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道家的战略管理——先见之明的境界
9242200000007

第7章 战略执行(2)

拥有先见之明的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能从宏观上把握速度、效益。1996年,已拥有数家企业的郑荣德眼看市场越来越开放。全国电器市场日新月异,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立即进行了市场调研,他认,就要顺应时代潮

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要形成规模经营,以规模求发展、求效益,建立集团化公司。

许多股东心存疑虑,他们对郑荣德的“大气魄”不敢苟同,股东会上语言的交锋,思想与思想的碰撞,郑荣德仍处之泰然。

2000年华东电器集团开始分化,股权重组,14名股东,竟有9航空母舰”的商界精英叶成泰和叶泰熙加入,成为新股东,从而实现了集团股权的优化组合,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新组建了董事会。

郑荣德购买的宝山区200亩生产基地上,现代化的华东电器工业园正式动工,成为华东电器集团现代化的生产基地,使整个集团向规模产业型企业发展,以雄厚的资产、资本实力和一流的产品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走向世界。

华东电器集团通过强强联合,已组建了35家控股公司,与一千多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超级航母”。

所有这一切,正应老子所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郑荣德之所以能把握市场的发生于发展,正由于他对“道”规律)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境界,因此,他便能够掌握整个企业战略的进程,而处之泰然。

五、战略合作以实力为前提——战胜以丧礼处之

原文31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

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老子认为:兵器不是好东西,不会给人带来吉祥,相反是战争的祸殃,为人类所憎恶,所以有道的人不用它。

而无道的人却非常喜欢这样的不祥之物,因为他们思想和行为不能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就愿意发动战争来强迫百姓屈从于暴力,这就是非正义的战争,当百姓以战争来自卫的时候,失败者往往是非正义的一方,这是战争的规律,也是正义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的区别。

企业的竞争虽然不能用正义和非正义来划分,但是,一些不公平的竞争,显然是有违市场规律的,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无道”,这样的竞争是有违社会可持续发展的。

以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左边为上,所以,君子爱常处于左,而拿凶器的常常是右手。所以,老子认为:兵器不是好东西,不是君子所用的东西,只是不得已的时候才去用它,平静不争是最好的。

即使战胜了,也不要赞美,赞美战争的胜利,就是表示喜欢杀人,喜欢杀人是不可能得志于天下的。老子比较赞赏交流与合作,反对征战,认为征战总是下策。

老子还引用当时的民间风俗和军事的编制证明:平时凡是有吉庆的事,都以左边为上位,但战时及丧事则以右边为上位。大将军居左,副将居右。即使是战胜了,而双方战死了那么多人,又有什么可宣扬的呢?战胜之后的结局只是如同一场令人悲哀的丧礼罢了。

事实上,现代工业时代已经向数字时代的转变,我们不妨看看身边的环境变化:普通超级市场里的货架上充斥着几万种品牌商品,购车者则常常是在摆放着20多家汽车厂商产品的售车展厅里漫步。在“新商业”环境中,传统的“以制造为中心”的竞争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和品牌为中心”的企业与合作。尽管这种合作还在较少的行业中进行,但是,这仍然是我们在制定企业战略时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手段。

有很多蓝海战略的热衷者说:2005年,工业时代的标杆企业相继倒下,彼得·德鲁克研究一生的通用汽车面临破产威胁,迈克尔·波特最为推崇的福特汽车也是奄奄一息,而那些“蓝海”企业,如Google、三星电子则进入了千亿美元俱乐部,把诺基亚、摩托罗拉和索尼抛在了身后。

这些也许能成为蓝海战略是发展趋势的证据,但是战略的精髓在于全面的考虑企业的全局,事实上,大多数战略不是仅仅是根据企业内部的情况决定的,事实上,企业的战略很多是来自于对手的战略,如同一个嗜好战争的狂人,百姓也不能不用战争的手段来消灭他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向往老子的平和的睿智,一切依靠人的智慧创新来解决,但是,也不能像那个高举“仁义”大旗的宋襄公,更不应该学习那个迂腐的东郭先生,要知道企业的生存是企业战略的根本目标,只有生存下来,才有发展与合作的可能,只有强大的实力才会有谈判的机会,任何一个对手是不会跟一个看来必败的对手谈论合作的,如果勉强成为“合作”,那也只是投降的代名词。

六、实现战略上的领先优势——为道日损

原文48

为学日亟,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亨一不足以取天下。

“道”即规律,事物的规律是不是只在一个层面上的呢?显然不是,这已经在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证明了的,从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便说明了这一点,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宇宙是“天圆地方”的,这个规律有没有正确性呢,显然是有的,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头顶上的天总是圆圆像个反扣的大锅盖。后来,人们由认识了天体的运行,各种不同的星球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太阳月亮都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运转,于是,人们认识到了这样一个规律,那就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所有的星球都围绕着地球在转,人们对于规律的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后来,古代欧洲许多科学家证明了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一个星球,布鲁诺因为宣传日心说被教廷烧死,伽利略因为日心说而被长期监禁,后来人们发现太阳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只是宇宙中,千万颗太阳的一颗而已,至于今后关于宇宙的构成还有没有进展我们现在不得而知……

所以,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的学问是越来越多的,但是,人们对于“道”的认识却是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本质,在这个认识“道”的过程中,人们去除了许多迷雾,对于规律认识得越来越准确了。这就是“为道日损”的认识过程。

事实上,人们对于“道”的认识越准确,就越能制定出更加准确的战略,对于规律粗浅的认识只能制定出粗浅的战略。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能预测到三日之后的东风,就是一例,后来,被人们描写成靠“神力”从上天那里借来了“东风”,事实上这是诸葛亮对于当时天气条件的准确的掌握的结果。从历史上看,曹操也是一个战略家,但是,为什么失败于赤壁之战,原因其实很明显,在战略的制定上,诸葛亮领先一筹,在于诸葛亮对于“道”的认识,使他在战略上超过曹操,因此,诸葛亮的胜利就不难理解了。

所以我们得出结论,要想赢得整体就必须在战略上赢得领先的地位,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们对于道的认识可以深入到什么程度呢?对于“道”在认识上的去芜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几乎没有尽头,最终达到一种无为的境界这个无为的境界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得到了最本质的规律,们的认识已经到了尽头,那么人就可以“无为”了,事实上,我们都清楚,要达到“无为”的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相对的程度深浅,认识先后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导致了战略上的领先,从而保证了胜利,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在企业战略竞争中,通过竞争取胜的唯一办法是把你的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而不是正面交锋的短兵相接,这是保持战略优势的根本途径,与对手的短兵相接,说明企业的战略并没有实现战略上的优势,所以,这样推断,凡是没有实现战略优势的企业,必然和自己的对手短兵相接。短兵相接最大的缺点在于耗费大量的金钱,人力和自然资源,结果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竞争的最高境界应该如老子所说的:“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要取得天下的拥护,不用多事,如果“有为”就说明我们在战略上还没有领先。

七、谨慎对待战略优势——光而不耀

原文58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孰知其极?其无正?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人之迷,其自固久。

事物发展到高级的阶段必然走向其反面,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老子举例说:政治宽大,民多淳厚。政治严厉,民多奸诈。

意思是说,掌握政权的人,如果能比较宽厚地对待人民,那么,人民也会宽厚地对待政府和他人。如果一个管理者过于严苛,那么,人民也会变得艰险狡诈。在这里,老子告诫我们实施管理的道理,那就是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得太过于极端了,过于极端,往往会导致走向事物的反面,这样的管理行为,与我们的管理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做事要恰如其分,正是老子一贯提倡的。

老子之所以提倡管理适当,与他物极必反的基本理念相关,老子说:祸里面有福的因素,福里面有祸的因素。事物矛盾的转化有没有止境呢?没有正面的吗?正的可以转化为反的,好事会变成坏事。

这是一个正反转化的规律。

事实上,在战略的制定和执行中,没有一个所谓完美的战略更不可能实现完美的执行,因为,任何战略都会有其相对不完善的一面,而管理者所要注重的就是要发挥战略的优势,而避免战略盼弱势。战略的差异就像一只巨轮和一个舢板,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大战略更具宏观性,体现出稳健的风格,而小的战略则体现了精确度和灵活性,俗话说:船大江山稳,船小好掉头。这就是大战略与小战略的不同的优势。

相反,它们的相对优势也就意味着自己的弱势,如果执行的行为不恰当,大的战略一旦错误,调整成本就会很高,如果小战略处于不恰当的位置,也经不起风吹浪打,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所以,老子认为,在任何情况下,对于战略的优势,也不能忘乎所以,要更加谨慎,因为,事情往往在最高峰的时期转入低谷。

但是,在很多的时候,失败往往能给人以奋进的精神,而优势往往使人丧失了警惕,这也就是兵书上所说的骄兵必败的道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从战略的角度看问题,就不能陶醉于暂时的胜利,因为,战略几乎是没有尽头的,因为,当某一个战略目标完成的时候,就会形成新的战略构想,如同人们走路一样,事实上,路是没有尽头的,如果我们要保持笑在最后,就应该随时保持警觉,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曾创造辉煌业绩的英雄们,最后落得惨败的结局。

所以,老子告诫我们:作为圣人的行为方而不尖,尖而不过于锐,直挺而不刺手,光亮而不耀眼。

这也是道法自然的思想而形成的观念,一把刀如果被磨得过于锋利,那么,就容易在使用中变钝,因为,磨刀的人只是追求刀的锋利,而对于锋利所带来的强度的减弱,便没有看见,这好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过度地沉浸在自己的优势之中,而忘记此时的危险就要逼近了。如老子所说:“光而不耀”,如果,过于耀眼,便容易暴露目标,在竞争的环境中,过于暴露自己的战略目标是危险的,因为,它使竞争对手,明确了你的战略方向,并以此,制定自己相应的竞争战略,这样既不利于保存自己,也为竞争取胜制造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