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9338900000023

第23章 大学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与评价

一、大学生涯发展规划的实施

(一)发展目标的适当调整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就差一点点。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决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是变换目标,却从不或很少改变方法。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只要不放弃目标,每一次挫折、每一次失败都是有价值的!

大学生涯发展必须有目标,而且目标不能随便改变,但这不等于说大学阶段的发展目标就一定不能改变。就业也好,考研也好,创业也行,都是走向成才,不存在哪个高级哪个低级,哪个合理哪个就一定不行。确定这些目标的依据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个人的因素如兴趣、能力、性格。价值观等也有来自家庭的因素如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期望值等,更有来自学校与社会的因素如学校层次、专业发展前景、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等。

大学生如果一进大学就有一个大学期间的奋斗目标,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这往往是不现实的。大学新生就好比一匹久囚铁笼的骏马突然被置身于茫茫草原却不知该奔向何方,他们哪里知道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呢?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往往有不同的特点与心态,对此,人们有不同的形容:

第一种说法:

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糊)——沉浸在考上大学的喜悦之中一下子转不过弯来,以为还是自己的天下;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醒)——此情非彼景,好汉不提当年勇;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虚)——学了不少却心里没底;大四:知道自己知道(熟)——苹果熟了,可以上市了!

第二种说法:

大一:《彷徨》——大学新生犹如一匹久困铁笼的骏马突然被置身于莽莽草原,昂首嘶叫却不知该奔向何方;大二:《呐喊》——原来大学不过如此,我要“造反”;大三:《伤逝》——逝者如斯夫,时不待我也;大四:《朝花夕拾》——前面输(玩)太多,毕业前多多少少赶点本。

第三种说法:

大一:春——充满了憧憬,孕育着希望;大二:夏——学习、恋爱、社会工作什么都想干,热情很高,压力自然也不小;大三:秋——“橘子红了”,小有收获;大四:冬——早上起来,推开门窗,外面白雪茫茫,面临就业,却不知路在何方?

由此可见,要求一个大一、大二的学生制订一个一成不变的大学阶段发展规划书是多么的不现实。众所周知,规划不等于“鬼话”,有规划远比没有规划要好,规划书就好比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它可以给自己一个大概的指引与压力感。

到底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是令大学生最烦恼的生涯决策之一。按说,考研与就业并不矛盾,因为两者既可以同步进行也可以分步进行,考研的时间每年是相对固定的,通常是元月底寒假前,而找工作的时间可以从头一年的11月一直持续到次年的6月甚至毕业后都可以继续。为什么会烦恼呢?说白了是计划与心态的问题。如果大一大二没计划考研,到了大三大四突然决定考研,成功的概率无疑会低一些;反过来,如果大一大二计划好考研或出国留学,大四时又改过来想先就业,也会显得有点措手不及。

现在,很多重点大学的学生喜欢考虑换专业或辅修第二个专业即所谓的修第二学位,这也属于目标的修正问题。出于对兴趣与就业形势的考虑,大学生想换专业无可厚非,但换专业以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究竟喜欢和适合什么专业,不可盲目冲动。辅修也是一样,不可随大流,辅修是长胖,读研是长高,花上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拿一个同属于本科层次的第二学位不一定是明智的。

(二)目标实现中的阻力分析

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挫折与失败,有的人愈战愈勇,有的人却晕头转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究其原因,在于不同的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一样。对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阻力进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大学阶段目标实现的阻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目标设置不合理

比如说某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既想学习成绩一流又想当个好的学生干部,既想恋爱成功,又想打工赚钱,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以上目标如果分割成阶段性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就业、出国、创业均可以作为大学期间的发展目标,但必须具体和现实。如选择先就业,那就要想清楚去什么地方就业、在什么行业就业、从事什么职位与性质的工作、希望拿多少工资等,如选择出国留学,那就要考虑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个人学习成绩尤其是外语水平等,如琢磨着毕业后自主创业那就必须积累经验、学会分析市场行情、制定创业计划等。目标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如果选定的目标不合理,那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2.制定目标的当事人缺乏执行力

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话讲得非常有道理。经常听一些大学生讲:“我要考研。”可是没过多久,他就改变主意了。还有的大学生说:“从下周开始,我要好好学英语。”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非要从下周开始而不是从今天开始呢?

执行力相当于心理学中所说的毅力。“毅力就是为了梦想去敲天堂的大门,频繁大声地敲,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因为天堂被你打扰得烦不胜烦,但求让你闭上嘴,于是你成功了。”

范仲淹,在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苦条件下,却能坚持读书,最后还当上了宰相。他靠的正是毅力,是毅力使他成功了,是毅力使他当上了宰相。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赛,开始跑在最前面的未必能一直领先,成为一名胜利者;原来落在后头的并不一定就永远不能后来居上,命中注定做一名失败者。

有人老是在别人的成就和荣耀面前哀叹自己起步太晚,其实每一位马拉松参赛者都明白,迟个三步五步,甚至十步百步也不算晚,关键是能否坚持到终点。

要去判断人生道路上的这场胜负,在于用毅力换来的成绩,正如判断一棵果树的优劣,是看它结的果实是否丰硕,而不苛求它的叶子是否葱郁。成功者常常用毅力去写迷人的胜利传奇。

3.目标实现的外在条件不具备或者发生改变

从哲学的层面上讲,目标实现的内在条件相当于内因,外在条件相当于外因。所谓内因即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种蛋产出时已经发育成多细胞的胚胎,胚胎本身存在着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的矛盾。外因就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如:没有适宜的温度,种蛋中的胚胎就无法正常发育,种蛋还是种蛋,而时间过长,胚胎就会死亡,就更谈不上孵出小鸡来。可见,种蛋与温度之间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是鸡蛋变小鸡过程中的外部矛盾。

事物在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其内部矛盾着的双方的力量处在此消彼长的不断变化之中,一旦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便会引起双方地位的相互转化,于是新矛盾取代旧矛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在鸡蛋孵化小鸡的发展过程中,种蛋是内因,适宜的温度是外因。种蛋和适宜的温度对于由鸡蛋孵化出小鸡的发展过程来说,都是同时必备不可缺少的,缺少任何一种因素都不可能孵出小鸡来。可见,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外在条件虽然有不可控制性,但它毕竟要通过内部条件才能起作用,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们不仅可以利用与改造外部条件,还可以创造条件实现目标。

二、大学生涯发展的评价

很多人以为职业生涯成功就是获得地位和财富的满足,于是为了达到这个标准而拼命努力。一旦没有能够在期望的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便灰心地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失败了。其实,这种成功观是不正确的。

很多时候,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无法达到所有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失败。怎样的职业生涯才算是成功的?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职业需求不同,职业生涯目标各异,对成功的定义也会有所差别。对不同的人来说,成功标准也就不一样。对有的人来说,成功意味着一定数量的金钱,对有的人来说,成功意味着较高的地位声望;有的人可能认为成功就是35岁前拥有豪宅名车、可意的伴侣和聪明健康的孩子;有的人或许将成功定义为抽象的概念,例如和谐工作环境带来的愉悦感,完成具体的成果带来的成就感,帮助别人带来的满足感,等等,不一而足。

职业规划师总结:职业生涯发展的好坏,早期看锻炼机会,锻炼机会越多越好;中期看待遇,待遇越优厚越好;晚期看价值感,社会价值感越大越成功。这种说法的确有些道理。

那么,到底从哪些方面,以什么标准来评价职业生涯发展的状况呢?

(一)评价原则

1.目标与结果和谐性原则

“和”与“谐”是两个不同的中文字,它们的含义有很大的相似点。《吕氏春秋》里有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和”的含义:“正六律,和五声,达八音,养耳道也。”人的耳朵很奇怪,不愿意听单一的声音,一定要听几种不同的声音才能感到舒服。《论语》里有句话叫“君子和而不同”,把“和”与不同直接提出来了。“谐”是形音字,从言,皆声。本义是和谐,强调配合得匀称。“谐,和也”(《尔雅》),“掌司万民之难而谐和之”(《周礼·调人》)。而谐和是指各组成部分协调地相互联系在一起。把“和”与“谐”连在一起,即“和谐”,就是指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可以相互协调地联系在一起。它本身就带有两层含义,一是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成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且差别明显,但这些存在差别的各个成分之间又可以非常协调地整合在一起。

结果可以理解为目的,目标则是阶段性的结果,目标与结果虽然不尽相同,但能够保持一定的和谐性就可以了。

2。阶段性原则

不同阶段的大学生有不同的生涯发展任务,评价大学生涯发展良好与否必须把握阶段性原则。各年级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如下:

低年级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了解专业性质、专业能力要求、专业学习的价值和专业前景等,提升学习动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了解自己的特长与潜能、优势与不足,正确认识自我。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学习通用性技能,提高基本素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专业准备。

中年级大二、大三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拓展,培养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事业观。通过职业测评、职业咨询、了解职业信息等方式,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进行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参加职业培训、社会实践、创业锻炼等活动,拓展职业知识技能,提升自我素质,培养高度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提高人际沟通、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高年级毕业班的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创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职业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毕业实习、个人辅导、职业信息的搜集和选择。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职业成熟度和职业行为的“自主、自尊、自信、自强”意识。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敢于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和行业建功立业,完成向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二)评价维度

1.自我评价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自我评价(self-evaluation)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指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把自己当作认识主体从客体中区分出来,开始理解我与物和非我的关系后,通过别人在对自己评价和对别人言行评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自我评价。它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产物。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它是自我教育的重要条件。人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地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自己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之一。

大学生自己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评价是所有评价维度中最重要的方面,大学生(含研究生)一般年龄在18~25岁之间,具有相当成熟的自我意识,他们完全具备自我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2.他人评价

这里所说的他人评价主要包括同学评价、朋友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又包括师兄师姐评价、同班同学评价、室友评价等。此处所说的教师既包括班主任、辅导员,也包括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3.组织评价

组织评价是指由某种正式或非正式机构实施的评价,如班级、院系、学校、学生社团等。组织评价往往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而且有利于当事人看清楚自己在同龄人或同学中的竞争位置,有利于发现优势与劣势。

(三)评价方法

1.综合测评法

综合测评是众多高校普遍实施的一种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状况进行评比的方法,一般包括多个指标体系,每个指标体系均以量化的方式呈现,便于排名或统计。而且每个指标的最终得分包括多个评价来源,如自我、班级、教师等。正因为这样,综合测评有较高的外部效度。

相关链接:某大学学生学年综合测评指标体系

学生姓名:班级:

模块一:思想行为评测

模块二:体育成绩测评

模块三:成绩统计(以教务处打印盖章的成绩单为准)

学习成绩:——学分积——;算成百分制——

体育课成绩:——;附加分:——;加分原因——

测评结果:——

综合测评成绩=思想行为测评成绩鄢20%+学习成绩(学分积换算为百分制)鄢70%+体育成绩(体育课成绩鄢60%十民主评议成绩鄢40%)鄢10%+附加分(—)鄢10%=——。

2.360度反馈评价法

该方法原本是企业对员工绩效管理时经常要用到的一种评价方法,又可称为多源评价法,是对上级主管、同事、下属、客户等评价与个人评价的综合,其结果会反馈给被评价者,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360度反馈评价法也可以用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评价,个人在进行360度评价时,应尽可能打开窗户,广泛地向他人征求意见,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同学、亲人、朋友、室友、校友、实习单位领导、社会工作中的同事,等等,其中,来自辅导员、班主任和与自己有直接交往的同学的评价信息最为重要。

3.日记或周记分析法

把一个工作日(周)及一个非工作日的活动如实而无遗漏地记录下来,然后按照活动性质进行分类,如上课、自习、考试、上网、文体活动、逛街、约会、睡觉等,看看用于不同活动项目的时间各是多少,分析时间的分配是否与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相对应。

4.“重要人物”访谈法

请自己的同学、朋友、父母、亲戚、同事或其他你认为了解你的重要人物中的两个人,对你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你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看看他们从旁观者的角度对你有什么看法。这两次访谈最好录音下来。

案例分析:王燕的大学生涯发展计划

第一部分:自我分析

1.我是谁?

我是女儿、是姐姐、是学生、是朋友、是外联社社员、是文艺委员(目前我扮演不同的角色、担任不同的责任、表现不同的性格。

2.我在哪里?

我的人生路线:摇篮—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找工作—工作—企业—再深造—或创业—工作—再深造—退休计划。

我现在处在大学一年级快要结束这一阶段,以后还有很多路要走。

3.我会什么?

一点点英语、计算机菜鸟(刚过一级)、几种民族乐器(但没参加考级)。

4.我想做什么?

我想做心理咨询师(或看情况选择与心理学有关的专业,如到公安局做犯罪心理研究员或者游戏测试员)。有能力的话,就开个店,再发展成企业(和朋友合资也行)。

5.自我诊断

目前对我而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自我问题:得过且过、没有危机意识、干耗不充电、计划来临扭头就跑、不愿表露自己的想法与态度;没有值得骄傲的特长与技能;懒散。

第二部分:职业分析

在当今竞争越来越激烈的21世纪,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种压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来自社会的,来自工作学习环境的,来自朋友的,来自自身的,等等。可现代的人们却似乎越来越找不到合适的发泄途径。这可以从近几十年来,全世界不断攀升的自杀率和犯罪率中发现,这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受到考验,而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也应运而生。在我看来,心理问题每个人都会有,发展前景是很好的。而且随着WTO的进入,中国的国际化会越来越彻底,中国人对心理咨询的态度也会逐渐改变,对心理咨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虽然现在还不明显,但很多人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已经转变了,也有一部分人已经认可了心理咨询。我觉得,在我毕业时——也就是三年后,心理学的市场是很可观的。

当然不排除可能到时不景气的情况,那么就要多向外资企业靠拢,或到外国发展。

这个专业的危险系数也蛮高的。因为心理学家最后发疯的比例也是很高的。这个专业需要较高的英语能力,较强的沟通能力,需要耐心、友好、细心、体贴、亲切等多方面高素质的条件。

第三部分:职业发展规划

1.明确目标

长期目标:在大学期间,考完英语六级(最好英语八级也能考过),考过计算机二级(要加强基础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加快打字速度,学五笔字形打字法),多看与心理学相关的书籍,学习社交礼仪,学习茶道知识。

短期目标:

暑期:复习巩固大一英语与心理知识,努力背四级英语单词,好好练习VFP。在社会实践和在打工中学习社交能力、心理调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等。

大二:考过英语四级,考过计算机二级,看完图书馆关于茶道知识的书。学习基本的社交礼仪。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做实践调查。

大三:考过英语六级,对茶道和社交礼仪进行深入的研究。认真学习心理专业知识,同时在苏州市寻找实习单位。考驾照。

大四:情况允许的话考英语八级,其余视情况待定。

2.可能的变动与职业需要

第一志愿是考取心理咨询师。这项职业的学历应该至少要硕士,各方面的技巧要熟练。第二志愿是考消费心理学或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生(分专业去向时根据学校定的课程再确定),深造的要求应该不是很高,可以半工半读。

3.需要做的准备与培训

(1)在人际关系方面做得还可以,但仍需继续努力。在果敢、决断方面做得很差,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要改进。

(2)我目前需要学习、需要增加经验。

(3)我拥有的资源:我是苏州人,在苏州发展的可能性几率比别人高;在苏州,我的专业是唯一的,前景很好;在外态度谦虚,行为得当,容易得到前辈或长辈的青睐。

(4)我现在应该停止浪费时间的行为。开始执行暑期的短期计划。从现在开始,要努力努力再努力,为美好的明天创造基石。未来是自己创造的,路也是自己走出来的。我要像黎明的小鸟,飞向迎着我的灿烂阳光。

复习思考题

1.请为自己制订一份大学生涯发展规划书,并与自己的老师和好朋友讨论它的现实可行性。

2.要想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关键要把握好哪几个方面?

3.找机会深度访问两三个你认为比较成功的人,最好是与你的专业背景相同或相似的人。

大学是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更是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个人为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准备得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几年后的就业竞争力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力。在大学里第一次跟随那么多学识丰富的学者邀游知识的殿堂、第一次有如此自由的课余生活、第一次独立思考人生、第一次自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人感受到了这些第一次的美好和魅力。但同时,大学里也有很多人生的最后一次:我们最后一次有整段时间进行系统的学习、最后一次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供我们任意享用、最后一次为人生发展作全面的准备。谁更早地意识到这些最后一次,谁就能更早地规划大学生活,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