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9203100000031

第31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心理调适(4)

秋天伤感心理调适

秋天凉爽怡人,但气候、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体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身临草枯叶落的深秋,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苦闷之感,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宋代养生家陈直说:“秋时凄风惨雨,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悦,使役其心神,则忘其秋思。”因而,秋天养生必须进行心理调适。

要有乐观情绪。不妨静下心想想收获累累的愉悦,或以哲人眼光判别大自然季节交替所表现的春暖秋凉,保持神志安宁,收神敛气。

要主动增加生活情趣。喜怒哀乐人皆有之,秋天情绪低沉系自然气候影响人体之故,主动增加生活中的乐趣实乃明智之举。如从事自己所喜好的琴棋书画、养小动物、花卉盆景、写作等兴趣活动,使自己的情绪得以调适,情趣得以升华。

要勤于运动锻炼。金秋季节,是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光,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可调节改善心理状态。运动项目宜选择跑步、球类等。民间有重阳节登高赏景的习俗,登高远眺,饱览自然美景,能使你有心旷神怡之感,使忧郁、惆怅感顿然消失,又能调剂生活,实为一大乐事。

应注意多吃一些有健脑活血作用的食物。诸如鱼类、蛋类、豆制品、核桃仁、牛奶等等,有利于调节情绪。亦可酌情增加一些绿茶、咖啡、水果等富含苯乙胺和咖啡因的饮食,以改善心境。

冬季情感失调及心理调适

近年来,国内外精神病专家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不少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往往有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感失调症。

人的心理、生理与外界自然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季节性情感失调症亦是由于严寒的气候作用于人所致,因为寒冷使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状态,体内调节代谢的物质含量减少,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代谢减慢,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也受明显抑制,使得血液循环减慢,脑部供血不足,植物性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因而出现以上一系列症状,防治季节性情感失调症,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理:

营养。在寒冷环境中,体内氧化过程加强,机体需要高热量,而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缺乏既影响人体抗寒能力,又影响人的大脑功能和情绪。所以,冬季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及富含维生素B1、B2的豆类、乳类、花生和动物内脏等。

体育锻炼。人体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了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体育锻炼还能减轻因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延长光照时间。冬季光照时间较短,是情绪抑郁的重要原因。当夜幕降临时,人体大脑松果腺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它能影响人的情绪,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分泌。延长冬季光照时间,可防止和减轻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有益于身心健康。

IAD——网瘾综合征

“IAD”是什么?“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的简称。据有关资料表明,随着我国网民队伍的不断增加,有不少网民是已经患上了IAD。据统计,全球两亿多网民中,有114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网瘾综合征,占总人数的6%。病人多集中于学生、无固定职业者及家庭主妇中,这些人有充裕的时间痴迷电脑,因而是易感者。

表现

上网时精神兴奋,心潮澎湃,欲罢不能,时间失控。沉溺于网上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由此而忽视与社会的交往、与家人的沟通,甚至对上网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心理依赖,以致不能分离。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病症。

自我诊断

如果有下列叙述标准中4项或4项以上的表现,且持续时间已经达1年以上,那么就表明你已经患上了IAD:

1.每天起床后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缺乏,或神不守舍,而一旦上网便精神抖擞,百“病”全消。

2.上网时表现得神思敏捷,口若悬河,并感到格外开心,一旦离开网络便语言迟钝,情绪低落,怅然若失。

3.只有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从而使得上网时间失控,经常比预定时间长。

4.无法控制去上网的冲动。

5.每看到一个新网址就会心跳加快或心律不齐。

6.只要长时间不上网操作就手痒难耐。有时刚刚离网就有又想上网的冲动。有时早晨一起床就有想上网的欲望,甚至夜间趁起夜的空也想打开电脑。

7.不能上网时便感到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

8.平常有不由自主地敲击键盘的动作,或身体有颤抖的现象。

9.对家人或亲友隐瞒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10.因迷恋因特网而面临失学、失业或失去朋友的危险。

病例

高三学生钱××课余时间几乎都耗在网上,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上网,每天呆在网上的时间超过7个小时,节假日更是长达10多个小时。由于上网熬夜,白天上课打瞌睡,整天腰酸背疼、没精打采,尽管父母、老师、同学一再劝诫,自己也多少次下决心不上网了,可是一回到家还是不由自主地把手伸向电脑,而且一上网立刻神采奕奕。钱××自己也知道,这是典型的“因特网中毒”,可就是“戒”不掉。

调适

网瘾综合征完全是人为的,只要加强自我保健,便可防止此病发生。

在上网时间上要自我约束,特别是夜间上网时间不宜过长。

平时要丰富业余生活,比如外出旅游、和朋友聊天、散步、参加一些体育锻炼等。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胡萝卜、荠菜、芥菜、苦瓜、动物肝脏、豆芽、瘦肉等含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出现早期症状,应及时停止操作并休息。

一旦出现IAD,不要紧张,要尽早到医院诊治,必要时可安排心理治疗。

其他相关痴迷网络现象

1.电子游戏迷恋:因沉湎于电子游戏机,与网瘾网痴一样可茶饭不思,造成莫大身心伤害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有人称“电子游戏机是恶魔”,因为它能勾引贪玩的灵魂。缺乏自制力的孩子们在网吧、游戏厅使劲摆弄电子游戏机键盘,表情兴奋,全身扭动,兴奋之状无以复加。要是家人对孩子疏于管教,这些孩子甚至将所有的精力都用于游戏中,个性倔犟而缺乏对自己前途应有悟性的孩子,会不服家长、老师管教,撒谎、逃课,沉溺于游戏中无法自拔。有时“当无法使游戏中的主角摆脱困境时,儿童会变得容易发怒和好斗”。不仅是孩子,连老人及其他年龄层的人也可能迷上电子游戏。

2.技术性精神压迫症:离网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尤其是长年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易患此症。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焦虑不安,脑子整天离不开工作(电脑)。

3.电脑依赖型人格障碍:其特点是患者人格问题纯粹或大致出现在自己迷恋的电脑操作中,以虚拟形式存在,在现实生活中其人格障碍不明显,表面上是个规矩的正常人。这类人一旦避开现实而进入因特网中,在虚拟的环境中肆意骚扰、虐待加害他人。平时待人有礼或腼腆,可一上网就充任凶神恶煞,形成分裂人格。电脑依赖型人格障碍只要稍稍控制不住便容易化作实际行动的心理张力,会成为社会的祸害。目前的“网络犯罪”现象已对社会造成了危害。

调适

无论是哪一种电脑依赖,均已损及精神健康,须做认真的矫治。只要有寻求康复的心愿,便有希望通过心理治疗得以康复,同时,通过自我控制与调整,调适情感,整合意志,健全人格,适应社会,变电脑的奴隶为电脑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