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9283100000041

第41章 防人的强硬法则:对特别自私的人需要用特别的手段(4)

吴起原在鲁国为官,为了求取更大的功名,他百般取悦鲁国权贵。

由于他才能出众,本事超群,齐鲁交战时,鲁国国君便有心让他做主帅。

嫉妒他的人便向国君进馋说:

“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如今我们和齐国作战,怎保吴起不会和齐国勾结,对大王不利呢?他这个人嗜权如命,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望大王切不可委以重任。”

有此一说,鲁国国君便犹豫了,吴起得此讯息,急忙去见国君明志。他好说歹说,国君就是不肯答应他做主帅。

吴起心中恼怒,他自认这个机会千载难逢,是万万不可错过的,左思右想,他把心一横,却是想到了杀妻取信的这一残忍方法来。

他不露声色地对妻子说:

“我眼下有个大好机遇,成则挂帅,败则难料,你可希望我得偿所愿吗?”

妻子和他患难与共,不假思索便答:

“夫君志向远大,若能大事有成,真是可喜可贺了。”

吴起冷冷道:

“只怕要难为你了,不过此事势在必行,你休要怪我不念夫妻的情谊!”

不待妻子醒悟过来,他已是痛下杀手,要了她的性命。

吴起如此行事,原想可以解除鲁国国君的戒心,不料事与愿违,鲁国国君还是对他放心不下,终未让他挂帅。可他却毫无悔意,只道:

“男儿以荣显为要,怎可让所谓的亲情来缚住我的手脚呢?牺牲在所难免,这一次只是我的运气不好而已。”

吴起有此恶行,人皆不耻,他反而不以为意。更让人难解的是,他的亲生母亲病逝之时,他也不肯回家奔丧。当人们责难他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说:

“先前我曾发下重誓,不为将相,决不还乡。大丈夫一言九鼎,我是不会为母死之事而违背我的誓言的。”

吴起后来虽功成名就,然而却不得善终,被乱箭射死。

一个人无耻到这种程度,鬼神真的也拿他没办法,能够与吴起媲美的,还有一个武则天时的大臣霍献可。

武则天时期,酷吏横行,人人自危。许多人为了自保,不是诬陷他人,就是小心避祸,一时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暴露无遗,令人不寒而栗,难以置信。

司礼卿崔宣礼被酷吏来俊臣诬告谋反,逮捕入狱。崔宣礼的外甥霍献可,时任殿中侍御史之职,他一听此讯,虽知舅舅冤枉,却马上想到自保之策,他不仅不思营救,而且还上书朝廷,表示断绝和崔宣礼的甥舅关系,并把崔宣礼大骂一顿,庆贺朝廷抓出了个大逆贼,还建议将他千刀万剐。

武则天后来发觉这是个冤案,就没有处死崔宜礼,可她还是宁枉勿纵,仍将他流放至夷陵。崔宣礼的家人托霍献可向朝廷申冤,霍献町却说:

“舅舅的谋反之罪,朝廷早晚要察明的。他现在不死,只怕以后就要连累大家了。”

他不但不向朝廷陈情,反而一再进言杀掉崔宣礼。武则天深以为怪,于是便亲自召见他,对他说:

“崔宣礼是你的舅舅,你和他有大仇吗?”

霍献可连连摇头。

武则天冷冷一笑,又道:

“既是无仇有亲,我都饶他不死,你又何必苦苦相逼,一定让他死呢?”

霍献町这时精神一振,大声回道:

“小臣赤胆忠心,深沐皇恩。陛下既是有疑于他,纵是我的亲舅舅,他也是我的大敌了。惟其如此,我才能略表寸心,报效陛下。”

武则天纵是心如铁石,见此人这般绝情,也为之胆寒。她没有答应霍献可的请求,万不想霍献可竟是以头叩撞殿前的石阶,流血满地,门中喊道:

“陛下不杀崔宣礼,小臣就死在陛下的面前!”

武则天心中不悦,急命人将他牵引而去。

此事他不以为耻,却反以为荣;人人避他而去,深怕被他缠上,无端惹祸。他似不自知,不仅常对人夸耀,还在上朝时故意把头巾戴斜,露出伤口,希望武则天看到,以赏识自己的忠心。

10.识破假让求取真利益的手段

做事一头沉儿的人往往直奔目标,关涉到自己利益的事绝不相让。如果说这样的人心黑手狠的话,那他黑和狠的层次还远远不够——因为有的人能以一副谦让忠厚的面目出现,又让你不能不把好处给他,而他实际得到的远比那些个中高手多得多。

王莽在利益面前,总是反复推让,并且总要分利给自己的亲信和下属。他向元后说,鉴于以前哀帝的外戚丁氏傅氏奢侈的教训,太后在衣食方面要注意节约,作为天下人的示范。王莽自己上书,表示愿意拿出100万钱,献出田地30顷,交给大司农用于赈济贫民。其他官员也都效法,又捐钱又献地。然后,王莽又带领百官向元后上奏,歌功颂德一番,并且“愿陛下爱精休神,阔略思虑,遵帝王之常服,复太官之法膳,使臣子各得尽欢心,备共养”。就是劝元后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不要太累了。每次遇到水灾、旱灾,王莽就素食,亲信就向元后汇报,于是,元后也下诏劝王莽说:“闻公菜食,忧民深矣。今秋幸孰(熟),公勤于职,以时食肉,爱身为国。”劝王莽多吃肉,爱护身体,为了国家。元后诏中有一句“国奢则视之以俭”,这是很深刻的。国家有奢侈的风气,作为元首要用节俭的行为来向国人示范,表示崇尚节俭。元首是全国人学习的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提倡什么,只在口头上宣传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用自己的行为来宣传。视,同示。西汉奢侈之风相当盛行,所以,王莽的节俭行动大得人心。王莽以节俭来引导人民,百官也积极捐钱、献地,社会风气有了明显的好转。当国内事情基本解决以后,王莽又努力在外交方面下功夫,先用重礼收买匈奴单于,让他说中国的好话,又让王昭君的女儿来侍候元后。给元后的印象是,王莽不但能治理好国内,而且在外交方面也很有成就。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王莽想到了另一条长久之计:“欲以女配帝为皇后,以固其权。”

王莽提出建议,皇帝9岁即位,过了3年,已经12岁,考论《五经》,12岁正是娶亲的年龄,应该及时娶亲,增加子孙的数量。

娶什么条件的女人呢?王莽的原话是:“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适子女。”博采指从广大范围里去挑选。古代一个新于朝建立后,就封前两朝王族的后裔为诸侯国君,就叫二王。如周朝建立时封夏禹的后裔于杞,封商汤的后裔于宋。二王后,就是指二王的后裔。周公、孔子以及世代为列侯在长安居住的嫡生女儿。说是“博采”,二王后、周公、孔子、世代为列侯,这种家庭有限,又是在长安居住的,还是正妻生的适龄女儿。加上这三个条件,可供选择的范围大大减小了。王莽列出这些条件似乎无可非议,其实,他是按他女儿的实际情况来提这些标准的,这叫土政策。前代没有这种规定,景帝王皇后,父王仲,槐里人,并非名门之后。武帝卫皇后,是个歌女,并非圣贤之后,也不是名门望族,只是她当皇后以后,卫青才立功封侯。她姐姐的儿子霍去病也因军功封冠军侯。昭帝上官皇后,祖父是上官桀,汉武帝时曾任羽林期门郎,后逐渐升迁。j二官桀的儿子上官安要将才6岁的女儿嫁给8岁的汉昭帝,托r外人办这事时说道:“汉家故事常以列侯尚主。”常常以列侯的女儿嫁给皇帝。照此先例,王莽时列侯多得很,那么王莽的女儿在众多女子的竞争中是否能夺魁,实在没有把握。因此,王莽为了保证女儿竞争胜利,就提出了一系列苛刻条件,使诸多列侯的女儿失去竞争的机会。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有关部门上报候选美女很多是王氏家族的,完全符合候选条件。“王氏亲属,候者凡十人”。再加上“三世据权,五将秉政”,自然有很多姑娘合格候选。他提出:

“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意思是说,我自己的道德比较差,女儿的材质也低下,不应该跟那些女子一起参加竞争。表面意思是自动退出竞争,让给别人。因此,元后以为他是诚心诚意的,就下诏宣布所有王家的姑娘都退出竞争。当时,王莽“安汉公”位极人臣,在官民的心目中,是“德高望重”的社稷臣,是忠臣宗。

当皇帝要立后时,取消王莽女儿参加竞争的权利,一时轰动上下,反映强烈,公卿大夫跑到朝廷上论理。庶民、诸生、郎吏这些下层人每天有千把人上书朝廷。都说: “愿得公(安汉公)女为天下母。”王莽还派遣长史到各方面去做工作,劝诸公卿、诸生,结果,上书的人更多了。经过王莽反刺激的作用,激荡起来的形势迫使元后只好收回成命,根据公卿的意见,把王莽的女儿列入候选对象。

结果,王氏家族其他姑娘全被排除在外,王莽一退,排除了一大批竞争对手。在那种气氛下,王莽虽说要“博选众女”,大家也不同意。王莽又说要让人看看女儿,元后派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等去看王莽女儿,回来汇报说:“公(安汉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就是说品德好,长相好,可以当皇后。

这种见面也只是形式,谁知道她的品德如何?谁敢说她长相不美?

元后又派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向汉朝列祖列宗请示,并进行卜筮,结果是“康强”、“逢吉”,都是好兆头。

接着,信乡侯王佟就提出,根据《春秋》,天子娶亲,有一些规定,现在安汉公的封地还不符合古代制度。经过议论,变为古代天子封后父的地达百里。所以加封新野田25600顷,正好够百里。王莽又辞,只要原有的封地,加封的2万多顷全部退酬,元后同意。又有人提议,按过去的先例,“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王莽又让,只收四千万,其中三千三百万分送给别人。于是,群臣又说,皇后受聘,只收四千万,跟群妾差不多,显不出高贵来,元后又增加二千三百万,共有三千万。王莽又将其中一千万分给家族中比较贫困的人,实收二千万。封地赏钱,王莽的办法:一退二分。不贪小利得大利,而且大得人心。

几千年的中国史,奸能比得过王莽的寥寥无几。他贪得无厌、凶狠恶毒又能蒙蔽上下视听。这恐怕是所有我们应该防范的人当中最难防的了。

11.把对手赶尽杀绝的大奸人

如果对手可以选择,估计没有人选择这样的对手:一旦成为他的眼中钉,他会想方设法拔掉这个钉子,既不给你稍有喘息的机会。又不惜成本,即使不能置你于死地,也绝不让你有好日子过。

东林党的创始人是“国本之争”中被罢了官的顾宪成。顾宪成被贬叫老家无锡之后,无事可做,又满腹牢骚,便同弟弟顾允成、儿玎友李攀龙等人在城东的东林书院中授课讲学。讲学之余,又抨击朝政、臧_否人物,轰动一时,当时不仅在野的士大夫、地主、商人闻风而起,_云集东林书院,一些在朝的官员也同他们遥相呼应,时称这一类人物为“东林党”。明末三案中,东林党人与其对头浙党及其附庸齐党、楚党大战诸多回合均占上风,故而在朝中势力大增,引起其他派别的嫉恨。

东林党人虽无特别建树,但目睹朝政的腐败,敢于犯颜直谏,要求改革时弊,因此可称得上是正派人物。同时他们清高傲世,瞧不起身心俱残的太监,更痛恨太监掌权,故而一再揭魏忠贤之短。

于是魏忠贤忿恨之下发了毒誓要毁掉这个团体,可惜他当时羽翼尚未丰满力不从心。到他掌管了东厂和锦衣卫之后,才真正具备了铲除仇家的机会和能力。

东厂和锦衣卫是明朝负责侦缉和刑狱的两个特务组织。东厂初设于明成祖朱棣时期。明代开国之君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朱棣排行第四。太子朱标早死,朱标之子朱允文便替父亲接了朱元璋的皇位,朱棣见朱允文软弱无能,便发动“靖难之役”从侄儿那里抢来了御座。由于这帝位来之不“义”,所以他当上皇帝之后总是怕别人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为了堵住众人之口,同时也为了肃清朱允文的余党,他即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专设了一个机关“专司缉访”以“锐意防奸”。因为这个机关的位置在北京东安门北,故世人称之为“东厂”。朱棣又信不过朝中大臣,就令自己的亲信太监掌管东厂,因此东厂自初设起就一直由太监操纵,东厂的头目,是“钦差总督东厂官校办事太监”,亦称“提督东厂”,或“厂臣”,他直接受命于皇上,因而使东厂缉访的对象是举国上下除皇上之外所有的人——无论皇亲国戚、朝廷命官,还是平民百姓,任何事只要东厂一插手,便可省去所有的手续,越过所有的政府部门,由东厂直接同皇上联系。这种权力,使得厂臣凌驾于其他一切官员之上。

锦衣卫设于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较东厂早设38年。它初设时只是作为皇帝的贴身卫队,每逢皇帝有什么活动,便侍卫左右。既然是负责皇帝的安全,那就有必要将一切不利于皇帝的东西都扼杀在萌芽状态,因此它后来就有了“密缉”的要责。锦衣卫的长官称指挥使,须由皇帝亲信的勋臣或皇亲国戚充任。指挥使之下,有专门负责侦察工作的缇骑数万名,缇骑又各有线人、助手——大大小小的特务加起来竞达十六七万!因而锦衣卫“自为一军”。并且同正规军队一样,每日操练如制。锦衣卫之下又设锦衣狱,也称“诏狱”,狱中设有严刑酷罚,被缇骑抓进去的人无不五毒备尝、肢体不全、九死一生。当时刑部也有监狱,但刑部监狱的待遇比起锦衣狱,已是“天堂之乐”了。此外,锦衣卫还掌有廷杖时行杖之权。廷杖之制始于元代,明代统治者却将它发扬光大:无论多大的官,只要惹恼了皇上,皇上一声令下,锦衣卫的特务们就将他拖下痛打;挨打者的生死,往往在打人者下手的轻重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