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正:持正不阿
9433300000016

第16章 是非分明 正直不阿(5)

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或在苑中打猎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韩休知道不知道?”话刚说完,韩休进谏的奏章就递上来了。

有一天,唐玄宗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的人说:“韩休做宰相后,陛下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唐玄宗叹息道:“我虽然瘦了,天下却肥了。萧嵩常顺着我,他退下去后,我无法安眠。韩休经常据理力争,他退下去后,我睡得很安稳。我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自己啊。”

◎故事感悟

韩休直言不讳、刚正不阿,不因君主的喜好而趋炎附势,在处理事务上坚持正确的意见而不改变,他的确是一名让人敬佩的贤相啊。

◎史海撷英

唐朝的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它的内容是: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20天,是为正役,国家若不需要其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20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也叫“输庸代役”。国家若需要其服役,每丁服役20天外,若加役15天,免其调,加役30天,则租调全免。

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税体制,实行租庸调制。唐朝的租庸调制不再有年龄的限制。唐初施行两税制时,运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收入稳定。但自安史之乱后,户籍失修,生产破坏,国家支出大增,旧有的租庸调制已不合时宜,不得不以两税制取代之。

租庸调制破坏的原因是因为均田制的破坏。租庸调制是要配合均田制的,其后均田制破坏,租庸调制亦不可行。唐代人口不断增加,到后来政府已无足够土地实行均田制,领田者所得土地不足,但又要缴纳定额的租庸调,使农民负担不起,唯有逃亡,而造成租庸调制的破坏。另外,唐中叶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令虽然禁止买卖田地,但经府批准,田地仍可转让,使免课户如官僚、寺院等可以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课户仍要纳租庸调,故在无法负担的情况下不得不逃亡。大量课户的逃亡,使政府的征税对象减少,削减国家税收,由此可见租庸调制的破坏是因均田制的破坏造成的。

◎文苑拾萃

唐朝手工业

唐朝手工业分官营和私营两种。工部是主管官营手工业的最重要部门,直接管理的机构有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少府监主管精致手工艺品;将作监主管土木工程的兴建;军器监负责兵器的建造,监下设署、署下设作坊。此外,还有铸钱监和冶监等。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一般不对外销售,只供皇室和衙门消费,工人则分为工匠、刑徒、官奴婢、官户、杂户等。私营手工业较官营手工业比较不发达。唐朝前期主要手工业有纺织业、陶瓷业和矿冶业。唐后期,南方手工业大幅进步,特别是丝织业、造船业、造纸业和制茶业。

“五胆忠臣”范仲淹

◎断,失于太速;察,伤于太精。——《新唐书》

范仲淹(989—1052),原名朱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谥号“文正”,汉族。祖籍陕西彬州(今陕西省咸阳市彬县),生于苏州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恢复范姓,后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州吴县人,从小死了父亲,因为家里贫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另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住在一个庙宇里读书,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每天只靠熬点薄粥充饥,但是他仍旧刻苦自学。有时候,读书到深更半夜,实在倦得张不开眼,就用冷水泼在脸上,等倦意消失了继续攻读。这样苦读了五六年,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原来在朝廷当谏官,因为看到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就向仁宗大胆揭发。这件事触犯了吕夷简,吕夷简反咬一口,说范仲淹交结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吕夷简的话,把范仲淹贬谪到南方,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

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这时候,宋王朝因为内政腐败,再加上与辽朝和西夏的战争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紧张。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派他担任副宰相。

范仲淹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马上召见他询问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主要内容是:

一、对官吏一定要定期考核,根据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

二、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

三、改革科举制度;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兴头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但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说范仲淹交结朋党,滥用职权。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主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范仲淹一走,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废止。

提起范仲淹,人们总会想起他的名篇《岳阳楼记》中的千古绝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正是范仲淹一生为人做官的真实写照。

不管是当小官还是掌大权,范仲淹总是心怀社稷,廉洁奉公,以天下为己任,世人称他为“五胆忠臣”。

一胆:敢于指责朝政。宋仁宗时大兴土木,朝廷从陕西征购木材,运往京城建造宫殿。范仲淹看到浩大的土木建设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后,不顾他人劝阻,上书朝廷,直陈弊端和危害,引起了仁宗皇帝的高度重视和警醒。仁宗皇帝停止了宫殿建设,并要求臣民“以仲淹为忠”。后来,范仲淹还针对朝政存在的问题书写了《救弊十事》,令朝政为之一振。

二胆:敢于斗权贵。当时朝中权臣吕夷简利用手中权力,拉帮结派,徇私舞弊,视范仲淹为眼中钉。他多次派人暗中威胁范仲淹,让他勿言朝政、勿议国事,但范仲淹毫不惧怕,多次表示宁可舍去官位性命,也不姑息养奸。为压制范仲淹,吕夷简调任他管理关系盘根错节、矛盾错综复杂的开封府,想借皇亲国戚和官僚大臣,甚至那些贪官污吏的手,杀杀范仲淹的锐气。没想到范仲淹到任后,从清理弊端入手,敢于查处污吏,克服各种阻力,疏奏朝廷惩治,很快开封府“肃然称治”。

三胆:敢于举腐败。为了彻底揭露吕夷简等人任人唯亲、朋比为奸的做法,范仲淹深入调查,掌握了大量证据,疏奏给宋仁宗。并将吕夷简结党营私、提升贪官污吏的情况,绘成“百官图”呈献给皇帝,仁宗一眼就看清了贪官污吏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他又先后为皇帝书写了《帝王尚好》、《选贤任能》等政文,使朝政存在的腐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整顿。

四胆:敢于用清官。1043年,也就是庆历三年,范仲淹在抵抗西夏入侵中立下大功,调回京师任参知政事,领导进行“庆历新政”。范仲淹掌握一定权力后,进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吏治。他采取职能业绩评定和群众评议的办法,对重要岗位的官吏进行了任职考核,很快一些庸碌、无能、腐朽的官吏被罢免,一些主事刻薄、惯于搜刮民财的贪官污吏被整治,特别是对那些具有皇亲国戚背景的官吏,范仲淹也是只管政绩不重关系,该撤的撤该查的查,一时间官风大变。同时,对精明能干、正直清廉的官吏,只要是克己奉公者都被提拔到重要位置。同时,为保证官吏正确使用权力,他还上奏朝廷制定了官吏考核办法,为仁宗时的国富民强奠定了基础。

五胆:勇于不留财。范仲淹为政清明,个人生活十分节俭。官位渐高,日渐富贵后,他仍然是“非宾客不食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后来当了大官,他始终坚持教育子孙要“知节俭,莫贪富贵”。晚年时,范仲淹没有把一生的积蓄留给子孙,而是广置义庄、义田和义宅,用来赈济穷苦群众。范仲淹61岁时,子孙们劝他治第于洛阳,然后颐养天年,范仲淹听后坚辞说:“人若有道之乐,形骸可外而况室乎?吾将以薪俸有余者,赈济宗族。”后来,范仲淹还建义学使贫困者有了安身之处,子弟有受教就学之所。他64岁去世时,“虽位充禄厚而以贫终其身”,“其殁之日,身无以为殓,死无以为丧”。

◎故事感悟

范仲淹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虽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仍无所畏惧。其“先优后乐”思想已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史海撷英

范仲淹求学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23岁的范仲淹来到睢阳应天府书院(今河南睢阳区)。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共有校舍150间,藏书数千卷。更主要的是,这里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可以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的。应天府后来改名南京,所以应天府书院又叫南都学舍。

范仲淹十分珍惜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范仲淹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他终年吃粥,便送些美食给他。他竟一口不尝,听任佳肴发霉。直到人家怪罪起来,他才长揖致谢说:“我已安于过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餐,日后怕吃不得苦。”范仲淹艰涩的生活,有点像孔子的贤徒颜回:一碗饭、一瓢水,在陋巷,他人叫苦连天,颜回却不改其乐。

范仲淹的连岁苦读,也是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凌晨舞一通剑,夜半和衣而眠。别人看花赏月,他只在六经中寻乐,偶然兴起,也吟诗抒怀。“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期恨即销,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此诗是范仲淹写给书院同窗晏殊的。数年之后,范仲淹对儒家经典——诸如《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等书主旨,已然堪称大通,吟诗作文,也慨然以天下为己任。

大中祥符七年(1014),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领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县)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唯独有一个学生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同学特地跑来劝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生就是日后的北宋伟大的改革思想家范仲淹。

◎文苑拾萃

改革失败后的范仲淹

范仲淹在改革主张得以实施的日子里,日夜工作,希望挽救北宋的危机。然而,却遭到了保守势力的攻击和阻挠,甚至被诬蔑为在朝中专权,私结“朋党”。仁宗也对他猜忌起来。于是,新政实行不到一年就失败了。1045年,范仲淹被迫离开了朝廷,出任河东、陕西宣抚使、知郃州等职。后又到邓州、杭州、青州等地为官。多年的劳碌和改革失败的郁闷,使他积劳成疾,只活到64岁,于1052年病逝了。

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了,但却为以后王安石的变法开了先导,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所以,他仍然不愧为北宋的一位大政治家。

足不登巨公势家之门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韩非子》

黄溍(1277—1357),元代文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位金华市东北)人。字文晋,又字晋卿。仁宗延祐间进士,任台州宁海(今浙江省宁海县,位杭州市东北)县丞,累擢侍讲学士知制诰等职。生平好学,博览群书,议论精要,其文布置谨严,援据切洽,在朝中挺然自立,不附于权贵,时人称其为清风高节,如冰壶三尺,纤尘不污。著作有《日损斋稿》33卷,《义乌县志》7卷,《日损斋笔记》1卷,《黄文献集》10卷。他在书法方面造诣颇深,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今存《黄学士文集》43卷。

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恢复了贡举,以便选拔人才。对早就出了名的才子黄溍,县里催促他参加考试。他一试即中,出任台州路宁海县丞。

宁海县位于浙东沿海,盐业兴旺。一些盐业大户有恃无恐,不受管束,肆意妄为,残害百姓。而当地的一些官吏受这些盐户的贿赂收买,也不主持公道,听之任之,使这股恶势力更加肆无忌惮。

黄溍到任后,见此情景,深恶痛绝,毫不迟疑地对为非作歹者一律绳之以法,绝不宽容。

这时,黄溍的下属忧心忡忡,生怕受到报复,小心翼翼地告诉黄溍说:“这伙人背后有人撑腰,可惹不得啊!”黄溍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官可以不当,百姓的事不能不管。”他刚正不阿,执法如山,对地方恶霸严惩不贷。他几经努力,使宁海恶焰渐消,百姓终于过上了安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