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国宝密码
922600000006

第6章 良渚文化—沉默数千年的神来之笔

发现地点:浙江省余杭市良渚镇

分布范围:以莫角山为核心,主要分布在余杭市良渚、安溪、瓶窑三个镇

发现及发掘时间:发现于1936年,同年进行发掘

距今年代:4200~53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代表性国宝:玉琮等玉器、石犁等农用工具

考古地位:良渚遗址是体现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良渚遗址的发掘

1936年11月,考古学者施昕更在对良渚进行一次实地调查时,于朱村兜附近发现了几片“黑色有光的陶片”,这让从小生活在良渚的施昕更激动不已。凭借对这片土地的了解,他认为良渚地区肯定埋有重要的文化遗藏。就在这一年的12月,施昕更主持了对良渚地区的第一次发掘。1938年,施昕更发表了考古发掘报告《良渚》,良渚遗址开始声名远播。

其实,最早开始对良渚文化进行研究的并不是施昕更,而是何天行。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良渚一带盗挖玉器之风盛行,很多良渚古玉流落民间。当时,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何天行就买了很多陶器和石器,并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出版了《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黑陶》一书,这本书可以看做是研究良渚文化的开始。

最初,有人把“良渚文化”也称为“龙山文化”。直到1959年12月,考古界专家夏鼐先生在长江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提出“良渚文化”的命名,“良渚文化”才开始在考古界得到公认。后来,由于政治原因的影响,这里陷入沉寂,对于良渚文化的研究也转向低潮。直到20世纪70年代,良渚遗址才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草鞋山就是后来发掘的良渚文化遗址之一,在这里发现墓葬70座,出土大量的穿孔石斧、石锛、玉琮、玉璜、玉坠饰以及各种陶器。

除了草鞋山,其他良渚文化遗址也相继被发现。有一天,余杭县长命乡的一个农民在翻地时挖出了一些古玉器。经过文物部门鉴定,这些古玉竟然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另一处良渚文化遗址——反山开始向世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1987年,在与反山相距5公里的地方,发现了瑶山遗址。接下来的时间里,常州、苏州、上海一带,也不断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的痕迹,各种重大发现接踵而至,在海内外掀起了持续至今的良渚文化研究热潮。

良渚文化的遗存

1986年,浙江考古研究所挖掘小组对反山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墓葬11座,随葬品1200多件(组),其中就有一大批精美绝伦的玉器,这些都超过了以往发现的规模。在良渚文化的其他遗址中,玉器也被大量出土。良渚玉器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相当丰富,有玉镯、玉璜、玉串、玉钩等。玉器是良渚文化中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遗存。这些珍贵的良渚玉器再现了当年繁盛的玉文化。

其实,玉文化不单单存在于良渚文化中,更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中说:“夫玉,亦神物也。”在中国古人的眼中,玉是“山岳精英”,人们赋予玉以生命力,把玉视为圣洁、神明之物,由此不难看出从古至今人们对玉的喜爱。在良渚遗址出土的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玉琮。玉琮大多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少数也呈圆筒状。在所有出土的玉琮中,反山遗址出土的神兽纹玉琮是现今所见最大的玉琮,它呈扁矮的方柱体,内圆外方,俯视如玉璧,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线条流畅,分四节,重达65公斤,被称为玉琮王。

对于玉琮的功能,专家们有各种解释,有的认为是女阴的象征,或者是男阳女阴的组合,体现了古人的生殖崇拜;更多的人则认为它是原始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和崇拜。他们相信“玉能通神”,而且在中国古老的宇宙观中,一直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所以,他们就把玉琮的构造设计成内圆外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正好构成天与地的几何图形标志,象征天地贯穿。同时玉琮上还雕刻着神兽,借以象征沟通天地的使者,如此看来,玉琮应该就是良渚古人祭祀天地的宗教法器了。

这只是猜测,我们今天谁也无法探知古人的真实想法,可以肯定的只是远古时代的良渚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在几乎所有玉器上面都雕刻了一个神秘的图案,图案的整体好像一个英武的战神,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似乎又是人与动物的复合像,像的上半部是一个威严的神人,下半部是一只猛兽,这个图案在玉器上的区别只是繁简不一。它似乎是良渚古人的一种神徽,良渚先人就是用这些刻有神徽的精美玉器与神灵沟通,祈求上天的庇佑。

在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而且面临着来自外界的极大威胁,于是他们把对生活的期望寄托于神灵,信仰神的伟力,为了祭祀神灵修建了很多祭坛。良渚遗址中发现的两座祭坛,都是由土质纯净的三色土堆成。土的颜色划分清晰,但至今我们还无法解释土分三色的用意。祭坛的周围还分布着一些墓葬,从墓葬中的随葬品来看,墓的主人可能是各部落的首领。良渚人将他们的首领葬于巫与天神相会的祭坛上,大概是希望他们死去的首领能够世世代代保佑他的臣民。

良渚文化遗存不仅表现在精神信仰上,还体现在农业生产和生产工具制造方面。良渚遗址的分布范围处于气候湿润、雨水丰沛的太湖流域,适合水稻的种植。据调查,良渚遗址区域是东南亚史前稻作农业最密集的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他们不断进行摸索,发明了很多农用工具。他们用斜把破土器、石犁开垦土地,撒上种子,然后用石耘田器除草,稻谷成熟后,再用石镰收割。这些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不少劳动力。于是,一些人就从农业耕作中分离出来,从事制陶、纺织及玉器等手工业,玉器、纺织丝绸、漆器、竹器、石器等手工制作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良渚遗址中还有很多我们没有提到的遗存,也有不少我们至今无法解释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摆脱野蛮时代,迈出了向文明进发的步伐。但是,良渚文化却在这个时候神秘消失了。对于漫无边际的历史星空而言,它的存在就像一颗炫目的流星,只在天空中画下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想象。

殷墟的发掘让人们认识了辉煌灿烂的商代文明,也使人们一度认为它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而1936年良渚遗址的发现让人们认识了中华文明的又一发源地——长江流域。早在5000年前,文明的曙光就已经照亮了这里,良渚文化率先进入文明时代,为灿烂绚丽的东方文明揭开了序幕。

在中国汉字的解释中,“良”是美好的意思,“渚”是水中的陆地,所谓良渚,也就是水中一片美好的绿洲。良渚,这是一个美丽又充满神秘气息的地方,但是历史似乎在无意之间将它遗漏了;5000年后,当它被考古学家发现以后,我们才能透过那些细腻温润、晶莹纯净的玉器感受到生活在几千年前的远古先人的智慧和他们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明。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良渚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神秘之处: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复杂的良渚玉器是如何制作完成的?玉器上反复出现的神秘图案究竟蕴涵着什么深意?良渚文化为什么突然消失,最终又是由哪个文化来承继的?这些问题都困惑着考古研究者。我们只能期待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良渚文化的奥秘。

附:良渚文化发掘后的历史沿革

1994年,良渚文化博物馆落成开放。

1995年,浙江省政府批准公布了《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将良渚遗址的保护纳入法制化道路。

1997年,浙江省交通厅决定将104国道南移,绕开良渚遗址区。

2001年9月,浙江省政府批准划定良渚、瓶窑两镇242平方公里区域为杭州良渚遗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