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解读青少年心理文丛:青少年应该具备的处事能力
9197700000026

第26章 持之以恒的能力(2)

张骞出使西域问佛名故事画位于初唐第323窟主室北壁,以全景竖轴式连环画描绘了故事内容,每组画面均有榜题,榜题字迹有的保存清晰,有的已模糊不清,共四组画面。第一组画面:汉武帝手执香炉与众臣在“甘泉宫”前跪拜金人。第二组画面:汉武帝同众多大臣给张骞送行,张骞带侍从牵马持节向汉武帝辞别;第三组画面:张骞和侍从在赴大夏国的途中;第四组画面:张骞和侍从翻山越林到达了大夏国,城内佛塔高耸,城外有两僧人相迎。

历史上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中亚国家,共同进攻匈奴,并非去问金人名号,这是佛教徒伪造历史,杜撰的故事而已,目的是为了提早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是抬高佛教地位的附会之作。但张骞出使西域名垂青史,开拓丝绸之路的历史功绩是真实可信的。此幅故事画是现存最早的张骞出使西域图,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佛教东传史和中外交通文化交流史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张骞引入石榴,有一则传奇佳话。张骞在西域安息国的住家门前,有一颗石榴树,原本缺水而瘦小干枯,张骞惜之,经常为它浇灌,几年后长得枝繁叶茂,花开似火。后来张骞要回中原前夕,突然来了一位女子,请求与他一同前往我国。张骞唯恐是安息国的宫女想逃亡,为免节外生枝而拒绝了她。

张骞回国时,带着那棵已经日久生情的石榴树,途中却遭匈奴人俘虏,慌乱中竟不知将石榴树失落于何处。等他回到长安,在城外拜见出城迎接他的汉武帝时,忽然有一位红裙绿衣的女子,气喘吁吁地向他奔来。

张骞大吃一惊,来人不正是那位要求一同回中土的女子吗?张骞问她目的为何,那姑娘垂泪回答:“奴只求回报浇灌之恩。”说完力竭倒地不起,随即化成一棵石榴树,正是张骞所失落者。张骞恍然大悟,向汉武帝禀报了原委;汉武帝大喜,命花工将之移植御花园中,从此中土就有了石榴。后人因此而尊张骞为五月石榴花花神。

让张骞名垂青史的,是他的冒险精神与持之以恒、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从西域引进的汗血马、苜蓿、石榴、葡萄、胡瓜等多种动植物,对于汉朝国力的扩充,以及汉民族农业、文化的发展,都有关键性的贡献。由于他曾多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交通的通道,促进了东西方的了解与交流,才有后来的丝路;可以说,张骞是丝路的开拓者,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世界级的英雄人物,和唐朝西行求佛法的玄奘、明朝七次下西洋的三保太监郑和,同为我国最伟大的冒险家;作《史记》的司马迁称他“凿空西域”;近代非常有名学者梁启超称他为我国古代“第一奇男子”。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然而,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11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经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他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大千世界,每一个人本来都默默无闻,立足于自己脚下的一方土地,通过不懈努力,憧憬成功。上帝永远是公平的,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有一种火山迸发的力量在燃烧——坚持。西汉张骞深入西域,出生入死,经过13年,为我国和西域(今天的西亚)之间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七下西洋

郑和(1371~1435),本姓马,小名三保。昆阳(今云南晋宁)人,回族。12岁入宫当太监,跟随燕王起兵,立功,赐姓郑,任内宫太监,时称三保太监。他不仅精通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处事果断,具有组织、指挥才能,而且熟悉佛教和伊斯兰教,容易和西洋各族人民接触;从小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对西洋各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他是统率下西洋的最合适的人选。西洋,指今天文莱岛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明朝初年,我国已经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为了进一步发展对外关系,扩大贸易往来,谋求与四邻友好。明成祖决心派遣一支船队,出使西洋。当时的我国造船业空前发达,航海技术相当进步,具备了在海上远航的必要条件。1930年在福建长乐县发掘出土的郑和亲自立的石碑,详细地记载了他7次下西洋的情况。

1405年6月,明成祖派郑和为正使,王景弘为副使,出使西洋各国。郑和率领由62艘大海船和将士、医官、水手、内监、翻译、采办、工匠、书算手等27800余人组成的庞大船队,带着大量的丝绸、瓷器、金银、铜器、铁器、布匹、水银、雨伞和草席等40多种货物,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镇)出海,经福州时,又操练准备了几个月,于秋天南下,到达古越南占城,又经过南海,到东爪哇,中经旧港(三佛齐),越满刺加(又名马六甲)海,进入印度洋,先后到达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西海岸、古里等国家和地区,于1407年9月返回祖国。郑和出色地完成了下西洋的任务,明成祖非常高兴。

从1405到1433的28年当中,郑和先后7次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人类航海史上空前未有的壮举。每次他都率领2万多人的庞大船队,足迹远达我国南海和印度洋,南到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西北到今天的也门、伊朗和麦加圣地,西到今天的非洲东部索马里等,一共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发现新航路到达美洲早60多年,比达·伽马航行好望角早65年,比迪亚士到达印度洋早70多年。他是世界史上航行到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第一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先驱。

每到一地,他都以大明王朝使者、商务代表的身份,拜会国王,赠送礼品,表示建立友好关系的诚意,邀请他们派遣使者访问我国。他们注意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尊重当地人民,平等互利地交换物品,换回许多珍珠、宝石、象牙、珊瑚、染料、药材、椰子等货物以及长颈鹿、狮子、鸵鸟、金钱豹等珍贵动物。西洋各国也不断派使者回访我国,派商人到我国经商。到五下西洋回国时,明成祖已先后接待了菲律宾、马来西亚等17个国家来访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