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顺:顺其自然
9455300000002

第2章 导 言

“顺其自然”的实质是规律与宇宙的统一。春、夏、秋、冬就是亘古以来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人类社会顺应并利用这个规律才能得以生存、繁衍与发展。

人类具有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在现在看来几乎是“无限”的:将野兽驯为家畜,把草木改造为农作物,更造出了火车汽车、飞机大炮、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登上月球、飞向火星,简直无所不能!谁也想象不出人类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会作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来!短短的几千年,我们走得如此之远,如此神奇!

人类总以为自己高于自然,能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人定胜天!在人类追求更加丰裕的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森林锐减、物种灭绝、沙漠蔓延、干旱频繁,滥用化学制剂、制品导致环境污染和水源污染、酸雨肆虐、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从而导致气候异常,生态失衡。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人类对大自然的每一个胜利,都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违背了规律失去了平衡,如此下去,我们的地球家园毁灭的日期还远吗?

我们实在不该忘记人类其实是属于自然的,是自然的一部分!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所主张的是一种原生态的自然。老子的原生态并非一定指“荒野”的自然,并非让人无作为,而是不要一味地强作妄为。

老子“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主张“天人合一”的传统,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于当今人类保护环境的主题思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孟子也强调保护自然环境“斧斤以时入山林”,不可“竭泽而渔”。《管子》也主张“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左传》里有“春搜、夏苗、秋弥、冬猎”的记载,强调猎取与保护野生动物并重。可见,祖先们从理论到实践都为我们积淀了丰厚的智慧——“顺其自然”。

“顺其自然”也应成为我们的意识主流与方法论。“顺其自然”应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

因为,我们的行为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判断。何为正确的判断?就是符合客观实际。客观实际就是自然规律。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不会完全正确,所以我们的行为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南辕北辙,需要时时修正。当然,顺其自然并非是消极的等待,也不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而是寻求生命的平衡。人生之事,乐在自然。这便是顺其自然。

我们的祖先用“顺其自然”的理念,或执政兴国、或治理环境、或为人处世、或对待人生,于是产生了诸多寓意深刻、趣味生动的故事。在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日益深入的今天,希望这些故事给读者以启发,从而完善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