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9202100000005

第5章 校园生活篇(5)

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种传播方式。

(1)水与食物传播。病原体借粪便排出体外,污染水和食物,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水和食物受染。菌痢、伤寒、霍乱、甲型毒性肝炎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2)空气飞沫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流脑、猩红热、百日咳、流感、麻疹等病,通过此方式传播。

(3)虫媒传播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不同的侵入方式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内。蚊、蚤、蜱、蝇等昆虫为重要传播媒介。如蚊传疟疾、丝虫病、乙型脑炎、蜱传回归热、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恙虫传恙虫病。由于病原体在昆虫体内的繁殖周期中的某一阶段才能造成传播,故称生物传播。病原体通过蝇机械携带传播于易感者称机械传播。如菌痢、伤寒等。

(4)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直接接触传播指传染源与易感者接触而未经任何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传播。比如,性病、狂犬病、鼠咬热等。间接接触传播又称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指易感者接触了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的日常生活用品而造成的传播。被污染的手在间接接触传播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比如,接触被肠道传染病患者的手污染了的食品,经口可传播痢疾、伤寒、甲型肝炎;被污染的衣服、被褥、帽子可传播疥疮、癣等;儿童玩具、食具、文具可传播白喉、猩红热;洗脸用被污染的毛巾可传播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便器可传播痢疾、滴虫病;动物的皮毛可传播炭疽、布鲁菌病等。

(5)土壤传播。土壤受污染的机会很多,比如人粪施肥使肠道病病原体或寄生虫虫卵污染土壤,如钩虫卵等;某些细菌的芽孢可以长期在土壤中生存,比破伤风、气性坏疽等,若遇皮肤破损,可以经土壤引起感染。

经土壤传播的病原体的意义大小,取决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力、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及个人卫生习惯。皮肤伤口被土壤传染易发生破伤风和气性坏疽;赤脚下地在未加处理的人粪施肥土地上劳动,易被钩蚴感染;儿童在泥土中玩耍,易感染蛔虫病。

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是疾病传播的三个重要环节,缺少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可能传播或流行。当一种传染病在人群中间流行时,我们只要切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就能控制这种传染病的继续传播。

16、传染病的预防

2004年11月以来,安徽省芜湖、合肥、安庆等地先后发生由C型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脑疫情,并有数名患者死亡。这次流脑疫情中的“群体性”病例几乎都发生在学校。由于学校人口密集,活动集中,学生又缺乏相关的防范知识等原因,学校很容易成为诱发各种突发性公共卫生疾病的场所,并且容易引发传染、扩散。传染病的威力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有效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呢?

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措施预防接种。免疫预防接种是通过接种人工制备的生物制品,使人体获得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预防和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预防接种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预防传染病方法。但是,有极少数同学在接种后,会出现一些接种反应,如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和注射部位红肿疼痛等。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过两天左右就会自然消失。如果接种反应加重,同学们应该立即报告老师或家长,以便及时请医生诊治。为了避免出现接种反应,有以下情况的同学暂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发热、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湿疹、荨麻疹等。同学们打过预防针后,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发生接种反应。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节居室微小气候,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学校也会有计划地实施紫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空气消毒措施。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扔,勤换、勤洗、勤晒衣服与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避免与他人共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避免接触猫狗、禽鸟、鼠类及其粪便及排泄物,一旦接触,一定要洗手。

(3)注意休息和锻炼,增强免疫力。学习和玩耍时,要避免过度疲劳,要注意休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

(4)身体不适时要及时就医。由于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

传染病的预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做好此项工作可以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及流行,甚至可以达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17、苦涩的恋果

案例一:某卫校桂慧在信中诉苦说,16岁那年离开父母到了卫校,开始了独立生活,由于初次在外生活,什么都不会,处处需要别人的照顾,他出现了,温柔体贴,又不失男子汉的风度,我们俩的关系越来越好。

在一个晚上,他吻了我,从此我的心就没平静过。我整天胡思乱想,成绩越来越差,他很着急,让我定下心来,可我却无法控制自己。期末考试了,我万万没想到我居然挂了两盏红灯笼。成绩一向很好的我落得如此地步,我后悔了。然而那颗少女的心却总是不能平静。一个寒假没过好,除了父母的责怪,还有自己内心的不安。新学期开始了,我打算抛开一切,认真学习,可没几天,与他的接触,又使我魂不守舍,没有心思学习了。

案例二:未满18岁的杨某与张某(男)同为洛阳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高一时,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并多次发生性行为。后张某提出终止恋爱关系,杨某误以为张某“移情别恋”,绝望的杨某遂在市场上买来浓硫酸装在自己的水杯里。2004年10月23日21时,杨某找到被害人张某,发生争执,杨某手拿装有硫酸的水杯对张某说:“真想泼到你脸上。”并拧水杯盖未能拧开,张某误以为杯中为饮用水,激动之下接过水杯,打开杯盖,将水杯中的硫酸倒在自己的头上,致使头、面、颈、躯干及四肢等部位被硫酸烧伤。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杨某(女)有期徒刑10年,并附带民事赔偿20多万元。

早恋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常常被它的芬芳所吸引,然而,一旦情不自禁地触摸,又常常被无情地刺伤。从生理上说,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学生精力分散,影响学习和进步。有的中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两个人志同道合,谈恋爱不会影响学习”,或者认为“相爱产生动力,促进两人学习”,这些都是极不客观的。实际上,早恋者往往以恋爱为中心,以对方为航向,感情为对方所牵制,学习没有不分心,成绩没有不下降的,许多早恋者两人交往虽然很隐蔽,之所以最终还是被家长、老师发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下滑引起家长的注意,追问之下,道出实情。

早恋也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给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不良影响。青少年态度还不稳定,恋爱中容易产生矛盾,心理上不成熟、脆弱且耐受力差,容易在感情的波折中受到伤害。有的青少年因早恋受挫怀疑人生,怀疑是否有真正的爱情,给自己的感情生活投下阴影,影响成年后的婚姻生活。

青少年性意识萌发,对异性欲望强烈,容易激动,感情难以自控,行为容易冲动,容易凭一时兴致而不计行为后果,从而出现一些越轨行为,如婚前性行为、未婚先孕。这些行为一旦出现,会让当事者羞于见人,担惊受怕,即使当时不觉得怎样,但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对成年后感情生活的影响,往往也是难以弥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