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9455300000004

第4章 保护生物资源(2)

只听周文王继续说道:“现在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我们怎么能随意捕杀取乐呢?过去我们的祖先伏羲帝从不打猎。有一次,伏羲的首相风后拿了一只野兽去献给伏羲享用,而伏羲对风后说:现在人们吃的荤腥都是动物的肉。人们为了自己能够有美味的东西吃,有可口的东西喝,就打猎以动物的肉为食,以动物的血解渴,以为这才是滋养之道,而不知那些野兽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去猎杀它们,于心何忍!所以伏羲教育他的大臣们不要去打猎伤生。我今日也要像伏羲那样,宁可食五谷杂粮,也不要吃这禽兽的肉。让这些珍禽异兽随其天性在这儿生活下去,彼此之间无伤无害,以养天和。”

这一次,周文王没有在围场打猎,而是带着群臣到民间访民疾苦去了。后来周文王又派人将这个围场撤除,号令文武百官不要滥杀飞鸟走兽。周的臣民在周文王的倡导下,在限制打猎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老百姓也并没有因为限制打猎影响生计。因此,西岐迅速强大起来。到了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执政的时候,周以其强大国力再加上各诸侯国的拥护,打败了东方的商纣王,建立了一个新兴的王朝——周朝。

◎故事感悟

文王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数罟不入洿池”,才能“鱼鳖不可胜食也”。反思我们当今的社会,世界资源危机严重,而现在的生态环境是我们向子孙后代借来的。数十年后,我们该对后辈交一份怎样的答卷?倡导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史海撷英

文王求贤

商朝末期,商纣王暴虐,周文王便决心推翻商朝的暴政。

这时,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山辅助文王。然而姜子牙觉得,自己已经半百之龄,又与文王没有什么了解,担心自己很难获得文王的赏识。于是,姜子牙就在文王回都的途中,在一条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文王见状,觉得姜子牙是个奇人,于是就主动跟他交谈,结果发现姜子牙非常富有定国安邦的才学,遂招入自己的帐下。

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及他的儿子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文苑拾萃

周文王陵

传说中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位于现在陕西省咸阳市的原坂之上。文王陵与武王陵互相毗邻,形状类似山丘。

两座陵墓上草木丛生,陵园周围绿野烘托。陵的前面有一通石碑,是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祭殿里还保存着历代的碑石,大多为祭告之文。一直以来,人们都把奋发图强、开基立国的周文王和周武王的业绩与咸阳原坂上两座高高耸立的陵冢联系在一起,因此不乏许多祭奠和瞻仰者,并且留下了很多神话般的传说。

路旁植树的由来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格言

隋炀帝杨广(569—618年),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唐谥炀皇帝,洛阳王世充所立之隋恭帝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夏主窦建德谥闵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隋文帝杨坚次子,母文献独孤皇后。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登基后,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三征高丽等。

路旁植树的制度始于周代时期,而河南洛阳则是最早施行这种制度的城市。

周代时,洛阳市的各干线车马大道上都有绿化。当时规定,凡是有道路的地方都需要植树,置庐舍并藏食粮,以供守路者食宿。最初的道路,植树是作为道路的里程性标志,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绿化道路。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小雅·采薇》中记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在《诗经》当中,还在颂扬召公的《甘棠》中写道:“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公所说!”从《甘棠》的三章中,说明路旁草木盛茂,人人爱护道林,也可以看出周代车马大道两旁的植树很多,人们也十分爱惜这些路旁的树木。《左传·襄公九年》中曾记载,有晋国的军队曾“斩行栗”,说明春秋时期在道路旁植树是相当普遍的。

到了秦代时期,洛阳的东方、东北方、西方的车马大道上,每隔三丈(今6.9米)远便植一棵松树。这也就是西汉时期贾山在《至言》中所讲的“三丈而树,树以青松”。

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杨广在开凿洛阳至扬州的大运河的同时,在运河的两岸也开通大道,“种榆树、柳树,自东都至江都二千余里,树荫相交”。

至元代,河南府及所辖各县都在道路两旁植树造林,凡“非理砍伐”路旁树木者,由“各路达鲁花赤管民官依条治罪”。道路植树制度就这样沿袭下来了。

◎故事感悟

路旁植树的优良传统被沿袭至今。树不但是守卫家园的士兵,还是美化城市、净化环境的好帮手!现在,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史海撷英

隋炀帝开发西域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便开始向四处用兵扩张。正巧这年北方的契丹族侵扰营州,隋炀帝便派韦云起率领精锐部队抵抗契丹族的侵扰,并一举击败契丹。这也令隋炀帝用兵的信心大增。两年后,隋炀帝便开始大规模地开发经营西域。

在开发西域过程中,隋炀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用金钱引诱西域的商人来朝贸易,同时还命令西域商人所经过的地方郡县要对他们殷勤招待。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平等的贸易往来,而是借贸易之名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但是,隋炀帝为了开发经营西域,还是派军队进行了一些统一的工作,比如打败了西突厥的处罗可汗,击败了吐谷浑,并将其领地建成四郡,派遣官员治理,保证了隋朝与西域的畅通。

610年正月,隋炀帝在洛阳用大演百戏的方式招待西域的商人,前后达一个月之久。洛阳的店铺都要用帷帐装饰,让西域的商人们在这里免费吃饭、免费住宿。

隋炀帝就是利用这些巨额的国财赚取虚有的名声,用金钱引诱西域各国商人和使者来朝贺,虽然赚足了面子,却也搭了很多真金白银。其实,这就是我国古代典型的朝贡贸易,小国来朝拜,大国就能得到高高在上的荣誉,然后给予小国丰厚的金银珠宝赏赐。

从西周的植树说起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中国古代很早就懂得了树木的人工栽培。陕西黄陵县桥山有轩辕黄帝的“衣冠冢”,现有古柏数万株,参天茂盛,形态各异。其中最大一株相传为黄帝手植,距今5000余年。

早在西周时期,国家就规定要在坟墓上植树,并且根据天子、士和庶人坟墓的高低分别植什么树作出了规定:“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在《诗经》中,记载黄河中下游一带人工栽培的树木就有枣、桃、李、梅、梨、栗、榛、桑等果木,而且栽植得相当普遍。

管仲是我国最早提倡植树造林的一个高级官员。在《管子》一书中,他精辟地指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主张山林川泽由国家垄断,禁止百姓在田地中或房前屋后种树,但说“田中有木者,谓之谷贼”,造成“非山无所仰”的政府独占局面,似乎有点过头,这是不足取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修筑驰道,要求在驰道两旁,每隔三丈,即“树以青松”,“东穷燕齐,南及吴楚、江湖之上”,规模很大。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

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初,人们已经懂得了适地植树的道理。刘安《淮南子》说:“欲知地道,物其树。”意思是说,要想知道某地的环境条件,就要观察当地的树木。这就等于指出了树木生长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具有生态学观念。

西汉成帝时(公元前32—前6年)农学家氾胜之著了一本《氾胜之书》,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其中对植树的方法有详细说明。书中说,种树要点有三条:一是种树没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下了雨以后就栽;二是要多留树根上带着的旧土;三是要记住树木原先朝阳的那一面,移栽后仍使之朝南。氾胜之总结的这些经验,在当时已是非常普及的东西了。

北魏末年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书中讲了植树的意义和适地植树的原则。贾思勰的适地植树的原则是:地有好坏,山泽各有所宜,按照气候土壤条件植树就能事半功倍。如果想当然,违反客观规律,必然劳而无功。这些原则,无疑是古代无数实践经验的结晶。

在晋代,植树技术又有新的进步,适地植树的原则也更加广泛地为人们所应用。有一本叫做《南方草木状》的林学著作,明确指出,柘、柞、楮、柳、竹应分别种在山石、山阜、涧谷、下田、高平之地,因地制宜,各得其所。这些记载,不仅具有实际意义,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772—846年)十分热爱植树,他在《春葺新居》一诗中说:

江州司马日,忠州刺史时。

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自己不论被贬江州(今九江),还是升调忠州(今四川忠县)时,都不会忘记植树,在江州时曾移栽庐山桂树、石榴树。他把桂树移栽至司马厅前,写了一首《厅前桂》:

天台岭上凌霜树,司马厅前委地丛。

一种不生明月里,山中犹校胜尘中。

白居易移栽的石榴树迟迟不开花,于是又写了一首诙谐小诗《戏问山石榴》: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厅前便不开。

升调忠州时,白居易还把石榴移了去,这回开了花。这时,他又在窗前栽植了庐山的杉树,在《种杉诗》中说:“移栽东窗前,爱尔寒不凋。”

白居易在杭州罚犯人植树的故事更被后人传为佳话。

白居易生活的唐朝经济繁荣,重视植树。唐朝制度是按人口分永业田,并要求农民在永业田上栽上榆树、枣树、桑树及“所宜之木”。从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的《种树郭橐驼传》看,当时长安一带的人,凡是种树美化环境的或谋生而种果树的,都争着让种树能手郭橐驼去给他们作技术指导,足见当时的植树蔚然成风。

柳宗元所写的这边文章中,赞颂了一位驼背老人精于植树技术,“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因为他掌握了植树的规律,那就是:苗木要舒展,坑要培平,土要旧土,还要踩密实。

柳宗元其实是在以讲植树而讽喻时弊,但也反映出当时植树技术的发展水平。从历史上看,柳宗元确实是重视和提倡植树造林的。他在任柳州刺史的四年中,积极倡导造林,亲手植柑200株,写下了七律《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又在柳江边种了不少柳树,写了五律《种柳喜题》。

◎故事感悟

古人对植树造林、美化环境的思想是很积极的,那么当今社会的我们该怎么办呢?爱护花草树木,要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从现在开始,从自己开始,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珍惜每一花每一草。

◎史海撷英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其思想综合了儒、释、道三家的内容。他立身行事,往往都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来要求自己。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箫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汲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等。两者大致以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一生当中不仅留下了近3000首诗,还提出了一整套的诗歌理论。他将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白居易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脱离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从而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可以说,白居易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与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文苑拾萃

长相思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杏林春暖的故事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

董奉(200—280年),又名董平,字君异(一说字君平),号拔墘,侯官县董墘(一说董厝)村(今福建省长乐市古槐镇青山村)人,东汉建安时期名医。董奉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轻时,曾任侯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在我国,人们经常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满”、“誉满杏林”之类的词语来赞誉医生。那么,杏林和医道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这些赞誉全都起源于三国时期的董奉。这就是“杏林春暖”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