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9283100000030

第30章 防人的心理准备:正确看待一味索取不知感恩的人(2)

就在这一年的七月,赵匡胤专门设宴,把石守信等人招来一起饮酒,在酒会之上,赵匡胤特意劝大家开怀畅饮,在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忽然屏退左右,装出一副深有感慨而又推心置腹的样子,长叹一声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哪里能当皇帝?但你们不知道,当皇帝也真是太难了,倒不如当个节度使痛快些。我啊,晚上就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

石守信等人一听,觉得慌惑不解,连问为了什么,赵匡胤说:“这还不明白吗?我这个皇帝的位子谁不想坐呢?”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赵匡胤话中有话,明摆着是怀疑将领们有谋权篡位之心了,慌忙跪下,边叩头边问道: “陛下怎么这么说呢?

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赵匡胤慢悠悠地说:“是阿,你们是没有异心,但你们怎么知道你们手下的人不贪图富贵呢?一旦有人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你们就是不想当皇帝,也是推脱不掉的啊!”

石守信等人一听,真是吓得汗流浃背,慌忙跪下,顿首哭道:

“我们这些人愚昧得很,没有想到这个问题,请求陛下开恩,给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赵匡胤见火候已到,就缓和了一下紧张的气氛,真心地劝他们说:

“人生好比白驹过隙,飞逝而过,所好者也无非就是富贵,不过想多积钱财,厚自娱乐,遗福子孙。你们何不释去兵权,出外当个地方官,再多买些良田美宅,多置些歌伎舞女,日夜宴饮,以终天年。我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这样,君臣相安,两无猜忌,该是多好的事啊!”

赵匡胤的这一番话,说得石守信等人真是茅塞顿开,拨云见日,马上谢恩说:“陛下替我们想得真是太周到了,真是生死大恩啊!”

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择、赵彦辉等人见赵匡胤已把话说得如此明白,决无回旋的余地,而赵匡胤当时在禁军中的地位还不可动摇,就只好在第二天上表称病,乞求解除兵权。赵匡胤一见大喜,当即批准了他们的请求。

先是背叛了自己十分信任并托以后事的周世宗,又废掉了立有赫赫功勋忠于自己的亲信大将。在赵匡胤的脑子里,感恩两字与他无缘,只要江山坐得牢,感不感恩是无所谓的事情。这就是天生佞骨者的人生逻辑。

3.鸿恩浩荡难抵恨水一滴

生活中我们需要感恩的地方、感恩的人太多了。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授业之恩等等。但奇怪的是,越是受人恩赐较少,施恩于人较多的人越懂得感恩。而越是屡受人助的人反倒始终觉得自己的每一点成功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所有的挫折和痛苦都是别人造成的。

有一位在大学任教的年轻老师王童讲述了他生活中的一段经历:

他有一位中学同学谢力,大学毕业后在山东一所中学任教,因志不在此,总觉得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加上恋爱受挫,年近而立时相交多年的女友弃他而去,便给王童打电话,希望能在北京帮忙找个机会。王童对同学的处境深表同情就满口答应下来。他想到有个大学同学自己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就请这个同学帮忙安排。人家一听便对他说:“王童,我这儿确实需要人,但是你的同学这层关系,一是不知道他是不是胜任,二是在管理上会给我造成诸多不便。”王童依恃与这位同学关系不错便大包大揽:“你放心吧,谢力我不敢说他能力有多强,但胜任工作没有问题。管理上你该怎么管就怎么管,真有什么事的话还有我呢。老同学就帮这个忙吧。”就这样谢力进了这家广告公司工作。

干了一年多以后,谢力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便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当上了策划经理。后来,在王童的撮合下,谢力与王童系里的一个打字员结了婚,生了子。

几年下来,谢力在北京基本站稳了脚跟,房子有了,车子买了,美巾不足的是,夫妻感情不是太好,他总嫌妻子学历低。另外,阂为事业上始终没有再进一步,他也总感觉自己的才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感情上的问题也好,事业上的想法也好,这时候谢力应多从自身找原因,但是他把怨气都撒到了一心帮他的同学王童身上:什么入错了行影响了自己一辈子,选错了妻子耽误了自己一辈子。用谢力自己的话说:我这一辈子两件最主要的事都让王童给耽误了。

实际上,感恩说到底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像谢力这样的人考虑问题时只绕自己转,是不是合情与合理他就不管了。

现在有很多在北京扎根的外地人,这些人有了点基础就想帮助家里人,于是什么侄子侄女、表弟表妹等等一个接一个过来。对这些亲戚你再倾力帮忙总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到最后不管你尽了多大的力、花了多少钱,往往以把人得罪告终。为什么?因为这些人记住的是你的“照顾不周”,你尽没尽力似乎与他无关。

有人说,越是小人物越得罪不得。古人有句话“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小人为何难养?因为不懂感恩。而小人物中正好有很多这样的小人。

在西汉初年,有三个显赫一时的大人物就因一件小事栽在手下的小人物手里。

先说韩信。据说当刘邦夺去了他的楚王的爵位,降为淮阴侯以后,他的心情抑郁寡欢,遂有反叛之心,便与派往外地任职的将军陈稀相约里应外合,袭击吕后及太子。此时刘邦统兵在外,京城长安空虚,以韩信的杰出才能,若真的起事,刘邦能否再回长安恐怕还得另作别论。可偏偏此时有一个名叫谢云的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将他囚禁起来,谢云伺机逃出,向吕后告发了韩信,吕后与相国萧何密商之后,将韩信骗至宫中,立即斩首。

再说彭越。汉朝立国后,他被封为梁王,一次刘邦率兵讨伐叛将陈稀,要求彭越发兵相助,其时彭越正在病中,便令部将领兵前往,刘邦怒其不恭,派人前来谴责他,他很是恐慌,准备亲自前去向刘邦请罪。他的属将扈辄劝道: “大王:开始没去,如今陛下派人来谴责,大王倒去了。他岂能饶恕你?此去必为他所擒,不如发兵反叛!”彭越并没有听从他的。后来他属下有个太仆犯法,这位太仆逃到刘邦那里,将扈辄对彭越说的一番话告发r,终于导敛了彭越之死。他死后,刘邦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遍赐大臣。

最后说淮南王英布。他与韩信、彭越是一体同功之人,这两个人的先后被杀,使他感到极大的恐慌,便暗中布置军队。正在此时,英市所宠幸的一个姬妾生了病,出宫就医。医生家的对门住了一个名叫贲赫的人,此人在淮南王府中担任侍中,是英布的近臣。他大约以此自恃,有点不避形迹,对这位美姬多有馈赠,且与她一同在医生家饮酒。这位美姬对贲赫很有好感,便在英布面前对他大加夸赞。英布由此怀疑贲赫与自己的姬妾有染,要逮捕他。贲赫便逃了出来,告发了英布,于是英布被迫起兵,最后败于刘邦之手。

不能说韩信、彭越、英布对那三个小人物有多大的恩典,但至少既在其手下任职即食其禄、受其惠,为一件小事而置人于死地,这正是数典忘恩者的本色。

4.不能“用得着时感恩,用不着日寸靠边”

感恩不是因为人家做了有恩于你的事情。而是因为暂时还离不开人家的继续施恩。这种生存哲学在污染着越来越多的人。不过也难怪,在我们的历史典籍里,能找到太多这样的例子。

明代嘉靖年间,大奸臣严嵩与夏言既是江西同乡,又同朝为臣。

严嵩为弘治十八年进士,夏言乃正德十二年进士,论科第严嵩比夏言早12年。但由于严嵩曾养病10年,其官位反在夏言之下。夏言任礼邝尚位列六卿时,严嵩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官,为了向爬,严嵩极力讨好夏言。

一次严嵩置酒宴邀请夏言到自己家做客,被夏言拒绝了。于是他亲自拿着请柬到夏府去请,夏言推辞不见,严嵩回家后照样布设酒席,留下夏言的座位,展开准备好的请柬,恭恭敬敬地跪在夏言座位前朗声宣读,表现出一副虔诚的样子。

此事传出,夏言以为严嵩真心诚意尊重自己,不仅不怀疑严嵩,而且还把严嵩视为知已,多方替他引荐。嘉靖七年,身为礼部尚书的夏言竞不顾忌讳,推荐自己的同乡严嵩担任礼部右侍郎。严嵩则一如既往,天天围着夏言团团转。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夏言人阁后,又主动推荐严嵩代替自己任礼部尚书。严嵩巴结夏言,数年之内连升数级,位达六卿之列,可谓收获颇丰。

但严嵩并不以此为满足,对于夏言的提拔重用,他也并不感恩戴德。论年龄,严嵩比夏言大;论科第,严嵩比夏言早;论野心,严嵩更不愿久居人下。而夏言又是个心性高傲的人,对严嵩始终有点瞧不起。严嵩呈送的文稿,夏言经常给改得一塌糊涂,有时甚至抛还给他,要他重写。这使严嵩对夏言由逢迎转为忌恨。但一开始严嵩并不直接攻击夏言,表面上对他仍然分谦恭和顺,暗地里却在利用夏言的弱点,“日以柔愎宠”。夏言对皇上态度疏慢,严嵩便俯首贴耳,诚惶诚恐;夏言对下属气指颐使,严嵩却装得谦恭下士。处处反衬夏言的缺点与不足,最终导致世宗日益疏远夏言而倾向于严嵩。

世宗迷信道教,幻想长生,因而要求诸臣都像道士一样“香叶束发中,用皮帛为履”。而严嵩则与夏言相反。乘皇上召见时,主动戴上道士香冠,并用轻纱笼罩,以示虔诚,进一步博得了世宗的欢心。

锦衣卫都督陆炳是世宗乳母的儿子,与世宗关系密切,汉史弹劾陆炳有罪,陆炳亲自到夏言家请死。严嵩得知此事后,便开始与陆炳勾结在一起,共同诬陷夏言。后来,为彻底消除靴翅部的威胁,当时的陕两总督曾铣主张收复河套地区。江都人苏纲是夏言继妻之父,平时与曾铣关系密切,这时也在夏言面前极力推崇曾铣的意见。于是夏吉秘密上书推荐曾铣,世宗起初满口答应,但后来又担心轻启边衅,惟恐重蹈土木之变的覆辙,又对夏言等严加指责,严嵩察颜观色,趁机起哄。于是,曾铣、苏纲被关人诏狱。严嵩又与锦衣卫都督陆炳等合谋,谋害曾铣。夏言上书讼冤并揭露严嵩的阴谋,但世宗对夏言的意见置之不理。在严嵩的蛊惑下,竟以轻开边患、败坏国家的罪名判处夏言死刑。

可怜夏言,竞死在自己一手提拔的人手里,这也足可对薄情小人乱施恩援者为戒了。但是严嵩比起阳球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东汉灵帝时,阳球以司隶校尉的身份,弹劾宦官王甫父子、太尉段颍相互勾结,图谋造反。灵帝不及细察,立时大怒,命阳球审讯他们,以求实证。

王甫和他的儿子王萌,拒不认罪,他们对阳球央告说:“先前大人为小官时,你常出入我家,我们也给你许多照顾,你当是最了解我们了,求你向皇上说明此事,还我们清白。”

阳球听后不语,脸上却无动于衷。

王甫父子说的也是实情,他们被捕之前,王甫身为宦官头目,权势极盛;王萌也曾当过司隶校尉之职,人人畏惧。当时阳球身为小吏,为了爬上高位,他便置办许多礼物巴结他们父子。王甫初次接见他的时候,他竟由于紧张,说话也结巴了。王甫多次对阳球说:“你为了求取富贵,现在不惜如此投靠于我,日后我若有所差遣,你是怎样,我就不敢猜测了。”阳球见王甫对己有所顾虑,为表忠心,他连叩响头,额头都磕破了,血流满地。

王萌那时担任司隶校尉,主管刑狱司法,阳球为了讨他欢心,便故意向他求问审案之法。每到这时,王萌便夸耀地说:

“别人以严刑逼供迫人招认伏法,而我却从不如此行事。我把各种酷刑械具摆放出来,人们就吓得魂飞天外了,哪里还有不招的道理呢?自不用动刑费事。”

阳球听到此处,总是陪笑恭维一番,还建议王萌用更残酷的刑罚之法。为了此事,他绞尽脑汁想那些鬼点子,一有所得便马上报知王萌,王萌对他十分赏识。

有了王甫父子的提拔,阳球官运亨通,青云直上,直到他当上了司隶校尉,自恃羽翼丰满,便不把王甫父子放在眼里了。当时朝中宦官和士大夫斗争十分激烈,阳球见士大夫得势,他为了谋求更大的官位,便无端陷害王甫父子和宦官之党段颍勾结谋反。

如今,阳球面对王甫父子的求告,他心中暗笑,良久方道:“你们如此顽固,当真是不可教化了。眼下我是重臣,你们是要犯,我们有什么交情可攀呢?此时非彼时,恕我不能因私废公,循情枉法。”

阳球传命用刑,手段极酷。王甫父子惨声哀嚎,昏迷多次。阳球最后恼羞成怒,他亲自动手,用铁鞭鞭打他们二人的双腿,竟将腿骨击碎。

王甫父子受刑不过,只得违心承认谋反的罪名。不料阳球见他们招认,出于报复心理,还是重刑责打。王甫父子哀声说:

“我们所以招认,只求少受皮肉之苦,你的目的既已达到,又何必如此相迫?万一我们被你打死,大人就有办事不利之嫌,为了大人着想,就不劳大人亲自动手了。”

这般苦求,阳球仍是不肯罢手,他恶恨恨地对他们说:

“你们先前不可一世,我见了你们心多恐惧,此中滋味,当真比死还要难受。今日落到我的手里,你们生死在我,这份快意自是你们想象不到的。”

王甫父子绝望已极,忍不住大声痛骂,阳球用土塞住了他们的嘴,直到将他们活活打死。

5.提防打倒一个靠山跨上一个台阶的人

每一个人在生活、工作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帮助自己的人。

当然这里的“帮助”是广义的,比如工作上多予指点、生活中互相关照的人都属此列。还有的人运气比较好,或者自己会来事儿,总能找到助自己大展鸿图的靠山,有了这些靠山实打实的帮助,升官发财的速度白比正常人快了不少。但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在每一个阶段,他只有跨过压在他头顶上的靠山才能更上一层楼,于是一个一个的靠山倒下,一个一个更大的靠山竖起来。至于对倒下之人的感恩,同情什么的,也许他酒足饭饱之后剔牙缝时能隐隐想到一点,这对于那些帮过他的人来说还算是格外开恩了。

魏忠贤年轻时,曾因还不起赌债,被一群恶少打得落花流水。伤好之后,他将复仇计划付诸实施,成了阉人,嫁妻寄女,从河问肃宁介往北京。多亏好骑术好射术和诚实的外表,加上一副好酒量,不久鲵忠贤博得东厂太监孙通的赏识,收在名下,带进皇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