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坚:坚韧顽强
9439900000008

第8章 吹尽狂沙始到金(2)

最危险的一次是在印度,他要通过的是一座真正的原始森林。

这片热带森林特别大,浩瀚无边,莽莽苍苍。七八十米高的望天树,三五十米高的大乔木,二三十米高的灌木林,错落交织,遮天蔽日。藤木、矮草、沟谷、急流,一片连一片的丛林,多少年无人踏过的绿苔,构成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潘德明要穿过它。

虽然他离开祖国,已经走过了越南,穿过了新加坡,但这样杳无人迹的原始森林他还是头一次遇到。

当地的印度群众赶来阻挡他,说这座森林太大了,往前望不见头,左右看不到边,是走不过去的,劝他赶紧回去。

人群中走出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合掌施礼之后,关切地告诉潘德明森林里有老虎。印度的虎有两种,一种食人,一种食木。食木的老虎胆子小,食人的老虎凶得很。出没于这座森林里的正是那种食人的老虎,而且已经吃过几个过林人了。现在硬要通过森林,真的是去送死。

老人的一席话,使潘德明吃了一惊,真是预料不到的困难!他想:生活再苦,我都可以忍受。万一真的遇到凶狠的老虎,我手无寸铁,又比不得景阳冈上的武松还有个哨棒,非得喂老虎不可,怎么办?倒转身走回头路是容易的,但徒步环球旅行的计划就难以实现了。

潘德明低头想了一会儿,抬起头来望着热诚好客的印度朋友,缓缓地问他们,过去是否有人通过这片森林,他们说有。

于是他点点头,脸上的表情渐渐庄重起来,他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这次出国离家,别无他求,只想为我的祖国——中国,争一口气。要让世人看看,中国人靠着自己的双腿,是能够走遍天下的。老虎再凶,也要闯一闯。

众人顿时被这位青年的精神所感动。印度老人赶紧给他准备了一面铜锣,让他带上,嘱咐他老虎特别怕锣声。如果遇到老虎,赶紧敲锣。

潘德明收下铜锣,迈着坚定的步伐进入了原始森林。

第一个夜晚来临了,潘德明记住老人的话,不敢在地上过夜。他用皮带和绳子把自己绑在一棵大树的树杈上,许久许久不能入睡。他仰望着漆黑如墨的夜空,只觉得林涛的吼声撼人心魄。

拂晓时分,他醒来了,一低头,只见一只猛虎在树下正盯着他。他赶紧抓起身边的铜锣,猛敲起来,老虎猛地跳起,一甩尾巴,长啸一声,逃跑了。

在印度的这座原始森林中,他先后三次遇到老虎,都是靠鸣锣得救。也许是浩瀚的林莽喜欢勇敢的斗士,他终于走出了大森林。

历时7年,行程数万里,这在中外体育史上也是罕见的一大壮举。潘德明所到之处都引起了轰动,受到各国人民、社会名流的友好欢迎和热烈赞扬。人们看到这个身背旅行袋的中国小伙子禁不住赞道:“中国人,好样的!”

在印度,圣雄甘地接见了潘德明,并赠送一面他亲手用粗麻布织成的印度国旗给潘德明。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邀请潘德明到家里做客,并同他合影留念。土耳其首相凯末尔将军、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等政府首脑,都接见了潘德明,罗斯福还送给他一枚金币。

旅居海外的华人和华侨对潘德明环球旅行给予了非常热情的支持和帮助。美国的一家华侨报纸赞扬潘德明“万里投荒,勇往迈进,不畏艰难,步行全球,前无古人!”不少爱国侨胞捐款捐物,为他提供食宿方便,支持他胜利完成了这次轰动世界的徒步环球旅行。

潘德明在一篇文章中说道:

“我这次旅行,是要以世界为我的大学校,以自然和人事为我的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的学习方法,以风霜雨雪、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的奖励金。我要一往无前,表现我们中国的国民胜于世界,使人们知道我们中国是向前进的,在世界上为国家增添荣光。”

◎故事感悟

希望总是战胜困苦去实现的。如果没有磐石般的决心,潘德明恐怕早就中止了这次旅行。他能始终如一,胸怀大志,拥有百折不挠的毅力,所以他才能够徒步环球旅行,雪“东亚病夫”之耻。

◎史海撷英

潘德明与世界

潘德明历时7年周游世界,行程数万公里,途径亚、非、欧、美、澳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都有考察记录,征得1200个团体和个人十几种文字的签名和题辞,受到29个国家首脑和著名人士的接见。

潘德明旅途中曾拜会印度诗人泰戈尔、圣雄甘地及后来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波斯帝国最高统治者礼萨汗,“土耳其之父”凯末尔将军,保加利亚国王、法国总统、总理,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澳大利亚总理,并两次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接见。

潘德明回国时适逢抗日战争爆发,故其环游世界的壮举竟无人提起。

◎文苑拾萃

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

创刊于1880年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至今已走过了115年的历史,最近,《国家地理》耗时两年评选出了这个星球上他们最想前往的50个旅游目的地。

城市风情:百年老城

1.纽约

2.伊斯坦布尔

3.巴塞罗那

4.香港

5.里约热内卢

6.巴黎

7.耶路撒冷

8.伦敦

9.威尼斯

10.旧金山

野外探险:最后的伊甸园

11.塞伦盖蒂平原

12.加拿大落基山脉

13.澳洲内陆

14.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珊瑚礁

15.亚马孙丛林

16.科罗拉多大峡谷

17.厄瓜多尔加拉帕哥斯群岛

18.委内瑞拉的平顶山区

19.撒哈拉大沙漠

20.南极

人间天堂:美丽、平静、天堂般愉悦

21.帕劳——太平洋岛屿

22.明尼苏达州的边界水域

23.传统的日式旅馆

24.希腊小岛

25.塞舌尔

26.智利托雷德裴恩国家公园

27.英属维京群岛

28.意大利阿玛尔菲海岸

29.印度喀拉拉邦

30.夏威夷群岛

阳光地带:现代文明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31.英国湖区

32.新西兰北岛

33.卢瓦尔河谷

34.大苏尔

35.加拿大滨海诸省

36.佛蒙特

37.挪威海岸

38.从岘港到顺化

39.阿尔卑斯山

40.意大利托斯卡纳区

世界奇观:人类不朽的创造

41.泰姬陵

42.梅萨维德国家公园

43.梵蒂冈

44.雅典卫城

45.佩特拉

46.马丘比丘

47.长城

48.吴哥

49.金字塔

50.网络空间

这些地方,确是人一生梦想游历的地方,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色和吸引人之处。不过在这50处旅游地之中,中国只有香港和长城被选中,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风光缺乏深入了解,或评选者还是戴了有色眼镜之故。

骨折不放弃事业

◎古之成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盖叫天(1888—1971年),男,京剧武生。原名张英杰,号燕南。河北高阳人。他以演短打武生为主,注重造型,讲究表现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由于他在武松戏方面的突出创造,因此被世人誉为“活武松”,又称“江南武松”。除了《武松》外,他的代表剧目还有《打虎》、《狮子楼》、《十字坡》、《快活林》、《鸳鸯楼》、《三岔口》、《白水滩》、《一箭仇》、《洗浮山》、《闹天宫》等。

盖叫天是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1934年,盖叫天在扮演武松的一出戏中,他飞身上台,然后纵身向舞台中央翻下,就在落地的那一刻,他的右腿骨折断了。可是为了不影响武松的英武气概与形象,盖叫天咬紧牙关,硬是忍着疼痛,英气勃勃地挺立在舞台上,直到大幕落下后,才倒在前来帮助的人的身上。送到医院后,他已经痛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医生将盖叫天骨折的右腿接上,并对他说:“好好养伤,三个月后就能恢复正常。”

为了尽早重返舞台,盖叫天一边休养,一边想方设法锻炼受伤的腿。可休养期快满的时候,一次例行的拍片检查又带来了坏消息。医生看着手里的X光片,忧心忡忡地说:“已经愈合的骨头接歪了,继续生长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除非重新接上断骨,但再次折断的骨头可能永远也不能愈合,所以风险很大。”

盖叫天凝视着医生的眼睛,坚定地说:“如果腿瘸了,那就意味着我永远也不能登台。只要有一线希望,我都要试试!”说完,他一把拿起床边的板凳,在众人的惊呼声中,自己将右腿骨折处砸断,然后请医生重新接骨进行治疗。

等待伤愈的日子对盖叫天来说无疑是非常难熬的,但是他把这一切烦闷与痛苦都埋在了心底。

从此,盖叫天开始在病房里进行有计划的锻炼。腿功不能练,就练唱功,右腿不能动,就锻炼左腿和手臂。不能在舞台上表演,就学习画中国画,用画笔将一个个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在纸上,悉心研究揣摩。这一段时间盖叫天不但没有荒废了工夫,反而让他对表演有了更多、更深的体会。

两年后,盖叫天的腿伤奇迹般地痊愈了,他又回到了自己无限热爱的表演舞台,人们重新看到了英姿勃勃的“武松”形象,从此盖叫天的美名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故事感悟

盖叫天一生演戏颇多,最为著名的当为《武松》。他唱腔高昂,动作干净利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视艺术为生命的老艺术家,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他热爱艺术的人生。

◎史海撷英

盖叫天定居杭州

盖叫天13岁时第一次到杭州演戏。当时杭州市面非常繁华,茶园很多,京剧演员多要到茶园表演剧目。

那时演艺界有个习惯,就是跟着已经成名演员的艺名来取自己的艺名,有的在前面加一个“小”字,有的加一个“盖”字。

当时演老生的演员名气最大的是谭鑫培,艺名叫“小叫天”。有人建议盖叫天叫“小小叫天”,年少好强的盖叫天偏取了个艺名“盖叫天”。没几天这个名字就在杭州叫响了,并从此走红江浙一带。这就为盖叫天以后定居杭州埋下了伏笔。

1925年,盖叫天在杭州买了一块地,但买地后就没钱盖房了。所以直到五年后,等一切材料凑齐,才开工建房。

盖叫天本是河北人,他在杭州的住宅竣工后,起了个名叫“燕南寄居”,有不忘故土的寓意。

◎文苑拾萃

王少堂对擂盖叫天

王少堂是扬州评话大师,以说武松的段子蜚声海内。

盖叫天是京剧表演艺术家,以演武松的戏名扬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南北曲艺名家会聚上海进行艺术交流。王少堂每天只说一场《武松打店》,盖叫天每天也只演一场,演示一手飞刀绝活,刀无虚发。

一个说武松,一个演武松,几场下来,双方平分秋色,各自场子里都是人满为患。

戴氏小提琴的诞生

◎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葛洪

戴洪祥(1928—),提琴制作大师。河北房山(今属北京)人。1951年进北京乐器厂学习制作提琴。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9年入上海音乐学院高级提琴制作班学习,后任北京提琴厂技师。所作小提琴曾获1980年全国高级小提琴制作比赛总分第一名和音质单项第一名。1983年在联邦德国的第一届路易斯·斯波尔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其作品与美国D·斯蒂文斯的作品并列音质第一名,获音质金牌。1984年被授予“提琴制作大师”称号。

戴洪祥是一个农民的儿子。解放初期,他来到北京一家乐器厂当木工,干的是拉大锯、破木料的活。那时候,不用说制琴,就连小提琴是个什么样子,他也是头一回才见着。没过多久厂里人发现,这个小伙子不但大锯拉得起劲儿,还挺爱琢磨,喜欢看老师傅制琴,一有空就跑到制琴室,慢慢地也能为老师傅备备料、打打下手了。他还常常利用下班之后和公休时间,自己悄悄学制琴。有一回,他居然用厂里的下脚料做了一把小提琴。尽管很粗糙,可戴洪祥那股钻劲儿却引起了厂长的注意。厂长把戴洪祥找来,对他说:“不用你拉大锯了,去学着做提琴吧!”

制作小提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精湛的手艺,还得懂得乐理,会辨音色,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为了了解外国的小提琴,还需要学习外国语。这一个又一个困难,对于没念过几年书的戴洪祥来说,真像一座座高山挡在他的面前。

戴洪祥没有打退堂鼓。他就像一名登山运动员,认准目标背上行囊,一步一步地开始登攀。他向老师傅们学手艺,从熟识木材开始,到选料、磨砂、油漆、调试,每一道工序都扎扎实实地学习。

他自学音响学、和声学,拉完了中级小提琴教程。他还学习外语,钻研各国提琴技术理论著作,并利用修琴的机会,千方百计向中国著名的音乐家们请教。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他的琴技、乐感、耳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制作的小提琴也小有名气了。

戴洪祥远远没有满足,他所希望的是摘取世界提琴制作的桂冠。他早就听说过有关意大利四大古琴的传闻。那是四百多年前,意大利出了四位提琴制作大师:玛基尼、阿玛蒂、斯特拉第瓦利和瓜尔涅利。他们制作的小提琴具有神奇的魅力,征服了许许多多的听众。戴洪祥多么想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啊!

有一天,他终于从一本外国音乐杂志上看到了意大利最有名的四大古琴的照片。他挂在墙上,反复欣赏,简直像着了魔似的,越看越钦佩。

不久,一个苏联歌舞团来华演出。戴洪祥听人说,该团的一位著名小提琴家用的就是意大利斯氏小提琴。戴洪祥冒着严寒在剧场门口站了三个晚上,才买到了一张入场券。看演出的时候,他手拿望远镜,仔细地观察那把斯氏小提琴。

“多么美妙的音效啊!”戴洪祥陶醉在令人倾倒的琴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