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谋略之防人术
9283100000024

第24章 防人的必备手段:小心对待爱挑刺的人(4)

刘仁轨到洮河军后,每次奏请,多数为中书令李敬玄所阻抑,心中很怨恨,他对李敬玄很了解,知道他不是将帅之才,但见他对自己的意见毫不尊重,多加干涉,便上奏书,说西边镇守实属要务,必须重臣方可,非李敬玄难胜此任,推荐李敬玄代替自己之任。高宗不知其中的隐情,见刘仁轨荐贤,心中大悦,马上批准,命李敬玄往代仁轨。这样,就把李敬玄推向了险地。

李敬玄是毫州(今安徽毫县)人,“博览群籍,尤善于礼”。此人只通文墨,不明军兵之事,他也很有自知之明,自言非将帅之才,一再向高宗报辞,并说刘仁轨与自己不睦,故强其不能。高宗听后,非常生气,脸色阴沉地说: “刘仁轨如果要求朕亲往,朕也只好一行,卿何故屡次要辞呢?”李敬玄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接受职务,当上洮河道大总管,带领副手大将军刘审礼等人统兵十八万前去换回刘仁轨。

李敬玄本不知兵,胆子又小,刘审礼是个莽将,也无谋略。刘审礼孤军深入,李敬玄沿途逗留,前后相距甚远,刘审礼被吐蕃大军包围,苦战不出,受伤被俘。敬玄听说刘审礼兵败,全没了主意,慌忙退走,奔至承风岭,敌军已蜂拥而至。幸亏承风岭下有大沟,李敬玄忙命部下阻沟自固。吐蕃兵驻扎对面,形势万分危急,他的偏将黑齿常之率五百敢死军袭敌营,李敬玄方引兵退回都州。其后又战涅川,大败,只好以有病为借口求罢归。回朝后,高宗察觉他并没有病,将其贬为衍州刺史,不久迁扬州长史。卒于官。

其实,刘仁轨、李敬玄皆非邪恶之人,李敬玄本人不知兵,何必多干预军事,又何必与刘仁轨过不去?刘仁轨身为朝廷大将,守洮河时已76岁,不甘于受李敬玄之阻抑,举其自代,以身退惩戒了光能说不能做的李敬玄。

10.赞赏比挑刺儿更能让事情做得好

“再也没有比长辈或上级的批评,更能使一个人丧失做事的热情。我从不批评他人,我相信鼓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所以,我喜欢赞美而讨厌批评、挑错。如果说我喜欢什么,那就是: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

这段卡耐基的话应该作为做人做事的箴言,悬挂在每个办公室、教室、商店的前厅和家庭的书房里。这段话将会改变你我的生活,只要我们确实按它去做。

与卡耐基的做法相比,一般人是怎么做的呢?恰恰相反,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件事,必定会就此对下属批评指责;如果他们对员工的工作十分满意,就会保持沉默不语,一向都吝啬于表达出自己的赞美。

“我曾广泛接触过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卡耐基说,“我发现,无论多么伟大多么尊贵的人,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在受到赞赏的情况下比在遭受指责的情况下,更能努力工作、乐于合作,从而当然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卡耐基常常公开称赞他人,私下也是如此。卡耐基甚至在他的墓碑上也不会忘记用自己的心得启迪后人。他为自己所写的墓志铭是:

“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欣赏比他聪明的人。”

洛克菲勒成功管理人事的秘诀,就在于他懂得真诚的赞赏。在南美的一次生意中,他的合伙人使公司损失了100多万美元。洛克菲勒当然可以指责合伙人的失误,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知道这个合伙人已经尽力了,更何况事情已经过去了,洛克菲勒不但没就此事追究这个合伙人的责任,他还找其他的事称赞合伙人,夸他节省了百分之六十的投资金额。“这太好了,”洛克菲勒说,“我们不可能总是像巅峰时期那么幸运。”

曾有人对家庭主妇为什么会离家出走的问题进行过心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主妇出走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人欣赏和尊重她们。而男人的离家出走竟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也经常从心里感激家人所做的一切,可总是不愿意当面表达对家人的欣赏和重视,这的确不是一个好的倾向。如果我们能表达出些微的欣赏和尊重,事情将会完全改观。

有一位妻子参加了一种自我训练与提高的培训班,回家后,她要丈夫列出六种能让妻子变得更完美的方法。他丈夫说:

“这个要求真让我意外。说实话,我想我能列出600种让她变得更完美的方法,但是,我估计她能列出6000种可以让我改善的方法!于是,我就告诉她:让我想想看,明天早上再告诉你。”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打电话让花店送6支玫瑰花给我妻子,而且在卡片上写上:我想不出有哪6件事希望你改变,我就喜欢现在的你。”

“晚上回家的时候,你猜谁会在门口迎接我呢?对啦,我妻子!

她眼中几乎满含热泪,不用说她十分感动。此时,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没有照她的要求趁机指责一番。”

“后来,她的朋友都知道了这件事,等我再见到她的朋友时,他们都说我善解人意,我也因此领略到赞赏的魅力。”

切格菲是百老汇最有号召力的歌舞剧家,具有一种“使美国女孩增添光彩”的超绝能力。他屡次把原本没有人愿意多瞧一眼的丑小鸭,变成千娇百媚、风情万种的舞台上的白天鹅。他深知赞美和信心的作用,惯用激励、体贴的话语和行动来树立女孩的信心,他十分体贴人心、注重现实,把歌舞女郎的周薪由30美元升到175美元;他也很有情调,首演之夜,必亲自致电给主要演员,还必送歌舞女郎每人一束红玫瑰。

我们会关心儿女、朋友,甚至员工的身体,可是我们可曾在乎过他们的自尊?我们给他们供给美食和咖啡,但是,却往往忘记了送给他们一句能持久温暖他们心田的赞美。这样的言语正如星辰闪烁下的美妙音乐一样,能渗透进他人的灵魂深处轻唱。

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忽视的一种美德:赞赏他人。有时候,孩子从学校带回一份满意的成绩单,我们忘记了表扬他们;当孩子们第一次烤好了一个蛋糕或做成了一个纸鸽,我们忽略了鼓励他们。而对孩子们来说,父母的注意和赞赏才是最令他们快乐和幸福的事。

下次,当你在餐馆里见到盘中美丽的拼盘,也不妨告诉厨师他们做得多么漂亮;当疲惫的店员耐心地拿出货物让你挑选时,一定要记着称赞他们,因为这会给他人带去快乐与满足,即使生活被繁琐之事充斥、工作又感到很累,也别忘了为他人留下一点赞美的温馨,这一点小火花也许会燃起友谊的火焰。当你再次来访时,会意外地发现它已经创造了一个多么美好的氛围。

大凡演讲者、公共发言人都清楚,当他们全身心地准备并将精彩展现给听众,却得不到一句赞赏时,他们的内心会多么失望。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办公室、商店和工厂的员工,甚至家人和朋友身上,他们也会有相同的感受,甚至更加失望。如果我们想与别人顺畅沟通、相处融洽,想让对方与自己好好合作,何不试着找出对方的优势和成就,然后把恭维与谄媚统统忘掉,给予他人以真诚的赞美与赏识。

自己说自己千句好,不如别人说自己一句好。要知道:别人会把你的赞赏记在心底,反复地咀嚼回味。即使你早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可对方还会不时地记起,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褪色。

也许爱挑刺的人都应低头反思一下,为什么不改变自己?赞赏与挑刺的结果区别如此之大。你何不抑制一下挑刺儿的冲动,把尽量多的赞赏送给别人呢?

11.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拥有再多的财富也不一定能让一个人快乐起来,而拥有了一个开阔的心胸,你就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别人的挑刺、找碴,根本不用放在心里,他又能奈你何?做人就是这样,如果你过于苛刻,就容易失去人缘。与人相处时,难免会有一些误解,会有一些小矛盾,对别人的小缺点不要太在意,千万不要做一个小肚鸡肠、神经过敏的人,这样没人喜欢和你做朋友。

宋朝的吕蒙正,不喜欢与人斤斤计较,他刚任宰相时,有一位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大步走了过去,其他参政为他忿忿不平,准备去查问是什么人敢如此胆大包天,吕蒙正知道后,急忙阻止了他们。

散朝后,那些参政还感到不满,后悔刚才没有找出那个人。吕蒙正对他们说:“如果知道了他的姓名,那么就一辈子也忘不掉。这样的话,耿耿于怀,多么不好啊!所以千万不要去查问此人姓甚名谁。

其实,不知道他是谁,对我并没有什么损失呀。”当时的人都佩服他气量大。

谁人背后没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别人说你两句,就让他说吧,只要无伤大雅,非要和别人较劲,不是给自己找难受吗?吕蒙正身为一朝宰相,犯不着啊。

做人是这样,做事情也是这样。

宋太宗时期,有人上奏说在汴河从事水运工作的官吏中,有人私运官货到其他地方卖,影响到周围的一些人,众人颇有微词。听了这话,太宗向左右说:

“要将这些吸血鬼完全根除实在不是容易的事,这就像以东西堵塞鼠洞一样无济于事。对此,不可以过于认真,只须将有些做得过分,影响极坏的首恶分子惩办了即可,如有些官船偶有挟私行为,只要他没有妨碍正常公务,就不必过分追究了。总之,这样做也是为了确保官运物质的畅行无阻呀!”

站在一旁的宰相吕蒙正也表示赞同,他说:

“水若过清则鱼不留,人若过严则人心背。一般而言,君子都看不惯小人的所作所为,如过分追究,恐有乱生。不若宽容之,使之知禁,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从前,汉朝的曹参对司法与市场的管理非常慎重,他认为在处理善恶的执法量刑上应该有弹性,要宽严适度,谨慎从事,必然能使恶人无所遁形。这正如圣上所言,就是在小事上不要太苛刻。”

不过分吹毛求疵,凡事皆留有回旋的余地,对微末枝节的小事不妨姑且放过,这乃是大部分中国人的处事为人的信条。

《道德经》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烹煮小鱼不要不停地翻动它。否则,小鱼就要碎掉。治理偌大一个国家,和煮小鱼是同样道理,要政令不能繁苛,要懂得适当地放权于民。否则,老百姓就会不堪其扰,民怨沸腾,国家就要动乱了。

律己要严,待人要宽,千万不要拿显微镜看人,因为在显微镜下绝对没有完人。做事情也不要太琐碎,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去管,谁的小事让谁自己去管好了。

这是寻找快乐的不二秘方。相反,如果你就不想快乐,那就做一个挑剔鬼好了。心胸放不开、小事放不下的人本就与快乐无缘,只是这样的人多了,天下也就难得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