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
9199500000024

第24章 近代中后期的军事远征(3)

1812年,拿破仑在欧洲大陆获得了空前的军事胜利,法国占领了几乎整个意大利、德意志地区(成立了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邦),击败了欧洲强国奥地利,大败普鲁士,控制了西班牙、荷兰等地。他的目标是获得整个欧洲的霸权,让当时的法国的死敌、海上帝国英国臣服,但俄国却成为欧洲大陆阻止拿破仑实现争夺世界霸权计划的中坚力量,拿破仑萌生了通过战争迫使俄国投降的念头。从1811年开始,为了准备入侵俄国,拿破仑的军事和外交政策开始有越来越强的针对性。1812年,拿破仑准备了空前强大的军队,其控制的由欧洲各民族组成的军队总数达到约120万人,其中一半用于进攻俄国。 俄国在获悉法国即将入侵的消息后,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备战,包括加强军队和预防战时孤立无援的措施。在外交方面,俄国也有所建树,1812年4月,俄国同瑞典缔结盟约,规定双方共同行动,反对法国。战争爆发后,俄英缔结了和约,结束同土耳其的战争,对俄国来说,和英国这个海上帝国结盟是政治上的巨大胜利。

(1)波兰集结

1812年夏,拿破仑集结军队61万人,分为3路,其中中路由其亲自带领指挥,这支庞大的军队被拿破仑称为“大军”(Grande Armée),大军在法国控制的华沙公国集结,6月24日,渡过涅曼河,向俄国不宣而战。

(2)进入莫斯科

1812年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此时俄军约24万人,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8月16~18日,俄法军进行斯摩棱斯克战役。俄军抵挡不住法军进攻,放弃斯摩棱斯克,向莫斯科撤退。 9月7日俄军退到莫斯科郊区,在博罗季诺村附近同法军进行决战。在博罗季诺战役中,俄军歼敌近半,拿破仑的军事优势大为削弱,战争的主动权转到了俄军方面。在无后备力量补充的情况下,为保存军队的有生力量,库图佐夫于9月13日命令俄军撤离首都莫斯科,几乎所有莫斯科居民也随同撤离。次日,法军进入莫斯科,当晚大火烧遍全城。

(3)西南后撤

库图佐夫率军撤出莫斯科后,来到了莫斯科西南160公里处的卡卢加城。不久,各路俄军汇集而来,他的部队扩充到了10万多人。库图佐夫立即调整部署,与俄军众将领相约四面向法军出击。俄将维特根斯坦率5万俄军威胁法军的左翼,奇恰戈夫率军7万出击法军的右翼,前锋已到法军补给基地明斯克附近。俄国老百姓也与拿破仑做对,不但藏起了所有的粮食,还组成了许多股游击队,到处袭击法军小股部队和辎重队,使法军后方到处陷于不安之中。此时后方不稳,法国国内保皇党人蠢蠢欲动,补给线也随时都有被切断的危险,而俄皇又表示绝不媾和。眼见冬天即将来临,拿破仑决定撤军。

(4)军需系统的破坏与法军撤退

入冬不久俄罗斯开始降雪,气温迅速下降。法军在撤离莫斯科时根本没有预料到要在冰天雪地中行军,没有带足防寒保暖用品,加上粮草殆尽,饥寒交迫,秩序开始大乱。法军三五成群地到处抢劫,以寻找食物和燃料,只要有一匹马倒下,大家就疯狂地冲上去抢食,许多人常常为了争夺一块面包和一个土豆而自相残杀。俄军的骑兵不时冲来,砍杀一顿后又迅速消失。法军一路弃尸无数,大量的人开了小差,很多伤病员被丢下,连装满劫掠物资的大车也丢在路边无人问津。11月9日,拿破仑终于退到了斯摩棱斯克,跟随的部队已只剩不到6万人。因为法军的马匹在马蹄上没有安装防滑钉,在雪地上非常容易摔断腿,加上在严寒中冻死的,至此已所剩无几,许多大炮和弹药车不得不丢弃。1812年12月底拿破仑逃回巴黎,拿破仑在俄国共损失57万余人,丧失了所有骑兵和几乎全部炮兵。

拿破仑在此战役中损失了50 多万精兵、500 门火炮和20多万支滑膛枪。从此,法国的工业也开始赶不上补充军事物资的需要了。法国称霸欧洲的大好形势急转直下,远征的失败,成为拿破仑走下坡路的开始,同时,也是欧洲军事复兴的开端,各国开始从拿破仑的强大军事阴影之下走出来,胜利的天平重新倾斜向反对法国的欧洲保守势力。

俄国人民取得1812年卫国战争的胜利,不仅拯救了自己的国家使其免遭奴役,而且也捍卫了他的尊严和独立。俄军在同入侵者的斗争中,表现出了很高的战斗素质,发扬了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这场战争也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俄国人民的胜利对拿破仑统治下法国的军事失利、对法国在欧洲建立的法兰西帝国主导的政治体系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拿破仑入侵俄国的失败对俄国民族的历史和俄国人的社会生活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俄国人民取得这次战争胜利的影响下,贵族革命者——十二月党人的思想体系开始形成。俄国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了许多俄国作家、艺术家和作曲家进行创作,民族主义一度在这个北方国度中盛行,而俄军的作战经验也为国内外军事家、历史学家在理论总结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资料。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这一事件在许多文献与艺术品中都有记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博罗季诺战场纪念碑、小雅罗斯拉维茨和塔鲁季诺的纪念碑、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凯旋门、彼得格勒的冬宫军事画廊、莫斯科的《博罗季诺战役》全景图,以及这场战争中俄罗斯诸位统帅和英雄的纪念碑等等。

§§§第四节半岛战争

南欧是法兰西第一帝国扩张的又一支路,作为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要道,比利牛斯半岛成为拿破仑迫切希望实现控制以挟制英国及北欧诸国的战略区域。与此同时,在与法国一山之隔的西班牙与葡萄牙,反法情绪日益激化。拿破仑于是决定以武力解决南方的矛盾,发动了对南欧的征战。

自从法国舰队在特拉法加海战中全军覆灭之后,拿破仑制服英国的唯一希望就是依靠大陆封锁,从经济上窒息英国。然而,有个地方让他放心不下,那就是伊比利亚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有漫长的海岸线,英国舰队完全控制了比斯开湾,控制了整个大西洋和地中海。而且,岛上的西班牙虽然是法国的同盟国,但貌合神离,尤其在特拉法加海战后更是如此。岛上的葡萄牙人除了少数亲法派外,大多数都站在英国一边。因此,在没有占领伊比利亚半岛前,要想岛上的国家严格执行这个使本国经济遭受严重损害的大陆封锁政策,简直是不可能的。他们虽然不容抗辩地接受了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法令”,但暗地里却对走私采取了默许和宽容的态度,有时甚至明目张胆地违抗拿破仑的敕令。为了将英国完全封锁死,提尔西特和约签订三个星期后,拿破仑就决心征服伊比利亚半岛。英国政府派出远征军想拯救葡萄牙,这支部队出乎意料地发挥了巨大的潜力,以致使“西班牙溃疡”一发不可收拾。

(1)西班牙游击战争

1807年11月底,法军占领葡萄牙,实现了拿破仑计划的第一步。翌年3月,拿破仑派出10万余兵力入侵西班牙,并抢占其军事要地和主要交通线,3月中旬开进首都马德里。5月胁迫西班牙国王退位。法军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后,一场风起云涌的反抗法国侵略者的人民武装斗争在西班牙迅猛掀起。5月2日,马德里人民举行起义。尽管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的火种已遍撒全国。人们到处袭杀法军士兵,凡涉及与拿破仑和戈多伊同党嫌疑的人都被诛杀。在加的斯、塞维尔、卡塔里纳,尤其是在巴仑西亚,街道全被鲜血染得通红。拿破仑并不把人民起义放在眼里,因为展现在他面前的是用砍刀武装起来的阿斯图里亚斯的农民;是身穿破烂衣服、手拿生锈猎枪的摩林纳山上的牧人;是手拿铁棍和长剑的卡塔洛尼亚的手工业工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些人民起义,最先为他的大帝国挖下坟墓。西班牙人民的反法斗争尽管遭到法军的残酷镇压,但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要与法军拼到底。法军几乎每天都受到西班牙人的疯狂报复

(2)葡萄牙解放

1808年8月8日,一支1万人的英国部队在蒙德戈湾登陆成功。接着,立即向里斯本进军。17日,在罗里萨附近与法军遭遇。经过一阵刺刀肉搏之后,法军被迫退却。不久,法军向英军发起攻势,双方展开了一场血战。结果法军遭受重创,被迫撤往里斯本。8月30日,双方签订协定,法军按规定方式全部撤出葡萄牙。这样,葡萄牙从法军的统治下解放出来了,英军在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永久的立足点。

(3)攻克马德里

1808年10月,拿破仑决定亲自率领一支足以扫平整个伊比利亚半岛的大军翻越比利牛斯山脉,解决西班牙问题。西班牙军队装备恶劣,纪律欠佳,难以合作,给拿破仑创造的良好的机会。拿破仑的第一步就是收复马德里以及确保通过维托里亚和圣希巴斯坦到法国的交通线。他命三个军向西秋风卷残叶般地横扫过去,西班牙军纷纷溃退。12月4日,法国终于攻下了马德里。

(4)英国远征军

1809年4月,威灵顿公爵率英国远征军登陆伊比利亚半岛,在此后4年中,英军在西班牙正规军和游击力量的配合下,多次打退了法军的攻势。1812年,拿破仑因对俄战争的需要,把法国的军队一批批调去参加对俄国的远征。威灵顿抓住这一有利的时机,乘法军之虚,采取积极攻势。他依靠准确的判断,于1813年6月21日,在西班牙境内的维多利亚城区对法军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一举全歼法军,直插马德里,迫使法军放弃西班牙,逃回法国。威灵顿趁势追杀到法国南部,成为反法同盟联军中第一支进入法国领土的部队。

(5)拿破仑的失败被废与流放

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败。翌年他宣告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1815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奇迹般的逃回法国,在法国他不费一枪一弹夺回了帝位,欧洲震动。但滑铁卢成了拿破仑最终谢幕的舞台。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于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如他所愿治愈“西班牙溃疡”,相反地,南欧持久的游击战禁锢了拿破仑的兵力调动,并造成了相当规模的力量折耗。所以,在南北线同时告急,决策与战术指挥接连失误的情况下,拿破仑终于承认了彻底的失败,随着这位伟大军事、政治天才的陨落,法兰西第一帝国也走向了它的终结。

拿破仑的军队最初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方面一般是受欢迎的,可是当他们在半岛侵略时,则又渐渐激起西班牙民族的自尊心,进而反抗,这又是一个葬送其事业的隐患。在之前的民族战争中,民族主义的反侵略的法国革命军,击垮了入侵联盟;而在这一次民族战争中,由法国大革命所唤醒的民族主义灵魂,武装着这些被压迫民族,不幸的是,法兰西这次则是侵略者,并且注定也将被淹没在民族战争的狂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