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积:积善成德
9449600000016

第16章 广施惠政(9)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陈瑸任台厦道三年秩满调迁,台湾百姓纷纷到县署恳求留任。得到批准后,“民呼万岁”。第二年,康熙帝特别提升陈瑸为偏沅巡抚。台湾百姓得知消息悲喜交集,高兴的是陈瑸超迁,悲哀的是陈瑸将离台而去。陈瑸一生不以富贵撄心,不以居官自利,始终过着清寒的生活。“居止皆于厅事,昧爽治事,夜分始休”。对政事,勤勤恳恳,严守本职,毫不懈怠,“其劳于事也,鸡鸣而起,夜分不寐,连餐旰食”,死后,陈瑸“一绨袍,复以布衾而已”,致使“同僚入视者,莫不感泣”。

◎故事感悟

陈瑸为官廉明正直,慈惠利民,兴化易俗,给百姓带来生活上的安定,减轻了租税负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正因为如此,陈瑸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文苑拾萃

诉 灾

(清)陈 瑸

水灾见惯被东洋,忍睹今遭更可伤。

万顷新苗归赤地,千村残月梦黄粱。

处堂春燕巢林木,肃羽哀鸣叫远乡。

明府殷勤犹下问,孑遗何计度年荒。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汉·司马迁

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大清圣祖仁皇帝,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通称康熙皇帝,为中国历史上的成功帝王之一。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是清朝康熙年间对丁银征收的一项改革,旨在减轻人民的负担。这是康熙皇帝安定百姓、广施惠政的一项重要措施。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二月二十七日,康熙皇帝颁发谕旨:“今海宁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人丁虽增,地亩并未加广,应令直省督抚,将见今钱粮册内有名丁数勿增勿减,永为定额。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编审时,止将增出实数查明,另选清册题报。”

这就是所谓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康熙帝之所以实施这一做法,和户丁编审及丁银征收中矛盾的不断加剧有重要关系。本来,承办丁银就远比征收田赋要难办,这不但因为丁的内容复杂,与土地相比变动也大,更便于隐漏作弊。

清代的人丁,除民丁外还有屯丁、匠丁、灶丁,在南方一些地区有渔丁、站丁、土军丁等。不同的人丁,就有不同的丁银。此外,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还征妇女盐纱银。每类丁银,数目都不相等。大体上,轻的每丁纳银一分五厘,重的可至一两三四钱,更多的还有到四五两甚至八九两的。

清政府为了保证丁银的征收,实行了一整套严格的户籍管理和人丁编审制度。规定每五年编审一次,以汰衰老故绝,增入成丁和清查隐漏捏报。由于清初的战乱,户丁失额严重,每届编审,“司务博户口加增之名”,“必求溢额于前额”,致“应删者不删,不应增者而增,甚则人已亡而不肯开除,子初生而责其登籍”。在河南的某些地方,还把最犯忌讳的“无子之寡妇”也编为“有丁”之户。山西交城县战乱后,“并里并甲,凋敝不支”,可康熙六年(1667年)编审时,“口不减于明”,“户且倍于明”,原因在于国家“计丁口征税,减一丁则一丁之税无出,故但可增而必不可减”,终至“户口加而民困日甚”。因此,丁银的征收,对穷苦百姓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另外,一些地方豪强绅缙为逃避编丁,往往与官吏胥役勾结起来,进行舞弊。陕西朝邑县,“户之大者”,“本宜多坐”,然因贿赂嘱托,“而反减者”,“大户减则,弱户益增”。山东曹县,也是“豪强尽行花诡,得逃上则;下户穷民置数十亩之地,从实开报,反蒙升户”,而“其间家无寸土,糊口不足,叫号吁天者,皆册中所载中等户则也”。这就更造成了百姓的不满。

康熙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复苏,土地兼并加速,从而促使丁银编征矛盾的激化。大批自耕农,包括部分中小地主,因失去土地沦为佃农或其他无依靠者,可国家丁银却并不因此而豁免。当这些人实在无法承担丁银时,只好被迫逃亡。据载,“各州县中,往往有田连阡陌而全无一丁者,有家无寸土而承办数丁者”。这些“无地穷民,其在丰稔之年,已难措办,设遇歉收之岁,势必卖男鬻女不止”。素称富庶的胶东黄县,竟因丁银所累,“逃亡过半”,其中有的村社“逃者十之九”,最少也“逃者十之二三”。

清政府从实践中看到,如不对原有的丁银征收办法加以改进,不仅百姓不得安宁,社会秩序无法稳定,就是政府的赋役征收也得不到保证。因此,康熙五十一年下令采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措施,规定,以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数(2462万)及征银额(335万余两)作为今后每年征收丁银的根据,以后再增加人丁数,也不再增加丁银的征收。

◎故事感悟

“永不加赋”虽未取消丁税,但却把丁税总额冻结下来,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它堵塞了地方政府以丁税为名目向人民无限地加重剥削的途径,从而减少了逃亡,安定了人民的生活,并把相当一批农民重新吸引到土地上,为雍正初年摊丁入地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基础。

◎史海撷英

真实的朱三太子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共生有七个皇子,其中二、六、七子早殇,只剩下长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四子朱慈炤和五子朱慈焕。明朝灭亡后,朱慈烺、朱慈炯和朱慈炤三人流落民间,不知所终,但据后来朱慈焕被捕后交代,三个皇兄均已被清廷捕杀。朱慈焕因与四哥朱慈炤同岁,所以人们习惯称他为“朱三太子”。

李自成攻破北京后,朱慈焕被迫离开宫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后来,朱慈焕改名为王士元,入赘到浙江余姚的胡家,并生有六儿三女。然而,他害怕自己被人利用,成为反清的一块招牌,所以不敢在余姚常住,而是长期在四明山一带辗转,以教书糊口。

后来,四明山爆发“朱三太子”案,让朱慈焕感到非常恐慌,于是他带着家人躲到宁波。此后,朱慈焕又化名何诚,躲避到镇海县。房东张月怀便借机以“朱三太子”的名义秘密开展反清活动,让朱慈焕更是感到惶恐不安。

康熙四十五年间,朱慈焕先后逃到湖州长兴县和山东汶上县避难。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四月,朱慈焕在汶上县被清廷抓获,后经九卿科道会审,几个已投降清廷的明朝老太监辨认后均称“不认识”。于是,清廷便判定朱慈焕为“假冒”,将其凌迟处死,他的几个儿子也全部被斩。

朱慈焕死后,“朱三太子”案似乎也应该尘埃落定了。但康熙六十年(1721年),台湾朱一贵起义时仍尊奉“朱三太子”的名号。可见,在清初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朱三太子”已成为反清复明一面不倒的旗帜。

◎文苑拾萃

《康熙皇舆全览图》

《康熙皇舆全览图》为中国清朝所绘制的地图。1708年,由康熙帝下令编绘,以天文观测与星象三角测量方式进行,采用梯形投影法绘制,比例为40万分之一。地图描绘范围东北至库页岛,东南至台湾,西至伊犁河,北至北海(贝加尔湖),南至崖州(今海南岛)。绘图的人士有耶稣会的欧洲人士雷孝思、白晋、杜德美及中国学者何国栋、索柱﹑白映棠﹑贡额﹑明安图以及钦天监的喇嘛楚儿沁藏布兰木占巴﹑理藩院主事胜住等十余人。

《康熙皇舆全览图》也是中国绘制的第一幅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因此,这幅地图在中国地图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清朝中叶至“中华民国”初年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中国地图基本上都源于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