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世界500强优秀员工标准
9247200000016

第16章 标准无孔不入的“窃听器”(1)

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窃听器”已经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能让人飞黄腾达,也能让人在一夜间名誉扫地……

职场“窃听器”就是充分去了解、收集竞争对手的信息,并为本公司带来利益,这类员工永远是企业和老板寻求事业发展的利器,锐利无比。当然,作为一个优秀员工,在行使“窃听”职能时,一定是为了正当的目的和使用正当的手段,否则,就会沦为道德的罪人。

1.敢于竞争的员工

能成为职场“窃听器”的员工,一定是一个敢于竞争的员工!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社会,竞争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从考场竞争到体育竞赛,从经济竞争到政治、文化、科技竞争,从国内竞争到国际竞争,竞争在我们的社会中可以说无处不在。我们的社会因竞争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也因竞争才不断演化与进步。

在市场经济中,有竞争就必然会伴随有各种风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会有破产、倒闭的风险,员工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会有失业、淘汰的风险。从这种角度而言,具备一定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就成为个体和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赖以立足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

市场经济就是优胜劣汰的经济,每个企业都面临优胜劣汰的生存境地。企业要想从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市场中生存下来,除了竞争还是竞争!如果企业不会竞争,不敢竞争,缺乏竞争意识,在生意场上让竞争对手抢了先,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硅谷著名的甲骨文公司举行市场营销专场人才招聘会。前去应聘的苏珊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她一直梦想能进入甲骨文公司工作。

当时来这家公司应聘的人很多,而留给应聘者的座位只有一个,苏珊见一些应试者远道而来,便主动让出座位,让他们先面试。等到她面试时,那家公司的负责人对她的情况虽比较满意,但认为她过于谦让,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决定不甲骨文,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甲骨文公司宣称.我们要找的人是:

“自负而聪明者”。甲骨文总裁文利森更宣称:光是我们赢还不算数,还要别人倒下去才行。

予聘用。

苏珊对甲骨文公司如此用人困惑不已。甲骨文公司的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谦逊礼让的确是传统美德,但要看场合而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员工。这次公司招募的人才将到海外开拓市场,如果过于谦让,将会失去市场良机。”

甲骨文公司是仅次于微软的世界第二大软件公司,公司企业文化极其崇尚“主动、攻击”。在甲骨文工作的员工压力很大,还曾发生过悲剧,根据《硅谷怪杰艾利森》(The Differ—erice Between God and Larry:Ellison)这本书的内容,一位产品研发部主管哈威因为受不了压力,情绪变得不稳定,被艾利森下放,继而解雇,最后,这位主管杀死自己儿子并举枪自尽。赢?不够,还要打倒别人!这就是甲骨文崇尚的员工精神。

公司总裁艾利森从来不掩饰要与比尔·盖茨一争高下的心理。

在美国联邦政府与微软的反托拉斯官司中,艾利森不但大力鼓噪,法院判决微软分家时,他更额手称庆。震惊硅谷的垃圾事件,艾利森也毫不掩饰地一口承认是自己派人去翻微软的垃圾,为的是找出微软托拉斯垄断的证据,以维护更广大群众的利益。

松下先生强调,一个员工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才能彻底发挥潜力。因此,他的松下公司很注重培训员工的竞争意识,为公司里的发展造就竞争强人。

人类自古以来,总是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竞争之中,如果缺乏竞争意识,自然就不会有奋斗和进取的动力。这样的人,逃不过平庸和被淘汰的命运。要知道,未来永远属于具有竞争意识、敢于竞争、善于竞争的人。

竞争对手是创造和持续竞争生态的最大关联因素,远离对手,没有对手,并不是一件好事。

一位动物学家在考察生活在非洲奥兰治河两岸的动物时,注意到河东岸和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的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他感到十分奇怪,既然环境和食物都相同,何以差别如此之大?为了能解开这个谜,动物学家和当地动物保护协会进行了一项实验在两岸分别捉10只羚羊送到对岸生活。结果送到西岸的羚羊发展到14只,而送到东岸的羚羊只剩下了3只,另外7只被狼吃掉了。

谜底终于被揭开,原来东岸的羚羊之所以身体强健,是因为它们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中。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变得越来越有“战斗力”。而西岸的羚羊长得弱不禁风,恰恰就是缺少天敌,没有生存压力。

只管赢,不管怎么赢。

——甲骨文员工训词

上述现象对我们不无启迪,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一些压力或一些磨难,的确并不是坏事。因为,一只没有对手的动物,一定是死气沉沉的动物;一个没有对手的民族,必定成为一个不思进取的民族。同样,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组织如果没有了对手,也可能会走向怠惰和没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伯顿·克莱因在《动态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一旦一个公司不再面对真正的挑战,他就会很少有机会保持活力。”他认为,最成功的公司是那些面对很多竞争对手的公司,最不成功的公司是那些不面临严重竞争的公司。因为存在竞争,公司和员工不得不有更高水准的表现,从而明显地变得更敏锐和更出色。竞争使一个人变得精明强干,使他不断寻求新的答案。

美国管理大师唐纳·肯杜尔针对竞争有过一番精彩的讲话,他说:“有很多人生活苟且,毫无竞争之心,最后抑郁而终。对于这类人,我只感到悲哀。打从做生意以来,我一直感激生意竞争对手。这些人有的比我强,有的比我差。但不论其行与不行,他们都令我跑得更累,但也跑得更快。事实上,脚踏实地的竞争,是足以保障一个企业的生存的。由于竞争,我们工厂更具现代化,员工受到更多的训练,生产规模亦随之扩大。因此,竞争比荣耀、野心、利益更能推动一个公司的业务。”

这段话道出了竞争的哲理。作为一个员工,只有敢于并善于参与市场竞争,才有经营成功的机会。

2.关注本行业发展的员工

好的员工应关注整个市场动态,他们会分析竞争对手的可借鉴之处,并注意总结,避免重犯竞争对手的错误。

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经济时期,要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调整。如美国IBM公司一直是大型计算机的生产巨头。在20世纪80年代,小型个人用电脑已初见端倪,但IBM的领导者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对生产小型电脑不屑一顾。当苹果、戴尔等个人电脑大行其道,并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时候,IBM已经悔之晚矣。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生产的汽车以宽大、舒适、排量大而著称。但随着能源的逐渐紧缺,一些精明的生产商认识到,小排量的节能汽车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因此,通用、福特汽车公司立即转而生产排量小的汽车。而克莱斯勒公司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依然生产大排量的汽车。当第一次石油危机来临时,小排量的汽车大受欢迎,通用、福特度过了这次危机。而克莱斯勒公司却损失惨重,大排量汽车积压如山,9个月内企业亏损7亿美元,创美国企业亏损最高记录。

通用的企业价值观——坚持诚信、渴望变革,注重业绩。

时刻关注本行业的发展动态是一个好员工必备的素质,具备了这一点,就能使公司在竞争中少走弯路,就具备了为公司出谋划策的眼光和驾驭市场的能力。

作为一名员工,要尽可能收集本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行业生存条件等方面的内容,密切注意新技术在本行业的运用,同时也要关注与本行业相关行业的动向。唯有这样,才能具有超前意识,才能为公司在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打下牢不可破的基础。

3.善于学习对手的员工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密切注意公司的竞争对手的发展,对竞争对手的产品的好坏和经营的策略都要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