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佛陀正在休息,忽然听到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佛陀走到户外,却看到一个年轻的僧人在那里啼哭。佛陀说,年轻人,为什么这样伤心地啼哭?谁欺负你了吗?那年轻的僧人见了佛陀,哭得更伤心了,他说,佛陀啊,我真是委屈啊,谁都知道我是一个安分守已的比丘,可沙拉恒婆比丘却因为丢失了一件上衣而怀疑到我的身上,不仅如此,他还凭借着一张伶俐的嘴,说了许多诽谤我的词语,我越想申辩,越是找不到恰当的词语,可我又忍受不了他对我的污蔑,你说我怎么办呢?
佛陀说,年轻的比丘,既然你觉得自己是清白的,就不必去申辩吧,如果一滴墨迹无意中滴落在纸上,有人总想将它揩擦干净,其结果是墨迹的更加扩大。至于说到他用恶毒的语言对你进行诽谤,要知道,那就如同仰天吐出的唾沫,其最后还是落到自己的脸上。年轻人,你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让自己生气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过了几天,那位曾经啼哭的比丘终于高兴地来到佛陀的面前,他告诉佛陀说,那位曾经用恶毒的语言诽谤过他的比丘终于找回了自己丢失的上衣,那位比丘也因为曾恶毒地诽谤他而向他表示真诚的道歉。
又有一天,佛陀正在竹林中散步,正好遇到了一位兴高采烈的比丘。
佛陀记得,这位相貌丑陋的比丘不久前曾因犯下邪淫的戒条而被责罚,如果不是他的真诚忏悔,他早已被从僧团中清除出去了。佛陀说,呵,年轻人,可以把你的快乐让我一同分享吗?那位比丘见到佛陀,不得不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佛陀。他说,尊敬的佛陀,今天我到舍卫城乞食,遇到一位美丽的婆罗门女子,她在一见我之下就赞扬我说,尊敬的比丘,你俊朗的脸庞如同天上的皓月,你年轻的身子如同地上高拔的菩提树。她还邀请我去她家做客,要不是我想起佛陀的教导,我也许就真的去了她家。虽然如此,受到一位年轻女子赞扬,还是禁不住从内心里感到快乐啊,这是不是说明我还是一个有魅力的人呢?佛陀说,年轻人,如果你能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但我要告诉你,有时候,甜言蜜语就如同涂上蜜汁的利剑,那是尝不得的啊。
过了不久,果然就传来那位比丘再次犯下邪淫戒条的事件,为了僧团的纯洁,佛陀不得不忍痛将其清除出了僧团。
那是一个夏日的中午,佛陀从舍卫城托钵乞食回来,忽然遇到一位气喘吁吁满头大汗的农人。要不是佛陀避让及时,说不定二人就会迎头相撞。佛陀说,什么事让你这样急迫呀,小心别摔坏了身子。那农人认出这就是人人景仰的佛陀,于是便说,佛陀啊,你有所不知,我十六岁时经父母做主,为我讨得一房美丽的妻子。可是,这贱人却一直与我面和心不和。
这些年,我简直就生活在麦芒和荆棘之中。苦不堪言啊。昨天,一个陌生的银匠突然来到我们村子,傍晚时分,我的妻子就不见了,有人告诉我说,这贱人是随着那个年轻的银匠跑走了,所以,我正在急迫地寻找她呢。
佛陀说,原来是这样啊,你丢失了一个与你面和心不和的妻子,你即使把她找回来,那又怎么样呢?要知道,世上一切身外之物都是或迟或早要丢失掉的,惟一不能丢失的,是你自己的心。
那农人听完佛陀的话,当即就怔在了那里,在这一刹那间,他忽然悟出了许多。他在佛陀的面前跪下来说,佛陀啊,你说得真是在理,既然她本来就不是我的,我就是寻找到了她又有什么用呢?尊敬的佛陀,请你接受我的皈依,我现在就随你去你的祗园精舍,做一名比丘僧人去吧。
又有一天,一位尊贵的婆罗门来到佛陀的祗园精舍,这位婆罗门说,佛陀啊,身为一个婆罗门首领,我每天都不得不面对那些忠心耿耿的仆人,有时候,我觉得他们非常可亲,有时候,我又觉得他们面目可憎,难免要对他们火发脾气;有时候,当我心静如水时,即使再棘手的事情我都能指挥若定,有时候,当我焦躁难安时,再简单的问题我也处理得焦头烂额。
佛陀让人打来一盆清水,佛陀说,尊贵的缕罗门啊,你看到这盆清水了吗,你也一定看到这盆清水里映照出来的清晰的景象了。佛陀又从地上抓起一把灰尘撒在水里,佛陀说,尊贵的婆罗门,现在,你还能看到这盆中的景象吗?显然不能,因为灰尘污染了水的洁净,就如同人原本清净的心被烦恼遮蔽一样。人,须得时时保持心灵的纯洁,就像这洁净之水,惟有不使其被灰尘污染,才能清晰地映现外界的景象。
§§§第四节怨怨相报,何时是了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美丽的加毗罗卫国国王的女儿萨吉那公主禁不住春光的诱惑,带着她的侍女们走出了宫门,走进了郊野。灾难,也就在那一刻滋生了。
那一天,拘萨弥罗国国王正好在出行的途中,年轻的国王忽然发现那不远处的山坡上欢声笑语,一位美丽的姑娘正在那山坡上奔跑着,嘻闹着。那美丽的姑娘如一抹温暖的阳光照彻于年轻的拘萨弥罗国国王那千涸已久的爱的心田,在一刹那间,年轻的国王对萨吉那公主的美貌发出了由衷的惊叹。不久,一封来自拘萨弥罗国的信函以及一盒珍贵的首饰送到了加毗罗卫国的王宫,送到了摩诃那摩国王的手中。
这炽热的求婚信并没有打动美丽的萨吉那公主,而摩诃那摩国王也不愿他的爱女远嫁到那个一直对他的国家虎视眈眈的拘萨弥罗。不久,拘萨弥罗国王再次将通婚的文书送到了加毗罗卫国,这封措词强硬的文书在加毗罗卫国掀起一阵不大不小的震动。虽然释迦族一直地位尊荣,但毕竟国小力弱,对于强大的拘萨弥罗国通婚修好的请求,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予以拒绝。
一位精明的大臣向国王献出一条锦囊妙计。
萨吉那公主有一位最亲近的女奴名叫茉莉亚娜,因其长相酷似公主,很少有人能把公主与这位女奴区分开来。有时候,当莱莉雅娜出现在宫外的时候,人们都远远地叫若:呵,萨吉那公主,公主萨吉那!正因为如此,虽为女奴,茉莉雅娜一直享受着公主的尊荣,同时也得到国王的喜爱。愁眉不展的国王采纳了大臣的建议,决定让茉莉雅娜代替爱女远嫁掏萨弥罗国,以完成两国通婚修好的历史重任。
对于出身低贱的茉莉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虽然长期以来一直受着国王和公主的喜爱,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她永远都是一个奴隶,一个下等的侍女。于是,她愉快地接受了国王的安排,像一个尊贵的公主一样被嫁到了拘萨弥罗国,一年以后,她为国王生下了可爱的琉璃王子。
琉璃王子一天天长大,幼小的王子并不知道自己出身的秘密,更不知道他美丽的母亲原是一位低贱的奴隶。十二岁这一年,琉璃王子随着他的母亲菜莉雅娜来到加毗罗卫国看望自己的外公靡诃那摩国王。
那是一个美好的下午,但不该发生的事情却在这美好的下午发生了。加毗罗卫国一座新的佛殿举行盛大的落成仪式。当少年琉璃随着王公贵族们刚一走进那座佛殿,当即遭到一位大臣的斥责,这昏慵的老头说,小贱种,还不赶紧从这里滚出去.这是你这种人该来的地方吗?王子以为自己听错了,连忙说,我是国王的外孙,拘萨弥罗目的王子琉璃,你有什么权力赶我出去?那大臣说,你以为你是谁?让我现在就告诉你吧,你母亲原是一位低贱的奴隶,只是因为她长相酷似萨吉那公主,才被国王移花接木嫁到拘萨弥罗国,虽然你现在穿着绫罗绸缎,但却掩盖不了你低贱的奴隶身份。
受到羞辱的王子回到母亲的身旁,他痛哭着,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出身的秘密。在儿子一再的追问下,茉莉雅娜只得把事实真相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儿子。茉莉雅娜哭泣着请求儿子说,千万不要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你的父王,要知道,这将会酿成莫大的灾祸啊。儿子答应了母亲的请求,但他在内心里暗暗发誓,此仇不报,枉为男子。
仇恨的种子一旦在人心里生根发芽,就必然会结出最毒的果子。若干年后,拘萨弥罗国国王逝世,新的王位继承者琉璃王没有忘记当年在加吡罗卫国那次受辱的经历,他厉兵秣马,暗地里做着攻打加毗罗卫国的计划。
一场血腥的战争就要打响,在那段日子里,慈悲的佛陀内心充满了难以言状的痛苦,他知道,有因必果,有果必报,这一切都是因了加毗罗卫国的那些傲慢的大臣们所酿下的灾祸。这一天,当佛陀在禅定中看到一队人马卷着漫天的黄尘一路杀气腾腾地向加毗罗卫国奔来时,当即来到拘萨弥罗国与加毗罗卫国之间的一条交通要道上。被仇恨和杀戮激动着的琉璃王见到了坐在路边的佛陀,还是立刻翻身下马,他在佛陀面前拜了三拜说,尊敬的佛陀,这样炎热的天气,为什么不回到你的精舍里去禅坐休息,你不顾惜自己的身子,也要为无数的众生着想啊。佛陀说,我虽然受到一点炎热之苦实在算不了什么,而我的亲人,其实也是你的亲人将要受到无情杀戮,我却不能拯救他们,我即使回到清凉的精舍,又如何能够安心禅坐呢?
琉璃王听了佛陀的话,久久说不出话来,然而,仇恨的烈火正在他心中燃烧,他于是把几年前在加毗罗卫国的遭遇如实地告诉了佛陀。佛陀听完琉璃王的话,再次叹息道,怨怨相报,何时是了啊。加毗罗卫国的那些昏庸的大臣们虽然有他们不可饶恕的过错,但是,你能忍心亲手杀戮一直爱着你的外公摩诃那摩国王以及视你的母亲为亲姐妹的萨吉那公主吗?你是否意识到,一切的因,都必然会结出果,一切的果,都是未来的因,我希望国王也要为自己的国民想一想,如果有一天灾难降临到拘萨弥罗国的头上,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国民?现在,就请国王偃旗息鼓,收回你的兵马,也好让我回到我的精舍安心禅坐吧。
琉璃王似乎再也没有理由不听佛陀的劝告,于是,他暂时熄灭住仇恨的烈焰,也收回了他强壮的兵马,回到了拘萨弥罗国。
就像当初所预料的一样,半途中收回兵马的琉璃王当然地受到国内一些人暗地里的嘲笑,这嘲笑就像是一桶重油,将琉璃王那刚刚熄灭的火烬再次点燃。佛陀知道,他已经无法扭转这战争的局面,世上果然没有常住不坏的法啊,一切因缘果报,都是无法逆转的,身为佛陀,他为人类这种怨怨相报所必然带来的苦难而担忧着。于是,一场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琉璃王率领着拘萨弥罗国的兵马一路杀进加毗罗卫国,一个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国度就这样从他的版图上消失了。
于是,牲利的喜悦像风暴一样席卷着拘萨弥罗国,从国王到普通百姓,大家举杯祝酒,弹冠相庆。然而,就在那天深夜,一场无名大火突然从琉璃王的后宫开始燃起,等到琉璃王和他的王妃们从睡梦中惊醒,整个的王宫便没入一片无边的火海之中。
§§§第五节金撒尼娜的故事
佛教如春风吹拂下的野草,迅速在古印度蔓延开来,这使得那些外道一天天感到如临大敌。人们还记得当初悉达多在菩提树下经七天七夜的禅坐,即将悟得大道时,一名婆罗门外道在悉达多面前施出种种伎俩均一一告破的情形,最后那外道说,乔达摩·悉达多,总有一天,我要让我的子孙吃你的饭,穿你的衣,毁你的道。现在,佛陀已成为这世界上真正的智者和觉者,佛陀所到之处,苦难的人们便望而向归。
憎团在一天天扩大,一批批怀着各自的目的,带着各自的愿望的人们走进了僧团,虽然佛陀制定了严格的戒律用以约束僧团的行为,但是,仍不时会有违犯僧团规约的现象发生。为此,佛陀深感忧虑。
一天,一名年轻的婆罗门女子走进了僧团,|兑她希望佛陀能给她剃度出家。她的愿望是正当的,她的态度也是诚恳的,佛陀觉得没有理由不满足她。于是,这位名叫金撒尼娜的女子便成了一名比丘尼。
金撒尼娜是那样年轻,她苗条的身姿像春天的杨柳,她润洁的肌肤像玫瑰花瓣,她的每一个微笑,她所发出的每一声话语都像长了翅膀一样不由自主地飞进那些年轻比丘的心房。不管她走到哪里,都会有无数的眼睛追随着她,人们明知这是不洁的意念,但是,却无法克制自己那毒瘤一样生长的欲望。
阿难终于向佛陀提出,师父,这名婆罗门女子真不该让她走进僧团,你知道,这是一颗有毒的花朵。
佛陀说,魔从境生,一切惟心,我怎么就没觉得她是一朵带毒的花朵呢?
阿难说,你是悟得大道的圣人,而我们都还是一些几夫俗子。不瞒师父说,我见了那女子也心慌意乱,我实在不敢多看她一眼。
佛陀笑了,说:何谓修行,顺境中修,逆境中更要修,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道心增长。
阿难说,不行,师父,必须要把这女子清除出去,否则后患无穷。
佛陀伸手在阿难的头上拍了拍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我早在菩提树下就悟得的道理。佛门普度,不仅要度善境之人,更要度恶境之人,更何况她并没有做什么啊。
阿难知道佛陀的话是对的,于是他退出了佛陀的精舍。
终于,那名叫金撒尼娜的比丘尼因为和一个年轻的僧人闹出了让所有的人都不齿的事情,被僧团清除出去了。佛陀怀着慈悲的容颇说,成佛的因缘各有不同,看来你的因缘未到,为了僧团的纯洁,你只好暂时离开这里,总有一天,你会重新归于僧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