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求:求索攻坚
9435000000011

第11章 勇于探索(3)

张仲景又叫张机,出生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善于思索,不论什么事,都要刨根问底,求个来龙去脉。他读了很多的书,对那些殚精竭虑、勇于钻研为民众排忧解难的官吏和其他人士格外仰慕。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为老百姓治病的故事,特别感动,下决心要像扁鹊那样,把救死扶伤、解除世人的病痛之苦当做自己的使命。从此,他刻苦钻研病理,在年轻时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那时正是东汉王朝的末期,农民起义此伏彼起,一浪高过一浪。大地主、大军阀也为了争权夺利,依据武力,各霸一方。烽火连年,田地荒芜,死尸枕藉,饿殍遍野,天灾交下,瘟疫流行,无情的瘟疫每年都要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张仲景目睹着因病而死去的人以及死者家属痛不欲生的情状,耳闻着病人悲凉的呻吟,心里十分痛苦。他辞去官职,专心研究医学,给百姓看病,横下一条心,非要制服瘟疫不可。

面对着像伤寒这样传染性极强的流行病,当时很多医家都束手无策。因此,张仲景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制服这种流行病,是必须下一番苦工夫的。于是,他废寝忘食,翻遍了古代的医书,凡是前人医病的宝贵方法,他都搜集起来,然后进行分析、归纳,真正做到了“勤求古训”。有不明白的地方,他就向自己的老师——同乡人张伯祖求教,以便完整准确地领会以往医家对病理的看法以及治疗方法。

张仲景在潜心钻研《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古医典药著的同时,把学习心得应用于治病救人的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他发现单单依靠前代医家的某些见解和结论,并不能完全奏效。有人说:“天下万事万物,殊途而同归,一致而百虑。”他认为对流行瘟疫的治疗也是如此,医家治病救人的关键,就是遵循病理和药理,对前人的结论不可拘泥,重在实践。于是,他对病人进行周密的观察和揣摩,经常到旷野乡村,不弃村妇野老之见,广泛搜集有效的药方,力争做到“博采众方”。寒来暑往,张仲景这样不畏艰辛、虚心好学,再加上勤于思考,逐渐掌握了“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的治疗原则,运用这些原则,治好了无数被瘟疫困扰的病人。看到这些病人重新走向生活,他心中感到莫大的慰藉。

张仲景不但勇于实践,还善于从实践中总结经验。经过认真观察,反复实践,他参考先代医家的见解,综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了16卷的《伤寒杂病论》,把伤寒的病症分辨成六类八型,从而使古代“辨证论治”方法更加具体化了。此后,医生治伤寒感冒,只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分辨出属于哪一种类型,再对症下药,就很容易把病治好了。

在《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中,一共记载了治疗传染病的方子30个,治疗原则397条,此外还有许多治疗各种杂病的方子。这部书后来散佚,历经后人多次收集整理,今存有晋代名医王叔和改编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书。

《伤寒论》系我国最早论述多种外感热性病的专著。《金匮要略》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妇科和儿科。张仲景将前人之病因学说、脏腑经络学说同四诊(望、闻、问、切)、八纲(阴、阳、表、理、虚、实、寒、热)结合,概括出一整套六经分证和辨证论治原则,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为各种病症的疗法。这些原则为后世医家奉为准绳。

◎故事感悟

张仲景的医学理论和学术成果是中国医学史上一朵明艳的奇葩,它的根须汲满了张仲景求索的艰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养液。张仲景的求索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的后来人在科学之途上奋勇直前。

◎史海撷英

东汉官职制度

东汉中央政府的官员分省官、宦官、外官三大系统。内官、外朝的区分古已有之,而在宫廷之中,皇帝日常起居的区域称省中(亦称“禁中”),因此内宫官员中又有宦官与省官的区分。在皇帝身边执役、照顾皇帝日常生活的是宦官,省中的宦者均隶属黄门令管辖。省内的禁卫工作亦由宦官担任。

◎文苑拾萃

《伤寒杂病论》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该书成书约在200—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

李杲倡导“脾胃学说”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李杲(1180—1251),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强调脾胃在人身体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李杲勤奋好学,勇于探索,对《内经》、《难经》等古典医学书籍都认真学习,并作了深入的研究,获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中医学理论有较深的造诣。他一生除了深入研究医学典籍,精心习医和忙于诊务外,还著有《伤寒令要》、《兰室秘藏》、《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等医学著作,特别是《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两书,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影响很大,受到后世医家的广泛重视。

李杲富有创造精神,师古而不泥古,不墨守成规,对前代医家的学说,总要在亲身实践中加以检验。他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医疗实践,创造性提出了“脾胃学说”。他认为人体的强壮康健,各个组织器官的活动功能,都必须有相应的营养物质作为基础。而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来源,最重要的是依赖“脾胃”的不断摄取和消化食物转化而成,因此一旦脾胃功能受到伤害,就要发生疾病。体质虚弱的人在患病之后,由于脾胃功能低下,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生化无源,机体各组织器官也相应低下,协调作用也差,治疗就比较困难,并能使疾病转成慢性疾病。所以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人以脾胃为本和“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观点,在治病用药方面强调调理脾胃。这种学说,对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治病方法无异于是一种批判。

李杲对导致脾胃功能受损、造成体质虚弱的原因,归纳为劳役过度、饥饱失常、寒温不适和长期的过度精神紧张、恐惧。这种把精神情感方面的变化作为发病重要因素的观点,不仅在当时是一个重大发展和突破,而且从现代发病学的观点看,也是很值得重视的。

当代不少医家、医著、科研单位,不仅注释了李杲的《脾胃论》等医学著作,而且在研究脾胃的生理、病理现象方面也更加深入了。但追根溯源,还是以《脾胃论》的理论为基础而发展和深化的。

◎故事感悟

李杲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医学突破,与他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的探求态度密不可分。他对每一病例,都深究始终,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记录。多年的钻研与实践,使他著有《脾胃论》等书,这是他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执著探求精神的硕果。

◎史海撷英

李杲治瘟疫

李杲生活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时有瘟疫流行,他见到许多人患了“大头天行”的病,头大得像西瓜一样,非常痛苦,便潜心钻研《内经》、《伤寒》等书,终于研究出了一张方子,治疗此病非常有效。后来,他将这张方子刻在木碑上,插在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病者抄了回去,几乎没有治不好的。有人还将这张方子刻在石碑上,以便流传更广,当时人们都以为是神仙留下的神方,李杲也就有了“神医”之名。

◎文苑拾萃

《脾胃论》

《脾胃论》,李杲撰,三卷,1249年成书,为其晚年之作,也是集中反映他学术理论的代表著作,刊行于李氏身后。全书由医论38篇,方论63篇组成,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症治疗之法;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并译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

外科学的杰出医家陈实功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葛洪

陈实功(1555—1636年)中国明代外科学家。字毓仁,号若虚崇川(今江苏南通)人。明代著名的外科学家,对外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陈实功很小的时候就刻苦学习,读了很多医药学方面的书。他对长辈文学家李攀龙关于“医之内外有别也,治外较难于治内。何者?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则必根于其内也”的医学见解很感兴趣,他决定探索内科与外科的关系尤其是外科的病理及医疗方法,于是从少年时代起就专门研究外科。40年的探索历程中,他始终如一,刻苦努力,严格要求自己。他强调,无论内科、外科都必须勤读古代医学名著,要手不释卷,熟读消化,以达到灵活运用并能用其指导医疗实践而不致发生差错的目标。同时他还指出:对当代有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医学家新编的医理、辞说,也必须广泛参阅,以增长学问和见识,这是做一个好医生所必备的基本条件。

由于不断实践,陈实功在外科理论和外科手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晚年的时候,他认为如果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体会流传下来,可能对后世医学多少有些补益,于是把外科大小诸症分门别类地从病理、症状、治法、典型病理以及药物的炼制等方面一一记载下来,为了便于记诵,还编成许多歌诀,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写成了《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对大多数外科疾病都首先综述各家的病因病理学说,详述其临床症状和特点,论述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要领,多指出出现何症为吉,出现何症为逆,出现何种征象为死候,然后介绍各种治疗方法、方剂或手术的适应征、禁忌征;指出何症宜内治,何症应外治,哪些病要进行外科手术方可治愈,并且大都附录了自己成功或失败治疗的病案。全书组织严密,科学性较强,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中医外科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除了理论方面的贡献外,陈实功对外科疾病的认识和外科手术的创造也有独到之处。例如:他把鹤膝风(类似膝关节结核)附于骨疽(类似骨结核)条下,以充分的论据指出二者类同的症候、相似的愈后、有区别的诊断要领和基本一致的治疗方法。他正确指出内服药和外用膏帖只有渐渐取效,没有成效,就会造成痼疾。他承认自己还不能很快治愈这种骨关节结核病变的客观事实,显示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关于阑尾炎,虽然《内经》和汉代张仲景已早有认识,也创造了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阑尾炎发病的诱因和病机等还缺乏系统的认识。陈实功总结自己的临床观察所见,指出了阑尾炎的诱因和病机。他认为,男子暴急奔走,影响肠胃的消化转送功能,造成肠胃出血,浊气壅塞肠胃,容易发生阑尾炎;妇人产后体虚多卧,不能坐起活动,造成肠胃功能失调,也容易导致阑尾炎;饥饿、过饱、酒醉、饮食生冷、担负重物,都容易导致阑尾炎。他在《外科正宗》中所绘制的肠痈图,所标明的体表部位是很精确的。按其绘图测量,其部位在麦氏点和兰氏点之间。这说明他观察病人是非常细致的,洞察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也是十分惊人的。

在内外科的关系上,陈实功强调外科医生不仅要掌握外科治疗技术,同时也要掌握内科知识。在护理方面,他强调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营养,反对无原则的饮食禁忌。他认为前代有些医家不分青红皂白,只要是创伤、疮疡,就要病人忌食鸡、鸭、鱼、肉等,这不但妨碍了病人的营养吸收,也降低了病人抗御外伤、修复疮疡的能力。

陈实功很重视外科手术,反对轻视手术的保守疗法,主张内服药物疗法和外治手术并重,特别对脓肿一类疾病,强调尽早手术切开引流。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和缩短治疗时间,他还在扩大治疗范围、创造手术器械和精心设计手术方法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食道异物在没有现代食道镜应用前是一个棘手的疾患,陈实功发明的乌龙针为解决外科医生治疗这一疾患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治疗器械。他指出:如果针、钉、鱼骨等异物在咽部,可从口内以乌龙针取出;若已到咽部以下,则用乌龙针送到胃内,以便大便排出。他还指出病人误吞针、钉、骨刺哽于咽部的时候,应设法从口内取出,方法是:用乱麻筋一团,搓龙眼大,以线穿系,留线头在外,汤湿急吞下咽,顷刻扯出,其针头必刺入乱麻团中同出。如不中,则再吞再扯,以出为度。

这种方法在今天看来,是比较简单而原始的。但在三百多年前,能创造出这种比较科学的方法,设计出这样精巧的器械,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陈实功还在治疗脱疽(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摘出鼻痔(鼻息肉)方面进行了许多成功的探索。

陈实功所以能在外科学的发展中取得这样伟大的成就,与他一生刻苦钻研、重视基础理论、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不墨守成规等思想观点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他高尚的医德也是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