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对朝廷的忠诚、办事的公正和认真,不但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反而受到排斥。他自己有些心灰意冷,不再像以前那样认真管事了。这样空闲的时间很多,他又不愿意白白地浪费宝贵光阴,于是萌发了著述的念头。
郦道元从小就喜爱自然山川的风光景物,父亲每到一个地方做官,都带他游览山川名胜。少年时代,他就游遍了山东。长大之后,他喜好游览。尤其做官以后,他利用做官的便利条件,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游览名胜古迹,留心勘察山川地理形势,弄清每座山的方位、高度,每条河的源流,什么时候发生过山崩、地震、河水改道、水灾旱灾,他都一一记录下来,老百姓口头上流传的故事,他也注意收集。
官场险恶,郦道元不断遭到排挤,官职也不断变动,这样就使郦道元勘察的足迹遍及今天的内蒙古、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等广大地区。所以,郦道元对于地理学有非常丰富的感性认识。
郦道元还爱好读奇书,例如《山海经》、《禹贡》、《职方》、《禹本记》、《水经》这类书,当时读书人是不读的。因为做官并不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写文章也用不上,一般人也读不懂。郦道元平时爱留心山川地理,所以也爱读这类书,常常一边读,一边作批注。
郦道元渐渐发现,古书上关于地理位置的记载有许多互相矛盾的地方,有的说得不够具体。这更增强了他对地理学的兴趣。于是,他扩大了自己游历的范围,并且积累了数十万字的考察资料,决心写出一部地理学专著。
当时,郦道元读到一部名叫《水经》的书,是三国时期一位名叫桑钦的人撰写的。这部书专门研究河流水道,共记述了全国137条主要的河流。郦道元很喜爱这部书,而且读了许多遍,因为读这部书使他有一种坐游名山大川的享受。可惜《水经》的原文只有一万余字,相当简略。经过反复的考虑,他决定以这部书记述的河流作为自己著述的线索,用为古人作注的写作体裁来完成自己的地理学著作,引起人们对《水经》这部书的重视。
郦道元把多年来记录的考察资料按《水经》的结构框架分门别类,发现自己收集的资料已经远远超出了《水经》记述河流水道的范围。怎么办?是舍去还是收录呢?如果舍去,写作起来很方便,也很单一,只需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将注《水经》的工作完成。
郦道元觉得,这样做没有多大的学术价值,既然要写出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就不能受《水经》只记河流水道的限制。他想:把河流流经的山脉,气候、土壤、物产、城邑的沿革和居民聚落的兴衰都写进注文中,这部书供后人参考和研究的价值不是更高吗?
郦道元开始动笔写《水经注》时,已经40余岁。他白天到官署办公,处理公文事务;晚上在一盏青灯前伏案著述,每天都写到午夜过后才罢休。他一天一天地消瘦了,劲头却一天比一天充足。
就在这时,妻子从家乡来探望他,见他又黄又瘦,十分心疼,就对他劝告了一番:“你也应该保重身体。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三个儿子依靠谁呀!”
郦道元一听,十分恼火。他生来脾气火爆,现在又写在兴头上,就不耐烦地说:“你看不顺眼,还是回老家去吧,儿子由我来养!”
妻子一气之下,留下两个儿子就走了。这两个儿子郦道元一直将他们带在身边,最后和他一起被杀害了。
过了两年,北方水系的写作基本完成。北方的山川地理风物人情,他曾亲身游历十分熟悉,写起来也很顺手。但是,有些地方他未曾去过,特别是江南的许多水系。当时南北两个政权对峙,没有办法去南方作实地考察。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放慢了写作的速度,用心搜罗南方的地理著作,查阅古代的典籍,并且找来官府的地形图,一个水系一个水系地仔细推敲、考证研究。此外,他亲自走访从南方来的商人、文士,询问南方的地理情况,结合对文献的研究,认为确有把握才写进书里。
在《水经注》的写作过程中,郦道元参考的古书前后达四百多种,直接引用的古书也有三百余种。
在写作期间,郦道元先后由冀州调往荆州,又由荆州免职回京,后来又被任命到河南做官,所以写作中断过几次。特别是被免职闲居那一段时间里,他生活拮据,几乎无法继续《水经注》的写作。《水经注》完稿时,郦道元已经五十多岁了。
郦道元的文笔特别优美,特别是对自然风光的描写,格外引人入胜。像描写长江三峡之类的精彩章节,在《水经注》中比比皆是。因此,《水经注》又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故事感悟
郦道元花费10年心血撰写《水经注》,不仅成就了自然科学方面的巨著,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文献。
郦道元是在逆境中开始著述的,他把著述当做自己的事业。尽管他最终死在官场的倾轧中,但他却没有虚度此生。
◎史海撷英
郦道元的成长经历
郦道元出生于一个仕官家庭,父亲郦范曾作过青州的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出任尚书郎,以后历任颍川太守、东荆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职,一生在政治上都比较有所建树。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时,在阴盘驿(今陕西临潼附近)被雍州刺史萧宝寅杀害。
郦道元一生都勤于读书和著述。《魏书》卷八十九中记载说:“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注《水经》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但除了《水经注》外,郦道元的其余著作都已经亡佚了。
从少年时代开始,郦道元就爱好游览。跟随父亲在青州时候,郦道元曾与友人游遍山东。做官以后,他也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郦道元都要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大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理学知识。
郦道元的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文苑拾萃
《水经注》节选
江水又东,径广溪峡,斯乃三峡之首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其峡盖自昔禹凿以通江,郭景纯所谓巴东之峡,夏后疏凿者也。
江水又东,径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径新崩滩。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张纲磊落讲真情
◎为国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国家兴废,莫不由之。——李延寿
张纲(1421—1478年),字大振,长清人。1454年(明景泰甲戌年)进士,任监察御史,执法不徇私情,许多人免于冤死。1466年为江西按察副使,痛革积弊,民心称快,称他“一路青天”。1470年任湖广按察使,振肃一方,奸盗巨蠹闻风丧胆,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不久升为左佥都御史,管院事,又担负整饬边备。为防国民轻视农业,奏请朝廷,在全国各地设“劝农官”,栽桑植枣,民食其惠。当他看到各处仓库空虚时,就奏行有司措积粮储,以备岁荒,荒年时饥民以此活命的很多。张纲在职间所上章疏,大多是为国为民的事。1476年因患风疾,便上疏朝廷,去官回到长清故里,不久因病去世。
明朝成化年间,广东肇庆地区的地方官员张纲犯了错误,被布政使(省行政长官)陈士贤罢了官,遣回原籍务农。
一天,张纲又被官府传了回去。讯问他的人一个是刑部员外郎李行,一个是巡按御史徐同爱。他们问:“陈士贤现在拘留候审了,他私开国库的事你知道不知道?”
张纲听了,十分奇怪,连忙说:“陈大人开国库是赈济灾民。不久前,岭南暴雨成灾,江河横溢,老百姓死的死、伤的伤,幸存的人饥寒交迫。陈大人开仓赈灾是救民爱民之举呀!”
李、徐二人没想到张纲说出一番好话,就说:“你不觉得陈士贤不报朝廷批准就开仓是犯法吗?”
张纲认真地说:“饥民嗷嗷待哺,若待官府层层上报,再层层下批,那可就要饿死好多人了。陈大人果断开仓急民之困,怎么能说是犯法呢?”
李、徐二人没想到张纲句句为陈士贤辩护,便换了一个话题说:“你被陈士贤免了职,难道你心无遗憾吗?”
张纲一听问到了自己的事,便严肃地说:“我本是地方小吏,办错事触犯了法律,被陈大人免职,实在是我自己的过失,不敢怨恨陈大人。”
李、徐二人说:“你若乘此机会出来作证陈士贤开仓自己捞了一大把,我们可以给你官复原职。”
张纲“呀”的一声站了起来,说:“二位大人呀!我虽已是一个平民,但岂能昧了良心,做出那种颠倒是非的事呢?”
李、徐二人一拍桌子,说:“陈士贤给了你什么好处了,竟敢包庇他?来人,拉下去给我打!”
张纲被打得死去活来,但还坚持说:“我决不以个人恩怨灭了公义,诬陷陈大人!”
李、徐二人眼看张纲不能利用,就把他关了一段时间以后放了。他们编了陈士贤一套罪状,把他押解回京。后来,陈士贤死在半路上。
张纲没有官复原职,因为他不诿过诬陷别人。但他出狱后,就处处打听为什么李、徐二人要罗织陈士贤的罪名。后来才知道,是太监韦眷在捣鬼。
陈士贤死讯传来,张纲十分悲痛,就向朝廷上书,说:“市舶太监韦眷在广州主持对南洋各国贸易时,接受番人贿赂,受到广东布政使陈士贤的严肃处理,因而挟嫌报复。刑部员外郎李行、巡按御史徐同爱慑服于韦眷的权势,参与制造了这起冤狱。我冒死举报,实在是不能忍受忠廉之士含冤莫白,而奸佞之徒继续蒙蔽圣上啊!”
结果,韦眷之流被罢免,陈士贤的冤案得到了平反昭雪。张纲光明磊落不诬人的美德,从此被载入了史册。
◎故事感悟
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正是我辈男儿的应有本色。张纲这种不畏权势、坦诚胸襟的品质正反映了一代贤臣刚直不阿、不违本心的做人准则。
◎史海撷英
大同兵变
明朝嘉靖三年(1524年),大同巡抚张文锦为加强战备,命镇卒戍守城北五堡。由于参将贾鉴催督太急,激起了众怒,镇卒郭鉴、柳忠等起而暴动,击杀了张文锦、贾鉴。
朝廷闻讯,忙以蔡天佑为大同巡抚,桂勇为总兵官,前往大同安抚。十一月,又遣军镇压,郭鉴、柳忠等人相继被俘杀。
随后,郭鉴的父亲郭疤子又串众起事报复,生擒总兵官桂勇,一直坚持到次年二月失败。
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镇卒因不堪忍受军官的虐待,再一次举事起义,杀掉了总兵官李瑾,并固守城门,屡挫官军。后来因遭分化瓦解,首领黄镇被害,指挥马升、杨麟投降,兵变再次失败。
◎文苑拾萃
送毛伯温
(明)嘉靖帝朱厚熜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
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张岱自写墓志铭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弘一法师
张岱(1597—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荣,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张岱出生在明朝一个世代为官的贵族家庭里,从小过着纨绔子弟的豪华生活。那时候,他成天穿着华丽的衣衫,骑着高大的骏马;家中有娇妻美妾,身边跟着俊俏的男童;吃喝嫖赌,走马打猎,他样样精通;逛戏园,买古董,玩花鸟,他全是行家。提起张岱,无人不知道他是天下出了名的浪荡公子。
直到张岱50岁那年,平地一声惊雷震碎了他的美梦:清朝军队的金戈铁马一路席卷而来,推翻了明朝的天下。
国破家亡的悲剧,终于使张岱清醒过来。他决心痛改前非,做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这时候,明朝的许多官员和著名文人看到大势已去,都剃了头发,留起长辫,投降清朝,做了新贵人。而张岱却发誓不做亡国奴,他披散头发,独自一人跑进深山隐居。他昔日的一些朋友和熟人劝他顺应潮流,归顺清朝;清朝的官员们听说了他的大名,也屡次派人来请他出山做官,他都坚决拒绝了。
张岱自己建了一座残破的茅屋,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常常连着几天无米下锅,只得靠野菜度日。他听说一些朋友在反清斗争中牺牲的消息后,曾几次想过要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表示自己对故国的忠诚。但是,一件未完成的事业使他放弃了自杀的打算。原来,他正在编写一部记述明朝历史的传记著作,他想通过这部书的写作来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思念。后来,他终于饿着肚子写成了这部巨著,取名叫《石匮藏书》,成为一部研究明朝历史兴衰的重要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