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特别特别管用的职场心理学
9339600000013

第13章 求人之时:摸透心理好办事(6)

于是,深懂人性奥妙的刘伟强对经理说:“由于银根紧缩,市场萧条,我估计这个月顶多卖出五辆车。”经理叹了口气,但是他也明白这种情况是难免的,于是他对刘伟强的看法表示赞成。

果然,一个月过后,汽车淡季来临,销售旺季那种不停地订货调货、不停地卖货的动人情景早就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代之而来的是门庭冷落,很多同事都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汽车销售进入停滞不前、现金流减少的状态,但是,刘伟强依然采取了最积极的态度来应对。

有一天,他还没吃饭就接到电话,一个客户说:“刘伟强先生,你中午不用来我公司签约了,我一个朋友也介绍了一个汽车销售员和我认识,我已经决定和他签约了。”

听到客户的电话,刘伟强马上飞车到客户家。到了客户家里,他就一直坐在客厅里狂谈自己汽车的性价比。

刘伟强看到客户接了一个电话,根据客户的反应,他知道这肯定是自己的竞争对手打来的电话。于是,客户暂时挂电话之后,他走近客户的身边毫不间断地和客户谈汽车,后来电话一次次打来,但是客户都没有时间接。最后,在刘伟强不间断的一番解说之后,一笔50万元的汽车买卖成交了。

靠着这种执著的精神,在这个销售淡季里,刘伟强竟然卖了15辆汽车,公司经理对他大大夸奖了一番。

假若刘伟强说本月可以卖20辆,结果只卖了15辆,公司经理会觉得刘伟强失败了,不但不会夸奖,反而可能指责他。但是因为刘伟强把最糟糕的情况报告过了,因此当月绩出来以后,对刘伟强的评价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身在职场就要遵守职场上的规则。把握好工作和性格之间的平衡尺度,把握好个人和集体间的平衡尺度,才能在职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职场不是独角戏,个性与能力再强也不能超越规则的天花板。一旦给别人留下恃才傲物的印象,就肯定会给自己招来麻烦。

与人交往的时候要注意到别人的心理,和“张扬”的人相比,职场“功夫熊猫”更容易给人惊喜。而且,那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不会因为过早卷入职场的权利战争而失败,这才是最终的成功者。

在工作中怎样适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能与职场的各方保持和谐并赢得赞赏,这个问题或多或少都在困扰着努力前行的职场中人。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呢?在职场中应该利用冷热水效应,在想冲动的时候保持冷静,不刻意张扬,就不会给人们形成起点高、能力强的心理定式,以后每有进步与发展都让人看得清楚,觉得此人有发展潜力。人们也不会过早地把他作为升迁竞争的对手,即使他后来进入角逐,人们也会宽容地认为他是勤能补拙、厚积薄发,会对他更加看好!

这样,那些懂得职场奥妙的人就能给自己足够的时间积累资本,打牢根基。厚积之后,就一定能在职场上一鸣惊人,成就一番事业!

视网膜效应

——用脑去观察你的领导

视网膜效应是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心理现象,它指的是当人们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种特征时,就会比平常人更去注意别人是否跟自己一样具备这种特征。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一个人感觉今天穿白色的衣服走在人群中会非常醒目。那么,走在人群中他就会注意到,有的人选的和自己一样,也是这种脱俗的白色衣服。

卡耐基先生在很久以前也提出这样的一个论点,那就是每个人的特质中有80%是长处,而20%左右是人们的缺点。当一个人只知道自己的缺点,而不去发觉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这个人发现他身边也有许多人拥有类似的缺点,进而使他的人际关系无法改善,生活也不会快乐。

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那就很可能也会有能力看到他人的可取之处。而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他人,往往是搞好人际关系的必备条件。

对于职场来说,视网膜效应也非常强大。想一想,在自己的公司,最兢兢业业,无人能敌,视公司为家的人是谁?毫无疑问,是老总!是的,的确如此,他勤奋,每天可以不带任何情绪地超出八小时工作时间,继续努力工作。

那么,他会选择什么样的员工,他最关注员工品质中的哪一方面呢?根据视网膜效应,我们会得到这样的信息,那就是,领导们最喜欢的员工是和他们气质相投的,而且,他们更加希望员工能和自己一样努力工作。其实这是领导们的梦想,那么,想升职的你也要学会用脑子观察他们在做什么,不论真心还是假意地保持同等风格!

李华默在一家业内闻名的设计室上班。

对于他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是成为设计室的骨干人物,因为这家设计室的创始人有着全国一流的设计思想。而对于设计室来说,李华默懂得,如果做一名小兵,那就永远都打不开自己的思路,也永远只是一个没有进步的执行者。他觉得既然已经接触到了一流的人物,那么就要接近自己的领导,打开自己的思路。

这家设计室的领导高先生是一个严肃的、一丝不苟的人,虽然他定期也会和同事们一起聚餐。有一次聚餐的时候,高先生的妻子也在,于是就随口说了一句:“前两天我叫老高和我一起来这儿吃饭,他还不答应,说要等着和大家一起。”

凡是和高先生有关的事情,李华默都会非常用心听。是的,他想起了原本定的聚餐时间是昨天,但是改到了今天。这是因为昨天工作室人数凑不齐餐厅的优惠要求,而为了享受到优惠,高先生就调整了日期。

李华默看到了高先生的做事风格,因为高先生是白手起家,据说当年他的设计作品不被认可的时候,曾经到处借钱,还免费给人设计,吃了很多苦头。如今,虽然高先生有了很高的声誉,但是他依然保持了以往的节俭作风。他唯一的玩笑话就是说要“少吃饭,多工作”,有时候到了中午,一个煎饼就解决了吃饭问题。

李华默根据自己的观察了解了高先生的性格特点。有一天,高先生给他钱让他去订桶装水,李华默认真地比较了一下桶装水的价格,决定了一家,然后他又利用长期订水的优势,争取到了一定的优惠条件,随后他拿着节约下来的钱敲开了高先生办公室的门。

李华默也注重行动上的一些细节。比如,他养成了随手关灯、不用电脑的时候就关闭显示器的好习惯。而且,有一次下班走的时候,高先生看到李华默正在检查所有人的电脑显示器,直到所有人的显示器都关闭了,再关好灯走出门。

李华默这些和高先生一样的细节,果然引起了高先生的好感。

不多久,李华默就被提升为组长,负责管理大家的日常工作。而高先生也亲自指点李华默进行设计,放心地让李华默研究自己的思想,然后去领导设计室其他人的工作!

事实上,老板们很难找出另外一位和自己一样干活的员工,就是真有员工和自己一样拼命做事,而且还很能干,那么这样的员工和你的心态肯定是不一样的,他在拼命为企业卖命的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卖命。因为,这样拼命能干的员工将来十有八九自己就是老板,而且还很有可能是原公司的竞争对手。

但无可否认的是,老板们还是喜欢和自己一样喜欢公司,期盼公司成长并付出巨大努力的人。所以,作为员工,应该学习老板的优点,要用心地发现他的优点并告诉自己,你又获得了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样的心态让领导的强大对自己不再是压力,而是一次获益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意识会让你的心灵越来越富足、越来越坚韧,就更不用担心自己的提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