的情形,再联想起昨晚王宝泉开会无精打采睡着了的样子,也意识到这个情况不容忽视,顿时收敛起笑容,诚恳地安慰王宝泉不要着急,马上找领队李全强商量。两个人商量决定,当天上午即送王宝泉飞回天津,李全强放下手头的事情,亲自送王宝泉到机场。同时,由李全强给天津体工大队打电话,请天津同志立即给王宝泉联系医院。

不大工夫,同志们帮助王宝泉收拾停当,李全强陪同王宝泉赶往哈尔滨机场。那天赶上天公不作美,哈尔滨下起了大雨,将近中午雨过天晴,飞往北京的航班这才开始办理登机手续。李全强帮着办完行李托运,王宝泉自己背着背包走向安检门,他没走几步就差点撞到别人的行李车。机场工作人员见此情景,说是为了他的安全,应当有人护送,否则容易出事。

在场的李全强对王宝泉独自出行也不放心,当即与陈忠和通了电话,决定自己护送王宝泉到北京。可是上午出来时太急,也没想到自己要乘飞机,李全强没带身份证,怎么办机票?机场了解到王宝泉的特殊情况,为中国女排开绿灯,给李全强临时办了一张特许证,允许他购买往返机票,护送王宝泉到首都机场,然后立即乘回来的航班返回哈尔滨。

下午3时许,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天津体工大队的领导同志,天津女排领队兼教练常良才、队医张联印,还有徐玉英,一起接到王宝泉。他们一再向李全强致谢,李全强嘱咐王宝泉安心治病,迅即返回哈尔滨。

从看到体工大队的领导、同事和亲人的那刻起,王宝泉的心里就像倒海翻江一样,一阵阵感情的热浪冲击着他的胸膛,让他这个自以为是天津爷们儿的汉子,心情无法平静下来。

王宝泉从小体格不错,当了职业运动员以后,更觉得自己是铁打的硬汉,从来没有被疾病击倒过。从昨天下午开始,他尝到了得病的滋味,忽然感受到人在病中的脆弱和无助。如今,国家队的领队护送自己,体工大队的领导和同事迎接自己,他感受到来自党和集体的温暖,情不自禁地热泪涌出了眼帘……

其实,更让王宝泉感动的事情还在后面。

救护汽车驶出首都机场和北京市区,沿着京津塘高速公路飞快地驰往天津,直奔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在那里,还有总医院的专家和医务人员在等待着他,准备在第一时间抓紧为他做检查。

当天上午体工大队接到中国女排的电话以后,立即向天津市体育局汇报,由体育局出面联系了天津市医疗条件最好的总医院。总医院领导获悉病人是中国女排助理教练、天津女排主教练后,凭着对女排的一贯的感情,立即做了周到的安排,在住院楼九层的干部病房为王宝泉准备好病床。

当晚6时多,正是道路交通晚高峰的时段,天津市区的主要道路到处车水马龙,行进速度很慢。载着王宝泉一行的救护汽车,穿过密集的车流,驶到位于鞍山道南侧的总医院住院楼跟前。

车刚停稳,就有医护人员接待,护送王宝泉乘电梯登上九层干部病房。等王宝泉甫一坐定,立即有专家前来,询问、记录他的病情。考虑到他的半侧躯体行动不便,送他先到脑系科,主任、专家都请来了。

根据专家的意见,当晚为王宝泉做了核磁共振检查。出片的结果显示他的脑部有一处松果体囊肿,但当时没有判断出是松果体囊肿,以为是肿瘤。第二天,又做强核检查,接着完成了所有的检查。

8月17日,星期五下午,王宝泉住院的第三天,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进他的病房。王宝泉一看,惊讶得要站起来:“海麟市长,您怎么来了?”

来人是时任天津市副市长孙海麟,随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天津市体育局、体工大队、总医院的领导同志。孙海麟见王宝泉要站起来,大步迈到他跟前,轻轻地按住他,忙说:“不要动,不要动。”

孙海麟,主管体育工作的天津市副市长。他毕业于有着良好体育传统的天津南开中学,曾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插队锻炼。从政以后,历任共青团天津市委副书记、天津市体委副主任、天津市旅游局局长、塘沽区区长、塘沽区委书记,1998年就任天津市副市长。

熟悉孙海麟的人都知道,他主管体育工作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懂行,二是深入。说到深入,他不仅深入体育基层单位指导工作,而且平易近人,待人热诚,与基层教练员、运动员打成一片。他还与国家体育总局系统的同志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管他分管的范围内还是范围外,人们都亲热地称他海麟市长。

孙海麟是在第一时间听说王宝泉病情的。他的从政体会是,关心事先要关心人,关心人就要为人办实事。他器重王宝泉这个振兴天津女排的人才,一听说王宝泉的病情,就拨通了卫生主管部门的电话,要求他们重视王宝泉的医疗。

“这两天检查得怎么样了?”孙海麟没坐下,站着与医务人员交谈。

总医院和干部病房负责人向他汇报了给王宝泉检查的进展,徐玉英补充说了王宝泉检查后的反应。王宝泉坐在椅子上,静静地听着副市长与大家的谈话,这个平时在训练场上气势逼人的男子汉,显露出少见的腼腆。

孙海麟听完检查情况,平和地说:“好,医院同志的工作很到位,检查也很细致,继续把应该进行的检查抓紧做完,早些得出结论,然后对症下药。有什么困难告诉我,我帮你们解决,我们现在的共同目标就是给宝泉治好病。”

说到这里,他的话锋一转,面对着王宝泉说:“宝泉,你也别紧张,总医院的医疗条件这么好,能给你治好。球场上打球讲究配合,你现在要跟医院配合,满怀信心治病,振兴天津女排还指着你呢!”

王宝泉感动地说:“谢谢海麟市长,我听您的……”

孙海麟看见身边站着的徐玉英,又说:“小徐,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徐玉英忙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先要谢谢您!”

孙海麟豪爽地笑了:“这也是我应该做的,宝泉不光是你们家的,他是天津女排主教练,还是中国女排助理教练,身价高着呢!”

小小的病房里,顿时气氛活跃,一片笑声。

送走了孙海麟,王宝泉坐在沙发椅上,半晌没吭声。他的感情闸门再次打开,心中的潮水放纵奔流,无法抑制。自己不过是个工人的儿子,普通的排球教练,自己有何德何能,一场病竟然惊动了市领导!他从孙海麟的话语中,分明听到了市领导对天津女排的殷切期待,他想,没说的,天津爷们儿讲究知恩图报,只要把病治好,我能重回排球赛场,哪怕累趴下,也要把天津女排搞上去!

这个普通的夏日,王宝泉庄严地做出了心灵承诺。

经过几天的检查和会诊,主治医生的结论是,王宝泉患的是结核性脑膜炎,也不排除有细菌感染。他们对体育局领导和家属说,这次病人得了一个能治的病,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因为此前一度怀疑过是肿瘤。

由此,医生按结核性脑膜炎的结论,开始为王宝泉进行输液治疗。王宝泉看到给他输液是治结核,就以为用不了多长时间自己的病就会好,他记住嘱咐,努力配合医院治疗。

那段时间,徐玉英白天去上班,晚上来陪护。每天输液以后,王宝泉就练他的左手,因为左手没有力气。有时候大夫去查房,被他练左手的情景所感动,劝他别练了,他就说:“我是打排球的,手上没劲还行?”

晚上徐玉英来了,王宝泉跟徐玉英说,他练了这么多日子,胳膊怎么还没有劲,还不见好?徐玉英安慰他慢慢来,然后等到周六、周日大夫查房,跟大夫说了这种情况,大夫就根据症状有针对性地给他调了药。

过了一段时间,王宝泉的肝脏和肾脏出现异常,医生决定给他停止输液,改为服药。这段时间里,还做过两次穿刺,王宝泉的身体状况虚弱,更难熬的是内心的焦灼,他在焦灼中渴望着身体康复。

4.此时无声胜有声

真是光阴荏苒,从8月15日住进总医院,一晃四十多天过去了。

日复一日地每天服药、治疗,活动的天地只有十几平方米的病房和楼道,把王宝泉憋得够呛。他惦念着从世界女排大奖奏上夺得亚军的中国女排,更惦念着正在紧张备战九运会排球决赛的天津女排。有时晚上做梦,都梦见自己又回到排球赛场,带着队伍打比赛。

中国女排那边远在北京,往来不太方便,李全强、陈忠和和队员们不时给他拨来电话,送来问候。天津女排这边,紧张的训练之余,常良才、陈友泉两位教练和队员们都来看望过他。

每次见到日夜思念的同事和队员,王宝泉的心情都很矛盾,对队里的情况他又想问又怕问,想是因为关心,怕是因为担心,后来干脆顺其自然,大家说什么他听什么,反正自己一时出不去,着急也没用。

这一天,谢德龙、黄维勉又来看望王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