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全民社交
9339100000002

第2章 只有心浪,才能微勃

Think3group智立方 品牌营销传播集群 杨石头

孟子年幼时,有一次由于贪玩而没有上学,他母亲知道后,生气地拿起剪刀,剪断了正在织布的织线。孟母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你废弃学业就像我剪断织线,学习就跟织布一样,线断了就再也接不起来了。”所以,每天的微博、每天的公众微信、每天的思考笔记,对我而言,就是每天在学习织布。既然能荣幸地为新浪微博写序,我也就扯上一尺布叨逼叨一下,期望不会让你觉得又臭又长!

作为中国人唯一的平民话语平台,新浪微博担当着解压阀的重要角色。如果说主流媒体的优势在于公信力,那么在信息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舆论场中,在“围观就是力量,转发就是支持”的口号指引下,网民充当着各种信息的二传手。走到今天,随着腾讯微博宣布退出微博,微博只剩下新浪微博一家;微信类IM,只有腾讯微信一家了,来往已经成为阿里内部沟通工具;MSN退出,聊天只有QQ一家了。可见这个时代,文无第一,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各的风格腔调;武无第二,在商业模式上,不弄死你,我就没法活。

当自媒体的再一次深度分化,整个社会已然社群化,产生聚合的原因更多的不是信息相通,而是气味相投。大家各有各家,各找各妈,各花入各眼。功能价值越来越聚焦。如果说微信的优势是点对点沟通和私密,那么微博的优势就是公开和传播,所以,你若发情,请用微信,你若发言,请用微博。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是传统互联网的流量为王,而是用户功能为王。你的品牌必须成为用户手机中的一个功能性的模块,扎得下心智需求的根,占得了手机桌面的地,才有下一步O2O的机会。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做品牌营销传播,不是广告的轰炸,累积记忆的重复,不是你在做传播,而是你的内容是否能够播传——是否因为内容,人家愿意二次传播、三次扩散、四次渗透。

于是,产品、品牌、传媒、用户已然是四位一体的。也就是说,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或者建立的品牌,只是一种半成品,而另外一半由传媒与用户来塑造。在这四位一体的相互关系中,产生着对消费者的营销推力和拉力。在智立方策略工具里,我们称这个模型为:圈动力。

品牌认知上进入了秒时代,如果你的品牌表达不能在三秒钟说明白,就会被秒杀。品牌标志、色彩、广告词、音乐标识等,务必要在第一时间被识别。举例:2014年10月20日,“当当网”宣布更名“当当”,删除了非关键字“网”,同时推出了一对红色的“圆形铃铛”作为新logo。除此之外,当当网的口号由“网上购物‘享’当当”改为“敢做敢‘当当’”。两个“当”字的叠加结合,使得“当当”两个字组合成为一个整体,字体叠加的形式容易形成速度感的印象。更进一步的传播就要尽可能地转型成自媒体化,最好有一个人物代言(往往都是企业的领导人),来解决品牌传播中态度、温度、角度的问题。还要努力把品牌拟人化,有态度、有温度、有角度地说人话,以产生最大化的互动效果。

很难想象到今天,还有哪个企业没有官博,但能否形成有效的微博营销矩阵就需要专业了——企业官微(原创内容加企业动态)+创始人(老板)个人微博(个性化内容与官微互动)+产品品牌微博(促销给粉丝发福利及淘宝店打通)+全体员工个人微博(发动全部员工支持以上官方微博发展)。

而在微博的营销中,以下小经验可供参考:1.文案越短越好;2.图片更重要;3.统一昵称和标签;4.借势;5.找到热点话题;6.主动寻找粉丝;7.先微博,后营销;8.建立行业领袖的位置;9.让用户进入你的网站;10.树立、监测你的品牌口碑;11.内容营销,用创意内容吸引粉丝;12.整合传播力。

如果没有足够的粉丝基数,不要谈创意;没有清晰的微博定位,不要谈营销;没有特色产品,不要指望一夜爆红;没有改进的决心,不用天天去评论;没有真正关怀用户,不用7×24小时的互动;产品不行,微博也难以让你爆红,微博营销可以放大你的卖点,也会放大你的缺点。

我想,自己一直坚持微博的原因,除了保持跟外界的沟通与展示界面以外,大概也是因为它把话痨+表达欲+嘚瑟+窥探欲+快速学习结合在了一起,因为心浪,所以微勃。这五年的微博旅程,让我明白了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同时要感受站在别人角度看自己、站在自己角度看世界。

所有的新大陆,都来自新角度,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好好研读秘籍打法,找到你自己的不二法门吧!

最后留个联系方式,有缘认识,随时再聊!

新浪微博——@智立方的杨石头

公众微信——智立方的杨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