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势而行,顺应自然
要做到低调管人就应该从势而行,顺应自然。从势就是讲领导者管人管事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看似无为,实则有为。
时势造就英雄
所谓“时势造英雄”,所有杰出人物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他们都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当历史的发展把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任务提上日程,并且能够提供解决这个任务的舞台和条件时,就必然会产生杰出人物来组织和带领人们去解决这个任务。正如马克思引用爱尔维修的话所说的: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50页)。
人类的历史有太多时势造英雄的故事。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
人人都说“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见韩信用兵之厉害,才能成为一代武将,名噪一时。但,如果韩信晚生了几十年,不是生于楚汉相争年间,而是生在汉初“文景之治”之时,那会如何?谁都知道,文景之治期间,推行的是无为而治的政策,全国上下休养生息,就是韩信带兵再好,也英雄无用武之地,只会落得个老死乡间的下场。
李自成,如果不是机缘巧合,又怎么可能在中国历史留名。其实李自成只是个运气特别好的人。他出生在陕西农村,从小家贫。21岁那年,因失手打伤了地主被迫逃到银川,当一名驿卒。后来由于朝廷大规模裁减驿站,李自成失业了于是杀死驿站上司,加入农民起义军中。在李自成加入了农民军后,机会成就了他。
那些英雄人物之所以能在历史的时空里建功立业,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很好地把握了“时”和“势”。所谓“时”,就是合适的时机,自古以来,凡事都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势”就是大的历史环境。如果不能把握时势,就算生于建功立业的朝代也不会有所建树。
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代有施氏和孟氏两家人,两家均有两个儿子,一个习文,一个习武。
施家习文的儿子到了一个兵力薄弱的小国,推行以德服人,得到了嘉许;习武的儿子到了一个大国,推行军力治国,也升了官。
孟家却不同,让习文的儿子到大国游说,推行以德服人;让习武的儿子到小国游说,推行军力治国。最后孟家两子都被判处重刑。
孟氏见邻居的两个儿子与自己的儿子一样,却形成两种结果,就去问施氏。
施氏说:“大凡能把握时势的就能昌盛,而断送时机的就会灭亡。你的儿子们跟我的儿子们学问一样,但建立的功业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他们没能把握时势。何况天下的道理并非永远是对的,天下的事情也非永远是错的。以前所用,今天或许就会被抛弃;今天被抛弃的,也许以后还会派上用场。这种用与不用,并没有什么绝对的标准,完全在时势的变化。一个人必须能够见势而动,相机而行。”
孟家父子听完这些,幡然醒悟。
才能的发挥,功业的成就,除了需要杰出的才干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才干得以发挥的环境和条件,也就是“时势”。
对于企业来讲,这个“时”,指的是企业生存的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外部变量;“势”指的是对环境的顺逆。盛大的“传奇”般的发展就得力于“时势”的成就。
就像很多运气好的人一样,陈天桥在取得《传奇》代理权的时候,并不存在他慧眼识宝这类的故事,陈天桥只是被动而且好运的被人挑上。但是《传奇》站住脚以后,陈天桥的商业天才就有了发挥的舞台。
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假若没有度量和眼光的话,就不是每个时候都能准确地把握机会。
对于机会主义者来说,假若没有度量和眼光的话,就不是每个时候都能准确地把握机会。购买服务器改为租用服务器,陈天桥利用游戏玩家的增长对运营商取得主动;《传奇世界》的开发使陈天桥挣脱了知识产权的束缚。陈天桥的精明在于,所有这些成果都被用于加大投资,每一步议价的成功都成为了下一步议价的筹码。
这种得势不饶人的扩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今《传奇》注册用户已有1.2亿,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运营它需要至少6000台以上服务器。掌握着巨大的用户群体和极高的投资壁垒,成为《传奇》这个价值链中议价能力最强者。最后,韩国人只能反过来求陈天桥继续做《传奇》。
新兴的网游市场是一块风水宝地,盛大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的确有赖于此。但是,尽管网游是一个暴利行业,受挫甚至倒闭的厂商仍如过江之鲫,聚友网络、海虹控股即是证明,即使同样成功的网游公司,如九城、蜗牛等公司,与盛大也有相当差距。
盛大之所以能够拔得头筹,和其乘势而行,得势不饶人的扩张战略有关,这就和打仗一样。历代的战争,最大的结果往往不是在决战中取得,而是存在于战胜后的扫荡与追击中。企业的发展不应止步于增长和盈利,领导者应该考虑一下有没有把“势”进行最大化运用。
改变自己,顺时应势
每个人都会身处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这个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制约是相当大的。
一个人想要成功,想要建功立业,就必须学会适应这个环境,并真心地承认它,接受它,诚心地改变自己,使自己充分地利用这个客观存在。汉初谋臣叔孙通就极善于顺时应势。
叔孙通是儒生,初见刘邦穿的是儒士服装。没想到刘邦似乎有些不喜欢这种打扮,于是叔孙通立即改穿短衣,作楚国打扮。刘邦见了大喜。
当时,叔孙通投降刘邦时,带了一百多名儒生。叔孙通在刘邦面前从来不推荐这些跟随自己的儒生,只是推荐那些“群盗壮士”。儒生暗地骂道:“侍奉您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投降汉王,却不推荐我们,专门推荐那些奸狡之徒,什么道理?”叔孙通不慌不忙地向他们解释:“汉王方蒙矢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意思是说你们不要发牢骚。现在汉王以武力争霸天下,你们难道会打仗吗?所以先要推荐杀敌举旗的猛士。你们等着吧,等机会到了我自会向汉王举荐你们。顺时应势就要因时制宜,孙叔通清楚地知道当时的大环境下,什么才是刘邦最需要的。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记载,叔孙通对汉高祖的贡献之一在于为他制定了礼仪。
刘邦原是亭长出身,身边大将也多是一些县乡小吏或贩夫走卒,比如他最得意的三大“人杰”,萧何只是一个县吏,韩信也只是一个游民,只有张良一人是贵族子弟。因此,汉朝初建之时,没有什么规矩,群臣相聚,饮酒争功,狂呼乱叫,拔剑击柱,混乱不堪。
很明显,已经得到天下的刘邦与前相比,又有了新的需求。
叔孙通急皇帝之所急,及时为他制定礼仪规矩。叔孙通杂采古礼和秦制,制定了以简易为特征的汉代礼仪,带领他的一百多学生,边制定边演习。等到成熟之后请汉高祖视察,汉高祖龙心大悦。
朝廷第一次实行叔孙通制定的礼制大获成功。群臣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震耳欲聋。群臣呼啦啦跪下一大片,由他喊“平身”,才得以回复自由身。汉高祖在马背上度过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所以大为陶醉,脱口说出“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这句千古名言。
叔孙通是儒生,而儒家在礼仪方面的讲究是非常多而且繁琐的,有所谓的“礼仪三千,威仪八百”之说,要学会这些东西,没有几年功夫,根本就不可能。叔孙通根据形势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变教学内容,并制定新的礼仪,可以称得上一个懂得从势之道的人。
根据客观条件变化,变通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情况,这就是从势而行。
2 执经达权,因势变通
现代领导者也要讲“势”。执权处势,造势生权是现代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守势方法。所以,对于领导者来说,势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有势就应乘势而行,无势则需谋势、造势。
势是出发点,又是归宿点
“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者,人主之筋力也。”(《韩非子·人主》)权势在政治统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它赋予了统治者以能力,这种能力不是仅靠统治者的人性就可以获得的。“尧位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韩非子·难势》)。连尧这样有才能的人,没有当皇帝的时候,三个人都管不了;桀那样的昏庸之辈,一旦坐到了天子的位置上,竟然能把天下搞得一团糟。这就是因为“势”的缘故。领导者只有守住了“势”,才能行使领导权力。
守住这个势位并不说是要每天趾高气扬,刻意显示自己的优越势位,而是应该行事更加谦虚谨慎,更加低调务实。
但是,守住这个势位并不说是要每天趾高气扬,刻意显示自己的优越势位,而是应该行事更加谦虚谨慎,更加低调务实。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记载过这么一个故事:
时为齐国宰相的晏子乘车外出,马车正好从车夫的家门前经过,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偷地往外看:只见自己的丈夫替相国驾车,坐在车上的大伞盖下,挥鞭赶着高头大马,神气活现,十分得意。
等到车夫一回到家里,妻子就提出要跟他离婚。车夫大吃一惊,连忙问什么原因。
他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过六尺,却做了齐国的宰相,名声在各国显扬,我看他外出,志向、思想都非常深沉,常有那种甘居人下的谦逊态度。而你呢,只不过是给相国赶赶车罢了,却趾高气扬,表现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像你这样的人还会有什么出息呢?这就是我要跟你离婚的原因。”
晏子的车夫听了妻子的这番话,真是既受教育又感惭愧。他便马上向妻子认错,而且自此以后,态度一改往常的张扬,变得谦逊谨慎起来。
车夫的这一变化,使晏子感到奇怪,就问车夫原因,车夫把妻子的话如实地告诉了晏子。晏子认为车夫的妻子很有见解,也对车夫勇于改过的态度感到满意,便推荐车夫做了大夫。
一个人,就算得势了,如果不注意守势,那么势也会很快失去。所以桀虽然天生手操大势,但狂傲无道而不知守势,最终势去而国亡。晏子深知守势的重要性,所以他得势时也不显不露,终于任两朝宰相而成绩显著。
在现代领导者的活动中,“势”同样是其行使领导权力的保障。领导者置身于通过层级节制与权责关系的纵向运行方式所形成的等级结构组织模式中,本身具有法定权威程序的任命和保障,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行政机构的统率与上峰,必然具有管理上的高层次、高等级的优势。
层次优势作为领导权的作用显现,是领导势的基础,是保持领导活动有序化运作的一个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这种层次优势作为领导权的作用显现,是领导势的基础,是保持领导活动有序化运作的一个须臾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领导者们一定要记住好好地守住这个“势”,执权处势,以便关键时刻能够造势生权使之成为领导者有效行使领导行为的可靠保障。
而领导者的守势之道同样的,需要为人低调,待人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而不是刻意拉开与属下的距离,强调自己的优越。一旦如此,无论你现在把持多么有利的势位,也会立刻失去。
无势造势,乘势而行
胡雪岩说过:“做事情如中国一句成语说的,‘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看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他认为造势不如乘势:借势而起,借力而发,对胡雪岩来说轻车熟路。不少商人,希图以一己之力摇旗呐喊,造成对自己有利的态势,殊不知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真正高明的商人必然是顺流而行,乘势而行。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顺利利地办成了,就是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胡雪岩为帮助左宗棠筹办船厂和筹措军饷洋行借款成功,就是乘势而行的效果。
这里所说的势,是指那些促成某件事成功的各种外部条件同时具备,即恰逢其时,恰在其地,几好合一,好的机会集合而成的某种大趋势。具体来说,这种“势”也就是由时、事、人等因素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可以助成“毕其功于一役”的合力。这里的“时”即时机,所谓“彼一时,此一时”,同样一件事,彼时去办,也许无论花多大的力气都无法办成,而此时去办,可能“得来全不费功夫”。这里的“事”是指具体将办之事。一定的时机办一定的事情,同样的事情此时该办亦可办,彼时却也许办亦不该办。可办则一办即成,不可办即则绝无办成之望。这里的“人”即具体办事的人。一件事不同的人办会办出不同的效果,即使能力不相上下的两个人,这个人办得成的某件事,另一个人却不一定能办成。所谓乘势而行,也就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由恰当的人选去办理该办的事情。
有时候,领导者面对的境况却是有机会要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做。这就涉及一个造势的问题了。
凡是善于抓住时机,能够抓住形势的领导者,当然能够在风波诡谲的各种战场上取得一定的胜利。但有时候,领导者面对的境况却是有机会要做,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做。这就涉及一个造势的问题了。