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妥善应对灾难
9202100000017

第17章 社会生活篇(5)

14、网络交友须谨慎

网络为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闲娱乐提供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平台。然而,随着上网成为一种时尚,犯罪分子也逐渐把目光转向互联网,让网络成为他们的犯罪工具。而相比于传统的犯罪,利用网络来犯罪隐蔽性更强,迷惑性更高。因此,青少年利用网络交友一定要慎重,而约见网友则更加要慎之又慎,以免财物和人身受到侵害。上网时一定要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把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有关身份的信息轻易在聊天室或公共讨论区透露。对那些没完没了、套你信息的聊天者和要求见面的网友需慎之又慎。特别提醒女孩子,网络本身是一个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中的“白马王子”未必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正人君子,不要轻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猎物。

专家指出,网络交友案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多以侵犯财产为目的,侵犯的财产主要以手机和现金为主;二是呈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团伙作案,有人负责在“网吧”选定实施犯罪目标,有人负责在网上与目标人联系,约定见面地点(一般为女性),有人专门负责实施犯罪;三是青少年由于思想单纯,容易轻信他人,是主要的受害人群。

下面给出一些网络交友和约会的安全常识:

(1)注意对方每一个细节。如果有人给你的感觉太好以至于让人感觉不够真实,请多加小心。刚开始最好是先使用网站提供的消息工具联系,从中体会对方是否有任何怪异的言行举动或是前后矛盾的地方。对方的真面目或许跟其所形容的有很大的出入。一旦你感到任何不快,为了你的人身安全,请保持距离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2)提高警惕心,保持平常心。深思熟虑后所做的决定通常会帮助你找到更好的友谊。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只有率真、坦白、并且能够得到你信任的才是最佳人选。不管花多少时间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必须要花点心思,并且小心地试探那些你认为不可信任的人。

(3)索取对方照片。通常通过一张照片可以让你了解对方的基本信息和大概长相,甚至可以加深对方在你心目中的印象。不过建议你多看一些不同场合的照片,例如对方正式场合、日常生活、室外或室内的照片也都是不错的。如果你发现对方总是找一些理由不想让你知道他的长相,请将其视为对方刻意要隐瞒你,缺乏诚意。

(4)当对方提出金钱请求时,要格外小心。有的怀着不良目的的人,一开始是很难辨认其实际面目,当交往到一定程度后,他/她往往会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如父母生病、兄弟上学须交学费、见面路费等),要求你给他/她汇款。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谨慎,不要盲目地把钱寄出去,以防受骗。

(5)约会见面须谨慎。只有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考虑在现实生活中约会见面。如果你感觉到时机还未成熟或者隐约有担心,当对方提出见面时,你可以婉言相拒,如果对方是真诚的,对方必定能理解。

(6)选择安全的约会场所。如果你确定与网上有好感的陌生人见面,请记得告知朋友你出门的时间和大约将会返回的时间,并且留下对方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如果考虑周全些,可以带上你的朋友一起去。出门时请自行前往约会地点,绝对不要接受或请求对方到你住的地方接送。约会的地点最好是公共场合以及四周人较多的地方。选择一间自己比较熟悉的餐厅,并且挑一个客人较多的时间约会,这些都不失为一种安全的好方法。当你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可以结束约会,此时可以向对方表达你的谢意,然后道别。

(7)对于陌生的约会地点请格外小心。如果你将在另外一个城市与他人见面,最好自己安排住宿以及交通方面的问题,也不要把下榻的地点透露给对方知道。如果你是乘飞机前往该城市,最好直接从机场乘坐出租车前往下榻的旅馆,并且在旅馆内安排见面事宜。尽量在事先已经同意的地点约会,如果你发现地点跟想象中有很大的出入,甚至觉得不适合,你可以先回旅馆然后打电话给对方。请务必要让家人或亲友知道你的行程,最好随身携带手机。

(8)摆脱危险。在约会见面的过程当中,一旦发生让你感到害怕的事情,请发挥聪明才智帮自己化解困境,并尽快离开现场。请争取足够的时间询问朋友的意见、请求旁人的帮助或者从后门快速离开。当你感觉到自己有危险,请立即报警。个人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对自己的行为感到不好意思或尴尬,请记得,你的安全远比他人对你的评价更重要。

15、网上购物,谨防骗局

周先生在湖北一运动时尚网站上,看到正在销售一款纪念版运动鞋的消息。该网站称:“本厂所销售之鞋完全符合产品说明且在没有穿过和损坏的情况下可退、可换。市场价1200元,会员价678元”。周先生根据网站的要求,将678元货款和15元邮寄费汇到对方指定的账户上。一周后,周先生收到了邮包,但打开一看,邮寄来的并非他所要款式的运动鞋!周先生立即与厂方联系,要求调换。但他等了近一个月,厂家也未将他所要的鞋寄来。

无独有偶,梁先生在某著名购物网站购买二手数码相机,双方以4400元的价钱成交。卖家选择了梁先生并不熟悉的网上交易电子支付平台,当梁先生把4400元从网上银行汇至其账号时,卖家却称其账号出现问题,要求重新汇款至其另一个账户上,不久他就向梁先生发来一个EMS快递号。等了三四天,梁先生还没收到货物,邮政公司根据梁先生提供的EMS快递号进行查询,确认该快递号并不存在。大约过了一个星期,梁先生依然没有收到货物,卖家的电话又联系不上,他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

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的人开始选择在网上购买一些自己需要的商品,一些网络诈骗分子利用网络交易双方互不见面的猫腻,以欺诈、假冒、虚假宣传等手法,使不少消费者的购物款打了水漂。因此,消费者要注意不要轻信网上热销商品、打折商品信息,谨防落入网上购物的陷阱,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网上购物主要存在如下的四大陷阱:

(1)低价诱惑。在网站上,如果许多产品以市场价的半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出现,这时就要提高警惕性,想想为什么它会这么便宜,特别是名牌产品,因为知名品牌产品除了二手货或次品货,正规渠道进货的名牌是不可能和市场价相差那么远的。

(2)高额奖品。有些不法网站、网页,往往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吸引消费者浏览网页,并购买其产品。

(3)虚假广告。有些网站提供的产品说明夸大甚至虚假宣传,消费者点击进入之后,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看到的样品不一致。在许多投诉案例中,消费者都反映货到后与样品不相符。有的网上商店把钱骗到手后把服务器关掉,然后再开一个新的网站继续故伎重演。

(4)设置格式条款。买货容易退货难,一些网站的购买合同采取格式化条款,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没有退换货说明等。消费者购买了质量不好的产品,想换货或者维修时,就无计可施了。

为了应对网上购物的骗局,消费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不要被网上天花乱坠的广告信息所迷惑,尤其不要轻信网上热销商品、打折商品信息。要对比市场价格,如价格出入较大需要弄清原因,不可一味贪图便宜。

(2)要选择有正规经营权的网站进行购买行为。正规网站都标有网上销售经营许可证号码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红盾标志,消费者可点击进入查询。

(3)网上购物前最好搜索一下该公司的名称,查一下他们最近的网络记录,如果是几个月内集中发帖到处宣传的,就需要提高警惕;再搜索一下网络骗子黑名单看是不是已经有人投诉了,如果有人投诉也要谨慎购买。要对网上提供的厂商地址、电话等资料进行确认,要查证网上提供的银行汇款账号是否为已登记注册的公司账号。

(4)选择好付款方式、购货类型。建议使用货到付款的方式,不买大件产品。

(5)消费者在购买前应该核实好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否齐全,当地是否有代理点,并注意索取购物发票或收据。

(6)要拒绝送货员临时提出的变更订单内容的要求。

(7)要对信用卡、储蓄卡等号码和密码保管好,不要留在网页上。

(8)注意保存消费记录,把公司网页上任何有关消费保证的事项(送货时间、客户服务、退货办法或其他相关事项)打印出来,因为网页随时有可能更换。写下所有电话联系的细节,包括日期、时间以及对方的姓名,以便受骗后及时向工商机关举报。

16、防范网上支付风险

网上支付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你也许通过某家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转账、支付交易保证金,或是通过一些专业的网上支付服务商进行过网上购物在线支付。所有这些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支付方式都是网上支付。

网上支付受欢迎程度并不一致。一方面,很多人感受到互联网支付的快捷和方便,从而对网上支付情有独钟,他们觉得网上支付可以明显减少到银行的往来奔波之苦,可以免除排队的烦劳;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对网上支付退避三舍,不敢轻易尝试网上支付。

支付工具的不断创新和丰富,增强了不同支付工具之间的替代性,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给人们日常生活购物带来极大便利,对满足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隐患却让人担忧。因此,如何减少支付风险就成了一个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降低风险需要根据风险点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我们先来看看怎样“看护”好我们的支付密码。攻击者通常用哪些手段得到得到支付密码呢?

(1)骗取手段。攻击者可以采用“钓鱼”方式达到目的。具体方式有假冒网站、虚假短信(邮件)。这些网站页面、短信或邮件是他们的“诱饵”。不能识别这些诈骗手段的持卡人容易被攻击者诱骗,乖乖地向其泄漏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密码。

(2)支付终端截取。攻击者可以在持卡人电脑上发布恶意软件(如木马软件)。这些软件能在持卡人输入支付密码时悄无声息地捕获,并偷偷地发送出去。

(3)网络截获。攻击者在支付终端和其他网络设备等节点通过智能识别和密钥破解手段得到支付密码。

(4)暴力攻击。当前很多发卡行采用6位数字密码方式。借助于具有强大运算能力的计算机,攻击者可以采用密码词典(密码词典包含了0~9数字不同字长的各种数字串组合)方式逐个试探。

(5)其他途径获取。攻击者趁持卡人不注意,在银行柜台、ATM或POS终端记下持卡人的支付密码。

支付密码泄漏是网上支付案件的主要原因。从上述这些攻击手段可以看出,我们首先要具有安全意识和基本防范技能。持卡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1)识别假冒网站。持卡人需要确认支付页面网站域名的真伪。因此,持卡人不妨选择一家商业银行或支付平台作为常用的支付服务商,熟悉其域名,并在支付操作时细心即可。有些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或支付平台提供了持卡人“预留信息”方式,可以帮助持卡人识别假网站。

(2)识别虚假短信和邮件。虚假短信(邮件)相对假冒网站而言更易于识别。持卡人在收到任何与银行卡、支付有关的短信后,应确认短信发送者的真实身份或短信内容。

(3)不要设置简单密码。持卡人注意不要设置简单的密码。如不要采用简单数字组合、自己或亲人的生日信息、电话号码作为密码。

(4)要注意支付终端的安全性,如不要在公用网吧进行网上支付;在支付终端上安装反病毒、反木马软件。

(5)要注意在其他场所支付输入密码时不轻易为他人偷窥、摄像等,不要将密码记录在被人容易看到的纸片上。

(6)采用数字证书安全机制的支付方式。支付密码能轻易为攻击者骗取、窃取或破解,更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支付密码本身缺乏一定的防攻击、防窃取能力。由于密码通常是字母、数字的简单组合,属于低安全强度的保护机制。如采用数字证书代替或补充支付密码就是一种更有效方式。因此,持卡人进行网上支付最好选择使用采用数字证书安全机制的支付方式。

17、青少年要戒除网瘾

网瘾对青少年有巨大危害,染上网瘾以后,会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自残、自杀、休学。有个少年连续网游3个月,一天同学聚会迷路了,在从立交桥上想下来的时候,差点忘记自己是在现实世界中,手抓住栏杆,腿都迈上去了,忽然感觉不对,才避免了一个悲剧。有个青少年在自己身上割了44刀缝了67针。有一个孩子从家里偷了1万块钱,穿着羽绒服去网吧,直到钱玩没了,到了夏天才知道回家换衣服。甘肃一名高一的学生,在自杀前给同学的信中写到,如果我身体上有个伤口,我一直会把它撕大,在钻心的疼痛下,渗出鲜血,一滴滴流下,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欣慰;在现实中,我感到是那么地心碎和难堪。

染上网瘾最可怕的就是,最终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包括对他们身心影响,特别对心理影响,即失去自我了。长期上网使很多青少年脑子里尽是白日梦,在幻想着虚拟世界的那些快乐的镜头,甚至自己梦想已经是虚幻世界的一员了,或者是法师,或者是武士出现一个虚拟的自我。网上打打杀杀的东西,会激发起人的本能和原始的冲动,这样会导致青少年动不动就想用暴力来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