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睦:睦邻相处
9453400000008

第8章 君臣和官兵睦(2)

还好,车子没摔坏,王建安和司机只是受了点轻伤。他们从车子里爬出来,小盖又悔又怕,脸色惨白,心想这下可糟了,摔坏了首长那还了得!

正在他准备向首长请求处分的时候,王建安却边拍打身上的泥土,边笑着安慰起他来:“小鬼,不要害怕。你开车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出点事是难免的,今后注意把车开得稳当点就是了。”这件事,在小盖的一生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故事感悟

首长的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语,一个微笑的关怀,一个善意、爱护的举动,都会让下属感到春天般的温暖。这才是真正的爱兵如子啊!正因为王建安明白官兵和睦相处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坚持这样做,才使他的部队所向披靡!

◎史海撷英

“无声的战斗”

1941年,王建安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鲁中军区司令员。这年的11月,日本侵略军两万人分路合击山东军区一一五师领导机关,王建安指挥一个营与日本兵激战终日,后来带领机关人员连夜巧妙突出合击圈。随队突围的德国记者希伯对此深为赞叹,称之为“无声的战斗”。

◎文苑拾萃

缅怀王建安将军

佚 名

清风两袖终生守,廉政为官百姓夸。

将帅和谐甘副手,军民融洽崛中华。

美机压境狼烟起,名将援朝盛誉加。

远佞亲贤强国路,扬清厉俗遍天涯。

首长抬伤兵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礼记·中庸》

马忠全(1914—1995年),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大马贤村人。原名马忠干。参加过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快艇学校校长,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榆林基地司令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兼旅顺基地司令员,北海舰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1947年元月,正担任晋冀鲁豫军区三纵八旅旅长的马忠全,在山东省鱼台县的杨庄及附近村庄指挥部队打了一场艰苦的歼灭战,取得了歼敌一千五百余人的重大胜利。但由于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我方的人员也有较大伤亡。

战斗结束后,马忠全命令部队立即打扫战场,清点俘虏和缴获的枪支弹药,安置转移伤员。正在这时,纵队突然发来敌情通报,说国民党的增援部队已逼近距八旅二三十里的地方,情况紧急,要他们马上转移。接到通报后,指挥所里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因为除了敌情紧急外,更主要的是此时还有150名重伤员没有运走。而且,这些伤员的转移已经成了很大的难题:一是旅担架队已全部抬着其他伤员走了;二是在附近村庄找不到民工;三是纵队担架队也已转移,对他们支援不了。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马忠全和旅政委卢南樵、旅参谋长史景班等领导同志在指挥所里召开了紧急会议。最后,他们果断地下了决心:没有担架,想方设法找门板、竹椅、木床、木杠、绳子等,自己绑;没有民工,发动机关勤杂人员抬。经过简短的动员,部队很快就做好了出发准备。

转移开始了。指战员们冒着凛冽的寒风,顶着纷飞的大雪,将剩下的150名重伤员一个不落地抬着(背着)上了路。在抬担架的队伍中,旅、团领导干部带头抬伤员,由指挥员变成了担架员。更令人感动的是,先后负过七次伤的马忠全旅长,也加入了抬伤员的行列。由于他的双手都负过伤,抬起担架来十分吃力,尤其是右手,因骨头紧贴抬杆,又不灵活,一吃劲就痛得钻心。在这种情况下,马忠全有意识地让左手多吃劲,抬着伤员艰难地行进在转移的路上。

旅首长亲自抬伤员,极大地鼓舞了全旅指战员,也深深地感动了被抬的伤员们。一名从国民党军解放过来的受伤战士含着眼泪说:“在‘中央军’当兵挂彩,被狗吃了也没人管;在这里连旅首长都抬伤兵,真让人感到温暖。在这样好的队伍里当兵,不管流多少血,受多大苦,心里也高兴。我一定好好养伤,争取早点回来见首长,参加新的战斗!”

◎故事感悟

身经百战的马忠全将军曾感触很深地讲道:“带兵和用兵之道,贵在爱兵,与兵和睦相处。取信于兵,则可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这经验是他从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总结出来的。

◎史海撷英

长乐村战斗

1938年4月4日,日军集结三万余兵力,从山西省的屯留、太谷、长治、平定、邢台、涉县、元氏、洪洞、榆次等地分九路向太行山抗日根据地进攻,妄图在辽县(后称左权县)、榆社、武乡、襄垣地区消灭八路军的主力,吃掉八路军总部的首脑机关,摧毁刚刚创建起来的太行山抗日根据地。4月中旬,反九路围攻作战已进入白热化。八路军总部根据战场的形势,命令一二九师快速向日军合围的中心地带挺进,寻机消灭敌人。4月14日午夜,七六九团接到命令后立即出动,由涉县经黎城,攀登十八盘,飞越黄纪垴,星夜疾驰地奔向山西省武乡县的长乐村。

在战斗中,马忠全杀得性起,索性抄起一杆红缨枪,上阵与敌人展开了肉搏战。他在端枪刺倒一个敌人的时候,由于用力过猛,把枪尖都扎断了。他大吼一声,干脆就用枪杆子向敌人的脑袋上狠砸……就这样,他们在一个多小时内连续打退了日军的八次进攻,最终我军取得了长乐村战斗的胜利。

长乐村战斗,共歼灭日军二千二百余人。

◎文苑拾萃

将军县

湖北省红安县原名为黄安县。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红安县今属湖北省黄冈市代管,位于鄂东北大别山的南麓。京九、京广铁路联络线从县南穿过,从而加快了红安与外地的联系和交流。

红安县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也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革命战争时期,红安县为中国革命的胜利献出了14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查明登记在册的烈士就有22552人。在这块土地上,还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并走出了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马忠全等223名将军,其中被授予上将军衔的8人,中将军衔的13人,少将军衔的58人,是全国将军人数最多的县,因此也被称为“将军县”。

王树声与官兵和睦相处

◎义人在上,天下必治。——《墨子·非命上》

王树声(1905—1974年),原名王宏信。湖北麻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担任多个地方军区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第九、第十次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委员。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军西路军副总指挥、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

刘伯承和邓小平领导的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后,由于部队几乎每天都要行军打仗,加上大别山的路相当难走,到处都是沙子、石块和荆棘,许多战士的鞋子很快就磨破了,不少战士的脚上还磨起了血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