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销售无处不在
9317000000023

第23章 人在职场,销售无处不在(3)

之所以采购标准也可以改变,是因为客户需求中还有比采购标准更深层更核心的东西。不管采用怎样的标准,客户的采购都是为了实现一个解决方案,而这个解决方案背后则一定有他的一个问题与困惑。比采购标准更核心的是解决方案,而比解决方案更核心的是问题与困惑。只要破解了需求的一个层次,我们就能探究到一个更核心的层次;而抓住了更核心的层次,相对表面的需求就可以随机而变。当然,我们并不是一定要改变客户的初衷,我们只是试图理解:某一层次的需求既然是可以改变的,就说明它还不是最本质的。

案例中,客户“接口多样”“电压稳定”的不同采购标准,都是为了实现“让开车时能便捷可靠地给手机充电”这样一个解决方案。只要能对实现这个解决方案有帮助,采购标准是完全可以改变的。而解决方案一定是针对问题和困惑存在的,他的问题和困惑则是“手机经常没电”。当我们了解客户需求更本质的这一层以后,我们甚至可以连解决方案都帮他换成“让手机长时间待机不断电”,于是客户的采购标准和具体产品都随之改变,最终决定换一部手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近需求的真相了。在这个案例中,如果客户不是一个中年商务人士,而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每日的电话量没有那么多,漏接一两个电话也不那么重要,他还会有同样的问题和困惑吗?当问题和困惑不一样时,解决方案、采购标准、选择的产品和服务都会有所不同。而不同人出现的不同问题,是因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思维,决定了他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就有了内心对自己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愿望。案例中的客户,他对自己的要求可能是“高效工作、便捷沟通”,因此才会产生“手机经常没电”这样一个阻碍他完成对自己要求的问题,并且有了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表现。

一个最简单的手机配件销售的案例,也能关系到客户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理,我们也能够从中分析出如此复杂的需求层次,可见需求的概念何其复杂,又可想而知在更为专业的产品销售中对需求的理解何其重要。需求的内涵中,由内而外有:内心愿望——问题和困惑——解决方案——采购标准——产品和服务,这五个基本层次。对需求能够理解到什么层次,体现了销售人员的思维处于什么水平,也决定了销售的结果。文中提到的“能够帮客户换一部智能手机,还帮他装上全套软件,并卖给他一套‘集团号’”的销售人员,一定是对客户需求理解最深刻的人。

5.5谈谈需求3

深入地对需求进行思考,我们发现即便是需求的内核——“内心愿望”,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难以把握。市场的有趣正在于它的千变万化,有多少个不同的人就有多少个不同的愿望,于是有了千变万化的消费者需求。没有谁能够看透这么纷繁复杂的人心,但其中总有一些规律可以了解和探究。

需求,也可以粗略地理解为人做某事的欲望和动力,这种欲望和动力包含一个共同的指向:改变现状。消费心理学有一个理论:满意的人是不会购买的。消费行为的开始就是满意的平衡被打破,消费者开始产生对现状的消极评价或情绪,因此产生了改变现状的欲望和动力。这就是需求产生的根源。可以说,生意的根本源点,就在于发现客户的“小小不满”。

但是,改变现状的意愿并非只有一个方向。一种情况下,客户的意愿来源于对更美好状态的追求,即现在已经不错了,但期望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并且愿意为此支付;另一种情况下,客户的意愿来源于对痛苦的逃避,即现在有某种让他非常不快的因素,他需要尽快摆脱它,并且愿意为此支付;此外,还有一种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即对可能来临的痛苦的逃避:客户对现在的状况很满意,但存在某种理由让他相信未来这种完美状态可能被打破,他需要采取某种措施来避免这种可能性成为事实,并且愿意为此支付。

我们把第一种情况叫作“追求快乐”的欲望,把第二种情况叫作“逃避痛苦”的欲望,第三种情况则是前两者的结合。从某种角度来理解,“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是人类做一切事情的永恒动力来源。换两个更极端一点的词汇,这就叫贪婪和恐惧:贪婪就是追求更多更好,恐惧就是逃离损失。再精简一点,用一个词概括它们,叫:趋利避害。它们并不是简单贬义,贪婪本身并不坏,坏的是因贪婪产生的恶性;恐惧本身也不是软弱,因恐惧而退缩失措才是软弱。要知道,没有贪婪和恐惧,人类永远停留在满意状态的话,是无法建立起现代文明的。

值得注意的是,“追求快乐”和“逃避痛苦”对客户的购买行为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逃避痛苦”的动力远远大于“追求快乐”的动力。人们最愿意为了脱离现有的痛苦而支付(前文所述第二种情况),其次愿意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损失而提前支付(第三种情况),最难的是为了追求更美好更快乐而支付。但有时候,这个规律不像想象的那么显而易见:很多带有浓厚的消费主义色彩的非理性购买行为,看起来是在为了“追求快乐”不惜一切,但其本质是为了逃避某种痛苦,因此这种行为极少出现在精神物质状态都处于富足状态的人身上。例如减压购物,这是一个典型的看似由“追求快乐”实际是由“逃避痛苦”来驱动的消费行为——尽管用于“逃避痛苦”的不是所购买的商品,而是购物行为本身。而以“追求快乐”为动力的购买行为,则更多地出现在商业交易中——商业机构也会为了逃离不良现状或规避损失而花钱,但同样存在很高比例的、主动为了达到更高标准而进行的交易行为。

销售看似钱与物的交换,实际则是人与人的交流。这种交流最早源于利益的共赢,进而发展到情感的互信,最后一定是人性的共鸣。只有当销售人员真正地和客户达到同频,去深刻地理解客户内心在追求什么样的快乐,又对什么感到恐惧,才能真正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产生或选择出帮助客户的方案,并随之达成交易——记住,达成交易只能是帮客户解决问题的自然结果,而不能成为销售人员一些行为的目的,这是销售工作最核心的价值观(甚至可以认为,这是商业社会建立起来的逻辑基础)。离开这一点,再多的技巧训练培养出来的都只不过是销售机器人而已。

5.6什么时候说什么

什么时候跟客户说什么?这似乎是销售永恒的问题。

刚入行时,感觉跟客户无话可说,不敢见人;工作不久脸皮厚了,开始没话找话、口若悬河(给人印象油嘴滑舌的销售往往处于这个阶段);成了老鸟以后逐渐知道说什么了,三大困惑五大卖点八大优势信手拈来,却经常看到客户一脸不耐烦;走向高手的路上,才发现说什么很重要,什么时候说更重要——销售说话要“踩准点”。

什么时候说什么,取决于客户什么时候想什么。能在沟通进程的不同阶段把握客户的心理状态,说出打动对方的话,靠的不是运气。人的思维自有它的规律,掌握规律,自然能事半功倍。有一个小故事,能帮助理解这个道理。

某老太太去菜场买菜,在走进菜场时她往往是没有想好要买什么菜的;可是一分钟之后,她对番茄产生了兴趣。或许是因为看到了新鲜番茄颜色诱人,或许因为听到了小贩的叫卖,也或许因为突然想起了番茄鸡蛋汤的香味。这种兴趣的产生,是未经理性的逻辑思考的,也难以条分缕析地说清道理,它是一种微妙的情绪的化学变化,是纯粹感性的认知。哪怕是一项非常重大的购买行为,最开始也是从这样的一点兴趣开始的。

兴趣产生以后,老太太马上就会买吗?不会的,这个时候她要问一个所有人都要问的问题——多少钱?还要做一件所有人都要做的事——检查一下番茄的质量。这个时候她关注的是产品的性价比,她的思维模式是进行相当理性的分析,也许理性到要找几家反复对比一下。客户购买过程中理性分析的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这个购买行为的复杂程度和商品价值的大小——如果是非常了解的、价值不高的商品,这个过程可能只是脑海中的几次计算,而如果是陌生的、专业性强的、价值高的商品,这个过程甚至有可能反反复复持续数月。

当这个阶段结束后,老太太要作出最终的决策了——买还是不买?那么,这个决策是基于前面理性分析的结论吗?如果在问价格和检查番茄质量的分析环节,老太太已经否定了产品,她当然不会买;可是即使在关于产品性价比的分析环节,老太太已经认可了番茄,她也不一定会买!购买决策不一定与理性分析的结果相同!因为——决策的过程是感性的,这是一个被无数人误解的事实。其实,绝大部分人的决策都是某种程度上的感性行为——不管之前做过多少的调查、分析、比较,有了多少充分或不充分的理由,人在决定YES或NO的瞬间,又回到了自己的感性。老太太这个瞬间决定买或者不买,在东家买还是在西家买,在于这一个瞬间她的感觉如何,她会部分程度受到之前理性分析过程的影响,但不会完全被理性分析的结果所决定。这个时候,小贩的一句好听的话,一个笑脸,一点小便宜,只要打动了老太太的感性,都可能是促成交易的决定性力量。

现在,老太太买完了番茄,向菜场门口走去。突然,她又看到了一个卖番茄的小贩走进市场,这个时候恐怕十个人中有九个人会走过去问一句:你家番茄多少钱一斤?问这个问题是为了跟自己刚才买的比较一下,确认自己刚才的决策是对还是错:如果发现自己刚才买得便宜,会很满意,也许会决定下一次再找那个小贩买;如果发现自己刚才买贵了哪怕一点,就可能把小贩定义为“奸商”,就此封杀。这种购买已经完成后又重新理性确认的过程,在很多消费行为中都存在:买完衣服要问朋友衣服好不好看,买完车会继续比较同等价位的其他车型,买完房子会关注价格的变化,这与心理学上的“孕妇效应”也有一定关系。如果在同一商家消费后的确认总是得到好的结果,对其信任感则会逐步积累;这种积累的信任也会被某一次不愉快的消费经历所打破。

这个故事,说明了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四个典型思维阶段:感性认知——理性分析——感性决策——理性确认。这四个阶段由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决定,而不由产品性质或销售模式决定;因此,它适用于从大宗商品采购到随机购买的绝大多数消费过程。

举几个例子。女孩子逛商场,往往没有明确目标(女孩子若都有些shopping list的习惯,男士们将会轻松很多的),逛着逛着看见一件衣服眼前一亮(感性认知);于是走过去摸摸质地、看看价格、试试款式(理性分析);看了以后如果满意度在一个区间之内(比如60%~90%,因人而异),就会开始跟导购再谈谈,这个时候导购如果能顺利地打动客户,满意度较低也可能成交,如果说错话了,客户原本满意度再高也可能走开(感性决策);最后,衣服买回家,还一定要让男朋友或者老公确认一下:买对了没有?(理性确认,聪明男人这个时候千万别说不好)

甚至恋爱:初见或者相识一段时间后,因某小事或莫名其妙地对对方产生好感(感性认知)——交往过程中内心各种考虑、衡量、纠结(相对理性的分析,恋爱中人都是感性的,但会有一个阶段考虑现实因素多一些)——基本认可对方以后,某种感动之下确定关系(感性决策)——告诉自己的亲友自己恋爱的时候,下意识地问一句:“你觉得他/她怎么样?”(理性确认)

神经心理学也认为人的大脑分左右半球,分别主管逻辑理性思维和抽象感性思维,而且两者无法同时发挥作用。客户在购买的整个过程中在不断地切换使用左脑和右脑,销售沟通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左右互搏”的过程:用左脑清晰地分析和判断销售的进程,用右脑发挥自己语言和情绪的感染力;在客户使用左脑时,用事实、数据和逻辑说服对方,在客户使用右脑时,用故事、情感和画面打动对方。千万要避免的是:客户脑海中在做数学题的时候,跟客户谈美好图景,而客户沉浸在感性的想象中时,去跟客户谈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