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史上传奇丛书:漫长的征程-军事史上的远征
9199500000018

第18章 中世纪时期的军事远征(6)

(3)第三次西征——攻打波斯的战争

元宪宗二年至世祖中统元年(1252年~1260年),蒙哥汗派其弟旭烈兀率领10万大军攻波斯的战争。即蒙古第三次西征。

蒙古军灭花剌子模,征服保加尔、钦察、斡罗斯、波兰、匈牙利军后,蒙古帝国的实力已经扩展至中亚和欧洲。元宪宗元年(1251年),蒙哥即继汗位后,遵奉祖父成吉思汗遗训,拓展疆土,开藩建汗。窝阔台汗在位时,曾派大将绰尔马罕进攻波斯。经过几次远征,绰尔马罕等仅使札兰丁(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之子)覆没,高加索和小亚细亚等部称藩,而对波斯尚未征服。蒙哥即位时,在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独立:一是立国于马三德兰地区(今伊朗北部马赞德兰省)的刺客派之木剌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的黑衣大食王国(报达国)。其西还有叙利亚国。此三国彼此不相声援,地位孤立。其中木剌夷人多次抢劫蒙古商旅。蒙哥大汗为了维护蒙古汗国的权益,扩大疆土,决定远征波斯,以图在该地建立一个统一的政权。

二年(1252年)七月末,旭烈兀命令怯的不花为先锋率领1.2万人先发,为大军攻战做准备。旭烈兀本人仍留在和林,继续筹组西征军。三年(1253年)十月初九,旭烈兀率军出征,蒙哥命宗王巴剌寒、秃塔儿率拔都从征之军为前锋。旭烈兀大军经过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霍城镇西北阿脱诺克),到达土耳其斯坦(一作突厥斯坦,指今哈萨克巴尔喀什湖以南、锡尔河以北地区)、河中(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之间地区)两地。四年(1254年)夏,旭烈兀大军留驻土耳其斯坦。五年(1255年)九月,旭烈兀大军进抵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之撒马尔罕),休整40天之后,继续西进抵达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又在此地留居一个月。六年(1256年)春,旭烈兀率领大军,渡过阿姆河,开始向木剌夷地区(今伊朗北部)进发。

木剌夷国的军队总兵力有10万余人,在库希斯坦(今阿富汗西北部和伊朗东北部)境内有六七万人,在鲁德八儿区(今伊朗北部、里海西南鲁德巴尔一带)守兵有五六万人。怯的不花率前锋,进入木剌夷境内时,首先攻下库希斯坦的几个城堡,而后围困其要堡古儿都苦。在此期间,怯的不花部先后消灭木剌夷军5万余人,削弱了鲁克赖丁的实力,至鲁克赖丁嗣位之时,旭烈兀西征大军,已通过撒麻耳干,向其国境迫近。不久之后旭烈兀率领西征军进驻水干城,命令拜住带领军队移居小亚细亚。同时命令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的公爵们领军参加远征。而后,旭烈兀大军进至撒瓦。派库喀伊尔喀率部,支援怯的不花,合攻库希斯坦诸堡。两位将军攻克秃温(今伊朗东部呼罗珊省费尔道斯)后,与旭烈兀大军会合。旭烈兀继续经过徒思(今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抵达尼沙不耳州哈不衫(今伊朗东北部萨布泽瓦尔)。派贝克帖木克赴木剌夷命令其投降。木剌夷拥有重兵,占据着险要地位守城不降。旭烈兀不能速战成功。所以采取逐步消耗的策略。六年六月,鲁克赖丁见旭烈兀大军步步压境,感到无力自保,所以派其弟沙歆沙,去旭烈兀统帅部请求投降。旭烈兀致书给鲁克赖丁:如果鲁克赖丁自动舍弃几个城堡,亲自来营谒见,可保其国不受损害。鲁克赖丁接到旭烈兀信之后,堕其数堡,并且把部分要塞削平。旭烈兀亦命拜住帐前将军牙撤兀儿,退出木剌夷边境。但是,鲁克赖丁对出谒一事,请求宽限一年。九月,旭烈兀于比斯塔姆,再对鲁克赖丁谕以恩威,命其来见。鲁克赖丁仍以宽限为请,并求除保有阿剌模特(今伊朗西北部吉兰首府拉什特)、兰巴撒耳(今伊朗北部里西南的兰加鲁德附近)、刺勒三堡外,其他诸堡一律献出,并说已命吉儿都苦堡和库希斯坦守将,赴营纳款。鲁克赖丁以为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旭烈兀大军不可能冒寒在山国作战,故作口头退让,以拖延时间,等待良机。旭烈兀认为鲁克赖丁没有投降诚意,决心以武力解决。他把全军分为三路,向木剌夷国都——麦门底司堡(今伊朗剑北部吉兰省与马赞达兰省交界之厄尔布尔土山中)进攻。经激战,鲁克赖丁军不支,被迫于十一月十九日出降。十二月,旭烈兀率领大军进入兰巴撒耳附近。命令塔亦儿不花军和波斯军一起,围攻兰巴撒耳堡。塔亦儿不花军和波斯军奋战数十天,才将兰巴撒耳攻克。于七年元月初二班师。至此,木剌夷国全部被旭烈兀占领。七年(1257年)九月二十一日,旭烈兀率军向报达(今伊拉克)进攻。报达国教主木思塔辛,立即召集重臣,研究抵抗方略,随后决定组织7万军队迎战。旭烈兀首先派怯的不花率领骑兵,进入木剌夷和报达之间的山地,打开从哈马丹通往巴格达的通道,接着,分三路进攻报达:右军,由拜住率领,从毛夕里(在今伊拉克北部边境)渡底格里斯河,向报达西北进攻;左军,由怯的不花、忽都孙率领,向报达东南罗耳之地进攻;中军,由旭烈兀亲自率领,向开尔曼沙(今伊朗赫塔兰,原克尔曼长)、火勒完(今巴格达之东北)一道进攻。十一月间,三军同时向报达国首都巴格达城前进。旭烈兀中军首先攻破开尔曼沙,于十二月十八日,进军至火勒完。同时,怯的不花率左军占领了罗耳大部;拜住率右军在塔克利特(今伊拉克巴格达西北萨拉赫丁省提克里特)附近渡过了底格里斯河,与报达将领费度丁所部1.2万余人相遇,拜住乘夜扒掉底格里斯河大堤,用水淹没报达军营后方的平原,后向费度丁军发起进攻,终于全歼费度丁军。木思塔辛见费度丁军败,立即下令修缮巴格达城墙戍楼,沿街布置障碍。此时,拜住右军已进占巴格达城河西的附城;怯的不花左军已进抵撤儿撤儿;旭烈兀中军于八年正月十八日,已集结于巴格达城东。对报达首都巴格达构成合围之势,三十日诸军同时开始进攻。二月初十,木思塔辛知道败局已无法挽救,故带领其3个儿子和官员、贵人3000余人,走出巴格达城,向旭烈兀投降。十三日,旭烈兀大军进入巴格达城。报达国至此灭亡。

旭烈兀占领报达后,继续向西进攻。西行千里,进至阿拉伯,又攻下百余城池,降服巴尔苏丹。九年(1259年)九月,旭烈兀军进至叙利亚。叙利亚军约有10多万人。旭烈兀军分为三路,开始进攻,军队行进至额弗刺特河(今幼发拉底河)时,叙利亚王纳昔儿大为惊恐,立即召集诸大臣和将领议战策,因意见分歧,导致军心涣散,乱作一团。纳昔儿派人赴开罗,求救于埃及王。埃及内乱,无暇援助。这时,旭烈兀已攻下额弗剌特河畔的毕莱特,接着,又强攻在额弗剌特河岸上的9个堡垒,继而向阿勒颇城挺进。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正月二十四日,旭烈兀开始进攻阿勒颇城。经过7天的连续进攻,克城。旭烈兀军从阿勒颇城逼进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纳昔儿得悉阿勒颇城失守后,离开大马士革逃走。大马士革城民迎接旭烈兀军。三月初一,怯的不花率领部抵达,宣布安民教令,不许侵害生命财产。三月二十一日夜,怯的不花军围攻大马士革子城,经过激战,至四月初六子城守军投降。旭烈兀全部占领叙利亚国。之后,他继续进攻小亚细亚(今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又击败巴尔干诸国的联军。旭烈兀又命郭侃渡海,攻陷富浪国(即塞浦路斯岛),使地中海诸国,大为震动。东罗马朝廷和西欧的耶稣教国家,亦纷纷派来使者,与旭烈兀联络,欲与蒙军联盟,共讨回教国家。旭烈兀进至亚洲西南端之地后,准备进攻埃及。此时,蒙哥大汗去世,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己率部东归。蒙古军第三次西征至此结束。

蒙古铁骑通过三次西征,先后征服和占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今咸海以西里海以北的钦察、花剌子模和东起阿尔泰山西至阿姆河的西辽、畏兀儿,建立了察合台汗国;在鄂毕河上游以西至巴尔喀什湖的乃蛮旧地,建立了窝阔台汗国;在伏尔加河流域的梁赞、弗拉基米尔、莫斯科、基辅等地,建立了钦察汗国;在两河流域的伊朗、阿富汗、叙利亚等地,建立了伊利汗国,合称四大汗国,形成了世界历史上强大的蒙古帝国。

蒙古人的远征,无论是地域上还是影响上,在历史上都是空前的,是任何一个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它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蒙古人在连续征战过程中,以战养战、取用于敌,十分注重吸收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先进技术,改善自己的武器装备,因而始终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凭借着骁勇善战的尚武精神,所向披靡,使得元朝的版图远远超过了汉唐二朝。虽然蒙古人三次西征给被侵略的国家和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从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特别是中国发明的火药火器传入欧洲后,不但对欧洲军事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还对欧洲社会的变革和科学的兴起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曾称,中国的火药、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的西传,是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预告。英国近代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也认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事物的面貌和状态”,没有别的东西“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