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实:实事求是
9444300000003

第3章 不唯书 不唯上 只唯实(1)

高允以实为准

◎以事实为准,不能以个人好恶而隐匿真相。——格言

崔浩(381—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人。白马公玄伯之长子。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被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

东晋初年,鲜卑族拓跋部还是我国北部的一个游牧部落。后来其族吸收了中原文化,逐步建立了完整的封建经济制度。公元886年,鲜卑贵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人称魏道武帝。魏道武帝建立北魏王朝以后,任用了一批汉族士人当他的谋士,其中名望最高的就是崔浩。

崔浩在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中屡立奇功,受到北魏三代皇帝的信任。到魏太武帝即位以后,他担任司徒,掌握了朝政大权,还派了几十名汉族士人担任各地郡守。这样,他和鲜卑统治者之间就发生了矛盾。

魏太武帝派崔浩带几个文人编写魏国史。太武帝叮嘱他们,写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

崔浩和他的同事按照这个要求,采集了许多资料,编写了一本魏国的国史。当时,皇帝编国史的目的本来只是留给皇室后代看的,但是崔浩手下有两个文人偏偏别出心裁,劝崔浩把国史刻在石碑上,顺带提高崔浩的声望。

崔浩自以为功大官高,没有什么顾虑,真的雇佣工人把国史刻在石碑上,还把石碑竖在郊外祭天坛前的大路两旁。

国史里记载的倒是史实,但是北魏先族的文化还十分落后,有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不体面的。过路的人看了石碑就纷纷议论起来。

北魏的鲜卑贵族认为这一做法丢了皇族的面子,就向魏太武帝告发,说崔浩写国史是成心揭朝廷的丑事。

魏太武帝本来已经嫌崔浩太自作主张,一听这件事,便大发雷霆,命令把写国史的人统统抓起来查办。

参加编写的著作郎高允是太子的老师。太子得到这个消息,着急得不得了,把高允找到东宫(太子居住的宫殿),跟他说:“明天我陪你朝见皇上,如果皇上问你,你只能照我的意思答话,别的什么也别说。”

高允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第二天就跟随太子一起上朝。

太子先上殿见了魏太武帝,说:“高允这个人向来小心谨慎,而且地位比较低。国史案件全是崔浩的事,请陛下免了高允的罪吧。”

魏太武帝召高允进去,问他说:“国史都是崔浩写的吗?”

高允老老实实地回答说:“不,崔浩主管的事很多,国史只抓了个纲要,具体内容都是我和别的著作郎写的。”

魏太武帝转过头对太子说:“你看,高允的罪比崔浩还严重,怎么能饶恕呢?”

太子又对魏太武帝说:“高允见了陛下,心里害怕,就胡言乱语。我刚刚还问他,他说是崔浩干的。”

魏太武帝又问高允:“是这样的吗?”

高允说:“我犯了罪,怎么还敢欺骗陛下?太子刚才这样说,不过是为了想救我的命。其实太子并没问过我,我也没跟他说起过这些话。”

魏太武帝看到高允这样忠厚直率,敢于实话实说,心里也有点感动,对太子说:“高允死到临头,还不说假话,这是难能可贵的。我赦免他的罪就是了。”

魏太武帝又派人把崔浩抓来审问。崔浩已经吓得面无人色,什么也答不上来。太武帝大怒,要高允起草一道诏书,把崔浩满门抄斩。

高允回到官署,犹豫了半天,也没有写出半个字来。太武帝派人一再催问,高允说:“我要求再向皇上面奏一次。”

高允进宫对魏太武帝说:“我不知道崔浩还犯了什么罪。如果仅仅是为了写国史,触犯朝廷,也不该判死罪。”

魏太武帝认为高允太不识好歹,吆喝一声,叫武士把他捆绑起来。后经太子再三恳求,太武帝气消后才把他放了。

事后,太子埋怨高允说:“一个人应该见机行事。我替你告饶,你怎么反而去触怒皇上?我想起这件事,真有点害怕。”

高允说:“崔浩做这件事私心重,是有错误的。但是,编写历史,记载帝王活动、朝政得失,这并没有错。再说,国史是我和崔浩一起编写的,出了事,怎能全推给他呢?殿下一心救我,我是十分感激的。但是要我为了活命而说违背良心的话,我是不干的。”

魏太武帝到底没有饶过崔浩,把崔浩和他的几家至亲满门抄斩。但是由于高允的直谏,没有株连到更多的人。

◎故事感悟

高允不惧任何权威,在任何情况下都敢说实话,并以实事求是为准则,坚持事情的实际情况。客观世界呈现给我们的是:好的东西,不会因为某些人讨厌它就变坏;坏的东西,也不会因为某些人喜欢它就变好。

◎史海撷英

魏太武帝南侵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魏太武帝制定了新的方略,为实现其美梦,决定南侵。他亲率大军,攻伐宋朝。此时,宋朝皇帝刘义隆在位已经27年,政权稳定,国力强盛,不是轻易可以对付的。

魏宋大战,魏兵拼了命也没能攻破宋国的重要城镇,最多只能在城外杀掠一番,用野蛮的屠杀和破坏寻找安慰。可是,烧杀掠抢,严重伤害了广大南朝民众,等到宋朝王师一到,百姓无不竭尽所能,帮助朝廷对付魏军。魏军在这些沉痛的打击下,死伤大半,战斗力迅速下降。魏太武帝实在回天无力,只好放弃目标,于出兵的第二年退兵。

◎文苑拾萃

鲜卑族

鲜卑族是我国古代的游牧民族,其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剌木伦河流域。鲜卑族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后留在漠北的匈奴十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

西元2世纪中叶,首领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东汉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联盟解体。十六国时期鲜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权。特别是拓跋部于5世纪中建立北魏王朝,统治北部中国达一百四十余年,并竭力促使鲜卑人汉化,内迁的鲜卑人则逐渐转向农业并与汉族融合。

抗旨保玉匠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我们该去尊重它,维护它。——毛泽东

柳浑(715—789年)字夷旷,襄阳人,唐代名相。少孤,志学栖贫。举进士,为监察御史。后为袁州刺史,迁左散骑常侍。拜宜城县伯,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著有文集十卷,有《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唐朝贞元三年,柳浑任宰相。同年正月,德宗令玉匠制作衣带,玉匠不小心摔碎了一颗玉石,就私下买了一颗补齐,完工后交上去。

皇上指着这颗玉石说:“为什么与原来的不一样?”玉匠赶忙认罪。皇上很生气,决定处死他。

诏书传到宰相府,柳浑执意不从,他入朝对皇上说:“陛下现在要杀他就尽管杀,如果交给官府处理,就必须经过审理才能定案。即使是死罪,也得等到春天才能执行,请允许我回去按条例审判。”

后来,柳浑以误伤帝王玉器定罪,罚玉匠60杖,而后无罪释放。定案后上奏皇上,皇上迫不得已只好准奏。

◎故事感悟

柳浑的故事说明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依法办事、按规矩办事,本是法治社会的重要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事务过程中要尊重事实,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道德水准办理,以实定论。

◎史海撷英

柳浑知晓边境事

柳浑与吐蕃订盟约于平凉(今甘肃省辖县)。有人认为,此约可保百年无事。而浑却跪谏说:“吐蕃人面兽心,不可信。”皇帝变色说:“浑,儒生,不晓边境之事。”果不出浑所料,夜半,邠宁(今陕西省彬县)节度使飞奏朝廷,吐蕃反,“将校皆覆没”。

次日,皇帝慰勉柳浑说:“你是一儒士,竟知万里以外的敌情,可嘉。”于是柳浑更受人敬重。

◎文苑拾萃

“十恶”罪名

严重危害封建专制制度和统治秩序的十种最严重的犯罪统定为十恶。这些罪名在秦汉以后逐渐形成,到北齐把它们统定为重罪十条,到《开皇律》将其改为十恶,从此就有了“十恶”的条目,一直沿用到清朝。十恶一般不被赦免,叫做“十恶不赦”。十恶是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张德召客

◎事实胜于雄辩。——毛泽东

武则天(624—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民间起义,曾出现一个自称女皇帝的陈硕真)。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年)、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年),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年),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同时,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长寿元年五月初一,武则天因信奉佛教,下令禁止天下宰杀牲畜和捕捉鱼虾。后来,江淮地区闹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因为禁令而不能捕鱼捉虾,饿死了很多人。

右拾遗张德,家里生个男孩儿,他非常高兴,就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三天私下宰了一只羊宴请同事。补阙杜肃也被邀请赴宴,可在吃饭时他却偷偷地藏起一个肉饼,回朝后以此为证据上书,告发了张德私下杀羊的事情。第二天,武则天在朝廷上对张德说:“听说你生了个男孩儿,很高兴。”

张德跪拜致谢。

武则天又说:“你从哪儿弄来的肉?”

张德只得说了实话,并且叩头服罪。

武则天说:“我禁止屠宰,但喜事、丧事是例外的,不受干预的;不过你宴请客人,也必须有所选择呀!”说完拿出杜肃揭发的材料让张德看。

当时弄得杜肃真是无地自容,难堪极了,整个朝廷里的官员都很看不起他。

◎故事感悟

对于那些犯过错误却能实事求是认错的人,我们要持宽容的态度,同时也该佩服和学习他们这种敢于认错、尊重事实的精神。但是,对于那种明争暗斗、想方设法排挤别人的人,我们也该敢于同其作斗争。

◎史海撷英

武则天的举措

武则天称帝后,大开科举,破格用人;奖励农桑,发展经济;知人善任,容人纳谏。她掌理朝政近半个世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但是,武则天逼害王后萧妃,杀害亲子,大封武氏诸王,重用酷吏,严刑峻法,冤狱丛生,也相应地受到了历史的谴斥。

◎文苑拾萃

武则天封嵩山

女皇武则天曾十次登嵩山,最后一次是公元700年。那日,武则天携群臣在嵩山极峰投金简一通,内容为:“上言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之后,又携文武百官到石淙河欢宴。1982年5月,登封一位采药的农民捡到武则天当年投下的金简,这为研究武则天封嵩山提供了“黄金佐证”。

刘晏审案

◎实事求是,是一种适用于任何行业、任何人群的一种敬业的精神。

刘晏(约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东明县)人。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明朝时列名《三字经》。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谗臣当道,被敕自尽。

唐朝大历十二年三月,宰相元载犯了重罪。被杀之前,朝廷派吏部尚书刘晏主持审讯。

由于元载长期专权,广结党羽;同时此案重大,因此刘晏不敢一人专断,奏请增派大臣共同审理。于是皇上派御史大夫李涵、右散骑常侍肖昕、兵部侍郎袁惨、礼部侍郎常衮、谏议大夫杜亚协同审问,结果元载彻底服罪。

起初皇上曾下令将门下侍郎、同平章事王缙也处以死刑,刘晏对李涵等人说:“重刑应该反复调查、推究审理,这是国家的常法。况且诛杀大臣的大案,怎能不奏明皇上就轻易判决呢?再说,法律规定有主有从,如果两人同时犯罪,就应该杀掉主犯,而从轻处罚罪轻的从犯。”李涵等人依从了他的话。后来刘晏等人将复审情况上奏,代宗才对王缙从轻发落。王缙得以存活,是刘晏为他平反的结果。

◎故事感悟

就因为刘晏讲事实,遇事不专断,才能使王缙得以沉冤昭雪。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对任何事情的处理,都一定要力求事实,不专断、不感情用事,这样才能将事情处理妥当。

◎史海撷英

刘晏改革盐政

唐初,对盐实行自由贩卖,不收盐税。后实行国家专卖,官府大幅提高盐价,贪官污吏甚至还抓夫抓差无偿运盐,勒逼百姓,中饱私囊。人民怨声载道,恨透食盐专卖。同时政府盐务机构庞大,开支惊人。刘晏大力削减了盐监、盐场等盐务机构,又调整了食盐专卖制度,改官收、官运、官销为官收、商运、商销,统一征收盐税,改变了肃宗时规定的官运官卖的盐法。后来盐价下跌,万民称颂,税收也缴增。

◎文苑拾萃

唐朝的死刑复奏制度

死刑复奏制度最早出现在隋朝。《隋书·刑法志》载:“开皇十五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就是说,通过三次奏请才能决定是否最终处以死刑。到了唐朝,死刑复核制度得到延续。唐太宗为避免错杀,又将行刑前的“三复奏”更改为“五复奏”。即决前一天两复奏,决日当天三复奏。唐太宗死刑复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死刑复核,因此说唐太宗是死刑复核制度的老祖宗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