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居鲁士大帝的远征
居鲁士大帝(约公元前559~前530年)是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在居鲁士大帝连年的远征中,所创建的波斯帝国疆域辽阔,从爱琴海到印度河,从尼罗河到高加索。在铭文中,他骄傲地说:“我,居鲁士,世界之王,伟大的王。”
亚述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王国共同主宰西亚,但它们也只是昙花一现,旋即被伊朗高原东南部的波斯帝国(公元前6~前4世纪)所吞并。波斯原为米底属国,至公元前6世纪中叶居鲁士一世(公元前558~前529年)兼并米底,进而击败吕底亚,兵取两河流域,遍占西亚,建立了帝国。
(1)灭亡米底创立帝国
公元前553年,居鲁士起义反抗米底。为了说服波斯人追随自己,他命令全体波斯人带镰刀集合,让他们在一天之内将超过3公里见方的土地开垦出来。在完成这项任务之后,居鲁士发出第二道命令,让他们在次日沐浴更衣后集合。居鲁士宰杀了他父亲所有的绵羊、山羊和牛,并准备了酒和各种美食犒劳波斯全军。第二天,波斯人聚集在草地上,尽情饮宴。此时,居鲁士问他们是喜欢第一天的劳苦还是第二天的享乐。听到大家都选择了后者,居鲁士说:“各位波斯人啊,如果你们听我的话,就会享受无数像今日这般的幸福;如果你们不肯听我的话,那就要受到无数像昨天那样的苦役。”波斯人奉居鲁士为领袖,起兵攻打米底。
征服米底的战争持续了3年,公元前550年,居鲁士终于攻克了米底都城,正式建立波斯帝国。居鲁士属于波斯人的阿契美尼德家族,因此他所创立的帝国也被称为阿契美尼德王朝。
(2)骆驼克马队征服吕底亚
波斯的西方强邻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看到居鲁士日益强大,非常担心,想趁波斯立国未稳,出兵将它灭掉。在出征之前,他派人去著名的希腊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祈求神谕,得到的神谕是:如果他出兵进攻波斯,他就可以灭掉一个大帝国。大喜过望的他再次请求神谕,得到的回答是:“如果一匹骡子变成米底国王,你这个两腿瘦弱的吕底亚人,就必须沿着多石的海尔谟斯河逃跑。”既然米底国王永远不可能是一匹骡子,克洛伊索斯于公元前547年大胆出兵,攻打波斯。
克洛伊索斯焚毁了他遇到的第一座波斯城市普特里亚,闻讯赶来的居鲁士在这里与吕底亚会战。吕底亚军队中配备长矛的骑兵在技术上占了上风,但居鲁士的军队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双方互有伤亡,未分胜负,克洛伊索斯于是决定退兵。
出乎克洛伊索斯的意料,居鲁士为了防止他集合更多的军队进攻波斯,竟然主动出击,攻入吕底亚本土。仓促应战的吕底亚人与波斯人决战于首都萨迪斯郊外的辛布拉平原。吕底亚人仍旧想依靠长矛骑兵取得优势,但居鲁士却想出了妙计。他将随军运载粮食和行李的骆驼集合起来,配备骑手,走在军队的最前面,步兵和骑兵紧随其后。吕底亚的马队遇到骆驼,立刻转身逃窜。据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解释说,马害怕骆驼,在看到骆驼或闻到骆驼气味时就受不了。吕底亚人毕竟是西亚最勇武好战的民族,他们跳下马来和波斯军队肉搏。最终吕底亚人溃败,逃回萨迪斯城。
围攻两周之后,波斯军队攀爬绝壁,攻入萨迪斯,吕底亚王国灭亡。亡国之君克洛伊索斯至此才明白德尔斐神谕的真正含义:他出兵攻打波斯后被摧毁的正是自己的帝国,而骡子则隐喻居鲁士,因为他是波斯人与米底人的混血儿。
(3)降伏巴比伦,陨落在草原
至此,西亚三大强国已去其二,只剩下美索不达米亚的巴比伦王国。居鲁士并不急于进攻巴比伦王国,而是用了6年多的时间征服东伊朗和中亚地区。公元前539年,居鲁士借巴比伦内部不稳之机出兵。
巴比伦城以异常坚固而闻名,但因为内部的分歧,巴比伦城的大门为居鲁士洞开,他进入巴比伦的道路上铺满了象征和平的绿枝。巴比伦是如此富足,以至于其一地就可供应居鲁士大军4个月的粮食,而帝国其他地方加在一起才够供应一年中其余的8个月。
居鲁士执行宗教宽容政策,他允许被征服者供奉自己本族的神祇。半个世纪以前,巴比伦人曾经两次进攻耶路撒冷,焚毁了犹太教的圣殿,将犹太权贵和工匠虏回巴比伦,史称“巴比伦之囚”。当犹太人哀叹何时才能结束流亡生活的时候,却得到居鲁士的诏令,允许他们回耶路撒冷并重建圣殿。
波斯的威胁总是来自东西两边,但它没有能力在两线同时作战。在西线稳定之后,居鲁士才得以抽出精力对付来自东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前530年,他出兵征讨里海东岸广阔草原上的马萨格泰人。他们由寡居的女王托米丽司统领。居鲁士扎下营盘,只留部分军队守卫,自己带领大部队悄然后退。马萨格泰女王的儿子率部劫营,杀死留守的波斯军人后,在原地饮宴。居鲁士回兵歼灭敌军,俘虏了女王之子,后杀死王子。女王派使者告诉居鲁士:“我凭着马萨格泰人的主人太阳发誓,不管你多么嗜血如渴,我也会叫你把血喝饱的。”
双方的大战是居鲁士一生经历过的最残酷的战斗。在双方弓箭手射完所有的箭之后,两军展开肉搏厮杀,最终的胜利属于马萨格泰人,波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居鲁士阵亡。马萨格泰女王找到居鲁士的尸体,割下他的头颅,放进盛满血的革囊。她以此实践自己的誓言,让居鲁士“饱饮鲜血”。
居鲁士的遗体最终归葬故都帕萨尔加迪(位于今伊朗法尔斯省)。他赢得了永久的尊敬。200年后,灭亡波斯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从希腊东征到此,不仅没有毁坏他的陵墓,相反还下令加以修葺。居鲁士陵2 500年来屹立不倒,在陵墓旁的一根柱子上,一段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见:“我是居鲁士王,阿契美尼德宗室。”
最初仅有10个部族的波斯又是怎样形成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的呢?在居鲁士的对外征战中,史学界认为有三点客观原因促成了他的成功。其一,国际环境有利于波斯的独立与扩张。波斯周围的诸奴隶制国家都处于衰落阶段,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争夺与自由民的纷纷破产使得其国力大大衰弱,这为波斯人的对外扩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二,逐个击破的战略方针使波斯的扩张战争迅速取得成效。其三,在经济上保持各地区的奴隶制关系,团结内部,并与各地区奴隶主广泛结盟。上述三点使居鲁士的远征卓有成效地开展,并使波斯迅速形成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帝国。
§§§第二节波斯远征希腊邦联
希波战争,指的是公元前495年至公元前449年期间,波斯帝国为扩张领土对希腊人发动的3次侵略战争。战争历时16年之久,最终希腊人顽强抵抗,打败波斯帝国,取得了希腊诸邦的独立。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诸城邦形成初期,即受到来自东方的挑战。此时的波斯,经居鲁士、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前486)的文治武功,已成为囊括西亚、北非的大帝国,正以强劲的势头西进。公元前513年,大流士一世集中战舰两三百艘、步兵7万人,西渡博斯普鲁斯海峡,进击西徐亚人,经一年战争,占领色雷斯、黑海海峡,降服马其顿,不仅从北面直接威胁希腊诸邦,而且断绝了希腊与其供粮基地黑海沿岸一带的联系。
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等希腊殖民城邦发生反抗波斯的起义,战争迅速蔓延,米利都向希腊本土求援,斯巴达拒绝予以帮助,而雅典则派出了25只战舰前往支援。波斯镇压起义后,便以雅典出兵为借口,兵伐希腊。
(1)波斯第一、二次远征希腊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命其婿玛尔多纽斯为将,统兵首征希腊。此次进军,沿色雷斯海岸水陆并进。水师行至希腊东北部的阿托斯海角时,遭风暴袭击,损失惨重,几乎全军覆灭。受此意外之灾,加之陆军不断受到色雷斯人的袭击,玛尔多纽斯只得撤兵东归。首征无功而返。
第一次远征希腊失败后,大流士积极备战,命地中海沿岸城市修造战舰,同时派员前往希腊索取表示降服的水与土。希腊北部多数城邦献了水、土,以示归顺,但雅典将其使臣抛入深渊,斯巴达则投之于井。大流士闻讯大怒,于公元前490年派兵遣将,率600艘三列桨战船,从萨摩司出发,越过爱琴海二征希腊。据统计,此次兵员约为步兵2.5万、骑兵1 000人。其作战计划是攻克雅典、孤立斯巴达,进而征服全希腊。波斯军兵分两路,一路在马拉松登陆,这里地势平缓,利于骑兵行动,同时可诱雅典军北上;另一路在摧毁优卑亚岛北部的厄律特里亚、达到战略威慑的目的后,直攻雅典城东南郊的帕列隆,欲乘雅典精兵北上、城内空虚之际,与城中亲波斯的“第五纵队”里应外合,攻克雅典城。
雅典闻敌军兵临马拉松平原,一方面向斯巴达求援,同时以米太雅得为首的主战派征集了1万名铁甲长矛步兵,另加普拉提亚援军1 000名,火速开往马拉松,布阵于其西部山麓,居高临下,以便于进攻和迂回。由于雅典十位将军战和不定,而波斯方面因其偷袭帕列隆的军队尚未就位,故相持8天无战事。第9日,雅典得知波军已攻陷厄律特里亚,很可能从海上直趋雅典城,始决定速战速决,以便回师守城。次日晨,雅典军发动进攻,从三面包围了波军。波军挤在一起,秩序大乱,大败溃逃,雅典军乘胜追杀至海边。波军登船逃走,被俘7只战舰。波斯军队既兵败马拉松,待要从海上进攻雅典城时,又丧失战机,只得退兵回国。马拉松一役,据希罗多德记载,波军阵亡6 400人,而雅典仅战死192人。此战,是希腊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凭借自己的力量击败波斯,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的士气。
(2)波斯第三次远征希腊
大流士闻马拉松败北,十分恼怒,积极准备再战。但不久,埃及爆发了叛乱,波斯大帝大流士在镇压埃及起义的过程中去世,他的儿子薛西斯即位。执政伊始,薛西斯便在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显示出了卓越的能力,在短暂的休整之后,薛西斯纠集将士,准备渡赫勒思滂海峡,取道色雷斯、马其顿,通过陆上行军再次远征希腊半岛,一雪马拉松战役中的前耻。波斯此次远征投入的总兵力约为15万。
在波斯备战的10年中,希腊也积极备战。一方面,富有卓识远见的雅典将军铁米司托克列斯认识到海军的重要性,说服雅典人用银矿收入组建了一支200艘三列桨舰的舰队;另一方面,不愿臣服波斯的斯巴达、雅典等31个城邦也消除旧怨,在一致对外的基础上联合起来,于公元前481年组成了以斯巴达为首的联盟。但希腊联军在数量上仍处劣势,陆军11万、战舰400艘。由于双方均积极备战,致使波斯的第三次远征显得异常激烈和艰苦。
温泉关战役。当波斯军队水陆并进时,希腊联军开始讨论防御计划及设防于何处。设防地点的选择,既要适合寡兵易守,又要使敌方无法利用其数量与骑兵的优势,故必须是隘口和狭窄海面。基于此,希腊联军决定派陆军防守中希腊的温泉关,派海军驻守优卑亚岛北端的阿特米西海角。陆军由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率领,全军约七八千人,主力是300名斯巴达重装步兵;海军共324艘三列桨舰、9艘五十桨舰。两军相距不远,形成一道海陆防线。联军的作战计划是阻止波军从陆上南下,迫使其海军进攻,欲诱其进入阿提卡与优卑亚岛之间的欧波亚海峡,利用海面狭窄而歼灭之。波斯的计划是海陆同时进攻温泉关和欧波亚海峡北端入口处。双方海军对峙后,波斯派腓尼基舰队200艘绕过优卑亚岛,以期从该岛南端入口处进入海峡北上,南北夹击敌舰,不料行至该岛东南海面时,遭风暴袭击全沉海底。希腊方面得知敌方行动后,率先进攻。波方见敌仅乘少数战舰前来攻击,以为他们发了疯,自谓取胜如探囊取物,他们列成圆阵从四面八方包围了敌人。希腊人将舰尾聚拢、舰头指向敌舰,呈辐形列阵。激战至夜幕降临,两方始罢兵,波斯战舰被俘30艘。此后两日交兵,互有伤亡,胜负未分。
在海上大战之时,陆上战斗亦在激烈地进行。薛西斯兵抵温泉关,逞雄威4日,以期敌逃走,至第5日,见守军仍陈兵以待,始令进攻。最先进攻的是米底部队,结果死伤无计,败下阵来;另一些人继续攻击,他们人数虽多,但能战的却很少,所以大败而归;最后薛西斯令其精兵上阵,由于地窄,而且矛短,亦无法取胜。斯巴达方面,以方阵迎敌,并使用较高明的战术,其中一种是转身佯败,引敌追进,再返身掩杀,杀敌无数。次日波军进攻,也毫无进展,正值薛西斯无计可施之时,一希腊叛徒告密,为波军指点了一条隐蔽的通道,致使波军一部迂回至希腊军背后,形成前后夹击之势。当此之际,李奥尼达见难以坚守,便令联军大部撤回,自率300名斯巴达人、700名特斯皮亚人和400名底比斯人断后,展开了猛烈的反击,激战中,李奥尼达阵亡,为争夺他的尸体,双方4次攻杀。战至最后,守军全部牺牲。波军虽夺关口,伤亡却达2万之众。希腊海军惊闻温泉关失守,已无再战必要,遂回守萨拉米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