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超级财富课堂—让你快速获得财富的12堂必修课
9302000000016

第16章 创新,思想有多远,财富就有多大(4)

(2)创造性素质

除了心态与知识基础外,我们的创新能力还建立在一定的素质上,可以将它们统一地称为创新素质,主要有下列内容:

①持续的思考力。蜻蜒点水式的思考不够深入,不足以解决问题。当我们面临一个难题时,要解决它,离不开辛苦的思考。坚持不懈、目标专一的思考,会使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一个问题上,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暂时休息,但别投机取巧,这只会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持续思考也并不是说,一天到晚就“钻”进问题里,其实,这样反而容易钻进死胡同,路越走越窄,就会给思考的道路造成巨大的阻碍。这就要求我们学会给大脑做“舒缓操”,张弛有度,循序渐进地思考。

②善于把握时机。一般来说,时机恰当,准备完美做事便事半功倍。

创新更是如此。如果创新基础不够,比如说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创新极难成功。好比在没有发达的电学、机械设计及材料说明的情况下,想制造出飞机,把人送上天,岂不是天方夜谭?因此,我们心里要常有个“欲速则不达”的警戒线,不能全凭自己的意愿也要符合客观备件的需要,对时机的估量、判断和把握就成为成功创新的重要条件。

敏锐的观察力。创新总需要观察,对象包括传统事物的优点及其缺陷、人们过去及现存需求、时代的发展变化等。世间万物纷繁复杂,有的是众物一相,有的是一物众相,并不是轻易就能看清楚的。人们应该培养起自己敏锐的观察力,洞悉事物的本质,才能抓住创新的核心,因为,大多数时候,仅仅看到外围的变动是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的,而高强观察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养成留心的好习惯,对生活中的细节认真分析或勤加思考,经常问几个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实践表明,创新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平淡的生活。

(3)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

①新颖的表达。这是由创新思维的本质所决定的。创造的本质既然在于新颖,那么创新思维的表达也应该有这个特点,表达的新颖性可以反过来更好地反映创新思维的内容,从而加强新观点、新设想、新规划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妨碍创新思维发挥的最大敌人是墨守成规、习惯性思维。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在5岁的时候,创造力达90%;在17岁的时候,创造力达10%;20~45岁之间,创造力只有5%。这说明创造性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被逐渐压抑越来越少。最关键的问题是你的心态及观察问题的方法。当你消极不振时,你就会怀疑一切,从而武断地认为自己与创造性无关,从而把自己的思维封闭起来。从自我压抑的阴影中走出来,是开拓你的创新思维的关键。而开拓创新思维正是培养超常发现力的关键。

②创造性想象。想象是创新性思维的重要特征。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包括世界上的一切。”这一从想象出发,最后建立了轰动世界的相对论。想象是人类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重要思维形式。可以说,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造。

③暂时的潜在性。创新思维的潜在性,往往表现为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进入意识领域内的思维。这是与一般思维的不同之处,也是常常为人们所忽略的一个特点。事实上,潜在的创新思维往往在解决许多复杂问题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观察表明,暂时潜在的创新思维i需要一定的松弛才容易贯通和发生,因而娱乐与消遣常常是它的触发器。

④敏锐的洞察力。创新思维需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观察和接触客观事实,并不断地将事实与已知知识联系起来予以思考,科学地把事物之间的相似性、重复性及特异性加以比较,以尽量求得为以后的创造过程提供完全真实可靠的论据。因此,创新思维还特别留心意外的现象,通过对意外现象的观察来探索未知领域的新线索,以导致创造发明或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⑤活跃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综合性的突发心理现象,是在创新思维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协同活动中表露出的最佳心理状态。处于灵感状态之中的创新思维,反映了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想象的骤然活跃、思维的特别敏锐和情绪的异常激昂。灵感是创新思维的重要一步,往往也是创造成功的关键一环,因而有入甚至把灵感的产生视为狭义的创造,这充分说明了灵感是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标志。

⑥积极的求异性。创新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尤其是在创造活动的初期,其特征更为明显。所谓求异思维,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客观事物间的不同性与特殊性,特别关注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不一致性。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怀疑的心理,即它常常表现为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和已有的权威结论持怀疑的、批判的态度,而不是盲从和轻信,创新思维的求异性,主要是以发散性思维方式来表现的。所谓发散性思维其特点是从某一点开始,向四面八方做尽可能多地发散,即从所给的已知信息中产生新的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式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

因此,发散性思维不拘泥于常规,它充分发挥想象的能力,从多方面探求问题的答案。比如,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而设想出所有的或是尽可能多的可能性来进行思考。

发散性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前所未有的和尽可能没有遗漏的设想、办法、方案、思路、解法和可能性等。另一方面,发散性思维可以从某个事物发散出去,得到与该事物有关联的所有东西,如“电”,到目前已有了电灯、电话、电视、电动机、电脑……所有这些,“电”是它们的发源地。由于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有人将发散性思维特指为创新思维。

另外,创新思维的求异性,还可以通过侧向思维、平行思维及逆向思维等体现出来。总之,创新思维要求我们摆脱习惯性思维,摆脱大家容易遵守的群体思维。

培养创新思维的七大法宝

财富不是等来的,而是由你自己创造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善于创造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一生.而那些等机会的人,只能永远地等下去一事无成。

想要拥有财富,就要不断创新,就必然要比别人多花点心思。创新没有现成的模式,创新思维也不是与生俱来,所以富人们向来都把学习和发现视为财富创新的头等大事。

对于富人来说,欲有成功的创新,必须先有创新思维,如果说创新是火车,那创新思维就是推动火车的动力系统。你如果要想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就要培养你的创新思维能力。

无数的事实证明,财富不是等来的,而是由你自己创造的。天上不会掉馅饼,善于创造的人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一生,而那些坐在地上等机会的人,只能永远地等下去。所以,只有创新是一个人成功必备的法宝。

杰出人士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创新意识,拥有创新思维的人,往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创新的思维需要向传统思维挑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创造力。要培养创新思维,具体方法如下。

(1)激发灵感

成功者永远都不会满足自己目前的成就,他们擅长以各种方法激发自己的灵感。要激发你的灵感,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①至少参加一个外行的团体,认识一些从事不同工作的人,这会帮你开拓眼界,看到更遥远的未来,同时也会对你的本职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②你可以参加一个职业团体性质的聚会,而且,要经常同那些有潜力的人交往,倾听他们的意见,听他们说:“那个会议给我一个灵感。”“我在这个聚会中突然有了个好主意。”

(2)吸纳各种创意

创意是一个人寻求发展的最大能量。有一位从事保险业的成功的推销员,对拿破仑·希尔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显得精明干练,但我是保险业中最好的一块海绵,我尽量吸收所有良好的创意。”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创意对成功意味着什么。

(3)善于学习

成功者为求得更大的发展,总是在不断地进行多方面的学习。学习有多种渠道,但关键是要向别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拿破仑·希尔年轻时就非常善于向各种入学习。他通过和上层阶级的人交谈上百次之后,终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身份地位越高,就越知道怎样说话,反而是地位低的人,才擅长滔滔不绝地讲话。

(4)尝试变化

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你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就必须尝试着去变化。比如你换一家餐厅吃饭,不妨换个路线回家,或者交个新朋友,把自己的假期重新安排一下,或计划在这个周末做两件你从来都没做过的事,等等。

(5)积极进取

悲观的人永远都不会成功,成功者总是充满信心地面对未来的发展。

拿破仑·希尔曾经有这样一位女学员,她只学了四年的商业课程,但是她在四年之内已经开了四家五金店。在她的新店开张的时候,希尔去给她道贺,并问她是怎样在其他的店主还在为经营一家店铺苦苦挣扎的时获得如此的成功。她是这样回答的:

“我的确很努力,但是光努力,光是起早或加班是不行的。因为在这一行里,大部分人都在努力地工作。我之所以会成功,是因为我制定了‘每周改良计划’。其实这个计划也很一般,它只是帮我度过一周的时间,让我在一周内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罢了。

“为了让自己的思想不走入歧途,我把工作分成了四项:顾客、员工、货物和升迁。我每天都把自己要改进的地方记下来。并且,周一的晚上,我拨出四个小时来审视自己的构想,同时考虑将其中比较可行的计划付诸实施。”

由此看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就必须时刻保持创新的心态,积极进取。

(6)高标准要求自己

成功者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地为自己设定更高的标准,不断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或者降低成本以增加效益,或者用比较少的精力做更多的事情。 “最大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人。

(7)善于把握机会

成功者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发展良机,哪怕这个机会只是偶然的一个灵感,他们也会用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它。机会和机遇,是成功者的加速器,也是让你的创新思维得到升华和质变的重要因素。只要紧紧地抓住,你的创新思维和成功就会越来越近。

世界上不缺少创新的头脑,而富人之所以能创新的关健就在于他们拥有活跃的创新思维。每一棵橡树都会结很多的种子,但是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两个才会最终成为树。创新思维也一样,它们一般都是很脆弱的,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被消极的思想吞掉,从萌芽到最后变成效果显著的实施计划,都必须经过长期的坚持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和发展并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以求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