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傲气十足的富商腆着个大肚子来到寺院,站在财神面前说:“你有什么?还不是依靠我的供品,你才能活下去?”
禅师听到后很生气,就把富商带到窗前说:“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许多人。”富商说。
禅师又把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只看见我自己。”富商回答。
禅师说:“玻璃镜和玻璃窗的区别只在于那一层薄薄的银子,这一点点可怜的银子,就叫有的人只看见他自己,而看不见别人了。”
富商面带愧色地离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世人皆知,因此我们唯有谦逊己身,才能让人进步。“忍”虽然博大精深,但只要做到制怒与戒嚣张,便不难领悟其中的真谛。
“事临头,三思为妙,一忍最高。”你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浮躁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忍中有气量,也有力量
中国哲学中,关于刚强与柔弱的辩证关系的讨论是颇多的。
所谓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实是深知事物转换之理的极高智慧。
老子曾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意思是,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于柔弱的地位,如此,才能常立于不败之地。应该说,老子的这种哲学对中国的为政者也影响匪浅。
在中国人看来,忍让绝非怯懦,能忍人之所不能忍,才是最刚强的。天下之人莫不贪强,而纯刚纯强往往会招致损伤。
忍耐并非软弱,它显示着一种力量,是内心充实、无所畏惧的表现。古人说:“君子之所以取远者,则必有所持。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忍是一种强者的心态,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在现实生活中,大凡有真本领者都善于忍耐,忍耐是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而有了余地才能掌控住大局。
陆游说:“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它说明了忍在人生行事过程中的必要性。
早在元朝,便有两位饱学之士许名奎、吴亮专门编纂了《劝忍百箴》和《忍经》传给后人。
清朝道光二十六年,出版了《忍字辑略》。这本书中说:“金入火生光,草人火生烟,苦难也。此言耐苦犹耐火也。善忍者成如金,炼去心渣益明,不善忍者反是,怒气所熏,无不染也。”
又说:“古圣贤豪杰所以立大德而树立业者,莫不成于忍,而败于不能忍。”
自古以来,人们对忍已有许多阐释,吴亮的《忍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但是,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人们关于“忍”的思想也在不断地丰富。
具体说到忍的内涵,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具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表现出来的克制人性中的卑劣行为和欲望的思想。
其次,为了实现崇高的目标,而表现出的高度自我牺牲精神。
再次,为了某种利益的获取而主动退让。
最后,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特定人物身上表现为计谋的运用。
忍是一种强者才具有的精神品质。那些表面上盛气凌人、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人,内心实际上是空虚软弱的。忍,有时看似吃了亏,其实一个人敢于吃亏,不去占眼前的便宜,大多是因为有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追求;而那种事事处处都想占别人便宜、不愿吃亏的人,到头来往往只能收获些蝇头小利,从大处看则反而吃了大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它可能是一种平白无故的批评,也可能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它可能来自于同事和朋友们的误解,也可能是出于某些不安好心的人的唆使和阴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明察事理,立刻进行反击,则很容易把事情弄糟,甚至是把好事办成坏事,而“忍”则有助于我们去处理好这些问题。
“忍”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即使是强者,在问题无法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时,也应该采取暂时忍耐的方式处理,这可以避免时间、精力等“资源”的继续投人。在胜利不可得、而资源消耗殆尽时,忍耐可以立即停止消耗,使自己有喘息、休整的机会。也许你会认为强者不需要忍耐,因为他资源丰富而不怕消耗。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问题是,当弱者以飞蛾扑火之势咬住你时,强者纵然得胜,也是损失不小的“惨胜”。所以,强者在某些状况下也需要忍耐,可以借忍耐的和平时期,来改变对你不利的因素。
“忍”有时候会被认为是屈服、软弱的投降动作,但若从长远来看,“忍”其实是隐忍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凡是智者,都懂得在恰当时机忍耐,毕竟人生存靠的是理性,而不是意气。
忍耐常有附带条件,如果你是弱者,并且主动提出忍耐,那么虽然可能要付出相当的代价,但却可以换得“存在”的空间和余地;“存在”是一切的根本,没有“存在”,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也许这种附带条件的忍耐对你不公平,让你感到屈辱,但用屈辱换得存在,换得希望,显然也是值得的。
战国时代,三家分晋是段有名的历史。当时晋国最有势力的大夫实际有四家,最强大的是智伯瑶。他想独吞晋国,常显得非常跋扈。当时,赵襄子刚继父位,立足未稳,在宴请智伯瑶时,智伯瑶当其手下的面打了赵襄子,赵襄子隐忍不发。但后来当智伯瑶胁逼三家大夫供奉于他时,赵襄子却首先反对,在使智伯瑶的野心暴露之后,他联合其他两家大夫,灭掉了智伯瑶。
这故事说明智伯瑶的纯刚招了失败,而赵襄子的忍韧却确立了取胜的基础。对于领导者,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时势、情理的转换,必要的退让忍韧不是坏事。以退为进,常常屡用屡胜的。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只有不计较一时的得失,对细微敏感的小事隐忍不计,不怨不怒,不躁不忧,方能成就大事业。
汉代的张良,曾被高祖刘邦称道。他赞誉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却能“决胜千里之外”。但在张良年轻时,曾有这样的故事:
一次,他漫游在一座桥上,见到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故意将鞋坠落桥下,然后,叫张良去捡。张良虽有些怨气,却没有发作,老老实实地下去捡起鞋子。
老翁非但没有感谢,反叫张良给他穿上,张良知道他是故意刁难,但又忍了,便跪着给老翁穿上鞋子。老翁看也没看张良,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张良恼怒是必然的,但望其背影,也只是摇头而已。谁知老翁又折回来了,说:“小子可教啊!五天后的黎明,在此等我。”
后张良得到老翁授予他的兵书。正是依靠此兵法,张良学有所成,帮助刘邦成就了霸业。
张良之可教,在于其具有温厚、富于忍让的气度的优良品质。老翁只是考验了他为政的必备之德。如若张良换一种态度,这段历史将会改写,而张良最终也不过是只会从事暗杀的韩国贵族后裔而已。
中国有句古话:“宰相肚里能行船。”这是现代领导者也应借鉴的经验。
要以详和为重
在狂风暴雨中,飞禽会感到哀伤忧虑,惶惶不安;晴空万里的日子,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可以一天没有祥和之气,而人的心中则不可以一天没有喜悦的神思。
天底下有能耐的好人本来就不多,应该想着同心协力为社会多做贡献。不能因为各自的思想方法不同,性格上的差异,甚至微不足道的小过节而互相诋毁,互相仇视,互相看不起。古人说:“二虎相争,必有一伤。”这样做下去,其实对谁都不好看。
抬头不见低头见,得饶人处且饶人吧!
宋朝的王安石和司马光十分有缘,两人在公元1019与1021年相继出生,仿佛有约在先,年轻时,都曾在同一机构担任完全一样的职务。两人互相倾慕,司马光仰慕王安石绝世的文才,王安石尊重司马光谦虚的人品,在同僚们中间,他们俩的友谊简直成了某种典范。
做官好像就是与人的本性相违背,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官愈做愈大,心胸却慢慢地变得狭窄起来。两位相互唱和、互相赞美的老朋友竞反目成仇。倒不是因为有什么解不开的深仇大恨,人们简直不相信,他们是因为互不相让而结怨。两位智者、名人,成了两只好斗的公鸡,雄赳赳地傲视对方。
有一回,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开,包拯邀集全体僚属饮酒赏花。席中包拯敬酒,官员们个个善饮,自然毫不推让,只有王安石和司马光酒量极差,待酒杯举到司马光面前时,司马光眉头一皱,仰着脖子把酒喝了,轮到王安石,王执意不喝,全场哗然,酒兴顿扫。司马光大有上当受骗、被人小看的感觉,于是喋喋不休地骂起王安石来。一个满脑子知识智慧的人,一旦动怒,开了骂戒,比一个泼妇更可怕。王安石以牙还牙,祖宗八代地痛骂司马光。
自此两人结怨更深,王安石得了一个“拗相公”的称号,而司马光也没给人留下好印象,他忠厚宽容的形象大打折扣,以至于连苏轼都骂他,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司马牛”。
到了晚年,王安石和司马光对他们早年的行为都有所后悔,大概是人到老年,与世无争,心境平和,世事洞明,可以消除一切拗性与牛脾气。
王安石曾对侄子说,以前交的许多朋友,都得罪了,其实司马光这个人是个忠厚长者。司马光也称赞王安石,夸他文章好,品德高,功劳大于过错,仿佛是又有一种约定似的,两人在同一年的五个月之内相继归天,天国是美丽的,“拗相公”和“司马牛”尽可以在那里和和气气地做朋友、吟诗唱和了,什么政治斗争、利益冲突、性格相违,已经变得毫无意义了。
朋友之间相处,需要用“和气”来化解彼此之间的矛盾。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对于性格、见解、习惯等方面的相异,要以和为重,若“疾风暴雨、迅雷闪电”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关系,甚至导致友谊破裂,反目成仇;而若和气面对彼此的不同,进而欣赏对方的优点,则对方也会对你加以赞美。这样一来,你们的“祥”和“瑞”也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