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忠:忠于祖国
9439500000014

第14章 铸成我们新的长城(5)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根据俄国外交官伊格纳提耶夫提供的情报:清朝守军集中在东城,北城是最薄弱的地方,应先攻取;并说中国清朝皇帝正在西北郊的圆明园。于是,英法联军绕抄安定门、德胜门,进犯圆明园。10月6日,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并进行了疯狂的抢劫行为。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因弱小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等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等也葬身火海。“火烧圆明园”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之一。

◎文苑拾萃

聂士成殉难纪念碑

1905年,清政府在现在天津河西区紫金山路与津盐公路交叉口聂士成殉国处立碑纪念,谥号“忠节”。花岗石砌筑基座,上置碑心,高2.4米。碑正面刻有“聂忠节公殉难处”,两侧立柱上刻有“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忍作怒涛飞海上;精诚留碧血,看今日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横额为“生气凛然”。1984年复立时,碑文仅留“聂忠节公殉难处”七字。

三元里人民英勇抗英

◎盛世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曾国藩

奕山(1790—1878年),清朝皇室,多罗恂勤郡王胤祯(胤禵)玄孙。始授乾清门侍卫,1827年,随征新疆喀什噶尔有功,于1831年补伊犁领队大臣。1836年始,主持新疆巴尔楚克屯垦事业,开田十六万余亩,1838年因功授伊犁将军。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任靖逆将军,赴广州督师。不听林则徐建议,在广州被围时向英军求和。英军进攻福建、浙江,又不出兵应援。战后被革职。后在任黑龙江将军时,与沙俄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北,离城约五里。三元里抗英斗争是指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自发组织的武装抗英斗争。

1841年5月,广州战役开始后,英军的暴行,清朝的投降丑态,早已激起三元里一带人民的义愤。5月26日,即奕山与英军订立《广州和约》的前一天,广州城北各乡义勇首领齐集牛栏冈,议定联防抗英,相约“一乡锣响,众乡皆出”。29日,一小股英军窜到三元里一带骚扰,菜农韦绍光等当场打死几名英军。为了迎击英军的报复,三元里人民在村北北帝庙集会,并用神座前面的一面三星黑旗作指挥,约定“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三元里附近103个乡镇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这支队伍中有贫苦农民,有丝织、打石和烧炭工人,有渔民,有秘密会党成员,也有爱国士绅。他们利用“社学”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30日晨,几千义勇军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英军司令卧乌古率2000人迎战,义勇军按计划后退,诱敌深入至牛栏冈,然后将英军团团围住,截断归路,展开肉搏。

经过一天激战,打死英军少校毕霞等多人,生俘十余人,英军余众逃回四方炮台。义勇军跟踪追击,将四方炮台层层包围。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义勇军也闻讯赶来。“老弱馈食,丁壮赴战”,“不呼而集者数万人”。

面对武装的群众,侵略军无法冲出重围。英国全权代表义律只得向广东官吏告急,并威胁说:“再有义勇相扰,则将打破议和,大举进攻。”

靖逆将军奕山大骇,急令广州知府余保纯等出城,“步向三元里绅民揖劝,代夷乞求”,由于“士绅潜避”,斗争被破坏,英军才得以逃命。6月7日,义律竟恬不知耻地出告示要中国人民“后毋再犯”。广州人民针锋相对地出告示反驳,并庄严宣告:“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即可杀尽侵略者。

◎故事感悟

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彰显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敢于同任何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

◎史海撷英

签订《广州和约》

《广州和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一项休战协定。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5月下旬,清靖逆将军奕山在广州与英军作战失利,被迫向英军求降。27日双方缔结这项和约,奕山不敢如实向朝廷奏报这项和约,谎称英国人“向城作礼,乞还商欠”,结果得到道光帝“准令通商”的批谕。但英国在勒索到巨款后,旋即撕毁和约,再次扩大侵略战争。

◎文苑拾萃

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馆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园西路三元里村北面。原为三元里村民供奉北帝的三元古庙,建于清初。三元古庙建筑面积446平方米,二进面阔三间砖木结构建筑。馆内陈列三元里抗英的文物史料,系统地介绍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史实,有三星旗、缴获的英军军服、大刀长矛、伍紫垣印章等文物与资料。

“潘家峪连”浴血复仇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陈辉

潘家峪属于河北丰润县,坐落在燕山山脉之中。1941年春节期间,日本侵略军驻丰润县守备队大队长佐佐木纠集唐山、丰润等地的3000多名日军、1000多名伪军突然包围了潘家峪村。

鬼子进村后,将未及逃出的1400余名男女老幼村民驱赶到村头一个大坑内。佐佐木吼叫着让村民指出谁是八路军以及八路军的去向,但得到的回答只是全场长时间的沉默。佐佐木恼羞成怒,又怕村民从坑中逃跑,于是又将村民驱赶到潘惠林家的大院,关门上锁,周围布岗架枪,开始用刺刀、机枪、手榴弹屠杀无辜的村民。然后鬼子又在死尸堆上放上柴草,浇上煤油、汽油,燃起熊熊烈火,要将潘家峪人斩尽杀绝。村民们宁死不屈,从开始便与敌寇搏斗,但因赤手空拳,最终都倒在血泊之中。大屠杀一直延续到天黑,1230名同胞惨遭杀害,1100余间房屋被烧成灰烬。这就是惨绝人寰的潘家峪惨案。

逃生幸存下来的潘家峪人忍痛掩埋了亲人的遗体,擦干了眼泪,继续恢复了生产生活。而青壮年们则组成了一支“潘家峪复仇连”,决心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立誓坚决向佐佐木及其群兽讨还血债。他们时时不忘搜索佐佐木的踪迹。

老奸巨猾的佐佐木自知中国人民绝不会饶过他,所以行踪更加诡秘。他忽而向东讨伐,忽而向西抢粮,总想避开我八路军的打击。他的队伍几次被歼灭,而他却侥幸逃脱。

1941年春,潘家峪惨案发生不久,我冀东十二团二营在丰润离官屯伏击战中,将其手下100多名鬼子全部击毙,佐佐木也受了伤。但遗憾的是,佐佐木竟狡猾地钻进了鬼子死尸堆,等到日伪军认领尸首时,他钻了出来,漏网逃生。抗日军民接受了这次教训,决心在战斗中不叫一个鬼子漏网。

1942年春,日本侵略军又发动了第四次“强化治安运动”,对我冀东地区再次进行大“扫荡”。佐佐木在对我长城一带山区“扫荡”后,又突然调头南下,欲对我丰、栾、迁地区杀个“回马枪”。7月15日,我十二团得到侦察员报告,日伪军次日要来甘河草村一带“讨伐”。团长曾克林立即会同地方游击队和“潘家峪复仇连”共同研究了作战方案,并指挥部队连夜向甘河草进发。

甘河草村地处丰润县城东15公里,与唐山、丰润、沙河驿三个方向均有公路相通。部队到达后,曾团长向全体指战员作了战前动员,并作了战斗布置:一营作伏击主力,埋伏在甘河草村东公路两侧;“潘家峪复仇连”配属二营作预备队,待战斗打响后,阻击唐、丰、沙三个方向的援敌,同时堵住受伏击之敌的退路,不叫敌人跑掉。布置完毕,各营连迅速进入自己的阵地。

部队就位后,已是7月16日的凌晨。指战员们静静而耐心地等待战机的到来。上午10点钟左右,敌人果然来了。这次来的敌人有鬼子兵180多人、伪军两个营约1000人。同志们看到杀气腾腾的敌人,个个恨得咬牙切齿。特别是当知道是佐佐木亲自出马指挥时,同志们的心头怒火更加难以按捺,急切地等待曾团长的命令。团长预料佐佐木十分狡猾,见势头不对就会溜走逃命,便提前命令“潘家峪复仇连”迅速迂回到敌人来的方向,以截断敌人的退路,千万不能叫一个敌人漏网跑掉。

当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圈时,曾团长一声令下,战士们立即杀出,打得敌人蒙头转向,措手不及。仅几分钟,敌人就在我密集火力下死伤大半。公路上、村地头到处都是敌人死尸。受伤的敌人也不知向何处躲藏,有的只能以死尸为掩体进行顽抗。团参谋长欧阳波平见时机已到,便指挥一营与敌人短兵相接,展开了白刃格斗。二营长杨思禄随即指挥部队迂回分割包围敌人。

在白刃格斗中,佐佐木见大势不好,便带领一股鬼子兵沿着来路拼命逃跑。但他哪里想到,曾团长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鬼子兵刚刚跑出甘河草村不到一公里半的地方,又陷入了“潘家峪复仇连”的伏击圈。“复仇连”的同志们见到老冤家佐佐木,都气得红了眼,哪容这个杀人恶魔再次逃掉!他们把仇恨集中在子弹、刺刀、手榴弹上,一鼓作气消灭了这股逃窜之敌。这次佐佐木受伤之后,又故伎重演,一头钻进鬼子死尸堆中。大家对他这一招早有准备,打扫战场时格外仔细。同志们一眼就认出了这个仇人,一脚将他踢出了死尸堆。佐佐木一见逃命不成,立即凶相毕露。他从地上“噌”的一下蹦起来,龇着牙、咧着嘴、瞪着眼,高举战刀,大声喊叫着向“复仇连”的战士砍来。连长手疾眼快,“啪”的一声枪响,送佐佐木上了西天。这个满身血债的屠杀潘家峪人民的刽子手终于被潘家峪子弟兵消灭了。

◎故事感悟

潘家峪人怀着满腔的国恨家仇,终于一雪耻辱。他们凭着一腔热血、满腔怒火和坚决的“复仇”精神,重重地打击了日伪军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我冀东抗日军民乃至全国人民的战斗士气。

◎史海撷英

五一大扫荡

1942年5月1日,侵华日军纠集日伪军五万余人,在空军的配合下,出动坦克、汽车几百辆,由其华北驻屯军司令冈村宁次亲自指挥,对我冀中军民发动了空前残酷、野蛮的“铁壁合围”式大扫荡。这次扫荡,敌人凭借其军事上的机动优势,采取多路密集的“拉网式”、“梳篦式”战术,企图从四面八方将我领导机关和主力部队压缩在深(县)、武(强)、饶(阳)、安(平)四县相接的根据地腹心地带,予以歼灭。具体分为四个合围区:深县、安平以东之深武饶安献县地区;沧石路以南、石德路以北之深南地区,深安路以西至晋县、深泽地区;深么路以西旧城至束鹿地区。由此可见,敌人预想的战场竟占据了整个深县。日军为达到战役目的,没有动员根据地周围的日军,而是采用远距离机动的办法,构筑大合围圈,战役进程也是求稳不求快。

至1942年6月上旬,日伪军占据冀中根据地所有县城和较大集镇、村庄,共建立1700多个据点,挖掘4000多公里封锁沟,把冀中根据地分割成2600余块。此次日军的残酷扫荡,使冀中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冀中军区部队减员1.68万余人,五个军分区司令中,第八军分区司令常德善,政委王音远双双牺牲,第十军分区司令朱占奎被俘投敌。剩余的两万主力被迫转移到晋西北,群众被杀、被捕达5万余人,根据地全部变为日占区和游击区。冀中军民在两个月的反扫荡战役中,共进行大小战斗272次,毙伤日伪军1万余人。

◎文苑拾萃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

新建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于1997年8月12日动工,1998年11月30日完工。在建设过程中,丰润县爱国主义教育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经过精心研究,本着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施工的原则,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把好质量关,多次跑唐山设计研究院找专家定图纸,组织设计人员、监督人员到现场指导,使纪念馆的设计建筑达到了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