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教:兴学崇教
9441000000003

第3章 教学有方(1)

兴学校文翁身为天下先

◎假法而成教,教成而行不施。——《盐铁论》

文翁(前156—前101年),名党,字仲翁,西汉官史,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县)人。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他兴教育、兴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

西汉时候有位文翁,是庐江舒县人(今安徽省庐江市)。他从小就喜欢念书,长大后进官府做事,景帝末年官拜蜀郡郡守,到四川去上任。

当时,蜀地的文化教育十分落后,人们不读书不看报,仿佛蛮夷一般。文翁看到这种情况,觉得不好,决心在任内把蜀郡变成有文化、有涵养的文明乐土,培养蜀人尊重知识、热爱学习的风气氛围。

文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蜀郡及下辖各县的小吏中选拔了十几个天资聪颖、乐意读书的人,把他们送到长安,跟着京城的学者们学习。他们有的向五经博士们学习儒家经典,有的跟着行政官员学习律令。文翁则在蜀地做好这批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还为此削减了蜀郡的行政开销,把省下来的钱跟蜀地特产一起送到京师,交给导师们,作为蜀郡学生的培养费用。几年以后,这第一批学生定向委培结束,回到四川的工作岗位上,一个个都得到了文翁的重用。他们中的不少人因为政绩突出,后来担任郡守、刺史等重要官职。

可是去京城的名额毕竟有限,不可能满足大量培养人才的需要,所以文翁又有了第二项创举,就是在蜀郡首府成都开办官学。这在全国各郡还是头一家。文翁规定,凡进官学求学的蜀郡子弟,可以免除徭役;学成毕业后,根据考核成绩决定留用去向,成绩好的可以在郡县机关当官吏,成绩差些的可以做乡官。

规定一出,不少蜀郡子弟跃跃欲试,可也有很多人持观望态度——读书真的就那么管用么?这样,第一年招到的学生不是很多。

文翁对这些到官学读书的后生们寄予厚望。他平常办公的时候,经常找一些官学学子在一旁观摩实习;到郡县视察的时候,也总是挑一些官学子弟随同前往。这些学生们到了基层就帮助文翁宣谕政令、走访百姓,看起来很是体面风光。蜀郡的官民们渐渐地都感到在官学里读书是件特别光荣的事,报名学习的人越来越多。不到几年的工夫,进官学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有些富人还想办法花钱让孩子去念书。

经过文翁的一番举措,蜀地的风气果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们乐意读书、仰慕文雅,在京师求学的蜀人数量跟齐鲁不相上下。

后来,汉武帝把文翁的经验在全国推广,各地郡国都设立了自己的官学。

文翁最后死在了四川任上。四川官民为了纪念他对蜀地发展作出的贡献,凑钱为他修建了祠堂,每年都来祭祀这位父母官。

◎故事感悟

文翁是古代“科教兴国”的典范。在当代,我们要“科教兴国”,就要继承发扬前人的崇教兴学精神。

◎史海撷英

文翁石室

文翁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校长”,他首创公立学校,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文翁石室。从古代的“文学精舍讲堂”(公元前141年)、“文翁石室”(历代大多这样称谓),到近代的“锦江书院”(1701年),到现代的“成都府师范学堂”(1902年)及“成都府中学堂”(1904年),直至现在的“石室中学”,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种人才。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已达2145年,成为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原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撰写楹联:“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真理求艺术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为石室中学题词:“古今一校,扬辉千秋。”这两位学界泰斗的楹联和题辞,充分肯定了文翁兴学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文翁石室”一创立就是“公立”的,是政府办学,且面向平民招生,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汉书》上明确记载:“至汉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在文翁之前,中国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公立学校”,文翁开创了地方政府兴办“公立学校”之先河。当时“京都”所在地的“中央政府”,并没有办招收平民的“公立学校”。可见,就全中国范围看,文翁实属首创“公立学校”。文翁兴办“公立学校”得到了当时中国的两位最高领导者——汉景帝和汉武帝的嘉奖,并下令全国各郡县都要像文翁那样建立“公立学校”,大大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空前的。由此可见,文翁兴学具有“原创”、“领先”的历史地位,不可动摇。

◎文苑拾萃

古代教育家文翁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列选了中国古代教育家29人,其中“文翁”这一条目中写道:

“中国西汉蜀郡太守,汉代郡县学的发轫者。”“文翁兴学的成就,不仅培养了一批吏材,如张叔,汉武帝时征为博士,官至侍中、扬州刺史;而且推动了邻近属县的兴学,如‘巴汉亦立文学’。蜀地此后出现司马相如、扬雄等知名才学之士,与文翁兴学造成的社会风气亦不无关系。景帝嘉奖文翁兴学,‘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至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文翁兴学,实为中国历史上地方政府设立学校之始。”

荀子的劝学名言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颜氏家训》

荀子(约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故又称孙卿(“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荀子是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他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作比较。荀子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荀子的学识渊博,在当时已被人们所公认。他先后游历过燕、赵、齐、秦、楚等国,见过诸如燕哙、秦昭王、秦相范雎、孙膑、赵孝成王、齐王建、春申君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经多次到过齐国的文化中心地——稷下,与不少有名的学者在那里互相切磋学术,并且三次做过这个讲学场所的祭酒(首领),德高而望重。晚年,荀子著书立说,留有《荀子》一书传世。他教过的学生也很多,其中亦不乏当时的名人,如法家的代表李斯、韩非便都曾师从于他,是他的高徒。

个人的博学、广交知名学者与传道授业,这些经历使得荀子在治学上积累了不少精辟的主张。在他的著作中,论及治学之处,几乎比比皆是。

学不可以已是荀子一贯的思想。他强调一个人的学习是不可以终止的,只有不间断地去学,才能够有所进,也才能够成才。他深刻地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学,对于一个人,像博见之于“登高”,闻声之于“顺风”,“致千里”之于“舆马”和“绝江河”之于“舟檝”一样,君子能够假于“学”,就可以不同于常人而“异”了。

荀子还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来作比喻,说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几,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有了绳矩,便能直;金属刀刃经过磨砺,才能锋利。与这个道理一样,一个人要想聪明而又不犯错误,就只有学习。

荀子认为,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要使之产生质变。他说:“君子之学如蜕,蟠然迁之。”据傅山《霜红龛集》卷二十五考据、解释,“学如蜕”就是“君子学问,不时变化,如蝉蜕壳”。蝉之蜕壳,是其成虫的表现。君子治学,亦应不断地由量变而达于质变,正是在孜孜不倦中,才能使自己的学问臻于成熟。

为了说明学习要如“蜕”的道理,荀子还用颜色变化和冰与水的关系打比方。他说:“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里,荀子所喻的青与蓝、冰与水,它们的辩证关系,同样很生动地表明了学习中的“进”、“渐”与质变的发展过程。

虚一而静,指的是学习态度。虚者,虚心、谦虚也。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就必须“不以所已臧(藏),害所将受”。任何人在自己的头脑里都必然储存了一定的知识,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主观看法,学者应该有的态度是不让这些知识、成见成为自己接受新知识的障碍。这便是“虚”,否则就是“满”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成语是值得学者记取的。

“一”是专一、专心致志的意思,“学之道,贵以专”,古人是从来这样主张的。三心二意地坐在那里,却想着别的事,这种态度是决然学不好的。荀子对“一”做了具体的要求:“目不两视而明,耳不两听而聪”。很清楚,我们要是真的做到了这一点,学习是一定会有所长进的。

“静”,指的是心要静,摒弃一切杂念。正如荀子所说,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如同梦境一样的幻想和强烈的感情冲动都会乱心,使人难以入静。只有排除这些杂念而静下心来,才能够进行学习和钻研。

“虚一而静”,看来确实是一个学者治学的首要态度,它无疑也正是荀子的一项治学的宝贵经验。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可谓逻辑严密、论证充实。它先是以“跬步”“至千里”,“小流”“汇江海”,以及“骐骥”与“驽马”等作比喻,说明学习贵在聚少而成多,积小而成大,积量而达到质变的道理;最后则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道出了“韧”在治学中的作用。

事实证明,任何人治学,只有持之以恒,日月坚持,终年不辍,才可以有成。英国的伟大作家狄更斯就说过:“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在征服学问那一座座高峰的道路上,缺乏恒心,没有韧性,“一曝十寒”,是不可能享受到真正成功者的喜悦的。在治学上,荀子还十分重视师友的作用。他把师的地位提得非常高:“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在荀子看来,君与师几乎并重,都是一个社会得以大治的根本。因此,他又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有了好的老师,便可以学好,“得贤师而事之,则所闻者尧、舜、禹、汤之道也”。对于一个有志于学的人来讲,能够得到好的师教是一个最为便捷的途径:“学经莫便乎近其人,学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友,在一个人的学习中也是重要的因素。荀子提出,学者应“亲友”,以求得在治学上的“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即不断地得到批评和指正,而日有所成。他还明确地说明了朋友的作用:“得良友而友之,则所见者忠信敬让之行也”,以致“身日近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友人的互相切磋,朋友间的潜移默化熏陶,对于一个学者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应该非常珍惜的。

◎故事感悟

有志于学的读者,荀子以上的这些劝学名言是不是可以作为你的座右铭,以资镜鉴,并从其中获得某些裨益呢?希望你能够得到肯定的回答。

◎史海撷英

荀子的“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期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认为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认为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荀子·性恶》中,荀子认为人性有两部分:性和伪。性是人先天的动物本能,是恶;伪是人后天的礼乐教化,是善。性(动物本能)的实质是各种欲望,如果顺从性,人就会为满足欲望不择手段,导致道德沦丧、天下大乱。圣人知道性是恶的,所以创制礼义道德,“化性起伪”,用伪取代性,使人变善。

达尔文进化论也能佐证“性恶”这一点,因为生物在进化历程中,只有进化出生存欲、占有欲才能存活。为了自己的生存牺牲他人,占有尽可能多的生存资源,消灭竞争者,这是性,是恶。

那么为什么要伪?善有什么用?《荀子·王制》中又说:论力气,人不如牛;论速度,人不如马,然而人却驯化了牛马为己所用,这是为什么?因为人能组成社会,团结一致,而牛马等兽类不能。人为什么能组成社会?因为人有道德(义)。有了道德,就能组成牢固的社会,使人的力量大增,人类繁荣发展,幸福生活。道德的作用就是维持社会内部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这就是伪的作用。伪(礼义道德)能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保证人类的生存。

◎文苑拾萃

《劝学》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并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