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首先要遵从自己的良心”
普京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拥有广泛的民众支持,拥有坚定的政党的支持,这是他作为成功政治家所必需的硬件,也是他连续多年在政坛打拼“无往不利”的基础。普京是个强势的人,他有着刚强的性格,但是普京也有温柔的一面,这是隐藏在普京内心深处的大度与从容。普京可以放过曾经的敌人、曾经的对手,他也可以不跟曾经以他作挡箭牌、不顾他利益的人计较;普京还可以忘记细致观察,用心去体验,然后关心所交往的人和更加关心自己的亲友;普京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年轻一代、给子女们树立了良好榜样。
“我们两人之间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善意的关系”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普京终于成功入主克里姆林宫,成了继叶利钦之后俄罗斯的第二位总统。普京上台结束了叶利钦的酒气政权,开始了他的普京时代。面对这么一个经历过世界上最强大国家以及辉煌年代的国家,面对受到国内及国际媒体及民众非议的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及倡导全放开,大民主,积极改革以致苏联解体的最后一任总统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的民众都在关注着普京,都在期盼他的评价,但是普京并没有就这个问题涉及太多。毕竟涉及前总统以及苏联的最后一任总统。普京以他的机智,避过了民众的猜疑和推测。
在他的总统就职仪式上,当他看到站在人群中的前总统戈尔巴乔夫之后,他迅速走了过去,简短有力地向戈尔巴乔夫表示了欢迎。普京没作任何评价,但这个欢迎已经蕴含了很多。戈尔巴乔夫肯定从这一欢迎中读到了很多东西,不过个中滋味,便只有他心里明白了。
普京并没有对此前以及更早以前的国家领导人追究责任,也没有对他们所作所为作旗帜鲜明的批判。他向戈尔巴乔夫表示了欢迎,这也向戈尔巴乔夫表达了他不会秋后算账,不会打击报复,不会诋毁前领导人,也不会弃国家发展、国家现行利益于不顾的态度。他的目标更高远,他关注更重要的方面。在这个时候,普京明白最好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动一切前进的力量,来建设他所许诺要建立好的富强、民主的强大俄罗斯。所以,普京以此向在座的人们、向俄罗斯朝野的所有人传达了他包容的心态、他坚定的立场以及博大的心胸。
戈尔巴乔夫对普京的这一举动表现得有些激动,俄罗斯有70%支持率的现任总统,向一贯支持率只有1%的深受民众所责备、被大家当做罪人的人表示欢迎,这简直就是一种恩惠。戈尔巴乔夫自己有很多感慨,对于国家未来,对于自己曾经的策略,对于国家的方针,这里面有不成熟的决策,有完全失败的方式,也有具有一定意义的改革措施。一切一切有很多值得普京去借鉴。另外,他也有许多国内外关系可以为普京政府服务,但是这些都需要一个平台,需要一个可以更好接近普京总统的途径。普京的热烈的欢迎为戈尔巴乔夫消除了顾虑,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而对于刚上任的普京来说,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拿叶利钦政府遗留的问题开刀!相信大家对俄罗斯第一任总统叶利钦并不陌生。这位由戈尔巴乔夫提携,在一年之内连升三级,作为戈尔巴乔夫得力干将的叶利钦,在戈尔巴乔夫执政后期,对戈尔巴乔夫实行反戈,并一举实现对戈尔巴乔夫的夺权的胜利,之后还促成了苏联的分裂。之后,他以改革派和民主派斗将身份入主克里姆林宫。踌躇满志的叶利钦一心想把俄罗斯尽快建设成为像美国那样的高度民主而富强的国家,他由此提出旨在恢复国力、加强军事、政治独立的“休克疗法”,并向国人保证“咬紧牙挨过痛苦和艰难的过渡,在未来不算长的日子里要让俄罗斯在政治上形成议会民主制为基础的联邦体制;在经济上建立一个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体系,在军事上仍然保持一个核大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可惜的是,这一番豪言壮语最后变成了漂亮的空头支票。普通的老百姓咬牙切齿地看着理论上属于自己的财产被他人抢掠一空却毫无办法,最后只能挣扎在温饱饥寒的边缘。
叶利钦带着这一梦想,不断地与西方接触,向西方学习,并在国内大胆地起用了一批亲英美等西方国家,并对西方国家有所了解的人才。起用的这些人大胆地照搬西方国家的发展模式和技巧,并把这些当成是挽救俄罗斯经济和政治的灵丹妙药。所谓的“休克疗法”听起来是好的,也在一定意义上具有积极效应,但是不符合俄罗斯当时的国情,并且当时起用的所谓人才完全照搬西方模式。盲目崇拜和照搬的结果导致了俄罗斯经济更大的混乱。此时,俄罗斯国民经济迅速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降低,俄罗斯经济变得千疮百孔。西方开始时的口头援助一直没有兑现,国际外部环境已经不利于俄罗斯政府,叶利钦政府却仍对西方存有幻想。
伴随着这一切的是叶利钦政府内部也出现了因政权夺利而发生的矛盾,国会与总统之间的不和谐愈演愈烈,而更让国民所不齿的是浩浩荡荡的装备精良武器的俄罗斯军队在平叛车臣武装的时候竟然败下阵来,叶利钦政府的形象和民众信任度急剧下滑。这时叶利钦为了保住俄罗斯总统的位子已经是不择手段了,人民已经彻底厌弃了叶利钦政府。世界媒体对叶利钦也毫不客气,他们公认这不过是一个“酒囊饭袋”的政府。
因此,留给普京的便只有一个烂摊子,众多经济、社会、政治问题沉重地压在普京一届新政府的肩上。
普京要干吗?改革吗?一旦改革,针对前叶利钦政府的指责以及问责就会如潮水般涌出来;不改,那普京政府就要背负叶利钦政府遗留的污名和徒空的政绩,普京的抱负从何施展?由以上叶利钦及叶利钦政府的众多失败之处也可以看出,对叶利钦政府的批判就是对人民的负责,也是对自己政府锐意改革的良好衬托。
识时务的话,就必须拿叶利钦政府开刀!但是,普京并没有这么做!普京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但是他也对叶利钦表现得人情味十足。也许这跟普京的总统之路大有关系。叶利钦两年之内变换了五位总理,而普京也就是这时候当上总理的,两年五个总理,对于叶利钦来说没什么,但对于普京来说是知遇之恩!后来叶利钦在感到已经不可能再有所作为的时候,于1999年辞去总统职务,年仅45岁、刚当上总理三个月的普京成为代总统。因此,普京对叶利钦显得很宽容也很尊敬,他把叶利钦去职与老普京的退休相比较,很同情叶利钦离开克里姆林宫的感受。另外为了保护叶利钦及其一家不受外界干扰和报复,普京在很多场合公开赞扬叶利钦并将叶利钦送他的一支钢笔经常带在身边。最为重要的是普京上台后的第一号总统令就是为保护离职总统及家人安全而签发的。普京对叶利钦的照顾和保护由此可见一斑。
不过,说是知遇之恩并不能完全解释普京这么做的原因。从个人性格上看,普京并不是一个睚眦必报或者锱铢必较的人。即便是对于曾经利用他,甚至差点陷害他的人,普京也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宽容和谅解。
当普京还在克勃格的时候,一次他受上司的指派去完成一项任务。这项任务风险较大,如果没能完成任务,他肯定会被开除出党和情报系统,并会因为离开而领到退休金或者保险金,同时也没有可能以正常人的身份安排工作;但成功化解危机的可能性又很小,更大的可能是他在行动中牺牲了,不过除了一个奖章和少得可怜的抚恤金之外,他得不到任何东西。
其实普京以及大家都清楚,这种危机的解除应该由领导去做,这是领导的分内事,而在普京等人的职责之外。但显而易见,这个领导就是把普京当成了他的替罪羊,他完全置普京的生命与利益于不顾,猥琐地用这个方法来逃避责任。就是这么个糟糕的任务,但普京考虑到14个处于危险中的人的生命安全,考虑到别人的推诿,他决定去了。
结果是危机被解除了,没有额外的奖励,没有来自上级的肯定。因为那位领导早就把功劳揽到了自己头上。普京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但是更让人恶心的是,在普京当选总统后,那个卑琐的家伙竟然出来大肆邀功,说他为俄罗斯培养出了这么一个勇士来!普京的态度很明确,不清理也不打击,因为没有对国家造成伤害。普京曾经说“这是形势所逼罢了”,言外之意普京已经原谅了他,原谅了这个丑陋的把普京置于险地的家伙。
毫无疑问,普京不跟肖小记仇,不跟一般人计较,他总是默默地干自己的事。他有众人无法比及的胸怀,这就是他区别于刚强一面的同情心。
“你们觉得布什很轻松吗?”
普京,在外阳刚,非常强势,强势到要与任何胆敢侵犯俄罗斯的国家较量到底;强烈地要把俄罗斯建设成富强、民主的世界强国。但是普京也有血有肉,他也温柔,他也体贴,他也细心。他也会温馨地回想与夫人的相识,他体贴地给希拉克送上手帕,他为芭芭拉送上漂亮的黄玫瑰,他知心地为施罗德祝寿……普京刚强的一面给人成熟、稳重、可靠、强势的感觉,普京温柔、细心、体贴的一面给人真心关爱,给人知心体贴,给人贴心呵护。普京正是用他的阳刚与柔情征服了俄罗斯民众,正是用他的阳刚与柔情沟通了世界,正是用阳刚与柔情缔结了俄罗斯的跳动舞台。
普京在索契博哈罗夫小溪官邸会见了法国总统希拉克,之所以在这儿会见是由希拉克确定的。他们会面的这个时候正是索契的旅游旺季,气温达到29℃,水温有26℃,这么热的天气明显给两人的衣服搭配带来了问题。
希拉克来到官邸20分钟后穿了一套深蓝色西服,来到海边与普京散步,这时普京穿了一套浅色西服。虽然是傍晚,天气依然很热,普京的浅色西服相对而言要清凉一些,但是在炎热的天气下还是没能给他带来多大好处。短短的几分钟,他们都已经满脸是汗了,但是面对众多媒体记者,众多等候的人,他们也很难很快地逃到房间里面去。而恰恰是这时,丝毫不考虑他们感受的记者都围上来给他们拍照,这下更走不了了。
虽然拍照仅仅用了几分钟,但是这几分钟对他们来说简直比几年还长,因为两人早就已经汗流浃背了,特别是希拉克,汗水一个劲地从他脸上脖子上直往下流。终于从记者那儿脱身了,普京引导着希拉克径直走向谈判室,空调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少许清凉,但是浑身的汗还是在淌着。他们就这样子煎熬着谈判。
谈判结束,他们走出房间,这时候普京已经顾不上那么多礼仪了,他拿出一块手帕,擦了擦脸上的汗,并迟疑着要不要给希拉克一块手帕。看得出他很是犹豫,就这样子站着,也许这一秒钟他脑里转了几十个念头,他回想了众多场合有没有送这么微小礼物的先例,有没有因为这种小礼物带来麻烦的前科,有没有遭到拒绝的可能性,有没有被国内外媒体大肆歪曲的可能以及最坏的结果。
最后,仿佛考虑清楚了似的,于是普京大方地取来一块手帕,并递给希拉克。希拉克虽然很感激,但是他并没有收。此时的希拉克虽然非常感激,但估计他头脑里也一片混乱,是收还是不收,接还是不接?虽有需要,但是希拉克并不像普京那么洒脱,他想多了,估计是担心他的形象以及无中生有的健康问题,硬是没敢接。
这一比较,硬汉普京与绅士总统希拉克的不同的气概和作风就显示出来了,刚性但不乏温柔的普京总理敢于做事,敢于表现,敢于关心,而有所需求,但畏首畏尾的希拉克则没这份气概。
如果说普京在出汗时送上手帕是及时雨的话,那他到机场迎接老布什、芭芭拉一行时送给芭芭拉一束黄玫瑰就显示出普京怜香惜玉、温柔体贴的性格了。
本来计划安排老布什先生与普京在博哈罗夫小溪官邸举行会晤,可是普京突然决定乘车到机场迎接老布什一行,并带上了爱犬科尼,这是由紧急情况事务部部长谢尔盖于2000年送给他的一条黑色拉布拉多猎狗。有众多媒体记者也在等候着老布什的到来,媒体更多关注的已经不是老布什本人,而是关注老布什作为美国总统小布什的爸爸,他与小布什有着什么样的共同治国理念和有着什么样的不同,并且在猜测老布什的到访有没有带来小布什的什么口信或者小布什的什么理念的更新。同时飞机上是否还搭载了什么重要的角色,是否有着其他的会谈目的。
普京这时也前思后想,对于老布什的到访自己准备得怎么样了?会不会有什么地方迨慢了他?为他安排的住处和参观项目他会不会满意?而对于芭芭拉,他却毫不担心,因为他早已经准备下了“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