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忠:忠于祖国
9439500000008

第8章 当须徇忠义,以死报国(3)

1840年6月,英国侵略者在广东、福建一带做了试探性的攻击,因林则徐、关天培、邓廷桢等防守严密,进攻受挫。于是,就沿海北上,进犯定海。当时,恰好葛云飞因父亲亡故而回原籍守丧,不在定海,而其余负有守土之责的清朝官僚无视葛云飞临行时的劝告:“敌人虽然在广东受挫,但贼心不死,一定会乘南风北上犯疆。我们必须做好迎战准备。”由于他们疏于防范,定海很快地落入英军手中。

葛云飞听到定海失守的消息,心急如焚,立即准备奔赴镇海前线。临行前,他跪在父亲的亡灵前说:“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儿尽忠不能尽孝,今为保国安民,当效法岳飞尽忠报国。待杀退英夷后,我再来看您。”

定海失陷后,清政府派伊里布为钦差大臣,办理浙江军政要务。伊里布主张对英妥协,放弃定海。葛云飞则坚决反对,认为定海城地处舟山群岛西部定海岛的中间,周围洋面上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构成了沪、杭、甬的天然屏障,成为控制整个华东地区海上交通的咽喉,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一定要收复定海。

一次,一位名叫安突德的英国炮兵军官在定海附近测绘地图,被群众抓获。葛云飞分析了当时形势,感到这是收复定海的大好时机。因为英军侵占定海后,士兵水土不服,生病的很多,且遭到当地百姓的抵抗;而安突德又是敌军重要谋士,被俘后,英军上下坐卧不安。于是,他向伊里布建议,乘敌军慌乱之际,发动猛烈进攻,一举收复定海。伊里布不仅不支持他的主张,反而强迫他参加同英国侵略军的妥协谈判。葛云飞怒不可遏,愤怒地宣称:“我同侵略者不共戴天,怎能相见!”

1841年1月中旬,琦善在广州与英国代表义律私下签订了《穿鼻条约》,以换取英军撤出虎门沙角、大角炮台,归还定海。消息传来,葛云飞及广大官兵群情激愤,而伊里布却非常高兴,准备先行释放安突德,等待英军撤出定海。

狡猾的英军提出先释放俘虏,后交城池。葛云飞义正词严地表示拒绝,一面指挥官兵严阵以待,一面警告英军:“你们假如耍滑头,我们就将俘虏阵前正法。”英军见守军军容强大,指挥有方,只好遵照葛云飞所提的办法执行。定海又回到了中国军队手中。

1841年2月25日,葛云飞带领一支三千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进入定海城。同时进城的还有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和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他们也是奉命前来驻守定海的。

遭受英军蹂躏的定海,白骨遍野,满目疮夷,景象十分凄凉。面对饱受苦难的定海百姓,葛云飞心里如同刀绞一般难受。他站在土台上,高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洋鬼子虽然退出了定海,但这是缓兵之策。他们随时都会再来侵犯,我们决不能上他们的当。只要我们同仇敌忾,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守住定海,杀退洋鬼子。我向大家保证,只要我葛云飞有一口气在,就不会让定海落在洋鬼子手中,誓与定海共存亡!”接着,他向属下部署了“先言守,后言战”的策略,即做好定海的守备工作,积极备战,待时机成熟,再向敌人发起进攻。

在葛云飞的布置下,旧有的炮台修复好了,毁坏的城墙修葺一新。这时,清政府另派裕谦为钦差大臣,兼任两江总督。主战的裕谦给葛云飞以实际的支持:增派官兵1800名,拨给大炮50门,铁弹和炸药数万斤。裕谦还亲自来到定海,与三位总兵一起,商定修筑东西两面山头的炮台,在城南沿海地带,横筑一道长达五里的土城。

此后,三位总兵与定海军民一起,仅用一个半月时间,就完成了工程的一大半,并在沿海放置了竹签、木桩,使敌船不能靠岸。葛云飞还提出了扩建定海外城,堵塞海港等计划。

定海防御工程的修建,一直受到妥协投降势力的阻挠和反对。以浙江提督余步云为代表的一批官吏,鼠目寸光,又贪生怕死,一直主张放弃定海。他们嘲笑修城,干扰工事的修筑。道光皇帝也是朝令暮改,反复无常,使主战的大臣无所适从。葛云飞向朝廷奏请的御敌计策,也没有被采纳。为此,葛云飞忧心忡忡。他对王锡朋、郑国鸿说:“文武大臣钩心斗角,对海疆防守全然不顾。这种局势,实在令人担忧。”

1841年8月,英国兵舰陆续北上。面对海面上游移不定的英船,葛云飞派人给设在镇海的清军大营送信,要求增加兵船和重炮,而大营内的昏官却说:“小题何须大做?寄语葛总兵,但当死守,不要指望支援。”葛云飞接到回复,长叹一声:“事已至此,大丈夫以身许国,竭力杀敌,一死而已。”他强忍悲愤与两位总兵讨论出御敌方案。

9月26日上午10时许,葛云飞接到海上哨兵报告:英军有29只兵船向定海开来。他立即命令做好战斗准备。下午1时,璞鼎查率两艘战舰,乘海潮闯入城西南沿海港湾窥视。船尚未及内港,即遭到守军炮火猛烈的攻击,一只英船的桅杆被击断。接着,英舰又绕到城南沿海港湾,也遭到守军的轰击,英军慌忙退走。

次日凌晨,三艘英船从正面攻击城南土城防线,葛云飞指挥半塘守军将其击退。28日拂晓,英军进攻城西,王锡朋率领守军巧妙地利用岩洞隐蔽自己,消灭敌人,使英军无法登陆。29日,英军兵分两路同时发起进攻,以分散守军兵力,结果又被击退。从26日至30日,英军发动了40舰次的进攻,仍未能占领滩头阵地。这五昼夜的激战,定海五万守军是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英军有精良的武器,并不断地增援;守军装备落后,使用土炮、弓箭、刀矛,加上淫雨连绵,城内外一片泥泞,弹药粮食接济不上,伤亡严重。这就使双方战斗力的差距越来越大。但全体官兵矢志抗敌,“前队阵亡,后队继进”。

10月1日半夜时分,英军经过充分准备,纠集所有兵力,发起全面进攻。一路英军在炮火支援下,乘火轮船冲向南海岸,直逼土城;另一路在西山头的北面海上,利用舢板登陆,袭取通向定海的那条险路。王锡朋指挥士兵端着土枪,拖着土炮,截击敌人,多次打退英军进攻。后因枪管、炮筒烧红,不能再发射,就与英军展开肉搏战。战斗一直相持到下午两点半。这次,英军登陆的有1000人之众,王锡朋不幸被英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

英军占领西山头后,转攻城西南的郑国鸿防区。郑国鸿在身中数弹的情况下仍指挥战斗,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

在城西、城西南激烈战斗的同时,葛云飞带领守军在半塘奋勇阻击从城南登陆的侵略者。葛云飞头扎青巾,身穿麻袍,脚登铁齿靴,冒着敌人的炮火,一边指挥战斗,一边亲自操炮轰击敌人。

郑国鸿、王锡朋阵亡后,葛云飞防区已是三面受敌。当他看到西面突然涌出一股英军时,命令士兵把大炮转向西面射击,可大炮深陷淤泥,无法挪动。在此情况下,葛云飞带领剩余的200余名勇士冲向敌阵,刀劈枪挑,斧砸棍击,打得英军鬼哭狼嚎,胆战心惊。待守军转战到竹山门时,英军已全数登陆,人越来越多,子弹像雨点一样向葛云飞和勇士们射来。葛云飞负伤40余处,面部也受了重伤,右眼突出。但他还是咬紧牙关,一刀又一刀地劈向敌人,并亲手杀死了被俘释放的英军军官安突德。然而当他冲到山脚去救一名兵卒时,从背后射来的一颗子弹洞穿了他的胸膛。他踉跄了几步,又挥刀砍倒了几个敌人,才一头栽倒在岩石旁。其余200余名士卒也全都阵亡。

后来,人们将带领守军英勇抗击侵略的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统称为“定海三总兵”。

◎故事感悟

葛云飞等三总兵守的不光是定海,而是民族的尊严。我们无法忘怀那些为保国守疆而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英雄们,“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史海撷英

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代表在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亦译作皋华丽号)上与英国签署《江宁条约》,又称《中英南京条约》。

◎文苑拾萃

葛云飞故居

葛云飞故居位于浙江省萧山区进化镇山头埠村,由宫保第和葛氏宗祠组成。宫保第建于清代,是葛云飞的诞生之地,现存建筑为面宽五间带两间厢房的二层楼屋。葛氏宗祠建于清中晚期,是葛云飞的读书地,由门厅、正厅和厢楼组成。葛云飞故居宫保第和葛氏宗祠是民族英雄葛云飞出生、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地方,也是缅怀先烈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两处建筑均建于清代,为典型的江南民居和宗祠建筑。

铁血诗人丘逢甲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鲁迅

丘逢甲(1864—1912年),字仙根,生于台湾苗栗县。14岁参加童子试,获全台湾省第一名,被称为“东宁(台湾的别称)才子”。之后,他先后进入筱云山庄和海东书院学习。1888年考取举人,光绪皇帝钦点他为工部主事,可年轻的丘逢甲无意在京城做官,告假回到台湾,担任《台湾通志》的编纂工作,同时以主要精力从事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