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9296900000010

第10章 个人宣书——提升自己的情商,不断向理想靠近(2)

在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这两块石头朝夕相处,形影相附。可是三年后它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块石头成为精美的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而另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和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问那块已经成为雕塑的石头:“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心里特别痛苦。”雕塑石头沉默了一会儿,回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他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而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砂轮磨……我每天都在遭受一点一点的打磨,三年的打磨才让我最终能够成为现在的样子啊!”听了这一席话,路边石既惭愧,又后悔。自己没有耐心,经不起磨砺,等不到成功的到来,就提前放弃了,又能怨谁呢?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你到底希望自己未来成为哪一种石头呢?如果你想成为受人敬仰和赞叹的雕塑,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需要具有耐心,你需要忍受每一天一点一点的打磨,并且在这一艰苦的过程中,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才能有长久的进步。下面是一道选择题,看看大家如何解答:假设现在在你面前有两种选择:一个是今天就获得100欧元,另一个是在一年内获得150欧元,你会选择哪一个?

针对这个选择,波恩大学和德国劳动问题研究所的科学家对100名德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并用这两种选择方法衡量参与者的认知能力。

实验的结果是,聪明人宁愿等待一段时间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不是现在就获得100欧元。这是聪明与耐性之间的关系第一次在经济问题中显示出来,也显示出更聪明的自愿者会更愿意冒险。

从这个实验中,你学到了什么?其实,很简单——智慧、耐心和风险承受度,三者似乎是紧密相连的。聪明的人通常更能承受风险,更有耐性,也更容易获得成功。很多最后能够获得成功的人士,其成功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耐心。有耐心的人,将会比常人获得上帝更多的眷顾,就像下面这个经常出差的普通人。

这个人因工作关系经常出差,却很难买到对号入坐的车票。

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么拥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

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扇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大细想在列车数十次的停靠之中,从整列火车的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乘客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有些人也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通过这个很小也很现实的故事我们就能够知道,其实成功并不需要每一次都来一些“翻天覆地”的大举措,而只需要持续稳健地每天向着确定的目标前进一点点。如今还年轻的学生朋友们,就更没有必要急躁了。只需要持续稳健地每天进步一点点,几十年下来,进步的足迹就会走出很长一条通往成功的路来。成功不是快,而是因为方向正确并有步骤。能做到这点,结果一定是快的。最正确的步骤是:持续每次进步一点点,持续在每个环节上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简单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做这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

因为越简单、越容易的事情,往往人们越不容易坚持。如果你能够细心观察你身边学习好的同学,则会发现,他们通常都是对待自己的学习十分耐心的人。他们并不是比你聪明,而是每天都比你多进步了一点点……激发自己肉心的理想潜质

我们的潜能,就像是一块藏在我们身上的处女地。我们很难发现这块地,因为我们往往不够自信,因为我们往往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别人而非自己身上。我们总是看着班上的某某同学成绩很好,或者看着谁很漂亮,但是自己身上潜藏的才能,却被自己忽视了。忽视自己的才能,这是很多人共有的情况,也是一个让很多科学家都觉得很纳闷的事实。

当然,从传说来看,潜能这么难被发现,是与上帝相关的。

一天,上帝和各位天神一起开会,他们不想让人类的力量超过自己,于是,他们商量将人类最大的潜能放在什么地方最好。有天神建议放在大海的深处,但立即遭到反对:“人类可以发明最好的潜水工具到达那里,从而找到并利用它。”又有天神建议放在高山之巅,但也遭到反对:“人类同样可以登上地球上的任何高峰,从而找到并利用它。”众天神想来想去,议论纷纷,每个方案都被放弃,因为他们发现,每个方案似乎都难不住人类,人类的聪明才智似乎总能够发现找到潜能的方法。

在听了众神的议论之后,沉默良久的上帝最后开口了。“我看就放到人类自己的身体里面吧,这也许是他们最难发现的地方。”众天神听罢,都一致赞同。于是,人类最大的动力和潜能就被做成了一只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油箱,放到了人类的身体里面。结果,就成了现在这个局面,我们每个人自己总是很难发现自己身体里藏着的潜能,却有时候很容易看见别人身体里的潜能。

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它提示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有潜能存在!有人说,一个人成功的各种因素中,梦想永远占90%,技能、技巧只占10%,梦想是激励自己、领导他人和团队前进的力量源泉。当然,梦想也是一种潜意识。人的潜意识是一座冰山,90%是在水下。梦想是创造任何事业的原动力,所以梦想要被激发出来。有梦想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而无梦想一定不能成功!

《西游记》中的唐僧在遇到九九八十一难时,从来没有退缩,坚持西行,直到抵达目的地,因为西方有他想要的经书,而神通广大的三个徒弟都曾发生过动摇,最后还是让唐僧把它们变成了三尊神佛。能够有能力将自己心中潜在的梦想变成现实,那你才能成就一番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事业!

同样的,还有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明潜在梦想对一个人的成功产生的动力。

有个妈妈在厨房洗碗,她听到小孩在后院蹦蹦跳跳玩耍的声音,便对他喊道:“你在干嘛?”小孩回答:“我要跳到月球上!”妈妈说:“好,不要忘记回来喔!”这个小孩后来成为第一位登陆月球的人,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看到这里,不妨要问你一句:你找到属于你的潜能了吗?估计如上所说,大多数人都没有找到。为什么找不到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一个很好的理想,没有一个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好的理想,能够朝着这个理想不断前进,那我们身上的优秀潜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挖掘出来。下面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很多年前,一个年轻的小姑娘到纽约市找工作,她后来在一个高档的裁缝店得到一份打杂的工作。上班时,小姑娘经常看到女士们乘着豪华轿车来到店里试穿漂亮衣服。她们穿着讲究,举止得体。小姑娘就想:这才是女人应该过的生活。于是,她总是在幻想,自己将来也要成为其中的一员,也要做一个光鲜靓丽的女人。

有了这份渴望之后,曾经觉得单调的工作变得有意义起来,她每天都渴望着工作。每天早晨上班之前,她都会对着镜子,穿上自己最好看的衣服,然后很开心、很温柔、很自信地微笑。

虽然她所穿的只能是廉价服装,但她想象着自己就是身穿高档时装的女士。她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落落大方,深受顾客的喜爱。虽然只是一名打杂女工,但她总是想象着自己就是店里的主人。她工作积极,尽心尽力,仿佛裁缝店就是她自己家的,她因此深得老板信赖。很快,许多顾客都对老板夸奖她:“这位小姑娘是你店中最有头脑最有气质的女孩。”老板也说:“她的确很出色。”过了没多久,在全面考察了小姑娘的综合素质之后,老板完全信任了她,就将自己的裁缝店直接交给小姑娘打理了。

有梦想,有渴望的小姑娘并没有就此停止自己的努力,她依旧在一步步地幻想着自己更高层次的成功。渐渐地,小姑娘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安妮特”,继而成了“服装设计师安妮特”,最后终于成了“著名服装设计师安妮特夫人”。

可能有人要说,安妮特的成功,是得益于多方面的,这没有错,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安妮特的成功因素中,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无所有的她敢于追随自己的理想,不断激发自己的各项潜质。亲爱的孩子们,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你也敢这样想象吗?

如果你还没有这种敢于想象的勇气,不要紧,在心里开始慢慢给自己营造一个未来的世界吧!你要相信,在你的努力与坚持下,这个梦境中的世界最终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如果你永远都觉得自己的梦想只是一个幻影,那么你将永远都不可能有看到梦境成真的一天。

总结失控预兆,防患于未然

防患于未然,似乎很少有中学生能够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重要性。学生们会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安逸,没什么大事,也不会有什么危险存在,更不会出现什么难以防备的失控局面。

其实不然,任何人都有可能会遭遇突然。任何失控的局面,都有可能出现在学生身上。所以,聪明的孩子应该牢记这一点,总结这些失控局面的预兆,提前准备好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将自己受到伤害的风险减到最小。有个寓言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老虎总是觉得自己威猛、强壮,因此,在森林中横行霸道,不将其他的动物放在眼里。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牛虻。老虎看着瘦小的牛虻,很不屑一顾,十分轻蔑地对牛虻说:“小东西,不要在我眼皮底下打扰我,否则我要吃掉你。”

“是吗?只要你有本事就来吃呀。”牛虻对老虎的威胁根本就不在意,反而无所畏惧地向老虎提出了挑战。随即,它不顾老虎的愤怒,竞直接爬在老虎鼻子上吸血。牛虻的态度让老虎无法容忍,便用爪子来抓牛虻,牛虻又飞到老虎背上,钻进虎皮中吸血。老虎恼怒地用钢鞭一样的尾巴抽打牛虻,牛虻则越钻越深,于是老虎躺在地上打滚,妄图压死牛虻。压了一阵,好像没什么感觉了,老虎十分高兴,觉得自己还是能轻而易举地打死弱小的牛虻,于是,它便又洋洋自得起来,打了个呵欠,躺在地上睡起大觉来。

其实,那只牛虻并没有死,它飞回去招来了自己的同伴们,就在老虎睡觉的时候,很多牛虻瞬间飞到老虎身上,群起而攻之,布满了老虎身躯的各个地方,没多久,老虎就被吸干了血,奄奄一息了。

牛虻与老虎,二者力量的悬殊是显而易见的。对老虎来说,似乎永远不可能会出现什么失控的局面。然而,就像故事中的那样——危险,通常都来自于自我的放松,都在失去警惕之时。老虎的教训其实也是我们的教训。我们生活安逸,总觉得未来一片美好,一些暂时的小危险看上去似乎对我们根本就没什么影响,但是,它们很可能就是失控局面的预兆,一旦它们发生威力,我们是防不胜防的。可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就是我们缺失的警惕性。

还有一个寓言故事,和上面的老虎不一样,我们能从中学到更多。

在大森林里,各种小动物都自得其乐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享受着许久没有猎人来侵扰的安逸生活。有一头野猪却在大树旁卖力地磨着牙,这时候,一只狐狸悠闲的从它旁边经过。问道:“野猪哥哥,你现在磨牙干什么?已经好久没有猎人来追咱们了,磨牙也是白磨啊!等到关键时刻再磨也不迟啊,现在磨牙,岂不是浪费了宝贵的游玩时间吗?”

野猪听了狐狸的话,没有搭理它,还是十分卖力地磨着自己的牙齿。看到狐狸不解的眼神,野猪开口了:“你知道什么时候猎人会来吗?他来之前会通知你吗?什么时候是关键时刻你知道吗?如果你现在不磨牙,等到猎人真的来了,我哪有时间去磨牙?难道要被猎人猎杀或抓住之后再磨吗?”

我们不得不称赞这头野猪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我们是不是经常在事先没有预料和准备的打击中痛苦不堪呢?如果我们也知道在危险来临前就磨好自己的牙,等真正需要的时候,就不会害怕了。有些动物要比我们聪明得多,很多人总是在玩乐、消遣中打发业余时间,而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却利用这段时间来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可爱而弱小的动物们早就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当成自己的生存法则了,可是,已经是中学生的我们却还没有这种意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