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同:大同平等
9436000000011

第11章 崇尚理想 大同平等(9)

◎史海撷英

葛洪的化学成就

在封建社会里,贵族官僚为了永远享受骄奢淫逸的生活,妄想长生不老,有些人就想炼制出“仙丹”来,满足他们的奢欲,于是形成了一种炼丹术。炼丹的人把一些矿物放在密封的鼎里,用火来烧炼。矿物在高温高压下就会发生化学变化,产生出新的物质来。长生不老的仙丹是剥削阶级的幻想,当然是炼不出来的。但是在炼丹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物质变化的规律,这就成了现代化学的先声。炼丹术在我国发展得比较早,葛洪也是一个炼丹家。当时,葛洪炼制出来的药物有密陀僧(氧化铅)、三仙丹(氧化汞)等,这些都是外用药物的原料。

葛洪在炼制水银的过程中,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他指出,对丹砂(硫化汞)加热,可以炼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化合,又能变成丹砂。他还指出,用四氧化三铅可以炼得铅,铅也能炼成四氧化三铅。在葛洪的著作中,还记载了雌黄(三硫化二砷)和雄黄(五硫化二砷)加热后升华,直接成为结晶的现象。

此外,葛洪还提出了不少治疗疾病的简单药物和方剂,其中有些已被证实是特效药。如松节油治疗关节炎,铜青(碳酸铜)治疗皮肤病,雄黄、艾叶可以消毒,密陀僧可以防腐等等。雄黄中所含的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艾叶中含有挥发性的芳香油,毒虫很怕它,所以我国民间在五月节前后烧燃艾叶驱虫。铜青能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所以能治皮肤病。密陀僧有消毒杀菌作用,所以用来做防腐剂。科学与宗教之间时常并非严格对立,作为一个道士,葛洪早在1500多年前就发现了这些药物的效用,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文苑拾萃

葛洪苦学

葛洪,丹阳人,家中贫穷请不起仆人,家里的篱笆坏得不像样也不修整,他常常用手拨开杂乱的草木出门,推开杂草野草回家。家中数次失火,收藏的典籍都被焚毁了。他就背起书篓步行,不怕千里之远,到别人家抄书。他卖木柴买纸抄书,点燃柴草读书。他所用的一张纸要使用多次,旁人难以阅读。

洪秀全的“救世”、“醒世”和“觉世”思想

◎务广德者昌,务广地者亡。——张九龄

洪秀全(1814—1864年),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汉族客家人。原籍广东嘉应州,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日)生于广东花县(今广州花都区)福源水村。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洪秀全诞生在广东省花县一个世代农民的家庭。他7岁入私塾读书,聪慧异常,五六年间就能熟读“四书”、“五经”,后又自读中国史籍。后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在家帮助父兄耕田,随后受聘为本村塾师。洪秀全自幼生长在农村,又直接参加过农业劳动,因而对农民的疾苦和要求有较多的了解。他屡次赴广州应试,都没考中,很受刺激。在鸦片战争中,他亲眼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广州人民英勇抗英斗争的伟大力量。这一切,促使他逐渐产生了反清的革命思想。至1843年,洪秀全把基督教小册子《劝世良言》中的原始基督教义和中国农民朴素的平等、平均思想结合起来,先后写了5篇理论文章,阐发了他的社会平等思想和革命理想。《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史称“三原”),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反清革命思想的形成。

洪秀全所设计的理想社会也是一个大同社会,这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他以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为出发点。“道之大原出于天,谨将天道觉群贤。”洪秀全认为,社会平等之道本来自于“天”。此“天”已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天”,而是指基督教的“上帝”。“开辟真神惟上帝,无分贵贱拜宜虔。”所谓开辟真神,指上帝创造万物。“五行万物天创造,岂有别神宰其中。”正由于包括人类在内的世界万物都为开辟真神上帝所造化,因而“普天下皆兄弟”。换言之,“上帝视之皆赤子”,人人都是相亲相爱的兄弟,洪秀全由此提出了新社会的社会平等关系的追求目标。

首先,《原道救世歌》阐发了人人在政治上的平等,无有君民之别,诸侯士庶之别,更不得有君王之专。其次,政治上的平等也消弭了男女和民族之间的尊卑与压迫。人人都是上帝的子女,男女之间是平等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整个社会是个美好温馨的家庭,人们之间没有被歧视和压迫的存在。再次,与政治上人人平等相联系,洪秀全还描述了未来社会新型的道德风尚,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政治上人人平等的社会中,人人所崇拜的是上帝。在上帝(天)的名义下,洪秀全揭露了旧社会的丑恶现象,他概括为六“不正”:第一不正淫为首,人变为妖天最瞋;第二不正忤父母,大犯天条急自更;第三不正行杀害,自戕同类罪之魁;第四不正为盗贼,不义不仁非所宜;第五不正为巫觋,邪术惑众犯天诛;第六不正为赌博,暗刀杀人心不良。洪秀全认为这六“不正”败坏了道德风尚,破坏了天下一家的人际和谐,影响了人们政治上的平等关系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贯彻,因而必须纠正。“顺天者存逆天亡”,这是上帝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原道救世歌》所阐发的根除六“不正”的内容,后来成为太平天国制定律令的基本依据,如《十款天条》、《五大纪律诏》等,均包含有警戒六“不正”的内容。

洪秀全认为,现实世道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不把人视为上帝的儿女,而恰恰相反,在人们之间设置了种种破坏相互沟通和融洽的界限,因而出现了世道的“乖离浇薄”、“陵夺斗杀”,社会一片黑暗。为了摆脱这种不平的世道,洪秀全苦苦寻索,写出了《原道醒世训》,为人们描绘了一幅“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美好图景。

洪秀全认为,要实现“天下一家”的目标,必须打破国与国、省与省乃至县与县的各种界限。各种界限是“私”的祸根,界限去则“私”去,私去则世道平,否则,世道就会乖离。不打破界限,就不能实现天下一家,就必然有彼此之分,从而不能实现天下太平。洪秀全认为,进入天下一家的社会以后,世界实现了大同,没有彼此之分的各种界限,因而是个美好而幸福的社会。对此,洪秀全作了如下的描绘:首先,这是类似于古代唐虞三代之世,有无相恤,患难相救。其次,这是个没有纷争而且是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再次,这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洪秀全认为未来社会像古代《礼运》篇所描述的大同社会一样,经济上公有,社会财富不是私人所藏有的,而是大家所共同享有的。另外,人人都是为了全体的利益而进行劳动,不是为了一己享受。总之,与私有制社会不同,这是一个经济上公有、没有贫穷、人人“皆有所养”的社会。

如果说,在《原道救世歌》和《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从社会平等观念出发,给人们讲述了革命道理,指出了革命前景,绘制了未来美好社会的蓝图。那么,在《原道觉世训》中,则是向人们指明了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途径。

洪秀全认为,要实现未来社会美好理想,就必须扫除社会存在的一切妖孽。洪秀全打出上帝的旗号,其理想和主张带有宗教的色彩,因而他把现实的阶级对立转换成神妖的对立,把人间的邪恶势力说成是妖孽。此妖孽并不是虚幻的鬼神,而实际上是指清朝的皇帝及其属下的官吏与地主。所谓扫除阎罗妖,即是指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建立太平天国的农民政权。

为了实现扫除阎罗妖的目的,洪秀全举起了宗教即基督教的旗帜,以上帝的名义作为号召。他劝说人民崇拜上帝,要扫除阎罗妖唯有依靠上帝。他说:“上帝之外无神也,世间所立的一切木石泥纸画各偶像皆后起也,人为也”。世间只有一个真神即是上帝,其他的神偶都是人为的,即都是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私利和目的而制造出来的。不仅如此,洪秀全进一步指出:是敬拜皇上帝,还是敬拜阎罗妖,这是光明与黑暗的选择,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因此,他又说:“敬拜皇上帝,则为皇上帝子女,生前皇上帝看顾,死后魂升天堂,永远在天上享福,何等快活威风。溺信各邪神,则变成妖徒鬼卒,生前惹鬼缠,死后被鬼捉,永远在地狱受苦,何等羞辱愁烦。”

诚如上述,洪秀全只是以上帝的名义号召和发动群众,并不是要把人们引向神殿和庙堂,而是引导人民进行推翻清王朝的现实斗争。洪秀全就曾以上帝附身自命,实际上自己就是上帝,一场铲除阎罗妖的斗争变成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崇拜上帝的思想运动变成了武器的批判。以武器的批判来为未来美好社会理想的实现开辟道路,这是农民社会理想世界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洪秀全所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继承和发展了农民这一理想的传统。

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天朝田亩制度》首先体现在经济制度上:“凡分田照人口,不分男妇。”“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妇女不仅参加战斗,参加生产,还和男子一样享受各种政治权利:可以统兵领将,可以参加考试,可以入女馆学习文化与技能,还可以做官,实行女试、女官,并废除买卖婚姻。这些男女平等措施,在太平军中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如女兵作战勇敢为世所公认。“妇女去跟洪宣娇,会打火枪会耍刀,牛排岭前大摆阵,杀得清兵跑断腰。”杨秀清还热情歌颂:“我们弟妹果然忠,胜比常山赵子龙,起义破关千百万,直到天京最英雄。”这里弟妹并提,亦是承认男女的平等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所达到的男女平等是前所未有的。

◎故事感悟

洪秀全所提出的“救世”、“醒世”和“觉世”的社会思想,是农民阶级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否定。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史海撷英

早年的洪秀全

洪秀全祖籍广东,生于耕读世家,7岁起在村中书塾上学,熟读四书五经及其他一些古籍。村中父老看好洪秀全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可是三次乡试他都失败落选,第三次在广州落选后已经是25岁了。受此打击的洪秀全回家以后重病一场,一度昏迷,病中幻觉有一老人对他说:奉上天的旨意,命他到人间来斩妖除魔。从此,洪秀全言语沉默,举止怪异。此时,洪秀全并不甘心于考试的失败,在6年后的1843年春天,他再一次参加了广州的乡试,结果还是以落选告终。

这时,洪秀全翻阅以前在广州应试时收到的基督徒梁发赠送的《劝世良言》一书,把书中内容与自己以前大病时的幻觉对比,认为自己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一气抛开了孔孟之书,不再做一名儒生而改信了基督教的教义,索性把家里的孔子牌位换成了上帝的牌位。虽然未曾读过《圣经》,洪秀全却开始逢人便宣传他所理解的基督教教义,称之为“拜上帝教”。

◎文苑拾萃

洪秀全故居

洪秀全故居位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镇大怖乡官禄村,是洪秀全成长、耕读和从事早期革命活动的地方。原故居于金田起义后被清军焚毁。1961年,广州市文物考古队发掘出房屋墙基,参照客家民居形制重建。建筑为泥砖瓦木结构,一厅五房,六间相连,客家人称为“五龙过脊”;坐北向南,东西宽16.5米、南北深5.5米,每间房子约13平方米。西端第一间为洪秀全夫妇住房,室内陈设简陋,仅有仿客家样式的床、桌子和凳子。第二间房子正面挂洪秀全太祖洪英纶夫妇画像,画像有洪秀全的亲笔题诗。

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洪秀全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广东省、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观

◎夫国家之所以存亡者,在道德之深浅,而不在乎强与弱。——苏轼

康有为(1858—1927年),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仕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

太平天国失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新型的阶级,随之在政治思想领域内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潮。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寻求救国救民方案的过程中,提出了未来新社会的种种蓝图。康有为所设计的未来“大同”社会的理想,是继太平天国的农业社会主义理想之后又一个重要的社会理想思潮,把中国的“大同”思想推到了发展的高峰。康有为为了构思未来社会理想的蓝图,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萌生、发展和确立的时期。大概说来,《人类公理》和《礼运注》反映了他“大同”思想的萌芽和发展,而《大同书》则标志了他的“大同”思想体系的形成和确立。

康有为关于《人类公理》的写作从1885年开始酝酿,至1889年成书,前后经历了4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