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言:慎于言语
9457600000003

第3章 语言可以安身立命(1)

孔子寓褒贬于《春秋》

◎“上遵周公遗制,下明将来之法,褒善黜恶”。——《春秋》

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鲁哀公十四年的春天,鲁国的卿大夫们邀请很多人,在一个地方举行盛大的狩猎会。孔子和几个弟子也被邀参加这个盛会。

会中,叔孙氏的车夫捕获了一只罕见的野兽,长得奇形怪状,很不常见,大家认为是不祥之兆,就把这只野兽带来问孔子。

孔子一看,原来是麒麟,叹了一口气跟在旁的弟子们说:“从前天下如有圣人受命,必有好的预兆,有时是凤凰出现,有时是麒麟出现。麒麟是太平之兽,属圣人之类。而现在这个圣兽被人抓到了,这是不祥的预兆,天在告诉我,吾道将穷矣!”

言下,很是悲伤的样子。一会儿,叹着气说:“难道,就没有人知道我?”

子贡在旁听了,觉得很奇怪,就问:“老师,怎么说没有人知道您?”

孔子说:“不,没什么,我不受用于世,但不怨天、不尤人。只是下学人事、上达天命,天总会知道我的。”

颜回死的时候,孔子曾说:“天丧予!”麒麟被捕获的时候,孔子又说:“吾道穷矣!”自觉年老,身体已不如前,余年有限,行道已没有机会,所以说:“不行啦!不行啦!不久,我病没后,吾道也不行啦!如何把吾道传于后世呢?”孔子伤心极了。

于是,决意作《春秋》,为后世留点记录。

春秋时代,诸侯挟持天子,大夫放逐诸侯,家臣反叛大夫,所有的人都在疯狂地追逐着权力,又都在追逐权力的过程中丧失了权力。沧海横流之时,孔子编定春秋,寓说理于叙事之中,体现出来的褒善贬恶的政治理性,成为了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希望借此提供“历史经验”,警戒后人。这个东西后来人们称之为“春秋笔法”。

春秋笔法,主要是指《春秋》独特的记事体例。所谓“体”,就是孔子修《春秋》时用以选材和立意的一般标准。“例”,则是指对各类问题分别使用不同笔法的具体标准。

《春秋》在写作时的选材原则、写作原则被后人做了归纳总结。三世说是春秋公羊学家的学说。即《春秋》所记二百四十二年的历史中,有“所见世、所闻世、所传闻世”之差,因而用辞有亲疏抑扬之异。何休注《春秋公羊传》时,将它进一步发挥成:

所见者,谓昭定哀,己与父时事也;所闻者,谓文宣成襄,王父时事也;所传闻者,谓隐桓庄闵僖,高祖曾祖时事也。……於所传闻之世,见治起於衰乱之中,用心尚粗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於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於爵,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所以三世者,礼为父母三年,为祖父母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立爱自亲始,故《春秋》据哀录隐,上治祖祢。(《春秋公羊经传解诂·隐公元年》)

孔子遵循写作原则为: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孔夫子写书的目的,本是要把那些善恶忠奸记入青史的;但是人总是有缺点的,连孔夫子所尊敬的人和他的亲人、贤者也不例外,竟也有使人看不惯的行为出现,如果孔夫子把这些看不惯的行为也写进去了,那么人家一看到,对“所尊敬的人”、对“亲人”和“贤者”的敬意,也就大打了折扣。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这段话的意思是:

孔子在司寇职位上审理诉讼案件时,判词若有可以和别人相同处,就不独自决断。至于撰作《春秋》,他认为该写的就写,该删的就删,即使是子夏之流的高足弟子也不能改动一字一句。弟子们听受《春秋》时,孔子说:“后代了解我的凭这部《春秋》,而怪罪我的也凭这部《春秋》。”

一个人被杀,运用的笔法不同,表示的褒贬就不同,《春秋》隐公四年记:“卫人杀州吁于濮。”《公羊传》解曰:“其称人何?讨贼之辞也。”《谷梁传》解曰:“称人以杀,杀有罪也。”僖公七年记:“郑杀其大夫申侯。”《谷梁传》解释曰:“称国以杀大夫,杀无罪也。”

可见,称人称国只有一字之差,却有有罪无罪质的差别。说卫国人杀州吁,意思是卫国人都主张杀州吁,表示州吁有罪该杀。说郑国杀其大夫申侯,则只是说郑国国君个人杀了申侯,申侯则不一定有罪。至于国君被杀,称人称国都表示国君无道,只有指出某人弑其君时才表示杀君者有罪而君无罪。

如《春秋》文公十八年记:“莒弑其君庶其。”《公羊传》解释说:“称国以弑君者,众弑君之辞。”《春秋》成公十八年记:“晋弑其君州蒲。”《谷梁传》解释说:“称国以弑君者,君恶甚矣。”又如,春秋同是记战争,有伐、侵、战、围、救、取、执、溃、败等不同的写法。

当代著名学者顾颉刚先生虽认为“春秋为鲁史所书”,并未经孔子编修,但仍承认:“(《春秋》)亦当有例。”“故从《春秋》中推出些例来,不足为奇”。白寿彝先生以“《春秋经》校鲁史佚文”,认为《春秋》“有袭用旧史者,有修改旧史者,有删繁就简者,有削而不采者”。当为公允之论。

据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孔子论史记旧闻,兴于鲁而次春秋,上记隐,下至哀之获鳞,约其文辞,去其繁重,以制义法。”杜预《春秋序》亦云:“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可见,孔子参阅旧史编修《春秋》的过程也是他对历史进行重新认识和理解的过程。因此,所谓“书法”、“义例”实际上代表了孔子对史实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孔子历史思想的集中反映。

孔子以前做裁判官的时候,对于文辞方面,大都尽量与同事们商量后才决定,不单独作主张;但在写《春秋》的时候就不同了,完全按照自己的看法,应该写的就写,应该删的就删。

所以,孔子曾拿这事向弟子们说:“后世的人们可能借《春秋》来知道我的为人;但也可能因《春秋》这本书,来伐罪我这个人。”

◎故事感悟

孟子说: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力量,就是因为《春秋》的微言大义,每字每句都蕴含着孔子对人、对事、对史的评价。春秋时代,礼乐崩坏,孔子借春秋笔法对乱臣贼子进行笔伐,以期告诫后人。一部《春秋》尽显文化的力量,语言的力量。

◎史海撷英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的是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另一说,公元前770—前403年),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

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逐渐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一说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春秋时期之后便是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由于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现代学者为了方便起见,通常都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算起,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7年)为止,称为“春秋时期”。

公元前453年,晋国出现了韩、赵、魏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瓜分,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逐步到来,春秋时期走向了战国时期。

◎文苑拾萃

《春秋》

《春秋》又被称为《麟经》(《麟史》)。是鲁国的编年史,由孔子所修订。

《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虽然很高,但却并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在中国的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都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便成为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最初的原文仅1.8万多字,而现存版本则只有1.6万多字,因此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才难以理解,所以诠释之作也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的解释和说明,称为“传”。其中,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和榖梁赤的《春秋榖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被列为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的内容作为“传”。

连横之父张仪

◎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纵横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史记·张仪列传》

张仪(?—前309年),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人。魏国贵族后裔,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其主要活动应在苏秦之前,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与苏秦是同窗好友。与苏秦一同拜于鬼谷子先生门下。苏秦创合纵之法,游说六国合纵抗秦之后,张仪则施以连横之术,游说六国亲秦,拆散合纵。苏秦与张仪一同演绎战国末期群雄“混乱”的场面。

秦惠文君九年(公元前329年),著名外交家张仪由赵国西入秦国,凭借自己出众的才智被秦惠王任为客卿,职责是筹划谋略攻伐之事。

第二年,秦国就仿效三晋的官僚机构开始设置相位,称为相邦或相国,张仪出任此职。他也是秦国置相后的第一任相国,位居百官之首,参与国家的军政要务及外交活动,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外交和军事生涯。

张仪拜相后,积极为秦国出谋划策。他采用连横术的办法,迫使韩、魏太子到秦国朝拜,并与公子华(桑)攻取魏国的蒲阳(今山西隰县)。又游说魏惠王,不用一兵一卒,便令魏国把上郡的15县,包括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一起都献给了秦国。

秦惠文君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张仪又率军攻取了魏国的陕县(今河南陕县)。这样,黄河天险便都为秦所占有了。随着秦国威势的不断增长,张仪辅佐秦惠文君于同年称王,秦国的国势日益强盛。

秦惠文王更元二年(公元前323年),秦国为了对抗魏惠王的合纵政策,进而达到了兼并魏国国土的目的。张仪运用连横策略,与齐、楚大臣会于啮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以消除秦国东进的忧虑。张仪从啮桑回到秦国,被免去相位。三年,魏国由于惠施联齐,楚没有结果,不得不改用张仪为相,企图连秦、韩而攻齐、楚。

其实,张仪的最终目的是欲让魏国做依附秦国的带头羊。由于连横威胁到了各国,秦惠文王更元六年(公元前319年),魏国人公孙衍受齐、楚、韩、赵、燕等国的支持,出任魏相,张仪被驱逐回秦。

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公元前317年),张仪再次被任为秦相国。九年,秦惠王接受司马错的建议,遣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兵伐蜀,取得胜利,旋即又灭掉了巴、苴两国。这样,秦国便占据了富饶的天府之国,有了巩固的大后方,为秦国的经济发展和军事战争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秦惠文王更元十二年(公元前313年)秦惠王想攻伐齐国,但忧虑齐、楚结成联盟,便派张仪入楚游说楚怀王。张仪利诱楚怀王说:“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听信此言,与齐断绝关系,并派人入秦受地,张仪对楚使说:“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国的使臣返回楚国,把张仪的话告诉了楚怀王,楚怀王一怒之下,兴兵攻打秦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兵大败楚军于丹阳(今豫西南丹水之北),虏楚将屈丐等70多人,攻占了楚的汉中,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今陕西汉中东)。这样秦国的巴蜀与汉中连成一片,既排除了楚国对秦国本土的威胁,也使秦国的疆土更加扩大,国力更加强盛。

◎故事感悟

秦国最终能够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利用张仪这些权辩之士以增强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张仪在风云迭起的战国时代,以他的三寸不烂之舌,高深的权辩之术而青史留名,中国统一的历史进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因他而加速。后人不得不佩服张仪的语言能力。

◎史海撷英

张仪含屈入秦

张仪是魏国人,曾经师从于鬼谷子学习纵横游学。学业期满后,张仪回到魏国。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青睐,无奈远去楚国,投奔到楚相国昭阳的门下。一次,昭阳率兵大败魏国,楚威王大喜,便将国宝“和氏之璧”奖赏给了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