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贞:坚贞不移
9435700000002

第2章 导言

贞,《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是占卜问疑的意思。在卦爻中是内卦,下三爻,有始终如一的含义。所以《易·系辞》说:“贞,胜者也。”引申开来,贞又有贞信的意义,《易·乾·文言》说:“贞固足以干事。”贞还有坚定不移的意思,《释名·释言语》说:“贞,定也,精定不动惑也。”《贾子全书·道术》还说:“言行抱一谓之贞。”

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提倡的美德内容,对言行一致、坚定不移,忠于国、忠于事、忠于君、忠于情的人都称之为贞,即所谓“外内用情曰贞”,“女子能以礼自守者谓之贞,贞亦正也”。

贞是以正为前提的。对国家、对民族保持贞节是以忠为原则的;对人对事坚定不移是以正义为基础的;对感情始终不渝,是以礼为标准的。否则,就是冥顽不化、怙恶不悛了。

中国历史上,君主至高无上,朕即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君王和国家是融为一体的。

因此,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忠于君主和忠于国家往往混淆不清,所以许多对国家、对民族的贞节事例都和忠君的内容联系在一起。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贞的内容有了许多变化。

在涉及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等国家核心利益的原则问题上,不管个人身处何等逆境,面对何等诱惑,都要保持坚贞不移的气节,要做到贞定不移,完善个人的品格,保持思想的纯正,以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这样做,既是个人素质的升华,又表现出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在现当代历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伟大的革命斗争和宏伟的建设事业。因此,对共产主义信仰坚贞不移,是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最高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无论人生的道路上出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前有方向,脚下无荆棘。从而不屈不挠,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为实现人类社会最崇高的理想,英勇奋斗。

在个人感情上坚贞不移,不但能使个人在繁纷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不随波逐流,傲然自立,也能赢得社会普遍的认同和尊敬。

只要我们明确了人生的正确方向,选定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能继承发扬坚贞不移的中华美德,从而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真正合格,进而更加优秀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