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自我心理调解
9203100000016

第16章 不良情绪、不良心态的自我调适(1)

如果你具有下列任何一种心理趋向,千万不要错过本章:

不快乐.莫名的悲伤与恐惧.情绪不稳定.出现无法自控的情绪失当。

被一些不良心态所左右,如过于追求完美.过于害羞.过于猜疑……

总是出现人际关系障碍。

关于不良情绪和不良心态

健康情绪的标志

评定一个人的情绪是否健康,以什么为标准呢?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心理健康的情绪标准,即情绪健康的标志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情绪活动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任何情绪.情感的产生与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原因引起。例如,可喜的现象引起欢乐的情绪;不幸的事件引起悲哀的情绪;挫折可引起沮丧的情绪等等。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无缘无故的喜.怒.哀.乐,莫名其妙的悲伤.恐惧,或者受到挫折反而高兴,受人尊敬反而愤怒,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2.情绪反应是适度的。由一定原因引起一定的情绪反应,应该是适度的。就是说,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强度与情绪反应的强弱应呈现正比关系。引起情绪反应的刺激强度越大,情绪反应就越强烈;反之,情绪反应也就越弱。如果微弱的刺激激惹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3.情绪是稳定的。情绪稳定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也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一般来说,情绪反应开始时比较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反应逐渐减弱。如果情绪反应时强时弱,变化莫测,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则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

4.心情愉快。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愉快表示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足,也表明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如果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愁眉苦脸.心情郁闷,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5.情绪应该能自我控制。健康的情绪是受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情绪健康的人,应是情绪的主人,可把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也可把激情转化为冷静。

情绪失调的表现

1.神经过敏行为:习惯性肌肉抽搐.皱眉.做怪相.不断地眨眼.咬嘴唇.口吃.经常脸红或脸色苍白.病态性抱怨.经常啜泣等。

2.情绪反应偏离正常:对错误过分焦虑,对失败过分悲伤;谨小慎微,注意细节;逃避责任,不愿承担新的和困难的工作;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感到周围的人和事都使自己烦恼;对工作目标缺乏兴趣;不喜欢讲话,不能控制语言或傻笑,有过分的表情动作。

3.情绪未成熟行为:不能单独一个人工作;不能独立做出判断;有自卑感;心情沉重;过多地猜疑或指责别人;十分驯服和容易接受暗示;易恐惧;优柔寡断。

4.好出风头行为:逗弄或推.挤别人;动作生硬,不严肃;过分引人注目;过分献殷勤;不断地自夸;经常欺骗别人。

5.违法乱纪行为:对别人残忍;恃强凌弱,辱骂他人,有污秽语言;过分关心异性,并企图发生身体上的接触;看淫秽的书画;对学习缺乏兴趣,逃学,旷课。

6.身心失调:服饰习惯颠倒或混乱;情绪悲痛时产生恶心或呕吐;有各种各样的躯体疼痛症状。

调适不良情绪的方法

环境调节法。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情绪压抑时,到外边走一走,能起到调节作用。消除忧虑最好的办法是去看看喜剧电影或电视剧。心情不快时,到娱乐场做做游戏,会消愁解闷。

自我鼓励法。用某些哲理或某些至理名言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争。自娱自乐,自得其乐,会使你的情绪好转。

语言调节法。语言是影响情绪的强有力工具。例如,通过有表情的朗诵,可以消除悲伤。当你悲伤时,大声朗诵小幽默.笑话等,就会不知不觉地愉快起来。有的人在墙上挂着“制怒”的条幅;有的人在床头上写着“忍”.“冷静”之类的警句等等,用无声的语言进行自我命令.自我提醒.自我暗示,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注意转移法。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例如,当你遇到苦恼的事,可将其抛到脑后或多看光明的一面,则会消除苦恼。由于心理冲突引起不快,有时可以向外转移,以此来缓和.减轻内心的压力。

能量发泄法。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如果消极情绪不能适当地疏泄,容易影响身心健康。该哭时应大哭一场;心烦时找朋友倾诉;不满时适当地发发牢骚;愤怒时可以适当地出出气;情绪低落时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心理矛盾不可调解时,可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帮助。

失望情绪

失望是生活中常有的现象。有人能较快地克服失望情绪,有人却长期为失望情绪所困扰。

调适

勇敢地接受失败的挑战。坚信爱迪生的名言:“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失败是一种“强刺激”,它并不总是坏事,也没有什么可怕的。面对失败,不能失望,而是要找出问题症结,寻求进取之策,不达目标不罢休。

脚踏实地地追求奋斗目标。一个文笔不佳的人,如果以成为知名作家为梦想,就有些不切实际;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如果在高考志愿表中填的都是重点大学,就极有可能名落孙山。事情的发展结果之所以同你原先的期望不符合,是因为你的目标与现实有所偏差,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应该追求同自己的能力相当的目标。有时候,目标虽然同自己的能力大小相符合,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也会招致失望情绪,这时更应注意调整期望值,减少失望情绪。

期望应该具有灵活性。不要把期望凝固化。生活中,期望不只是一个点,而应该是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好处是:一旦遇到难遂人愿的情况,我们就有思想准备放弃原来的想法,追求新的目标。当然,这不等于“见异思迁”。比如你去参加一项体能比赛,按你的能力有可能夺得冠军。但由于一些意外原因,你与冠军无缘,但也不必过于失望。你参与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一个小女孩曾参加过三次长跑比赛,第一次得了冠军,第二次得了亚军,第三次比赛时,她只拿到了第三名。她的父母怕她难过,却不知如何安慰她。她却兴高采烈地拿着所获的铜牌欢叫:“只有这个我没有!”

期望应该具有连续性,换言之,要增强对失败的承受力。有些人的失望,是由于把期望割裂了,以致“毕其功于一役”。当“一役”难以如愿时,就深感失望。世界上固然有一帆风顺的“幸运儿”,而更多的却是命途多舛.历尽艰辛的奋斗者,爱迪生发明灯泡先后试制了一万多次,无疑,其间至少也失败了成千上万次。倘若爱迪生不把自己发明灯泡这个期望看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要说一万次失败,就是一百次失败也足以使他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了。因此要提高克服失望情绪的能力,就要增强自己承受挫折的耐力。

紧张情绪

现代生活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高速性,因为现代人的时间观念变了,生活节奏大大加快。于是人们的心理节奏也随之加快并日趋紧张,精神负荷日益加重,很容易发生心理过激反应。除了引起失眠.易怒.烦躁.疲乏等情绪变化外,还可能导致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糖尿病.溃疡病等严重后果。

在不可避免的快节奏生活中,如何摆脱和控制紧张情绪,这对于每一个现代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要有乐观的情绪.开阔的心胸,更重要的是通过主观努力,控制和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律,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在快中求慢,紧张中求松弛,避免人为的紧张。

调适

学会做时间的主人。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实事求是地制订出每日.每周,甚至每月的学习计划及要达到的目标。养成尽可能在限定时间内完成计划.任务的良好习惯,掌握时间的主动权,尽量避免由于时间安排与实际活动的冲突而造成的手忙脚乱。俗话说:“一步慢,步步慢。”不能正确地掌握时间会使事情越积越多,造成心理压力增大而惶惶不可终日。

学会适当留有余地。应在每天学习生活的时间安排上计算提前量,养成遇事提前行动的好习惯。例如,你清晨起床.洗漱.用早餐,然后赶车去上学。若6点半起床时间刚好够用,那么,你不妨6点即起床,这样留有半个小时的余裕,可使做事从容,也能在上学途中遇到如堵车等意外时能不急不躁,减少心理压力。其他如访友.看球赛.看电影也应当如此。

学会忙里偷闲。无论学习多么繁忙,都应忙里偷闲,每天留出一定休息和“喘息”的时间,散散步,听听音乐或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

学会正确估计自己。现代生活不仅是快节奏,同时也充满了激烈的竞争。但个人能力总是因人而异且是有限度的,因此每个人都应实事求是地衡量和估计自己,绝不要拼命蛮干,最后落得学业未成,身体拖垮,得不偿失。生活上则要知足常乐,量入为出,不盲目攀比.追求虚荣。

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也不可能没有挫折,而贵在遇到困难时不气馁,面对挫折时不自卑。要有勇气和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力量,这样有利于理清思路,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战胜逆境,解决难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应付一切的不幸。”

尽量想办法宣泄或转移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心情难受时,可找同学或朋友交谈,痛痛快快地讲出心中的郁闷或苦恼,或上影剧院看节目,去公园散步等,这样就能消除痛苦,减轻心理压力。

不满情绪

不满情绪是消极的,既无助于解决问题,又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每个人都要学会控制不满情绪的产生。

调适

从实际出发考虑问题。要随时想一想自己的需求或观点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合乎情理。

要学会全面地观察事物。对任何事物如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就会看到事物的全貌;对一些令人不快的事,如能从光明的一面去看,就会发现一些新的价值或意义。例如,你的朋友在关键时刻背弃了你,若换个角度想一想,这样的人早些露出本来面目,对你而言应是幸事,他不配成为你的朋友。这样,心中就会豁然开朗,精神也会随之振奋了。

要有自知之明。人生活在世间,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自知之明,善于对自己进行估量,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办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量力而行,往往心安理得,自我满足。

培养对挫折的忍受力。在生活中要经得起挫折的考验,对挫折要有忍受力。在追求奋斗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如果我们怀着上进的强烈愿望,困难和挫折是会被克服的。失败乃成功之母,总结经验,以利再战,成功就会向你招手。这样,有利于解决心理冲突,不至于整日苦闷。

注意情绪的自我调节。人的情绪受意识与意志控制,有不满情绪时,应及时进行自我调节。例如看看电影,参加体育.文娱活动,把不愉快忘掉。在桌前.床边写上“镇定”.“静思”等字样,对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也会有一定效果。

烦闷情绪

烦闷是现代人带有普遍性的一种“常见情绪”。在这种心境下,人好像对自己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认定其积极的意义所在,因而表现出时而想干这个,时而又想干那个,时而什么都想干,时而又什么都不想干的人生无序状态,以致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所以,产生烦闷情绪的最直接因素通常有两个:不知道自己该去做什么,或者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否值得。

调适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学习和工作最容易令人开心。这是因为学习和工作本身虽然常常不能直接给人以乐趣,但却使人们要面对或参与一种具有挑战性并带有技能与技巧性的活动,于是它便能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消除烦闷的情绪就必须从自己的学习或者工作着手,在其中倾注自己的热情.责任心与智慧,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充满挑战性与刺激性的活动。

当然,也很可能有一些人目前所从事的学习和工作仅需要自己部分的智力.精力或能力。一个人的才智越是超出了学习或工作的需求,他就越会感到烦闷。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是无所作为的。你还可以设法使自己的能力与学习或工作要求相符,根据自身能力对学习和工和做出相应的调整。总之,人需要通过学习.工作来发现.证明.创造自己,使之充分运用自己的心智.扩展自己的潜能,最有效地消除烦闷的情绪。

同样的,在业余生活中要把自己的业余爱好及活动当做本职工作一样来对待。现在有不少人,业余生活安排得单调枯燥,回家后就用看电视.读小报.闲聊来消磨时光,久而久之难免会感到乏味无聊。因为人们不能总是从旁观别人的生活中获得乐趣,那样的话他必将丧失生活的投入感与参与感,其结果往往是别人生活得越辉煌灿烂,就越觉得自己生活得渺小空虚。所以在业余生活中,人们应该具有一种积极的.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精神,使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充满情趣。

怨恨情绪

人生活在世界上,相互之间难免有所碰撞,即使心地和善的人有时做事也难免有伤害别人的心。当一个人的心灵受到别人的伤害之后,不免产生怨恨的情绪。不能让怨恨情绪长久地存在下去,应该设法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