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9203100000030

第30章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心理调适(3)

意志控制法。在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心支持下,对于严重的损伤身体的疼痛,有着巨大的镇痛力量,以至能使其反应缓解。刘伯承同志眼睛受伤,在没有使用麻药的情况下进行手术,这是坚强的意志战胜剧痛的范例。

城市拥挤综合征及心理调适

漫步在城市的街头,最直观的感觉便是拥挤。那上下班高峰期的人流和车队,一幢紧挨一幢的住宅楼,拥挤的市场、商厦……都市的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你碰我撞之中。“城市拥挤综合征”正悄悄地打磨着人们的心理、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环境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都认为,拥挤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已成为城市的一大公害,其中以精神紧张、噪音刺激、环境污染、灾害事故尤为突出。据统计,处于拥挤状态的都市人,高血压、心脏病、神经衰弱和其他精神性疾病的发病率都高于生活在幽静环境中的乡村居民。

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请来几十位健康人,在检查了他们在安静状态下的心跳、血压和自我感觉后,请他们到人口密集、噪音很大的闹市区游逛1小时,回来后再进行检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血压升高、有心律不齐现象,很多人自诉头昏、烦躁,甚至恶心想吐。同时在心理活动方面,噪音也会造成明显的干扰反应,如烦躁不安、注意力分散、思维困难、焦虑忧郁、易发怒等心理障碍,引起精神性疲劳。这种疲劳虽经过休息也得不到缓解,严重者可导致慢性衰竭。因而,都市人要通过自我调适进行缓解。

都市人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凑热闹,使自己的活动尽量错开拥挤的高峰期,如上下班、节假日等,特别是体弱者及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更应控制自己的活动次数,减少不必要的街头活动。

都市人还需学会“闹中取静”。在紧张中学会放松,并经常保持平静愉快的心境。

在饮食上进行调理。多吃些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以增强体质,这也是防止城市拥挤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节日心理病及心理调适

节日心理病主要表现为“节日心理综合征”和“旅游精神综合征”。

节日心理综合征及心理调适

节日长假给了人们更多休闲的机会,人们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日子探亲访友、交流沟通、娱乐休闲。不过,对于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况下工作的人群而言,这倒未必是一件令人舒心的事,许多人并不是很适应突然而至的清闲生活。尤其是平时学习、工作繁重的人群,一旦停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心理学上将其称为“节日心理综合征”或“节日心理失调症”。

从心理学角度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以使人们能够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们一下子从上述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依托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惯性作用,会使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于是,有些人便会出现抑郁、焦急、忧伤、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问题。

对于这种心理失调症,人们应该学会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尽量松弛自己平时那种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真正给自己的精神和心情放个假。在长假里,走亲访友、外出旅游、听听音乐、读本好书等等,都是很好的休闲方式,可以使人们的应激心理状态从高度紧张的模式中慢慢放松下来。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不但应当会学习、会工作,更应当会生活。

旅游精神综合征及心理调适

有些人外出旅游时,常常会出现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症状;有些人会因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轮船而突然产生严重的精神障碍,有时甚至会因当事人失去自控而发生跳车、跳船等自杀事件。心理学上将之称为“旅游精神综合征”。

产生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外出旅游时不注意自我保护,身心过度疲劳,或所处环境过于恶劣又得不到及时的调整所致。

节日出游者应注意外出时的自我保护与调适,比如不要把旅游行程安排得过满,以免使自己过于紧张;注意及时休息,及时补充体能;易失眠者应该在睡前喝些牛奶等助睡品;充分利用旅馆的条件多洗热水澡;长时间乘坐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便在车厢里或甲板上来回走动一段时间,活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以减轻旅途带来的身心疲劳。另外,出游时随身带些镇定药也是非常必要的。

季节心理调适

春季的心理调适

中医认为,春属木,应于肝,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春天的气候变化多端,忽冷忽热,容易扰乱人的生理功能,尤其是使肝脏的功能发生变化。肝藏血不足,则疏泄失职,阳气升发太过,容易发怒。

所以在春天,精神极易波动,应十分重视调节自身,使体内的阳气得以疏发,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而调肝则应为重中之重。可以适当用一些如陈皮、乌梅、枳实等疏肝理气的中药,使肝气得以疏泄。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应踏青郊游,登山戏水,陶冶情操,使心情畅快,气血流畅,利于春日的升发,促使一身阳气运行,以符合春天蓬勃向上的规律。明代养生家胡文焕在《类修要诀》中说:“戒怒暴以养其生,少思虑以养其神,省言语以养其气,绝思念以养其心。”这提示我们要戒怒、戒虑、清心、调神。

夏季的心理调适

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逼人,对心理钟、生理钟的运转均不利,极易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出现烦躁不安、好发脾气等现象。有人平素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焦躁,常常为了“丁点大”的小事“大动肝火”。那么,夏日里的心理调适应当如何进行呢? 首先,学习有计划,生活有节奏。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并留有一定余地。每天依照明确的安排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可有效减轻焦虑现象。生活上要定时起居,特别是睡好午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心理适应力。业余时间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让机体和思想获得充分的放松。 其次,恬淡静养,处事泰然。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和欲望。但“欲”切不可“过”,如“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必然耗伤精神,影响身心健康。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明确告诫人们要节欲守神,善于满足,以保持乐观的情绪,在炎热的夏季尤应如此。同时,注意戒躁戒怒,努力培养自己处事不惊、遇事不乱的心态。尤其生活中的许多琐碎小事,应当耐心处理,避免焦躁从事。与人谈话时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尽量“心平气和”。夏季天气热,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们除了要在生活起居等方面顺应自然,防暑降温以外,“心静”也是抵御热浪的重要方法。民间早有“心定自然凉”的说法,所以,天气越热,越要“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