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济:济危扶困
9428900000013

第13章 同舟共济为国家(2)

据统计,抗战时期,阜平先后有4500多人参加八路军,而当时全县总人口只有9万。抗日干部烈军属户占全县总数的75%。阜平的精壮人口多在外抗日,广大妇女不仅要操持家里的农活、家务,同时还积极参加站岗放哨、递送情报、救护伤员、做衣做鞋做帽等抗日工作,她们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高玉兰本是阜平县城人,从小在城里长大。日军侵占了阜平后,她家被烧毁,她的父母、哥哥、弟弟、妹妹逃荒去了山西。

临走前,父母给她找了个阜平县高街村附近刘姓的婆家。婆家是贫农,高玉兰嫁过来后,不得不改变城里小姐的许多习惯,开始做各种笨重的农活和家务活。

好在当时她年轻,也不怕吃苦。她处处留心,跟婆婆和村里的大姐、大妈学着干这干那。很快,她熟悉了农村,里里外外的各种活计都干得利利落落,成为一名劳动好手。她也迅速地将自己融入乡村生活中,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事情和活动。

高玉兰的丈夫是一名党员,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游击队。在他的影响下,高玉兰也参加了抗日活动,21岁那年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丈夫东奔西走地打游击,常年不在家。高玉兰一个人既要拉扯孩子,又要照顾公婆,无法出去。但她可以在村里帮着部队做许多事情,最主要的就是做军鞋、做军大衣。

不仅她做,村里的妇女都做,由部队供给部发给鞋底和线,一人一堆领回家。一有空闲,高玉兰就戴上顶针,一针一线地做鞋。很多时候,因白天事情太多,只能在晚上加班加点,做到深夜是常事。做鞋时,手指被针扎得流血、手掌被麻线勒得红肿、胳膊累得酸疼,这都是常事。高玉兰从不将它们放在心上。

为保证军鞋的质量,区里总结妇女们做鞋的经验,将其中的要领和要求编成通俗易懂的歌谣教给妇女们,让她们照着办。当时做千层底布鞋的歌谣是:

千层底,黑鞋帮。

前三后四,中三行,

抽针齐鞋口,底儿五十行。

高玉兰心灵手巧。她做的鞋针脚细密、样式美观,被村里的姐妹们互相传看、品评,当做军鞋的样式。

高玉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还常常热心地帮助别的妇女。同时她还鼓励那些手脚麻利的姐妹多做鞋、做好鞋。因此,她们村里的做鞋任务每次都能较好地完成。

高玉兰也成为村里妇女的带头人,大家心里有什么不愉快、家里有什么闹心的事儿以及杂七杂八的家务事儿等,也都愿意和她说。她也不厌其烦地做工作、多方调解,帮助妇女们解开思想上的疙瘩,从而同心协力为支前服务。

抗战时期,像高玉兰这样的支前妇女,阜平有成千上万。当时,在阜平的每一个村庄,妇女们都纳鞋底、做布鞋、支援部队。她们亲手做的军鞋穿在八路军战士的脚上,翻山越岭打日本侵略者,其数量之多已无法计算。

抗战期间,阜平县下堡行政区共辖54个自然村,1.3万多人口,女性约占三分之一。在4000多名女性中,又有将近2000名妇女参加了各种支前活动,其中,为部队做军鞋就是一项。

下堡一带,虽然地处深山、交通不便,但老百姓对穿鞋很是讲究。一是讲究结实耐用,因为抬脚就爬山,没有结实的鞋不行;二是讲究样式美观,穿在脚上舒服好看。所以,当地妇女一般都会做两种鞋:“踢死牛”和“千层底”。

“踢死牛”一般用旧轮胎做底,耐磨性强,但穿在脚上有烧灼感,不大舒服;“千层底”的样式美观穿着舒服,但制作起来费时费力。

制作“千层底”时,要先选几块平整的大面板,用榆树皮面打成糨糊,将碎布条一块一块地粘在面板上,晒干后揭下来,这就是“夹纸”;然后用剪刀剪成鞋底状;接着,用细白布将鞋底的外缘包起来;最后,将四张这样的“夹纸”粘在一起,用麻绳一针针纳起来,从外观看呈层层叠叠状,这就是“千层底”。

八路军是老百姓的子弟兵。为子弟兵做鞋,当然要做最好的“千层底”。1941年冬天,区公所给各村布置支前任务:做军鞋2000双,没有规定军鞋样式。但各村村长为每位妇女分配做鞋数量时,却指定要做“千层底”。

下堡村妇救会主任张富花在做鞋过程中,考虑到八路军战士经常翻山越岭急行军、鞋底磨损大,按传统的四层“夹纸”做鞋底太薄,就又多加了一层“夹纸”,变成了五层。虽然只是多加了一层薄薄的“夹纸”,但却多耗费了两个时辰的工夫。

张富花的新式“千层底”一亮相,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区公所的领导首先给予肯定,在大会上对张富花进行了表扬。很多年以后,张富花老人仍然记得区长的那几句话:“八路军是实心实意为咱老百姓办事的,咱老百姓也要实心实意为八路军服务。大家要向张富花学习,把四层的‘千层底’变成五层的‘千层底’。多一层,八路军战士就能多行10里路,就能多消灭几个鬼子!”

区公所及时将张富花的五层“千层底”经验向全区予以推广,很快, 2000双五层“千层底”军鞋交到了区公所。从此以后,凡是做军鞋,下堡区都是五层的“千层底”。

华北联大的老学员和八路军老战士穿着“千层底”布鞋激动万分地说:“吃着香香的小米,穿着舒服的‘千层底’,增添了打鬼子的力气!”

为做“千层底”,下堡区人民付出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战争年代,物资极度缺乏,做“千层底”需要很多布料、麻绳,特别是做“夹纸”需要好多榆树皮面,不够时,就用面粉代替。有的人宁愿饿着肚子,也要挤出面粉保证军鞋任务的完成。有的人家为了保证足够的“夹纸”用布,衣服破了都舍不得用布去缝补,数九寒天露着肉,生了冻疮。还有麻绳,是用苎麻秆的外皮搓制的。

苎麻是一种经济作物,本身产量较低,加之那时阜平山区耕作方式很落后,所以苎麻的产量就更低。乡亲们种苎麻主要是为了搓大绳背运粮食,做军鞋要用去大量苎麻。不少人放弃了搓大绳,而把苎麻用在做军鞋上。一双“千层底”结实与否,还体现在纳鞋底的功夫上。以一只“40”号码的鞋底为例,上面要纳25排“针脚”,每排“针脚”50个。这就是说,每只鞋底要纳“针脚”1250个。每个“针脚”进出针两次,一只鞋底要进出2500次,一双鞋要做5000次重复动作,需要整整两天时间。而且纳鞋底时,胳膊要甩开,尽量把麻绳拉长。当地民谚云:

胳膊甩得开,登鞋上天台;

麻绳拉得长,翻山又过冈。

这就是形容鞋的结实程度。

如果连同做“夹纸”和鞋帮,一双“千层底”最少需要三天才能完工。抗战八年,下堡区妇女共做军鞋两万余双,不算原料,单说时间,她们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然而,没有一个人叫苦,没有一个人喊累!她们懂得,这一切都是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为了保家卫国。

◎故事感悟

正是有了许许多多个和高玉兰一样的妇女,阜平才能成为抗日的堡垒县。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抗日战争才得以胜利。正是有了这些最基础的劳苦大众,才有了新中国的成立啊!

◎史海撷英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也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日本全面侵华后,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在当时的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抗日联军曾进行了14年的艰苦斗争,成功地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从而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东北抗日联军最多时共有11路军,人数最多时达4万多人。其中,第一、二、三、六、七等军是在反日游击队(共产党领导)的基础上建立的;第四、五军是在王德林的救国军和李杜的抗日自卫军余部基础上建立的;第八、九、十、十一军是在义勇军余部和抗日山林队的基础上建立的。

1941年以后,东北抗日联军仅剩下500多人,于是他们退往苏联,在苏联又重新整编成为教导旅,并于1945年随苏军进入东北,返回祖国。此后,他们便加入了东北民主联军。

谢侠逊以棋为戈

◎尊高年……慈孤弱。——《张载集》

谢侠逊(1888—1988),原名谢宣,字侠逊,以字行。浙江省温州平阳县人。中国著名象棋和西洋棋国手、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棋界总司令”和“百岁棋王”。1916年,到《时事新报》发行部工作,并兼任该报《象棋》专栏编辑。1935年4月,谢侠逊访问新加坡,在嘉东华侨游泳会上遇到英军国际象棋冠军亨特的挑战,双方在表演赛中进行激战,谢大胜,场内华侨观众掌声不绝。1936年参加了在广州沙面举行的中、英、美、德、奥五国银龙杯国际象棋赛,以胜十八局、负一局、和一局夺得冠军。曾任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爱国人士。谢侠逊一生致力于中国象棋棋谱的著述,著作有《国耻纪念象棋新谱》(与潘定思合著)、《象棋谱大全》、《新编象棋谱》、《南洋象棋专集》等。

谢侠逊被称为“爱国象棋家”,可谓当之无愧。

“生灵荼毒恨无穷,破碎山河鬼火红”,是青年时代的谢侠逊写下的诗句。

“弈棋不忘爱国,爱国结合弈棋”,是谢侠逊的生平宗旨。

早在十三四岁时,谢侠逊就因愤恨八国联军胁迫清廷屈膝求和,而排制了“八国联军”残局,以黑棋八子进逼九支侵略军,以示国耻。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谢侠逊通过上海亚美无线电台致电全球象棋界同仁,痛斥日寇暴行,呼吁主持公理。

发表自制的象棋残局反映政治时局,一直是他以棋为戈的精神风貌的体现。这些残局,都冠以鲜明的题目,如抗战时期发表的《兴中抗日》、《抗战到底》、《严惩祸首》、《扫除丑虏》、《锄奸诛伪》、《最后胜利》,抗战以后发表的《止戈为武》、《内战自杀》、《暴政必败》、《悬崖勒马》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谢侠逊将全家由上海迁回平阳,自己只身前往南京,请缨救国。当时国民政府要派出五位“巡回大使”出使海外,向侨胞宣传抗日,筹募捐款。其中赴欧美的四人已定,他们是胡适、陈树人、萨镇冰、于斌。只有南洋情况复杂,有一定危险,没有适当人选。

谢侠逊闻讯,立即毛遂自荐,要求去南洋。有人劝他:“南洋不比欧美,去那里有生命危险,不如另图报效!”

谢侠逊慷慨地说:“国难当头,何计个人?大丈夫报国有门,虽粉身碎骨,死亦无憾。”

最后,他被委任为南洋巡回大使。临行前,国民政府许多要员纷纷题词鼓励,并亲往南京站送别。

谢侠逊抵达菲律宾后,受到当地华侨的热烈欢迎。到菲律宾时,正值南京失守的消息传来,谢侠逊和侨领商定,当即召开大规模的华侨抗日救亡大会,并亲拟对联一副,高悬会场:“廿年霸越,三户亡秦,抗战奋前途,莫辜负菲岛潮声,岷山蟾影;汉患匈奴,唐遭突厥,古今同劫局,应急效班超投笔,卜式输财。”

会场群情激奋,高呼“坚持长期抗战”、“祖国万岁”等口号,还当场举手表决,一致同意每月捐400万元。

结束了在菲律宾的宣传活动后,谢侠逊来到印尼,在雅加达篮球场举行了一场“救济祖国灾民象棋大赛”。

赛场规模很大,有三宝垅、万隆、雅加达三市的名手参加,会场爆满,观众异常踊跃。在印尼两个多月的棋赛中,共募捐得900多万元,激发了广大华侨的爱国之心。

1938年3月初,谢侠逊来到新加坡,举行了三天三夜的象棋比赛。第一场在“大世界”内,名称为“筹赈祖国伤兵难民赛棋大会”。

在会上,谢侠逊鼓励大家为国捐款,他说:“望橘里贤豪英俊,策马当先,为救济祖国千百万伤兵难民而出力。”

同时,他还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进行了六天六夜的“筹赈赛”、“慈善赛”,造成很大的声势。

谢侠逊这次出使南洋,遍历香港、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缅甸等地,以棋会友、以棋为戈、呼吁救国、宣传抗战,通过义赛的形式,向广大华侨劝募捐款,一路上风尘仆仆,非常辛苦。

在马来西亚的槟城,谢侠逊曾遭遇汉奸歹徒以枪威胁,逼他停止募捐活动。他严词驳斥、毫无惧色。后因有爱国侨胞的保护,歹徒未敢行凶。

南洋一行结束后,谢侠逊经滇缅公路回国,途中染上疾病,一度生命垂危,被迫在中缅边境的旅馆治疗。由于当地医疗卫生条件很差,一个多月后他才脱离危险。回到云南昆明后,他不顾身体虚弱、旅途劳顿,又抱病举行慰劳前方将士象棋表演大会。

谢侠逊在南洋通过象棋比赛活动宣传抗战,共募得捐款5000余万元,金银珠宝无数。而他自己则俭朴自律,历时两年,除3000元车旅费外,未向国库支取分文。

◎故事感悟

谢侠逊一生淡泊名利,宁凭一技之长,过清贫超脱的普通民众生活。他常以“养廉明耻能增寿,对弈敲吟更健身”自勉励人。他凭借着高超的棋艺为抗日救国运动筹款,这种行为令人敬仰,他的爱国情怀令人钦佩。

◎文苑拾萃

棋王碑林

中国棋王碑林坐落在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的卧牛山南麓,是当地人民为了纪念爱国象棋家谢侠逊以及弘扬中国象棋文化而修建的文化设施。在这里,收藏着20世纪各界政要、社会名人、书法家等为谢侠逊先生题词的60块碑。

整个碑林占地面积达1800平方米,主碑为江泽民同志为谢侠逊百岁寿诞的题词及周恩来同志在重庆与谢侠逊对弈的《共纾国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