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9441000000007

第7章 兴学崇教(1)

孔子兴学有方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孔丘(前551—前479年),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

孔子出身于春秋末年的没落奴隶主贵族家庭,他3岁丧父,17岁丧母,幼年家里很穷,没有条件进入官学读书。但他是个很有上进心的人,从15岁确立学习的志向开始,他就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博古通今的著名学者,创立了儒家学派。

孔子是一个善于动脑筋的人。在学习中,他不仅勤奋读书,而且注意总结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他的学业进步很快,能够取得超乎常人的成就。大约从他30岁开始,在长达40年之久的讲学活动中,他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还将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作了总结和改进,把它们传授给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孔子把学习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又可以概括为学(博学、审问)、思(慎思、明辨)、行(笃行)三个大的阶段。这个学—思—行的学习过程基本上符合人们学习知识的认识过程。在每个学习阶段,孔子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学习原则和方法。

学是占有感性材料、获取感性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孔子主张要“博学”,以便尽可能多地得到一些感性知识。他所说的博学,既指阅读书籍,从书本上得到间接经验的知识,也指广泛接触社会,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直接经验的知识。他提倡要多读、多闻、多见、多识、多问。多读,就是广泛阅读文化典籍,“博学于文”,获得书本知识。“闻”和“见”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大量感性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孔子认为这是学习的一项基本功,因此他强调要多闻。多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而且要“视思明,听思聪”,仔细看个明白,听个清楚,绝不可稀里糊涂,含混不清。据统计,在《论语》一书中,谈闻的有57处,谈见的有71次,可见孔子对闻、见的重视。在多读、多闻、多见的同时,孔子还强调要多识即多记,做到“默而识之”,通过记忆把已知的知识随时贮存积累起来。否则,如果只学不记,学过就忘,将会前功尽弃,等于白学。在读、闻、见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弄不明白的地方,因此孔子又主张多问。他强调要“不耻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只要别人有一孔之见,一技之长,就要虚心请教,而且态度一定要谦逊,“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

学是思的基础,只有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活动,提高到理性认识。孔子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首先抓好学这个环节,做到“博学”,打好基础。否则,“思而不学则殆”,光思考不学习,就会劳而无功,甚至走上邪路,那是非常危险的。孔子自己“学而不厌”,对学生也同样要求他们刻苦学习。他曾多次赞扬颜渊“好学”,而严厉批评白天睡大觉的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粉刷)也”。他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诫学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是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抽象、综合、归纳、演绎,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抓好这个环节,就不可能把知识真正学到手。孔子极其重视学习过程中思维活动的作用,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学和思是互为条件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他曾批评那些不用心思考的思想懒汉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在学习中如何进行思考,如何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孔子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提出了“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叩其两端”、“一以贯之”、敢于“明辨”等几个原则和方法。孔子强调要“温故而知新”,就是在已经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概括推理,产生新的认识和判断,从已知的知识引伸到未知领域。

例如,当孔子的弟子子张问及可否预知今后十代的礼制时,孔子回答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他认为,历代礼制的沿革皆有一定的轨迹可循,鉴往而知来,人们便可由夏、殷、周三代礼制的损益情况推知后来演变的大体轮廓。

孔子主张,在学习时头脑要灵活,做到触类旁通,能根据一个事物的道理推导出其他同类事物的道理。例如,一张四方桌,知道了桌子的一个角是方形的,要能悟出其他三个角也是方形的。在教学中,他就是如此要求学生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颜回能“闻一以知十”,便受到了他的赞扬。

孔子还主张,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充分分析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切忌片面性,这就叫“叩其两端”。在教学中,他就是运用这个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他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也。”如子贡曾问他:“乡人皆好之,何如?”他回答说:“未可也。”子贡又问:“乡人皆恶之,何如?”他又回答说:“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他认为只有全乡村的好人都喜欢而坏人都厌恶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好人。

孔子又提倡,在学习中,要通过认真的思考,把广博而零乱的知识资料进行综合归纳,用一个基本的观点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完整的体系,这就叫“一以贯之”。

有一次,孔子问子贡:“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回答说:“然,非与?”孔子即纠正说:“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还对曾参说:“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还特别强调,学习必须要有批判精神,对于书本上写的、别人说的,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思考而“明辨之”,切勿迷信盲从、人云亦云。孔子本人就很有这种批判精神,他“多闻阙疑”,对书本上的东西并不盲目听信。例如,书上说商纣王很坏,孔子很不以为然,认为只因为他名声不好,所以人们就把一切坏事都加到他身上。子贡接受了孔子的这种看法,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种“明辨”精神,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行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这既是学习的最后阶段,也是学习的目的所在。孔子非常重视行,主张把学与行结合起来。他所讲的“学”,往往就包含有“行”的意思。《论语》中,孔子所讲的“学而时习之”,曾参所说的“传不习乎?”这个“习”字都含有身体力行之意。所以,他反对言行脱节、学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的言行不一的作风,他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还主张学以致用,把学到的知识和本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一个人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就不算是学到真正的知识,学得再多也是白搭。他教学生学《诗》,曾明白地告诉他们:“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就是说熟读了《诗》三百篇,却不能独立从政,也不能去外国进行谈判应酬,那是毫无用处的。后来的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又强调:“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此外,孔子在学习方法上还有许多精辟的主张。他提倡学习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否则,“欲速则不达”。他主张,学习要有恒心,坚持不懈,不要畏惧困难,半途而废。他说:“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作巫医。’善夫!”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再容易干的事情也干不成,连学做巫医都不成。又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堆土垒山,只差最后一筐土,如果终止,就不能成功。在平地上堆土垒山,只要每日一筐土一筐土地堆上去,成功的那一天总会到来。

孔子在治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四毋”主张,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是不要主观臆断。孔子认为,治学必须抱着老老实实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妄自猜测,主观臆断。他主张研究学问要充分掌握可靠的材料,从中引出固有的结论。例如研究历史,就必须立足于充分的证据,不可乱说。他讲述古代的礼制时就实事求是地对学生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对于道听途说的东西,孔子认为必须慎重对待,认真分析,不可完全听信而据以妄下结论,他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至于荒诞不经的神怪迷信,孔子认为完全不能相信,是从来不讲的,“子不语怪力乱神”。

“毋必”,是不要绝对肯定。孔子认为,每个人的知识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知道。“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治学时,遇到不知道的事,宁可付之阙如,绝不可乱加猜测,作出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结论,否则没有不犯错误的。因此,他倡导遇事要多闻、多见,“多闻阙殆,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闻过、见过之后,还弄不清楚的东西,要作为疑问,留待日后继续研究;其余已经弄清楚的足以自信的部分,则谨慎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谨慎地加以实践,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

“毋固”,是不要固执己见。孔子认为,每个人既然不可能样样都懂、无所不知,治学也难免要犯错误。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及时纠正,“过则勿惮改”,“改之为贵”。如果固执己见,坚持不改,那才是真正的过错,“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他的弟子子贡进一步解释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如果有过即改,说明他襟怀坦白,就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孔子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人家指出他的过错,他反而感到高兴,认为是自己的莫大幸运,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毋我”,是不要自以为是。孔子主张做人要老实,治学也应如此。他指斥那种“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作风,并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就是不知,不要强不知为知,自以为是地乱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承认自己的不知和不足,虚心向别人请教,“每事问”,“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变不知为已知。

孔子的“四毋”,旨在反对治学中的主观主义,他提倡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态度,这对纯正学风、促进学术文化的发展,无疑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

◎故事感悟

学习不仅要刻苦用功,还要掌握适当的方法,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良好的成绩。孔子总结的学习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育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其中包含着许多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它曾经启迪过古代千千万万的学子,对我国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的作用。今天,它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批判地继承。

◎史海撷英

孔子和曲阜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叔梁为字,纥为名),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他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有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