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刚·刚强不屈
9424400000032

第32章 咸龄不愿“执民以媚夷”

君子谋道不谋富。——柳宗元

咸龄(生卒年不详),满洲人。1842年曾以四等侍卫随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843年10月任候补道,在江苏参与外交,排名在宫慕久之上。1847年3月后任上海道台。同年12月,批准将“出租地契”发给英商宝顺洋行经理颠地·兰士禄,该地契系上海第一号租地道契。次年3月,“青浦教案”发生后,在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的压力下,派员赴青浦协助“缉凶”。1848年4月,两江总督李星沅以处理此事“原欠紧速”为由,将其撤职。后又任浙江宁绍台道、江苏常镇道。

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清王朝解除教禁,西方传教士加紧对中国内地的渗透,教案纠纷屡屡发生。清政府官员处理这些教案冲突时,其心态是形形色色的。其中有位特立独行的地方官敢于抗拒外来压力,坚持秉法办案。他就是青浦教案中的上海苏松太道员咸龄。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三月八日,英国传教士麦都思、洛魏林、慕维廉违反上海设立租界时议定“外人行走之地,以一日往还,不得在外过夜”的规定,非法进入离上海九十里的江苏青浦县传教。他们还在城隍庙一带散发宣道小册子,引起了大批乡民和漕粮船水手争相索取。在混乱中,洛魏林竟举起手中的拐杖在几个水手头上乱击,“把最前排一人的脸给擦伤了”,激起众愤。水手们还击,“投更多的石子”,致使这三个传教士“受有轻伤”。这就是青浦事件的真相。

事情发生后,英国驻上海第二任领事阿礼国不仅不承认传教士的越境错误和打人罪行,反而乘机小题大做,有意歪曲事实扩大事态。英人密契所撰的《阿礼国传》中写道:“阿礼国先生不失时机地同中国当局要求给予完满的赔偿”,就是最好的自白书。

三月九日,即青浦事件发生的翌日,阿礼国向上海苏松太道台咸龄提出惩办凶手以及赔偿损失等无理要求。咸龄当即驳斥道:相互斗殴本是细微小事,不值得深诘。既显示了不追究对方过恶的大度,又隐含不示弱于对方的冷傲。但骄横的阿礼国竟当场“语侵观察,适持长枋折叠扇在手,乃以扇拍观察之首而击之”,对咸龄横加殴辱,真是无理狂妄到了极点。在英国领事咄咄逼人的压力之下,刚直的咸龄毫不屈服,他曾对上海道台吴健彰说:“执民以媚夷,吾不为也。”既道出了咸龄的心声和处置此案的基本态度,也反映了他不曲颜媚外的铮铮傲骨。

十日,咸龄致函阿礼国,指出三位传教士到青浦去,这本身就是违反定章,并写信慰问麦都思。但这种宽宏大度的举动反而遭到阿礼国的无理指斥。十一日,阿礼国致函咸龄,抗议他直接给麦都思写慰问信,蛮横地说咸龄此举“不但违反惯例,而且对他本人是一种侮辱”,简直是小题大做,更有无理取闹之嫌。

十二日,阿礼国要求“迅速拿犯”严惩。咸龄对其无理要求置之不理,根本没有答复。恼羞成怒的阿礼国见咸龄不吃他那一套,就越过咸龄,直接对清政府使用讹诈的手段迫使清廷就范。首先,他命令全部进出口英船停止交税。其次,用兵舰封锁港口,进行武力威胁。最后在十九日,派副领事罗伯逊乘英兵舰“爱司比格”号前往南京,递交照会,直接向地方最高官吏两京总督李星沅进行恫吓,施加压力。其时驻上海的法国和美国领事致函阿礼国,表示完全赞同并支持他的行动。在侵略者的威逼下,李星沅屈服,开始缉拿凶手。传教士麦都思在江苏臬司倪良耀陪同下,到县署认定王明副、倪万年为“首犯”,并抓捕8名水手,又赔偿三位传教士所谓“失物单”300两银子。按照阿礼国的要求,10名中国水手照白昼抢夺等律定拟,帮办县令均应科办。李星沅指令臬司倪良耀、藩司傅绳勋及道台吴健彰完全按照阿礼国要求去办,并且亲赴英舰和传教士寓所“拜访道歉”。不久,咸龄被革职,交刑部议罪。水手另定罪名。

一方面是阿礼国洋洋得意地自诩、夸耀自己手段的高明,另一方面敢与之抗争、不屈膝妥协的咸龄却被革职拿办。如此鲜明的反差,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清廷的腐朽。

青浦事件的处理暴露了清政府腐败懦弱、科学知识的缺乏和军事力量的落后。阿礼国在进行这场讹诈时,是做贼心虚的。《江南传教史》作者写道:“这是一件大胆的事情,但是这个计划的成功就是靠了这次大胆。”在香港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德庇时给阿礼国的指示说:“恭喜你的成功,但只此一遭,不能再干。”

面对着仅有两艘很小军舰的阿礼国的讹诈,身为地方大员、封疆大吏的李星沅竟然无能为力,反而使主持公正的咸龄遭革职拿办,也首开了清廷在教案交涉中屈服于列强的先例。

故事感悟

咸龄在对青浦事件上拒不“执民以媚夷”,显示了其为人做官刚强不屈的铮铮铁骨,咸龄的刚强不屈与软弱无能的清廷形成了鲜明对比。

史海撷英

鸦片输入与禁烟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直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对英贸易每年仍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的贸易局面,英国资产阶级采取外交途径强力交涉,未能达到目的,就采取了卑劣的手段,靠“毁灭人种”的方法,向中国大量走私特殊商品——鸦片,以满足他们追逐利润的无限欲望。

鸦片贸易给英国资产阶级、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鸦片贩子带来了惊人的暴利,打破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长期优势,使中国由200多年来的出超国变成入超国。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鸦片大量输入,使中国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中国国内发生严重银荒,造成银贵钱贱,财政枯竭,国库空虚。

鸦片输入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烟毒泛滥不仅给中国人在精神上、肉体上带来损害,同时也破坏了社会生产力,造成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鸦片贸易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广大人民的重视。清政府从自身利益出发,1821—1834年颁布禁令八次;统治阶级中一部分人目睹社会危机,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国严禁鸦片。1838年12月,道光皇帝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文苑拾萃

传教士

传教士基本指的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很少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大部分宗教使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教的宣教师。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