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赞誉过而改之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春秋时,宋国遭到了水灾。
鲁国派使臣去慰问说:“天下大雨,庄稼受淹,灾情一定使你们感到忧虑,我们国君特意派我来向你们慰问。”
宋国国君回答说:“是我不对,使用百姓服役太过度,违背了农时,上天惩罚我是应该的,但还让你们为我担忧,实在过意不去。我们感谢你们的慰问,并且深表歉意。”
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说:“宋国一定会兴旺起来的。”
他的学生问:“为什么呢?”
孔子说:“古代的夏桀和商纣从不肯承认有过错,所以很快就灭亡了;而商汤和周文王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所以国家很快兴盛了。有错误只要能改正,那就不算是错误了。”
果然如此,灾年之后的宋国,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吊唁死者,慰问伤病,起早贪黑,共渡难关。三年以后,果然政治清明,粮食年年丰收。
◎故事感悟
知错能改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更是对国家负责。宋国国君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能做到改过向善,使国家兴盛起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能使我们进步,能使整个社会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这一点。
◎史海撷英
孔子提倡以德治国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这种方略将德、礼施之于民,实际上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礼不下庶人的信条,也打破了贵族与庶民之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文苑拾萃
孔子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的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当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是,孔子的安贫乐道并不能完全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孔子也曾说过:“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申不害知错改过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申不害(约公元前385—前337年),亦称申子。战国时期韩国著名的思想家。他在韩为相19年,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作为法家人物,以“术”者称,是三晋时期法家中的著名代表人物。
申不害是战国郑国人,被韩国国君韩昭侯任用为国相。他治理韩国15年,使韩国国富民强、兵强马壮。
一次,他为其堂兄想向韩昭侯求官,被韩昭侯拒绝,申不害很不满意。
韩昭侯对他说:“这种做法我没有从你那学过。我是听从你的请求而废弃你的主张呢?还是推广你的主张而拒绝你的请求呢?你曾告诫我按照功劳的大小,决定官位的等级,现在你又请求封你的堂兄为官,这样,我应听从哪种做法呢?”
听了这番话,申不害幡然悔悟。他立刻向韩昭侯请罪,并赞扬韩昭侯是真正的国君。
◎故事感悟
申不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马上坦然认错。一个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人,因为主客观原因难免犯错。关键的问题是,犯了错误之后,如何对待错误,能不能知错就改,其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史海撷英
申不害的变法改革
申不害在韩国实施了变法改革,首先就是整顿吏治,加强君主集权统治。在韩昭侯的支持下,他首先向挟封地自重的侠氏、公厘和段氏三大强族开刀,果断地收回了他们的特权,捣毁其城堡,清理其府库财富充盈国库,这不仅稳固了韩国的政治局面,还使韩国的实力大增。
与此同时,申不害还大行“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国家政权的行政效率,使韩国显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
◎文苑拾萃
《申子》节选
(春秋战国)申不害
明君如身,臣如手;君若号,臣如响。君设其本,臣操其末;君治其要,臣行其详;君操其柄,臣事其常。为人臣者,操契以责其名。名者,天地之纲,圣人之符,则万物之情,无所逃之矣。故善为主者,倚于愚,立于不盈,设于不敢,藏于无事,窜端匿疏,示天下无为,是以近者亲之,远者怀之。示人有余者,人夺之;示人不足者,人与之。刚者折,危者覆,动者摇,静者安。名自正也,事自定也。是以有道者,自名而正之,随事而定之也。鼓不与于五音,而为五音主;有道者不为五官之事,而为治主。君知其道也,臣知其事也。十言十当,百为百富者,人臣之事,非君人之道也。
楚共王临终醒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楚共王(公元前600—前560年),名芈审。楚庄王之子。时年幼,由重臣令尹(相当于丞相)子重专政,楚共王六年(公元前585年)发生“子仪之乱”,大夫析公逃到晋国,成为谋士,这就是“楚才晋用”的典故。
春秋时,楚共王病重的时候召进令尹说:“我的侍从官莞苏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经常用事理来忠告我,用大义来匡正我,我跟他在一起,心情总是不痛快,看不见他,我从来也不会想念他。但是,尽管如此,对我却很有好处,他的功劳是不小的,我一定要赐给他更高的爵位。而大臣申侯伯和我在一起的时候,经常纵容我寻欢作乐,我所愿意做的事,他总是劝我去做;我所喜好的东西,他总是首先用。我跟他在一起,心情总是很高兴,看不见他,心情总是闷闷不乐。但是,尽管如此,对我却没有一点儿好处,他的错误是不小的,我一定要把他赶走。”
令尹回答说:“好!”
第二天,楚共王就病逝了。
令尹遵照楚共王的遗言,任命莞苏为上卿,并把申侯伯驱逐出境。
◎故事感悟
虽然楚共王的醒悟有些迟,但他还是能够弥补自己的过错“亡羊补牢,为时不晚”。这个故事值得反省:现在有些人明知自己有错,却讳疾忌医,既不承认错误,又拒不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和帮助,形成心理和行为上对抗情绪,结果必然是死要面子反而失了面子,甚至使小的错误发展成大的错误,影响了自己的前途。
◎史海撷英
鄢陵之战
公元前575年6月,晋国和楚国在鄢陵地区展开了一场大战,史称鄢陵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晋军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了同自己争霸中原的楚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
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了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战争中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的两国军队主力会战,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楚国对中原的争夺从此走向颓势,晋国方面虽然借此得以重整霸业(即所谓的晋悼公复霸),但其对中原诸侯的控制力也逐渐减弱。此后,楚国在不断地争夺中一直处于劣势和被动位置,楚共王也未能在文治武功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孙策母训子
◎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孙策(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身军事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26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
三国时期,吴国将领魏腾因为与孙策意见不同而冲撞了他,孙策要处死他。
当朝的士大夫对孙策的这个决定深感忧恐不安,因一件事就治功臣死罪,这种处置极为不当,但又没人敢冒死罪进谏孙策。
孙策的母亲吴夫人,想出一个训子的办法。
她倚在一口大井边对孙策说:“你刚刚开辟江南属地,今后的事情还很多,要用许多有勇有谋的人,对他们要以礼相待,多记功劳,少记过失,这样才能笼络人心。像魏腾这样尽忠尽职的将领,只因一点点小错你就要把他杀了,怎么能服人心呢?今天你杀一个,明天就可能众叛亲离。你如果坚持要杀他,那么我不忍看到以后的祸事,不如早投此井,一死了之。”
孙策听后十分震惊,连忙放了魏腾。
◎故事感悟
母亲不惜以死教导,儿子的成功也是理所当然。孙策的母亲用适当的方式给孙策上了重要的一课。而孙策知错能改,接受母亲的批评,改过向善,这一做法也是深得人心。
◎史海撷英
孙策平定江南
199年十二月,孙策引兵西征黄祖,刘表派侄儿刘虎和南阳人韩唏带领长矛队五千多人赶来支援黄祖。11日,孙策率领周瑜、吕蒙、程普、孙权、韩当、黄盖等将领同时并进,与敌大战,黄祖几乎全军覆没。最终黄祖脱身逃走,士卒溺死者达万人,孙策缴获战船六千余艘。
随后,孙策又一鼓作气,东进豫章,驻军椒丘(江西新建县北)。他对虞翻说:“华歆名闻于世,但绝非我的对手。如果不早归附,将来金鼓一震,战局一开,伤害侵凌,在所不免。你先进城去,把我的意思说给他听。”虞翻领命进城,见到华歆,陈明利害,华歆举城投降。
孙策从豫章郡中分出一部分,设立庐陵郡,任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为庐陵太守,而留周瑜镇守巴丘。
孙策还先后击破邹伦、钱铜、王晟、严白虎等部,于是疆宇平定。
曹操闻知孙策平定江南,叹息说:“猘儿难与争锋也!”于是,就将从弟曹仁的女儿许配孙策的弟弟孙匡,又让儿子曹彰娶了孙贲的女儿,并以礼征召孙权、孙翊,命扬州刺史严象推举孙权为茂才。
◎文苑拾萃
孙伯符墓下
(宋)周弼
梧叶萧萧墓草长,梦魂曾断九回肠。
空闻绛帕离章水,谁见黄旗入洛阳。
鸦噪暮园江阪迥,龙盘春戍石城荒。
赤乌不识桑田变,犹自凄凄守白杨。
张昭劝君戒酒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张昭(156—236年),字子布。东吴第一谋士。孙策平定江东时,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孙策亲自登门请张昭,张昭遂出山相助,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孙策平定江东后,张昭几度向孙策表明了西征黄祖的重要性。孙权继位后,果然西征灭了黄祖。后张昭辞官归乡,安心养老,并注释了《春秋左传》。236年,张昭病逝,孙权亲自为张昭吊孝。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一次在武昌城钓鱼台旁与众臣痛饮,喝得酩酊大醉。他对大家说:“今天必须喝得醉倒在钓鱼台才能停饮。”
辅国大臣张昭在一旁一言不发,神情严肃。他看不惯孙权这种寻欢作乐的举动,便离开宴席,坐到外面的马车里。
孙权发现后,马上派人请他进去,并说:“你应当与我一起饮酒为乐,为什么不高兴呢?”
张昭说:“古时商纣就是这样在钓台边通宵饮酒作乐,他当时以此为乐,并未意识到这是贻误国政的祸事,最后导致丧权亡国。”
孙权听了张昭的这番话,默不作声,面带羞愧之色。
从此以后,孙权便不再举行此类饮酒的事了。
◎故事感悟
孙权有改过的勇气,值得后人学习。人最重要的态度是知错能改,古人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良知的人必须以恕己之心恕人。知道自己有了错误能及时改正,是一件好事,更是一种善举。
◎史海撷英
赤壁之战
200年,曹操南征,大败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刘备。曹操在占领江陵(南郡治所)后,就给孙权写了一封信,直意要取下东吴。
当时,东吴内部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两派,主战以鲁肃、周瑜为首,主和以张昭为首。张昭在当时是很有说服力的,但孙权却有意要与曹操决一死战。此时,鲁肃从江夏带来了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表明刘备联吴抗曹的决心。周瑜也及时返回,说明曹操的种种弊端,战有望获胜。于是,孙权果断决定,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与曹操决战。周瑜用黄盖诈降的计策,以三万人于赤壁大破曹操。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
◎文苑拾萃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宋)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简雍巧劝刘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刘备(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据说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221—223年在位。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