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师:尊师重教
9455000000013

第13章 尊敬老师(11)

勤务兵走后,冯玉祥的部下问,为什么那样尊敬老舍先生?冯玉祥告诉他,平时工作之余,常好写写诗。一开始,他写了诗请工作人员看,给他的诗提意见,自己还给这些诗起个名叫“丘八诗”(“丘”、“八”是“兵”字的分体字),因为他是军人。后来工作人员建议他请位作家指教指教。这样,他就认老舍作了自己的老师,每次写完诗都拿去请老舍看看。这样,他的诗逐渐有了进步。他的部下这才明白他尊敬老舍的原因。

一辆车开进来,勤务兵先跳下,然后把后门打开,手扶车门,请老舍先生下了车。勤务兵让出路,把老舍先生请了进来。

冯玉祥赶忙迎上前,给老舍先生敬了个军礼,然后和勤务兵一左一右,陪伴着老舍先生进了屋。

边走,冯玉祥边重复他要勤务兵说的那句话:“我今天实在离不开,不然……”

老舍接过话,说:“方才勤务兵说了,您要等一个朋友。”

冯玉祥看了勤务兵一眼,勤务兵轻轻松了口气。

冯玉祥把老舍让到椅子上坐下,自己坐在下首,勤务兵端来茶水。这时,冯玉祥才满意地冲勤务兵点点头,说:“你先歇着去吧。”

◎故事感悟

冯玉祥虽然是军阀,却千叮咛万嘱咐地告诫自己的勤务兵,要如何礼貌地对待老舍老师,足见冯玉祥对老师的尊敬和对教育的重视。

◎史海撷英

冯玉祥的幽默

抗日战争时期,冯玉祥居住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当地多为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普通老百姓是不敢担任保长的,因此冯玉祥便自荐当了保长。他热心服务,颇得居民的好评。

有一天,某部队的一连士兵进驻歌乐山,连长就来找保长办官差,借用民房,借桌椅用具,因不满意而横加指责。当时,冯玉祥见连长发火,忙弯腰深深一鞠躬,说:“大人,辛苦了!这个地方住了许多当官的,差事实在不好办,临时驻防,将就一点就是了。”

连长一听,大怒道:“要你来教训我!你这个保长架子可不小!”

冯玉祥微笑回答:“不敢,我从前也当过兵,从来不愿打扰老百姓。”

连长问:“你还干过什么?”

“排长、连长也干过,营长、团长也干过。”

那位连长听了,忙起立,然后略显客气地问:“你还干过什么?”

冯玉祥依然不慌不忙,面带微笑说:“师长、军长也干过,还干过几天总司令。”

连长仔细观察了半天这个大块头,突然如梦初醒,双脚一并:“您是冯副委员长?部下该死,请副委员长处分!”

冯玉祥还是再一鞠躬,说:“大人请坐!在军委会我是副委员长,在这里我是保长,理应侍候大人。”

几句话说得这位连长诚惶诚恐,无地自容,匆匆退出。

◎文苑拾萃

临时执政

临时执政是一种官名。民国十三年(1924年)11月24日至十五年的4月20日,段祺瑞任此职。当时,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大总统曹锟退位之后,这一职务主要由各派军阀协商产生。

临时执政的职权本集总统与国务总理于一身,后来虽然增设了国务总理,但仍由段氏控制。“三一八”惨案(执政府卫兵枪杀请愿学生)后,段祺瑞被冯玉祥驱逐下台。

小记者的遗憾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礼记·学记》

王维克(1900—195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江苏金坛人。

一个小记者吴义听说华罗庚回国了,到处打听他的去向。好不容易从一位教授那里打听到了,说下周要到金坛作学术报告,吴义喜出望外。

吴义回到家里,翻出有关华罗庚的资料,对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有了个粗浅的了解。

他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新购置的小型照相机,甚至把笔、本放在什么地方便于随时投入记录,都做了一番周密安排。

这天,吴义凭记者证混进了会场。

在休息厅,他目不转睛地审视每一个步入大门的人员,唯恐丢掉每个珍贵的场面。

当一位中等身材、圆面庞、腿微跛的男子进入他的视线之后,他像弹簧一样,从椅子上跳起来。

凭着照片和资料,小记者没有认错,那确实是华罗庚。

吴义端着照相机奔过去,他要选择一个最能表现这位世界闻名的大数学家精神风采的角度、背景按下快门。

他不想过多地拍摄,因为他曾听一位挺有名气的摄影家说过,看一个摄影家的功底,很大程度要看他成功的作品所占全部作品的比例。

小记者吴义忽然发现华罗庚从步入大门,到进入会场,一直在恭让一位老者,为老者让路,为老者让座,为老者端茶,而且争抢要坐老者下首。

吴义断定,这位老者或者是位高级领导,或者是位更有名望的学者。这是难得的场面,小记者趁二位不备,蹲下身,一按快门,“咔”照上了。

他边过片,边为这幅照好的照片定了个名字:“×××领导人亲切接见华罗庚。”

会议主持人招呼大家入座,小记者收起照相机坐好,等待华罗庚在台上作报告时,再拍一张。

主持人开讲了:“各位先生、女士们,今天请大家来,是请刚从国外学成归国的数学家华罗庚作学术报告。”然后,主持人把目光投向华罗庚,恭敬地说:“华先生,请!”

华罗庚站了起来,他不急于走上讲台,而是环视四周,对大家说:“先生们,女士们,我的确在数学上取得不小成绩。但我十分清醒,没有我的老师对我的培养,我就一事无成。”

会场里静极了,华罗庚深情地继续说:“今天,我要把曾经教育过我的王维克老师介绍给大家,我要把大家给我的赞誉献给他。”

会场响起一片掌声,在热烈的掌声中,华罗庚恭恭敬敬地向坐在身边的王维克老师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吴义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被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敬为上宾的老者,竟是位普普通通的老师。

一个演出的报道活动,迫使吴义不得不离开报告会场。

他的相机里,已经拍摄了一张华罗庚和老师王维克的照片了,这足以展示华罗庚高尚的品格。他怀着一颗喜悦的心离开了会场。

吴义回到家,草草吃了点饭,换了胶卷,又直奔剧场。谁料到,小弟弟淘气,给吴义造成终生遗憾。

小弟弟见桌上有个黑色的小筒,捏着纸一拉,抻出老长。华罗庚和他的老师王维克在一起的珍贵底片就这样曝了光。

吴义回到家中,发现此事,气得不成,非要找小弟弟算账。但一见小弟弟吓得缩成了一团,肚里的气又撒不出来了。

以后,他的东西一律上了锁。虽然再没出现过类似事情,但他每每回想起那天华罗庚对老师王维克尊崇、亲切的场面,总觉是件憾事,而且被他认为是一生憾事中最大的一件。

◎故事感悟

吴义见证了华罗庚尊师敬师的一幕,发现华罗庚是那样的朴实。尽管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一个小小的报告会便可以看出华罗庚对老师的尊敬。

◎史海撷英

王维克慧眼识金

华罗庚在读初中时,功课并不好,有时数学还考不及格。当时,正在金坛中学任教的华罗庚的数学老师王维克发现,华罗庚虽然贪玩,但思维敏捷,数学成绩虽然不好,但做习题时往往是改了又改,解题方法十分独特别致。

有一次,金坛中学的老师感叹学校“差生”多,没有“人才”时,王维克就辩解说:“不见得吧,依我看,华罗庚同学就是一个人才!”

“华罗庚?”一位老师笑道:“你看看他那两个像蟹爬的字吧,他能算个‘人才’吗?”

王维克有些激动地说:“当然,他成为大书法家的希望很小,可他在数学上的才能你怎么能从他的字上看出来呢?要知道,金子被埋在沙里时,粗看起来和沙子并没什么两样,我们当教书匠的一双眼睛,最需要的是有沙里淘金的本领,否则就会埋没人才啊!”

王维克也成为第一个发现华罗庚具有数学天赋的伯乐,而且王维克不仅发现了华罗庚的数学天分,还有意培养他。王维克本人博学多才,家里藏书丰富,华罗庚后来便成为他家的常客,或来借书,或来请教问题,每次都会受到王维克的热情款待和耐心指点。

在恩师的教导下,华罗庚渐渐丢掉了贪玩的毛病,专心钻研起数学来。到年终考试时,王维克对他说:“你不必考了,因为考你的问题别人做不出,考别人的问题不值得你做,我给你拟一个论文题目,你回家去做吧。你的数学终归是一百分,终归是第一。”

鲁迅尊师勤学

◎天才可贵,培养天才的泥土更可贵。——鲁迅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其一生为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国青年一代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鲁迅12岁时,就进入了本地颇有声望的书塾──三味书屋,在这里读了四年书。鲁迅的老师是一位性格耿直的老先生,名叫寿镜吾,品行端正,学问渊博。鲁迅对这位老师十分敬佩,称颂他是“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鲁迅少年时期学习就非常刻苦认真,书塾开设三门课程,他的成绩总是最优秀的。第一门课是读书、背书,年底考试时,鲁迅总是从容地把一年读过的书从头到尾地背出来。由于他平时注意思考,背书时脑、眼、口并用,所以他读过的书不但能背,而且还能默写、能讲解,因此也深得寿先生的赞许。第二门课是每天傍晚的对课,就是老师出个题目,要求学生按题意、字数、平仄对出一句话来。每次对课鲁迅都对仗工整,立意新颖,总比别的学生对得快、对得好。这为他后来的写作带来了很大好处。第三门课是每天中午前写大字课。在寿先生的严格要求下,鲁迅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郭沫若曾赞誉鲁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这与鲁迅在三味书屋念书时的苦练是分不开的。

鲁迅很佩服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在老师的影响下,鲁迅也开始博览群书。几年中,凡是能搜集到的书他都读过了,还用自己节省的钱买书来读。有些书买不到,他就设法借来,然后边读边抄。这样,鲁迅也成了同代少年中读书最多、知识最丰富的人。

寿先生对鲁迅很器重,觉得他聪明敏捷,刻苦勤奋,是一个有出息的人。寿先生的儿子在晚年回忆说:“镜吾公执教虽严,对鲁迅从未加以呵责,每称其聪颖过人,品格高贵……”

鲁迅16岁时,父亲去世了,从此他再也没有到三味书屋读书,但他对寿先生却一直怀着崇敬之情。在留学日本时,他曾多次给寿先生写信,报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后来,鲁迅曾回家乡任教,常去三味书屋探望寿先生。鲁迅全家搬到北京后,仍然保持着与寿先生的书信来往。他不忘辛勤培育过自己的老师,把可亲可敬的寿先生的形象展现在小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中,为自己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故事感悟

鲁迅离开自己生存的土地,背井离乡,但心却一直怀念乡土。他离开了自己曾经学习的学校,但他没有忘记学校的一草一木,怀念老师在讲堂上的“神舞飞扬”。试想想,鲁迅的这种思乡情节,你是否也有?现在有多久没有和老师联系过了,有多久没有回学校去看看了。和老师通通书信,交流感情,老师会有好的建议给你。

◎史海撷英

鲁迅的求学经历

19世纪末的中国,一般读书人走的道路有三条,一条是读书做官的道路;一条是当不上官的还可去当某一个官僚的“幕友”。如果前两条道路都走不通,还可以去经商。而鲁迅走的则是为当时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条道路:进“洋学堂”。这在当时,是被一般人视为“把灵魂卖给洋鬼子”的下贱勾当。

1898年,18岁的鲁迅怀揣着母亲多方设法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家乡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改入南京路矿学堂。这两所学校在当时都是洋务派为富国强兵而兴办的,其中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课程。在这里,鲁迅阅读了许多外国文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著作,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论》,更给予鲁迅以深刻的影响。《天演论》是介绍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的一部著作,这使鲁迅认识到现实世界并不是和谐完美的,而是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想生存,要想发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

在南京路矿学堂学习期间,鲁迅的成绩优异,这也使他在毕业后获得了官费留学的机会。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来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之选择学医,是想通过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

◎文苑拾萃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现代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出作品,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

《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4月,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后编入《呐喊》。

幸福和欣慰

◎师者,人之模范也。——(汉)扬雄《法言·学行》

藤野严九郎(1874—1945年),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

妻子风风火火地提了一张报纸跑进来,对藤野先生说:“快看,快看看吧,你已经不在人世了!”

藤野先生把举到嘴边的茶撂到桌子上,摘下眼镜,以疑惑的目光审视着妻子。他的表情意在告诉妻子:我怀疑你的神经出了问题。

“难道我还骗你不成!”妻子跪在藤野先生身边,指着报纸上的一段文章说:“是你的好学生鲁迅说的。”

“嗯?”一听是鲁迅,藤野先生非但没有反感,反而眼角、嘴角迅速漾出一丝幸福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