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9455300000021

第21章 顺其自然的人生(4)

庄子说:“言论不是吹风,发表言论的人都有所说的内容,但他们的言论又都自以为得当而不能定论。他们果真有过这些言论,还是没有过这些言论呢?他们自以为自己的言论不同于刚出蛋壳的小鸟叫声,到底有什么分别,还是没有分别呢?道是怎样被隐蔽而有真伪的呢?言论是怎样被隐蔽而有是非的呢?道是无真伪的,在什么地方不存在呢?言论是无是非的,在哪些方面非有不可的呢?道的本质隐蔽在花言巧语之中,因而才有儒墨显学的是非之争。他们都各自肯定对方之所非,而非议对方之所是;如要肯定对方之所非而非议对方之所是,就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反映事物的本性。宇宙间的事物没有不是彼的,也没有不是此的。从彼方看不见此方,从此方来看就知道了。所以说,彼方是出于此方,此方也依存于彼方。彼此是相互并存的。虽然如此,生中有死的因素而向死转化,死中有生的因素而向生转化,肯定中有否定因素而向否定转化,否定中有肯定因素而向肯定转化。由是而得非,由非而得是。因此,圣人不由是非之途,而照之于天,一切都是因顺天道自然的,儒墨之争是白费口舌的。”

儒墨之弟子听了庄子讲的道理,都目瞪口呆,张口结舌,不知往下该怎么辩论。

这时,有人又向庄子提出问题:“请问先生,为什么是非辩论不清呢?”

庄子说:“此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彼也一是非,此也一是非,是非是没有标准的,更是无法辩明的。如果两个人老是一再辩论是非,甲说是,乙则说非;乙说是,则甲说非,终究辩论不清谁是谁非;找位第三者丙来评判,站到甲方肯定甲为是,乙为非,丙要站到乙方肯定乙为是,甲为非,所以永远分不清甲乙之间谁是谁非。”

公孙龙的门生说:“我们的老师在什么是马的问题上就可以分清一般的马和具体的马,在手指问题上就可以分清一般的手指和具体的手指,你说是吗?”

庄子回答说:“你们的老师用所谓指的概念来说明具体的指不是指,不如用不是指的概念来说明一般的指不是具体的指。用马的概念来说明具体的马不是马,不如用不是马的概念来说明一般的马不是具体的马。事物没有美丑之分,没有喜怒之别,像狙公赋芋的朝三暮四一样,肯定有肯定的道理,否定有否定的道理,没有事物不是对的,没有事物都是对的,只有通晓万物齐一和天人齐一的道理,才会达到最高的境界。”

庄子的这番议论,使儒墨的弟子们无隙可乘,无以对答,只好怅然而去。

◎故事感悟

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庄子的认识是相对主义的,从而陷入不可知论;另一方面在其相对主义的认识中有一定的朴素辩证因素,提醒人们要顺从天道自然规律办事。但一味强调无是非标准,就会陷入无法追求真理性认识的泥潭。

◎史海撷英

白马非马

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的门客公孙龙因其《白马论》的问世而一举成名。

当时,赵国一带的马匹流行烈性传染病,导致大批战马死亡。而秦国的战马很多,为了防止这种瘟疫传入秦国,秦便在函谷关口贴出告示:“凡赵国的马不能入关。”

有一天,公孙龙骑着白马来到函谷关前。关吏见状,就对公孙龙说:“你人可入关,但马不能入关。”

公孙龙辩道:“白马非马,怎么不可以过关呢?”

关吏说:“白马是马。”

公孙龙问:“我公孙龙是龙吗?”

关吏愣了愣,但仍坚持说:“按照规定,不管是白马黑马,只要是赵国的马,都不能入关。”

公孙龙素来都以雄辩名士而自居,因此面对关吏,他娓娓道来:“‘马’,是指名称而言;‘白’,是指颜色而言。名称和颜色不是一个概念。‘白马’这个概念,分开来就是‘白’和‘马’或‘马’和‘白’,这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譬如说,你要马,给黄马、黑马者可以,但是如果要白马,给黑马、给黄马就不可以。这证明,‘白马’和‘马’不是一回事吧!所以说,白马就不是马。”

关吏越听越糊涂,被公孙龙这一通高谈阔论弄得晕头转向,如坠云里雾中,不知该如何对答,无奈只好让公孙龙和白马都过关去了。

◎文苑拾萃

《公孙龙子·指物论第三》节选

(战国)公孙龙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天下无指,物无可以谓物。非指者,天下物可谓指乎?

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也。不可谓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天下无指而物不可谓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也。物莫非指者,而指非指也。

天下无指者,生于物之各有名,不为指也。不为指而谓之指,是无不为指。以有不为指之无不为指,未可。

且指天下之所兼。天下无指者物,不可谓无指也。不可谓无指者,非有非指也。非有非指者,物莫非指。指非指也,指与物非指也。

杨王孙求死后裸葬

◎让人生顺其自然,切不可违之。——格言

杨王孙(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汉中城固县人,久居长安,家累千金,却竭力提倡简葬。死后裸葬于终南山,为我国古代提倡简葬的著名人物。

杨王孙是汉朝汉武帝时期的人,学习和信奉黄老道家学说。杨王孙的家业值千金,生活富裕,他还善于养生之道。等到他年老病重,将要死的时候,杨王孙就给儿子留下遗言,说:“我死后要裸葬,这样来实现我返璞归真的愿望。你千万不要辜负我的遗愿。我死后,就缝制一个大布袋子,把我的尸体装在里面,墓穴挖进七尺深,下葬时,从脚后把布袋脱下来,让我的裸体与土地相亲近。”

杨王孙的儿子听了父亲的遗言后,都感到很为难,想要到时悄悄地不按父亲说的办吧,这是违背父命,是大不孝的行为,心中不安;想要到时按着父亲说的办吧,心中又实在不忍。想来想去,仍然不能决断,于是就去拜见父亲的友人祁侯,求他前来劝导父亲。

祁侯听完杨王孙儿子的叙述,觉得老友的遗言违背常理,本应前去劝导,可是又脱不开身,就拿起笔给杨王孙写了一封信,交给杨王孙儿子带了回去。

信中说:“王孙兄被重病折磨,我本该亲自前往探望,可是因为我现在就要跟从皇上去雍地祭祀,所以只能写信表示慰问了。希望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少思虑,及时求医进药,好好地将养自己。我听说王孙兄留下遗言要裸葬,假如死去的人没有知觉就算了;如果有知觉,那么裸葬就是暴死于地下,就是将要裸身去见地下的先人,因此我深深以为王孙兄不应采取这种方法。况且,《孝经》上说,人死后要为他用棺椁盛殓,用衣被遮身,这是先代圣人留下的制度。您何必偏偏拘守自己的意见呢?希望王孙兄考虑我的话。”

杨王孙看了祁侯的信后,对祁侯的劝告不以为然,还写了回信,坚持自己的主张。

杨王孙在回信中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根据人们孝敬双亲的心情制定了葬礼,为死者准备棺椁衣被。可是现在葬礼大大超越了古代葬礼的规模,我因此要裸葬,是要以此来改变厚葬的恶习。厚葬对死者实在是没有什么益处的,可是庸俗的人们竞相攀比,增大规模,耗尽财物,腐烂于地下。或许今天刚刚入葬,明天就被人发掘,这同将尸骸暴露于荒野有什么不同呢?再说,人死,是完成生命的变化,是万物的回归。应变化的得以变化,应回归的得到归所,万物终究要返回自然。返回自然,渺渺茫茫,无形无声,这才合乎道的真意。至于耗尽财物在形式上做文章,借此向众人炫耀,用厚葬的方式背离道的真意,就是使变化的不能完成变化,回归的得不到归所。而且我听说,精神是归天所有,形体是归地所有,精神与形体一旦分离,就各归其本原,所以叫做‘鬼’。‘鬼’的意思就是说归。按照习俗,人死后尸体外面裹上布帛,又用棺椁封住,完全被拘束了,而且口含玉石,想变化也不能够,最后郁结为肉干。只是到了千载之后,棺椁腐朽了,才得以回归土地,来到真正的家中。因此说来,哪里用得着中途在棺椁中长久地做客呢?古时尧帝下葬时,用一段空树干盛殓,用葛蔓捆束,墓穴向下不污染地下水,向上不至于泄出腐烂的气味。明智的帝王生前死后都是俭朴的,不在无用之处下工夫,不在无意义的事上损耗财物。可是现在恶风流行,破费财物进行厚葬,滞留和阻碍尸体早日回归大地,死者不明智,生者也不得当,这是糊涂加糊涂。遗憾呀!我是不能顺从这种恶习的!”

祁侯看完他的信,感叹道:“说得太有道理了!”

于是,杨王孙死后,儿子们按着他的遗嘱,对他进行了裸葬。

◎故事感悟

杨王孙坚持道家信念,认为生死如一,死亡只不过是完成整个生命变化的过程;认为人类和自然是统一的,死亡也就是回归自然。因此他反对厚葬,主张裸葬,这种对死亡顺其自然的态度是很开明的。厚葬的恶习是一种愚昧的表现,应当鄙弃。

◎史海撷英

城固县

城固位于陕西汉中盆地的中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是西汉著名外交家、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的故乡,而且还出了一个我国古代提倡简葬的著名人物杨王孙。

全县幅员2265平方公里,辖18个建制镇、12个乡、39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其中农业人口42.5万。耕地面积49.3万亩,其中水田33.6万亩。秦汉时时期,县境广袤,东北连接旬阳,东南与安阳临界,南与西南连接南郑,西北接元(后褒中),北联武功、盩厔、鄠县和长安杜陵(《汉书地理志》《后汉书》)。

如今,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物产富庶,升仙蜜桔、城固银峰等名优土特产品在全国久负盛名,是全国粮油基地县之一,素有大西北之“小江南”的美誉。

◎文苑拾萃

饮酒诗其十三

(东晋)陶渊明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莸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足恶,人当解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