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知:自知知人
9426200000018

第18章 博学多思能多知(2)

这本来是离间吴主与边将关系的一个计谋。孙皓接到书信后,果然大怒,一面调回张政,免官问罪;一面指派武昌监军刘宪督率张政部属,接替西陵防务。吴军的将领本来就对孙皓怀有戒心,现在又调换防务,这更令他们忧心忡忡,以致军心涣散。

现在,司马炎决心攻打吴国,杜预便率军自襄樊南下,围攻江陵。

江陵位于长江北岸,是吴国上游建平郡与下游江夏郡往来的必经之地,同时也关系着长江南岸的乐乡,因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但是,杜预却没有直接进攻江陵,而是先取上游。他与巴蜀一带的王浚率水军一同顺江东而下,东西夹攻,先取下了西陵,斩了吴国的都督刘宪。接着,杜预又破荆门(西陵东)、夷道(今湖北宜都),杀掉了东吴夷道监军陆晏,继而进军乐乡。

乐乡是由孙歆把守的,这里面向长江,背靠麻山,防守十分严密,因此难以强攻。

于是,杜预便派管定、周旨、伍巢率奇兵八百人偷渡长江,沿江到处竖立晋军的旗号;并且还派人潜入麻山,点燃烽火,造成晋军兵临城下的巨大声势,吓得吴军一万多人很快就投降了晋军。

这时,王浚的水军也赶到了乐乡,孙歆只得出城迎战,大败而归。周旨、伍巢乘机入城,直入帐下,生擒了孙歆,攻克乐乡。

这一战役,令杜预声威大振,军中甚至出现了“以计代战一当万”的歌谣。

拿下西陵、荆门、夷道、乐乡之后,江陵孤立,断绝上游之援。镇守江陵的都督伍延负隅顽抗,一面派人出城诈降,一面列兵登陴(女墙)诱击晋军。杜预识破诡计,攻下江陵,斩了伍延。江陵失守,吴国上下震惊。

杜预拿下江陵后,便继续率军南下,陆续攻克了零陵、桂阳(今湖南郴县)、衡阳等地,又南下两广(今广东、广西),吴郡闻风归顺投降。

在此期间,杜预率领的晋军共斩获吴国都督、监军14人,牙门、郡守百二十余人,晋军完全控制了长江上游和江南各地。

杜预攻下江陵后,又说服了司马炎,直接攻取建业,改变了以陆战为主水战为辅的战略,而坚持以水战为主。他还授权王浚独立作战,乘胜顺江东下,并将自己的一万人马拨给王浚,使其攻取建业。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三月,王浚率领的水军进达牛渚(今安徽当涂西北),孙皓派游击将军张录率两万余人抵抗,结果望风而降。王浚又“戎卒八万,方舟百里”,进攻建业,孙皓绝望,只得到王浚的军门前请降。

这场战役完全在杜预的预料之中,因此史书(《读通鉴论》)中说:“平吴之谋,始于羊祜。祜卒,举杜预以终其事。”

东吴被灭后,彻底结束了三国以来群雄割据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杜预自然是功盖天下,被封为当阳县侯。

晋武帝太康五年(284),杜预死于邓县(今湖北襄阳县北),享年62岁。司马炎念其功勋,追赠他为征南大将军。

◎故事感悟

杜预为名将大儒,有古今罕见之奇才,古往今来,为人敬重,众口皆碑。

◎史海撷英

杜预参与法律制定

咸熙元年(264年)七月,司马昭命荀勖、贾充、裴秀、郑冲等人改制礼仪、法律、官制等。当时,杜预任守河南尹,受命参与法律制定。

杜预所参与制定的这部历法,就是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所颁布的《晋律》。杜预在《晋律》的《律序》中指出:“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太平御览》卷六三八)。

《晋律》是我国法律史上明确区分律(刑法制度)、令(规章制度)概念最早的法典,它使晋朝的法律比汉魏时期旧律的界限更加分明,体系也更加完备。

杜预还在其中提出,法律是官吏量刑的标准,而不是讲道理的书。所以,法律应该条目省减,文字简明通俗,以便老百姓都容易弄懂,不轻易触犯。

依据杜预的主张,晋朝所制定的法律对汉魏时期的旧律施行了大刀阔斧的剪裁,只保存了2900余条,12.6万余字。所以,后来的唐人称赞它“实曰轻平,称为简易”(《隋书·刑法志》)。

◎文苑拾萃

杂咏一百首·杜预

(宋)刘克庄

征南满腹智,实似小儿痴。

汉水有涸日,沉碑无出时。

咏史下·杜预

(宋)陈普

晋武良心独未亡,娼家渎礼自多妨。

洛中冠盖无多日,元凯春秋亦短长。

谢灵运八斗之才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谢灵运(385—433),东晋将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因袭封康乐公,被称为谢康公、谢康乐。浙江会稽人,原为陈郡谢氏士族。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由谢灵运开始,山水诗便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南朝时期的谢灵运,是一位善于写就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自幼便聪明好学,读过很多书,因而也受到祖父谢玄的宠爱。

谢灵运出身于东晋的大士族。由于袭封康乐公的爵位,因而世人都称他“谢康乐”。

谢灵运虽然身为公侯,但却并没有什么实权,后来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便常常丢下公务,寄情于游山玩水。

后来,谢灵运干脆辞掉了官职,移居会稽,经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的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所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而且很快就流传开去。

宋文帝在继位后,又将谢灵运召回京城担任官职。宋文帝将谢灵运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

谢灵运时常纵情于山水。有一次,他对迷于佛事的会稽郡守说:“得道是要靠慧根的,你升天会在我前面,但成佛一定会在我后面。”

在家乡游玩的时候,谢灵运的后面经常跟随着数百名仆役,浩浩荡荡,兴师动众。有一次,他率仆役在世袭的南山游荡,遇林开路,见水架桥,不觉间竟然进入相邻的临海郡境内。临海太守误为盗贼入境,匆忙带兵前来抵御。

谢灵运还发明了一种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成为登山者效仿的工具。数百年后,诗人李白在攀登浙江境内的天姥山时,脚上踏的就是“谢公屐”。

◎故事感悟

正因为谢灵运才高八斗,他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寄情于山水,赋出一首首令人传唱的诗词。他能够运用自己的才学去开拓创新文学,也为后人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史海撷英

店家女巧对谢灵运

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期间,经常四处走访,体察民情。

有一天,谢灵运来到了景宁鹤溪山村,晚上就寄宿在溪边的一个客店内。吃完晚饭后,正拥着被子躺在床上看书,忽然传来一阵“噔噔噔”的上楼梯声,有人上楼来给他送茶。

谢灵运抬头一看,见进来一位十五六岁的姑娘,打扮得很朴素,一条丝带扎住了满头的秀发。谢灵运随口就吟道:“六尺丝带,三尺缠头三尺挂。”

不料,姑娘朝谢灵运淡淡一笑,便答出了下句:“一床棉被,半床遮身半床空。”

谢灵运一听,不由得大吃一惊,真没想到这姑娘很有才气,对仗如此工整,只可惜口气有点轻飘:我男你女,你怎么好意思说我棉被半床空呢?因此,谢灵运又说了一句:“竹本无心,偏生许多枝节。”

姑娘一听,知道刚才自己随口所对的句子让谢灵运误会了,便马上答道:“藕虽有孔,不染半点污泥。”

说完,姑娘离房而去。谢灵运目送着姑娘的背影,自言自语地说:“山高溪小,偏出如此奇女。”

偏偏姑娘在下楼梯时听到了这句,便又朗声答道:“地僻村贫,莫嫌怠慢贵客。”

◎文苑拾萃

道路忆山中

(东晋)谢灵运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

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

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

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

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

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

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煗。

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赞宁洞古博物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赞宁(919—1001),北宋僧人,俗姓高。吴越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先人曾是黄河流域的渤海郡人,隋末徙吴兴郡清德县。后唐天成年间赞宁在杭州祥符寺出家,入天台山受具足戒,先学四分律,精研三藏。后往灵隐寺,习南山律,旁通儒、道二家。文辞颇善,与人谈论,辞辩纵横,虽东方朔、张茂先亦不能过,人称“律虎”。吴越武肃王时,曾任监坛和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后宋太祖又赐赠紫衣,宋太宗征他入汴京,赐号“通慧大师”。太平兴国初奉诏编修《大宋僧史略》三卷,记载佛教事务及典章制度的起源和沿革。著作有《四分律行事钞音义指归》三卷(已佚)、《舍利宝塔传》一卷、《护塔灵鳗菩萨传》一卷等。

宋代的佛教史专家赞宁,不仅精于佛学而且知识广博。

有一次,柳仲涂问:“我前些年在扬州当地方官时,公堂后边的菜园子里遇阴雨天气就有青色焰火,如果靠近它接触它就散开了。这是什么现象?”

赞宁当即回答说:“这是磷火。战争中死伤者的血或牛马血流在土壤里,则有磷凝聚在土中,虽经历千年之久也不会散掉。”

柳仲涂一听,十分敬佩,忙向赞宁行礼,说:“我在那里发掘过,有不少断枪折镞,那里是古战场啊!”于是写诗赠给赞宁,其中有“空门今日见张华”的句子,用晋代大学问家《博物志》的作者张华来比喻赞宁,表示对他的敬意。

江南的徐知谔得到一幅奇画,画的是牛:白天观看,牛在地里吃草;到夜里再看牛回到栏内安卧了。徐知谔把这幅画献给了南唐后主李煜。

宋王朝统一江南后,李煜把此画献给大宋皇室。

宋太宗曾将此画挂在皇宫后苑,让群臣观看,并研究画面昼夜变化的原因,但满朝文武没有知道的。

最后还是赞宁解释了其中的原委,他说:“日本南部海岛沿岸在退潮或海面下降时,有滩涂的碛石微露在外,在那里拾得的蚌蛤风干后,里面余有残泪不干,仅数滴;用它来调和颜色,涂在物件上,白天看不出来,夜晚无光时则显现出来。相反,在沃焦山不时有大风能飞沙卷石,有石块落在海岸,拾到它滴水磨石,用来染东西,则白天显现,到夜晚则晦暗不见。”

诸位大臣听了他的解释,以为是无稽之谈。赞宁说:“这些知识记载在张骞的《海外异物记》中。”

杜镐检索三馆书目,果然在六朝旧本中看到了有关记载。赞宁所以知识这样渊博,正是他平时勤学的结果。

◎故事感悟

赞宁能够详细地解释令所有人迷惑的现象,并说明其来龙去脉,可谓是学富五车。这个故事说明,孤陋寡闻是可怕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才能懂得事情的本末,才能懂得世道,才能正确认识自己。

◎文苑拾萃

寄赞宁上人

(宋)王禹偁

支公兼有董狐才,史传修成乙夜开。

天子远酬丹诏去,高僧不出白云来。

眉毫久别应垂雪,心印休传本似灰。

若念重瞳欲相见,未妨西上一浮杯。

刘原父博学多闻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刘敞(1019—1068),字原父。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皇祐三年(1051),为太子中允、直集贤院。至和元年(1054),迁右正言、知制诰。至和二年(1055),出使契丹。至和三年(1056),知扬州。嘉祐四年(1059),知贡举。嘉祐五年(1060),以翰林侍读学士充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永兴军府事。神宗熙宁元年(1068)卒于官。著有《公是集》七十五卷,今佚。

北宋学者刘原父,知识广博,根底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