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地点: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发现及发掘时间:1969年
距今年代:近2000年
考古地位:是中国雕塑艺术的典范
“天马”横空出世
1969年,正值“文革”的高潮期,为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的号召,全国各地都在挖防空洞。这年秋初,遵照上级安排,甘肃省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第13小组也开始在雷台东南角下挖防空洞。当地道挖到十米多深的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社员们在地道的侧壁发现了一道青砖砌成的墙壁,有人拿镐头轻轻一敲,里面竟然是空的。队长举起镐头在墙壁上砸了一个洞,里面黑糊糊的,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人们发展里面是一间墓室,地上还排列着整齐的铜人和铜车马,旁边还有座棺床,棺床上有两具尸体骨架,尸骨的脚下还堆放着一些陶器。在昏暗的光照下,人们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纷纷捡拾。
队长怕事情会闹大,就带领着队员离开了,还用砖块封住洞口。临走前,他告诫社员谁也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别人。当天下午,社员们又被召集在一起,他们把墓室里的文物装了三大袋子,放在村委会的库房,还做了登记。第二天,13小组的干部在一起开会商量如何处理这些文物,大部分人都主张把东西卖掉买牲口,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作为掩饰,13小组的队长又在距离洞口20米的地方重新开挖了地道,这一次他又挖到了墓室,墓室的地上放着厚厚一堆铜钱,还有一些铜器、铁器、陶器等。
消息再也瞒不住了,雷台下挖出“金人”、“金马”的事很快让武威县金羊区保卫干事张有知道了。后来,张有又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威县文物专干党寿山,并和他一起来到新鲜大队13小组了解情况。但是,13小组的干部们却拒不承认挖到文物的事。张有和党寿山只好亲自到墓室查看,根据一片狼藉的墓室现场,他们判断,肯定有大量文物出土并被转移。两人又找到公社和大队干部给13小组的干部做工作,反复给他们讲解这些文物的重要性,终于找到了文物的下落,并由两名13队社员把文物送到了武威文庙文昌宫保管起来。为此,甘肃省政治部还赠送了13队社员每户一本《毛主席语录》和一枚毛泽东像章。
同年11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前往武威清理墓葬。该墓葬的主人是一位姓张的诸侯,墓室则是墓主人及其夫人合葬的地方。墓室总长1934米,前室向东由甬道和墓道组成。甬道右侧有一口水井,为非常少见的“人”字形砌砖方式。该墓葬中共出土了230多件文物,其中就包括“铜奔马”。但是,在“文革”的滚滚浪潮中,这批文物放到甘肃省博物馆后,就再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而真正把“铜奔马”的价值发掘出来的伯乐是郭沫若先生。
时间过去了两年多,1971年9月中旬,郭沫若陪同外国客人到兰州访问。期间,郭沫若来到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他对博物馆中一件足踏飞燕的铜马很感兴趣,并给予很高评价。郭沫若回京后,铜马就被调到了北京。此后,铜马的价值才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关注。
“扬鞭只共鸟争飞”
这件铜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雕塑定格在骏马四蹄飞奔之时,马首昂嘶,头微微左侧,躯干壮实,四肢修长有力,腿蹄轻捷,三足腾空、一足踏飞燕着地,而飞燕正吃惊地回头观望。整件雕塑显示了骏马强健的身躯,但是它的一只后蹄却将全身的力量都放在了一只小小的飞燕身上,又让人不得不赞叹其动作之轻盈,奔跑之疾速。马的额鬃、尾巴都迎风飘扬,充满了“天马行空”般的飘逸和风采。正如汉武帝的《西极天马歌》所吟:“天马来兮从西极,径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最令人折服的是铜马绝妙的创作构思,制作者大胆地运用夸张手法,让马的右后蹄踏上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以燕的飞翔速度来衬托马的奔跑速度。虽然奔马的姿势是凝固的,但是它却给人无限的动感和生命气息。
铜奔马体现了汉代艺术家的高超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非凡艺术技巧,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同时保持着精确的平衡。雕塑的重心经过极其周密地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蹄上,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着重表现了它所具有的蓬勃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当我们看到这件作品时,还是要情不自禁地惊叹制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
但是,这件铜马出土时已是残缺不全:马头及尾巴的几绺鬃毛掉了下来,马的颈部有1厘米平面大小的洞孔数个,三个马蹄心也空着。后来,故宫博物院的著名青铜器修复专家赵振茂先生对铜马进行了精心的修补工作。他先用铜锉把马头上的鬃毛和马尾断碴处锉新锉亮,锉出焊接坡口,再将折断的鬃毛和断尾与原器上处理好的碴口对严,然后用锡焊方法焊结实。处理马颈部的残缺洞孔时,同样要先把这些洞孔清理干净,再用铜和锡把缝隙填补好、磨平。有的纹饰在修复时对不上了,就用刻刀和小錾子修饰通顺。对于三个空心马蹄,就用胶调和土,兑上些章丹红,好似铸模泥土一样填满。修补完成后,还要用传统的作旧方法,在修复处作出与原物完全一致的质地和铜锈,不能看出修复的痕迹,更不能失去最初的风格。
修复后的铜奔马不仅将马的奔驰与燕的飞翔的动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巧妙地烘托出马蹄之轻快,马鬃马尾之飘扬,增添了铜奔马凌空飞驰的灵气。这件精巧的艺术品在参加全国出土文物展出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赏。
铜马名称之争
关于这件铜马的名称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铜奔马”说。这是对这具铜马俑最早的称法,由郭沫若先生命名,也称“青铜奔马”。
“马踏飞燕”说。此说着眼于奔马凌空掠过燕背的飞驰。1971年9月,郭沫若先生在甘肃省博物馆看到了这件稀世珍宝,将其更名为“马踏飞燕”,并推荐其与一批国宝级文物一起,赴世界各地巡回展览、名扬世界。
“马踏龙雀”说。有人认为铜马俑所踏飞鸟,从造型看不像是燕子,而是龙雀,因此应该是“马踏龙雀”或“马超龙雀”。
“飞燕骝”说。该名称无论从构词方式之严谨、还是切意之准确都符合汉代的特点,堪称迄今为止最贴切的名字。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如南朝沈约诗有“紫燕光陆离”句,注:“紫燕,良马也。”李善注谢灵运诗云:“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一名飞燕骝。”由此可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所以铜马取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马神天驷”说。“天驷” 是指天上二十八星宿之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四位星,名“房”,即“天驷 ”,亦称“马祖神”。秦汉以前人们都崇“天驷”为“马神”。自商周以后,征战中都少不了骏马,因而人们就产生了对马祖神的崇拜与祭祀。武威汉墓主人张姓将军生前率骑戍边,供奉马神,死后殉葬铜制马神,是很自然的事情。
以上各种说法都有其依据和合理之处,所以,铜奔马的名称之争至今没有定论。不过,把这件铜马看做是“中国古代艺术品中的奇葩”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附:铜奔马出土后的历史沿革
1973年,铜奔马先后应邀在英、法两国展览。
1983年10月5日,铜奔马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86年,武威市将铜奔马定为象征武威腾飞的城标。
1996年,铜奔马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宝级文物。
原邮电部发行的JP32纪念邮资明信片、1997年发行的1997-3《中国旅游年》纪念邮票、2002年发行的普通邮资明信片以及联合国1996年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一枚均以铜奔马为邮资主图。
2002年初,铜奔马被确定为禁止出国展览的64件国宝之一。
2002年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将镀金青铜仿制品“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访的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